冷云16888 冷云16888
关注数: 84 粉丝数: 76 发帖数: 1,562 关注贴吧数: 40
斑竹扇子如何盘玩?谢谢指教! 是不是这样的! 一把折扇到手,正确的盘玩方法为: 1、 用搓澡巾用力的搓表面,作用其实是清洁表面的腊层和脏色以及进行再抛光,连续两-三天,大约每天2-3小时。 2 、用柔软的棉布盘搓一个星期,也算是抛光,这时软布表面会有痕迹,这都是正常现象,一个星期后颜色会变淡。 3、自然放置一个星期,让扇骨的竹木材料自然干燥,同时表面均匀的和空气接触,形成细密均匀的氧化保护层。 4、开始手盘。这时的手一定是要刚刚洗过,并且已经干透。汗手不要直接盘!注意钉销孔口周围一定要盘到,一天可以盘30分钟左右。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后,你可以感觉有挂嗒挂嗒的粘阻感,其实这是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包浆。 5、 这时就可以放置一段时间,进行自然干燥。也让包浆进行一定程度的硬化。一般也在一个星期左右。 6、 重复4和5的过程五到六遍,也就是3个月的时间,你会看到很有灵气的光泽。盘得有时会呈现较强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泽。 7、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脏了可以用微微湿润的棉布擦拭几遍就好了。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再盘玩。盘的时候所有区域都尽量盘到.特别是孔口。“盘”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你只能慢慢地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来,随着变化也可以同时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 其实,所有木质、石质及玉石质的把玩件,都可以这样盘玩,很快就可得到意想不到的包浆,使你的宝贝十分出众。
猫屎瓜猫屎瓜,又名猫儿屎、鬼指头、猫屎筒,木通科猫屎瓜属落叶灌木植物,高达5米。分布于秦岭、巴山的深山之中,在四川巴中、重庆万州、湖北恩施等地山区叫做"猫儿屎";在云南昭通地区又叫鸡肠子。因其果实成熟后,呈蓝紫色,多浆汁,形状很像猫儿拉的屎,所以俗称"猫屎瓜",又称"猫儿屎"。 猫屎瓜属木通科(Lardizbalaceae),丛生落叶灌木。高达2~6米,树皮深灰棕色,幼枝黄绿色,茎中髓心粗大,色白而疏松;大型奇数羽状复叶,长达50厘米,互生,小叶13~25片,对生,卵圆形或矩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叶表面淡绿色,背面灰白色,总叶柄和小叶柄基部膨大,具明显关节;圆锥花序顶生,下垂,花杂性,两性花,黄绿色,钟状;浆果圆柱状,通常微弯曲,长5~15厘米,幼嫩时绿色,成熟后变蓝色或蓝紫色,多浆汁,形如猫屎;种子扁平,长圆形,黑色,长约1厘米。花期5~6月,果熟10~11月。猫屎瓜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果实营养丰富,果肉中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果胶、维生素和矿物营养。味甜如蜜,可供鲜食和加工制糖、酿酒、食品、果胶、果冻、果酱等。其种子含油量为18%~22%,出油率与棉籽相近,油可食用,其味香美,富有营养,还可制肥皂,做工业用油。其果皮内富含橡胶,含量约为干重的10%~20%,且橡胶的化学结构和一般天然橡胶相同,与丁苯胶掺和使用,可作一般橡胶制品。 中文名称猫屎瓜、神农架香蕉、野香蕉 别称 鸡肠子、猫屎枫、水冬瓜、羊角子、粘连子、猫屎包、鬼指头 形态特征 猫屎瓜的羽状复叶长50-80厘米,小叶13-35猫屎瓜 枚,具短柄,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6-14厘米,背面灰白色。5-6月开花,圆锥花序下垂,长20-50厘米;花梗长1-1.5厘米,花淡绿色,花被片6,外轮较内轮稍长。果实圆柱形,微拱曲,长5-10厘米,直径1-2厘米。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0-2200米的谷坡灌丛或深山沟旁阴湿处。 折叠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及西南各省区。
