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yevening
windyevening
关注数: 9
粉丝数: 74
发帖数: 1,054
关注贴吧数: 8
【衣冠研习小组】系列教程之一——交领短袄
【衣冠小组】11月12日(周六)下午,衣冠小组活动重新启动~~ 时间:11月12日(周六)下午2点半(2点北大东门**) 地点:北大找一教室(可乘坐公交车到中关园站或地铁4号线到北大东门) 主要活动内容: 1,服制介绍 2,上衣研习 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我个人原因*^^*),导致衣冠小组活动中断了有半年时间。最近因为新人较多,并且对于服制、服饰制作基础需求较大,因此开始新一轮的基础课和研习活动,欢迎大家参加讨论研习。同时,考虑到将来仍旧会有新人源源不断加入,而老成员则会有更高层次需求,衣冠小组无法同时兼顾,因此从此次活动开始将尝试基础课程录制。 (谟姐曰:求借DV一台~)
【衣冠小组】部分纸样供参考 为中秋活动做得纸样,这次几个属于入门级别,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下载来看。 如果效果好以后可以陆续更新更多款式。
纪念:2006—2011
【寻人】王丕乡张暗楼村陈会珍 1981年生人,我以前跟她高中是同学,她应该是嫁到外地了,但是最近一两年我们没有联系联系不上她了,她婆家的地址我又不清楚,请问有没有人认识她或者是同村人的?帮忙提供以下她的联系方式吧,谢谢了。
【召集】本周日(7月24日)衣冠小组集体小手工 时间:周日(7月24日)上午10点起 地点:巴沟华联地下一层麦当劳 活动主题:大家聚在一起做些小手工(戳戳乐、拼布、毛绒动物神马的,五味有些教程可以分享),也算是为迎接七夕做准备,挺应景的 联系人:鉴于其他人都有睡过头的嫌疑,还是联系偶们勤劳滴银匠大妈吧~~
昏服照得瑟贴(渣图,慎入)
【衣冠小组得瑟贴】各种诡异以及不诡异 持续得瑟中…… 本周末收获之一:金属对扣合影美好的扣子们与低调的背景——没错,背景就是木樨园用来“拿货”的黑塑料袋 本周末收获之二:电脑刺绣终于鼓起勇气开始折腾刺绣……经历了n次失败以及承受了刺绣老板的各种挑刺以后拿到的凤襕小样,比预想中的好,嗯,因为布料比较小没有用绷子所以有点皱,真的比预想中好了很多~~于是,凤襕马面裙,偶来了~ 本周末收获之三:衣冠小组飘逸版队服(无图无真相) 15元一件哦~~时尚又现代哦~~~无真相得瑟飘过~~好奇者请敲打丝儿
得瑟个正凤半成品
传统婚礼之我见——欢迎大家讨论 近来关于婚礼的话题很多。其实婚礼这个事情,本来是比较私人的事情,不过既然很多人都对传统婚礼有兴趣,不如专门开个帖子用以讨论。 以下是我个人的理解。 关于礼 礼缘情而作,用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是人与人交互的行为准则。因贵贱、尊卑、亲疏、长幼之不同,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这种一连串的表达出具体不同含义的行为,则称为礼仪。 关于传统 传统重在一个传承,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形成的社会习惯,继承传统即要“慎终追远”。 关于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制礼作乐可以说是一种政治行为,制定规章制度用以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其实礼乐都是社会政治行为,儒学本身就是一门社会学。至于周公所作礼乐的具体内容并不了解,但推测也未必就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应是根据当时的风俗习惯整理而来,我认为,周公制礼作乐的关键不在于重新制定礼仪的内容,而在于对不同场合、不同人群的礼仪有所区分。 关于宋朱子等人重订礼仪 其实历朝历代的礼仪都会根据周礼以及前朝礼仪进行一些斟酌损益。宋代的情形大概类似于现在,周礼所载礼仪多数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好古之士重订礼仪,然而却参差不齐。引一段《朱子家礼》中序言: “三代之际,礼经备矣,然其存於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虽或酌以古今之变,更为一时之法,然亦或详或略,无所折中,至或遗其本而务其末,缓於实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礼之士,犹或不能举其要而因,於贫窭者,尤患其终不能有以及於礼也。