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迪文 最爱★迪文
关注数: 1 粉丝数: 12 发帖数: 4,069 关注贴吧数: 6
【不落流星★网王唯你】专家称取消五一黄金周已成定局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的‘五一’长假将被取消。”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博导告诉记者,新的放假草案已经出炉。“新草案的主要内容已经明确,就是取消明年的‘五一’长假,将清明、端午、中秋增加为法定假日,‘十一’不变,春节长假前挪一天将除夕包含在内。” 蔡继明透露,日前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政协组织的一次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已经就新的草案提出了意见。“不少专家学者、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提交过类似的提案,取消黄金周、增设传统节日的呼声越来越高。新草案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听取了这些声音。” “假日制度也有生命,终究会走向终结。1999年起设立黄金周让人们享受到了长假的欢乐,但其弊端也开始日益明显。”蔡继明说。 黄金周带来的假日经济成为支持黄金周保留的主要依据。“但事实不是这样。1999年之前,全国连续数年的旅游收入增长都在22%左右;实行黄金周之后,连续7年来每年的旅游收入增长却降低为12%左右。黄金周还使股票、期货等交易,以及会展等活动不得不暂时中断,损失了不少经济收入。” 专家:“没有反对的理由” “取消黄金周有百利而无一害,对新草案我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蔡继明说,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取消黄金周是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意思是这种改变在不损害任何一方利益的情况下,至少使一部分人受益,而黄金周取消的受益者却是全社会。 长假期间,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城市都会吸引大批游人,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这种现状是病态的,而且黄金周取消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就会减少。”蔡继明解释说,为了应付长假时集中到访的游人,景区及相应的城市都必须动用大量的资源,但长假一过,很多资源也随之浪费,环境破坏却日益严重。“应该学会细水常流,合理地根据淡旺季调配资源,这样不仅能节约成本、保护环境,还会增加收入。” 对于新的放假草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黄涛也是举双手赞成。“‘五一’、‘十一’是政治性节日,相对来说,清明、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更能引发人们的情感认同。”执行了7年的“五一”长假即将取消,不少人表示自己会很不习惯。“黄金周我们只习惯了几年,但这些传统节日我们习惯了几千年了,为什么就不能改回来?” 年休假意见为取消黄金周预热 尽管国家旅游局假日处曾向记者表示,实行带薪休假与黄金周取消并无直接联系,但蔡继明还是认为新的带薪休假意见是为黄金周取消做预热。“都是假日制度,不可能毫无关系。先告诉大家以后每年可以享受5天的带薪休假,再公布‘五一’长假取消的草案,人们更容易接受。” 蔡继明认为,对于那些习惯一年过3个长假的人而言,带薪休假的5天加2天的周末,正好又是一个黄金周的时间。“我估计不会出现极端的反对意见,只会在一些细节上有所调整。” 蔡继明还建议,可以推广长周末制度,将新增的法定假日与周末相连,这样会多出一些连续3天的休息时间。“这些年来实行的黄金周,并没有哪部法律明确规定必须这么放假。此次放假草案变动较大,以后的放假方案肯定也会不断调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怎么放假还是老百姓说了算!”晨报记者张源
【笛子+迪文=一切】新休假方案进入最后论证 五一黄金周可能取消 中新网10月8日电 随着第25个黄金周落幕,内地再掀对“黄金周”的存废争议。香港《文汇报》报道,从“黄金周”实施9年来持续攀升的统计数据可见,长假对释放潜在的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当国人的休假日高度集中到同一时段,旅游景点和相关公共设施的“超负荷”以及随之衍生的连串问题也开始凸显,社会上改革“黄金周”的呼声日高。报道称,国家旅游局官员透露,现行的休假制度势将调整,有关部门的新休假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各界始料不及。据统计,7天内,全国的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七年后的2006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已达到7832万人次,旅游收入368亿元。从“黄金周”飞速攀升的统计数据可看出,“假日经济”不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观念的一次新变革。 拉动内需 旅游收入急增 报道称,在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消费时尚的引导下,“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据全国假日办的统计,今年“十一”开始后,北京故宫连续4天接待量超过最大容量,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景区的接待量纷纷告“挤”。为了规避每个黄金周必现的游客“井喷”情况,四川著名旅游景点九寨沟今年“十一”不得不痛下“猛药”,首次实行游客限量分时进沟的规定。黄金周极盛,过后急衰,使得旅游景点犹如经历“痉挛”,很难实现管理上的平稳过渡。更令人忧虑的是,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景点损耗等“后遗症”,代价难以估量。 除了景点承受重压,黄金周出外人数激增亦带来行路难、住宿难、用餐难、购票难等泛社会性问题。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建民指出,“黄金周”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中国人休假的办法,只是当时国家为拉动内需消费而匆忙出台的替代措施。旅游管理部门将“黄金周”的休假方式向旅游方面的误导,令“黄金周”几乎变成了“旅游黄金周”。13亿人的集中休假给交通、食宿、环保等方面造成巨大压力,也暴露出了诸多显而易见的弊端。 内地媒体今年针对黄金周制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被访者支持改革黄金周休假方式。针对“黄金周休假方式是否需要改革”这一问题,3071名参与者中61.46%的人明确表示赞成改革黄金周休假方式。早前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后内地将取消“五一”黄金周,有关假期日数将分摊到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 调整休假 或撤五一黄金周 国家旅游局相关官员向该报明确指出,有关部门对现行的休假制度进行调整是必定的,各部门经调研得出的具体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依法律程序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位官员表示,“黄金周”这一现行休假制度保留与否,以及将传统节日增设为法定假日,并非一项简单工作,必须经过慎重研究后才能决定,有关新休假制度的具体方案虽已基本确定,但仍未能公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将被纳入法定假日。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