八月瓜食疗价值 食疗价值木通科藤本植物五叶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等的果实。又称木通子、八月札、八月炸、预知子、腊瓜。我国中南、华东和川渝、云南盐津县一带、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分布。并且有部分人员开始着手发展,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取瓤)鲜用。亦可连果皮晒干用。 食疗配方 【性能】鲜品味甘,性微寒。能益胃生津,清热利尿。干品性平,能疏肝理气,散结,利尿。 【参考】含糖类和少量没食子酸。 【用途】用于胃热烦渴,或反胃少食;膀胱有热,小便不利。干品治肝郁气滞,腹痛,胁痛,疝气痛,瘰疬。 【用法】鲜品生食,或煎汤服;干品煎汤,或浸酒服。【附方】 1,蜜煮八月瓜:八月瓜6个,剥去果皮,加蜂蜜和水适量,煮熟食。 源于《本草汇言》。八月瓜有清热、利尿之功,崔禹锡《食经》说:"食之……止赤白下痢";《食性本草》说:"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以蜜水煮食,更能益胃进食。用于热痢,饮食少进,或湿热腹泻,小便短赤,饮食减少。 2,腊瓜小茴橘核汤:八月瓜30g,小茴香10g,橘核12g。加水煎汤服。 本方重用八月瓜疏肝理气、散结,以小茴香、橘核协同奏效(与八月瓜功用相似)。用于肝郁气滞,小腹疼痛或疝气肿痛。 3,炒八月爪皮:先把八月爪皮切成一口大小。倒油,放入小茴香,蒜末,葱末,咖喱粉,切成块的西红柿,最后加八月爪皮,然后加一勺酱油,再炒。印度风格的菜,当配饭的小菜或小吃都可以。 4,炸八月爪:取一八月爪,开口,挖出果肉。放入用味增酿好的肉末,再放入锅中用油炸。 折叠市场前景 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向绿色,健康发展!新的绿色食品将成为新宠,不过,还需要一段过渡期,人工种植范围不大,主要野生于山林之中! 但是,相信很快就会被人们认可,因为绿色,所以健康!
八月瓜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 栽培技术苗木繁殖 八月瓜的繁殖方法有4种:种子繁殖、埋条繁殖、分根繁殖、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在9~10月八月瓜果实成熟时,摘下八月瓜果实,食用果肉,留下种子及时秋播。种子先用碱水搓洗,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干水分,晒干,农历约11月沙藏50-70天,来年春季二月初及时撒播在已整理好的苗床内。种子繁殖简单易行,繁育出来的苗木结果迟,一般3年以后方能结果。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2.埋条繁殖。八月瓜藤茎萌芽力强,选1~2年生枝蔓埋人土中,1个月后即可生根,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定植后第2年即可开花结实。 3.分根繁殖。分根繁殖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一兜多株的八月瓜用手从根部分成多株。在不剪断枝蔓的情况下,当年定植当前结果。 4.扦插繁殖。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蔓,剪成10厘米长的枝条,扦插到已整理好的苗床内,注意水渍、遮荫、防旱。如有条件,可用ABT2号生根粉浸枝蔓扦插,成活率提高到100%。 苗木定植 八月瓜属浅根性树种。有喜光特性,必须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优质。土壤酸碱度选择微酸至微碱,表土要求含较多的腐殖质。每亩定植300株。整地规格为长5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每亩挖300穴,每穴施入10公斤已经发酵腐熟的人畜堆肥,土肥混匀,苗木萌芽前必须定植完毕。 田间管理待幼苗长出新梢时,进行搭架绑蔓,促进幼苗生长。防止食草动物啃食。八月瓜目前尚未发现病害。虫害只发现有少量的螨类危害嫩叶,可用烟叶煎水喷雾防治。八月瓜开花、新叶、新梢生长同时进行,幼果第一次速长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次速长期在8月。 在果实速长期前,增施磷钾肥,促进果实膨大、成熟。为保证八月瓜的品质,幼果第一次速长期前,每朵花留2个果,多余的掐掉。修剪主要以疏剪为主剪掉枯枝、瘦弱枝。果实成熟后,用手捏微软时,即可采收出售。七月中旬也可采摘,其体内富含的乙烯激素也能让其自动炸裂,口味也更加香甜!