熹之愚,盖两病焉。是以尝独究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之不可变者,而少加损益於其间,以为一家之书。” 从这段话可以看到朱子家礼是如何制定,是“究观古今之籍,因其大体不可变者,而稍加损益于其间”,用以适应当时的社会。很多人会以朱子家礼这事来证明现代修改礼仪的正当性,其实不然。朱子的改,是传承在先,损益在后,与一些人出发点就是要自己设计礼仪是有很大区别的。 现代复兴礼仪的误区 中国传统礼仪研究的人其实很少,大部分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三礼为研究课题的学者,一类是致力于汉文化复兴的同胞。对于传统礼仪的复兴,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声音。 一类认为应以历史和考古的严谨态度去对待,丝毫不可以改动,甚至连任何一个器具都不能有差错。对于这些人的学问和严谨我非常佩服,但是这是做学问的态度,无法加以实践。 一类则是倾向于改。一定要改,不改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一定要改到跟现代社会相吻合。你看,现在的建筑、器物都已经不能复原了,已经不是纯粹的符合记载了,既然已经都这样了,索性就都改了吧。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关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礼应认清本末,分清主次,需要抓住本质,而细节如果不能满足,可以考虑修改或替代方案。朱子对本句注曰,“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遗其本而专事其末,则岂礼乐之谓哉?” 所以,这句话绝不是对礼仪进行任何改动都可以通用的“挡箭牌”。如果通用,那么就会有“婚礼婚礼,振祭云乎哉?”“婚礼婚礼,合卺云乎哉?”“婚礼婚礼,汉服云哉?”那么最后,什么都没有了,不伦不类,干脆直接穿婚纱,去教堂好了。 更有甚者,不仅仅是以古礼为蓝本,进行过渡删改,而是干脆自创一个框架,拿一些代表传统的东西往里面塞。这样出来的东西,要说不传统吧,倒的确内容都是跟传统有关;说是传统吧,分明又是自创,哪有一点传统的影子?这就是本末倒置。 很多人以目前汉服来类比礼仪,然而我看来,汉服的规范性相对礼仪好了很多。虽然汉服到目前并没有一统天下的款式,但至少大家在从头到脚的搭配上都能统一,而礼仪相对来说则很混乱,如果以汉服来比,就好比一个人上穿曲裾袍,下着马面裙,肩上披一条披帛,头上再戴一顶男子的巾。
【召集】衣冠小组周六(3月11日)研习活动 活动时间:周六下午 活动地点:西二旗 **方式:吃过午饭后于12点半在西二旗城铁**,由雪飞带领前来我家 研习主题:曳撒 注:这次活动以款式介绍及裁剪演示为主,研习主题为曳撒,对于其他款式相关的问题,时间允许的话在结束后可以考虑讨论或解答,但本次活动暂不计划其他款式的研习和裁剪。所以对曳撒无感的童鞋们可以无视了……
河北省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诞辰二五六一周年活动视频
【衣冠研习小组】11月20日衣冠研习小组活动召集 【活动主题】 衣冠研习小组成果发布交流活动 及 中国政法大学汉服讲座展示活动(好啰嗦……) 【活动地点】 天通苑公园、中国政法大学 【活动流程】 11:30 —— 13:30 浅依家聚餐(可选,要参加聚餐的请单独注明,并联系东道主犹影浅依童鞋~11点在天通苑地铁站A口**) 14:00 —— 15:30 天通苑公园进行一年来成果展示、拍摄、形制及制作交流等(参加这部分活动但不参加聚餐的可以2点直接到天通苑公园) 16:00 出发前往政法大学 17:00 汉服形制讲座 及 汉服款式展示 由于政法大学在周六有活动希望我们能做一个讲座,跟原定衣冠小组活动在时间上有所重叠,所以有这么复杂的一个安排,还请大家理解。 对于以上三段时间的活动,大家可以选择参加任意1个、2个或3个…… 除聚餐需要提前报名之外其他活动不需要报名~
【衣冠研习小组】10月24日活动召集 时间:10月24日下午1:00-5:00pm 地点:木樨园众人众轻纺城 活动内容:布料辨认及冬装布料团购 交通方式: 公交可乘300快到木樨园桥,然后向南步行大概15分钟。也可乘运通108或运通103到大红门服装城。 地铁可乘5号线至刘家窑,然后步行或乘公交到木樨园桥。 周末三环较堵,推荐乘坐地铁。 1:00-5:00之间到达都可以,到了可以直接联系我。(需要联系方式的请站内短信) 注:按原计划本周衣冠研习活动为在北中医进行汉服袴的研习,但是由于临时接到通知北中医周日全天停电,暂时没有其他合适的地点。另外之前在群中讨论呼吁过冬装衣料团购,因此这次活动内容临时调整。
我来冒泡~
正定举行释奠礼 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 28日上午,拥有“中国现存最早文庙大成殿”的河北省正定县文庙,弦歌阵阵,雅乐齐鸣,该省民间人士及近200位孔氏后裔用传统的“释奠礼”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61周年。 据河北省释奠礼活动发起人、河北省人大常委高士涛介绍,9月28日是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诞辰。每年此时,世界各地华人及东亚各国甚至欧美国家都会隆重祭孔。在古代,祭孔活动被称为“释奠礼”,是中国祭祀文化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9时30分许,现场来宾依次进入大成殿鞠躬行礼,并齐声诵读《中庸》第一章。之后是传统的“释奠礼”,整个过程由迎神、初献、亚献、终献等10部分组成。其中3位主献官分别由高士涛,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恒君,河北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程志华担任。献官们头戴七梁冠,身着玄衣曛裳,足登云履,手持笏板,腰佩玉带,颈饰方心曲领,威仪具足。 身着传统汉服的乐舞生也格外瞩目,他们身穿红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金边三梁冠,举手投足尽显华夏衣冠风范。乐生们展示了正统的中华雅乐,柷、敔、琴、瑟、埙、箫、鼓、笙、钟、磬等多种乐器合奏;舞生则左手执龠,右手执翟,排列整齐地跳起了释奠礼专用的“六佾舞”。执士们身穿白色深衣,头顶“四方平定巾”,与献官们共同完成了读祝、三献等祭祀的主体部分。 整个祭祀仪式严格遵照中国明代的释奠礼冠服、乐舞制度进行,礼制完备,庄重肃穆,再现了华夏礼乐的庄严高贵、中正平和。 高士涛称,河北正定释奠礼是该省目前唯一的祭孔活动,今年已是第五次举办。此次释奠礼亦成为该省首次“八音克协”的释奠礼,在国内民间祭孔活动中也属高规格,是目前河北省规模最大的一次。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考证,正定文庙大成殿主体建筑始建于五代时期,较曲阜孔庙大成殿早500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
正定释奠礼琐记
【活动召集】衣冠研习小组本周六(6月26日)第四次活动召集帖 时间:2010年6月26日(星期六)下午 2:00 - 4:00 地点:中央戏剧学院 主题:衣冠研习 之 裙 前几次活动分别进行了交领和直领服饰的研习,这次活动将集中进行汉服中裙的款式介绍及针对常见款式的研习。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带布料(3米左右,窄幅布料适量多带1-2米)及尺、剪刀、笔等工具。 乘车路线: 公交车至北兵马司站,或地铁5号线至张自忠路站 集合方式: 由于上午在同一地点有礼乐研习小组的活动,因此: 1)同时参加上午活动的同学请于上午9:30-9:45在北兵马司公交车站集合,将有中戏同学接站,9:45开始集体出发至活动地点。 2)只参加下午活动的同学请与下午1:30-1:45在北兵马司公交站集合,将有中戏同学接站,1:45开始集体出发至活动地点。 注:乘坐地铁的同学请于张自忠路站下车后步行至北兵马司公交车站集合,路线方面如有疑问,请咨询路人或百度,^_^
【交流】2010年5月30日明朝吧汉礼讲解 http://tieba.baidu.com/f?kz=784352534
【衣冠小组活动】参观民族服饰博物馆琐记 早在参观博物馆之前就听说,这里展出的服饰以民国时期的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服饰为主,因此参观的过程倒也没什么太过失望的情绪。 明代以前的服饰流传于世的应该算是很珍贵的文物了吧,想来这样学校一级的博物馆没有收藏也在情理之中。整个博物馆基本是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物品为主。 虽然没有看到一件“汉服”,然而参观的过程中也颇有一些亮点。 一,织绣 有一个展厅专门展出西南各民族的织锦、刺绣以及蜡染,图案很美好,有好几位同学为了离近看而撞到玻璃。 另外汉族服饰厅里面也有很多刺绣的物件,衣服、肚兜、云肩、钥匙带、眼镜盒,还有很像现代手机袋的荷包,无处不在的刺绣采用了各种工艺和主题,让人赞叹不已。只可惜不能拍照,不能一一贴出来。