八月瓜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主治】:小便短赤;淋浊;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汁不通;疝气痛;子宫脱垂;睾丸炎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 【性味】:苦;凉 【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五风藤、宽叶八月瓜和小花八月瓜的果实。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归经】:膀胱;心;肝经 八月瓜壳的药用价值 八月瓜鲜果皮含齐墩果酸、齐墩果酸3-O-α-L-鼠李糖基-α-L-阿拉伯糖甙、齐墩果酸3-O-α-L-(1→2)-鼠李糖基-α-L-阿拉伯糖基-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甙,以及木通皂甙Stc,Std等,皂甙元均为常春藤皂甙元。 种子含木通皂甙Stb,Stc,Std等多种子常春藤皂甙。[1] 功能主治: 理气,活血,杀虫,解毒,利尿,止痛,疏肝益肾,健脾和胃。 治肝胃气痛、消化不良、心烦意乱、腹痛泻痢、膀胱疝气、腰痛、胁痛、月经痛等症。[1]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八月瓜中的某些成分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能起到一定作用。[1] 临床运用 治疗输尿管结石:取腊瓜、尿珠子(Coixlachryma一jobi.)各2之两,加水5碗,煎成2之碗,去渣,加糖,分2之次服。治疗30例,治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19例,进步(结石位置明显下降)2例,无效(结石位置无改变)9例,总有效率70%,排石率63.3%。为了加速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可定期综合采用新针(三阴交、阴陵泉、肾俞),内服654-2(山莨菪)、双氢克尿塞及大量饮水,加强活动等措施,以促使结石排出。治疗20例,治愈(标准同前)10例,进步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5%,排石率50%。若输尿管结石并发尿路感染:输尿管粘膜水肿者,除上述综合措施外,可在腊瓜。尿珠子方内加入蛇莓、杠板归各5钱。治疗15例,治愈12例,无效3例,排石率为80%。在输尿管结石绞痛发作时,表明结石的位置有移动,此时采用综合措施,可加速排石;这些综合措施有时须反复多次采用,才能发挥作用。对并发高血压的患者,在服腊瓜、尿珠子煎剂同时,可同时服用降压药物,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定期采用综合措施。一般结石直径在1cm以下者,排石的可能性较大。 常用配方 1、治淋巴结核:八月札、金樱子、海金砂根各四两,天葵子八两。煎汤分三天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2、治胃肠胀闷:三叶木通根或果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大风腹脏有虫,令人皮肤生疮,语声变,眉鬓落:预知子二两(捣末),雄黄二两(研细),乳香三两(研细)。上件药,先以乳香末用水一斗,于银锅内以慢火煎至五升,入预知子并雄黄,慢火熬成膏,入瓷器中盛。 每日空心以温酒调下一茶匙,后有虫如马尾随大便出。 (《圣惠方》乳香煎) 4、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愁忧惨戚,喜怒多恐,健忘少睡,夜多异梦,寐即惊魇,或发狂眩,暴不知人,并宜服之:枸杞子(净)、白茯苓(去皮)、黄精(蒸熟)、朱砂(研、水飞)、预知子(去皮)、石菖蒲、茯神(去木)、人参(去芦)、柏子仁、地骨皮(去土)、远志(去心)、山药各等分。上一十二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龙眼核大,更以朱砂为衣。每服一丸,细嚼,人参汤下,不计时候。(《局方》预知子丸) 5、治耳卒聋闭:八、九月,取石榴开一孔,留盖,入米醋满中,盖定,面裹,煻火中煨熟,取出,入少仙沼子、黑李子末,取水滴耳中。脑痛勿惊。如此二夜,又点一耳。(《圣惠方》) 文献论述 1、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 2、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 3、《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4、《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 5、《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 6、《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 7、《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 8、《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 9、《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