唐半臂研习
水一个……某周同学我看到你来了…… 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 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钱
衣冠研习小组成员名单及持续召集帖 “汉服北京衣冠研习小组”主要从事对汉服形制的研究、学习、探讨,汉服及配件的研习、制作,同时也进行汉服市场调研等方面的活动。 第一次成员招募帖如下: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7321067903&z=702489709&pn=0&rn=30&lm=0&word=%BA%BA%B7%FE%B1%B1%BE%A9#7321067903 目前已经报名并通过的成员名单如下: 谟 墨青 云碧 钟离央 犹影浅依 国王的新歌 矞璠喵喵 魁児 小幺蛾子 有兴趣的同胞请继续跟帖报名,并可加入qq群 53015598,便于联络、交流及分享。
【活动】2010年3月28日祭祀文丞相 1楼百度
【活动】2010年3月14日人大服饰礼仪讲座 1楼百度。 等图ing...
【活动】丙戌末祭祀 有宋丞相信国公 文公讳天祥 北京高校学生联合祭祀文天祥活动 2007年1月22日上午,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大学生和网友在文天祥祠举行了祭祀文天祥活动。 文天祥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现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天祥(1236一1283),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水人。1279年抗元失败后,被掳至大都,囚禁在这里一个土室内。在此写成《正气歌》,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后其妻欧阳氏也被元兵掳至大都,得知文天祥殉国,自刎而死。明洪武九年 (1376),按察司副使刘崧在柴市主持建祠,并将街名改称教忠坊。明永乐六年(1408)重建词堂,正式列入祀典。后人敬称文天祥为有宋丞相信国公。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永远彪炳史册。 这次活动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联合发起,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天津、河北一些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并加入,使这次活动的成员遍布燕赵各地。本次活动的仪程和服饰都严格按照明制进行。根据《明集礼》、《明史》、《頖宫礼乐疏》和《朱子家礼》,本次祭祀活动的服饰为献官所用明制玄衣曛裳加五梁冠以及执事所用的深衣加洪武年制四方平定巾。活动共分为就位、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饮福散胙、送神七部分组成,各主祭的献官分别由各高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担任。 活动结束以后,北京网友和天津网友进行了短暂聚会,最后在合唱《重回汉唐》中依依惜别。
老公我爱你 我爱你
丙戌末祭祀 有宋丞相信国公 文公讳天祥 多图 2007年旧活动报道一篇,希望能够对此次祭文有所参考。 这次活动由周天晗发起组织,北京、天津两地汉服同胞共同举办。 北京高校学生联合祭祀文天祥活动 2007年1月22日上午,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大学生和网友在文天祥祠举行了祭祀文天祥活动。 文天祥祠坐落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明清两代为祭祀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将当年文天祥被囚禁的土牢旧址扩大改建而成,至今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1984年10月对外开放。现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天祥(1236一1283),字宋瑞,号文山,江西吉水人。1279年抗元失败后,被掳至大都,囚禁在这里一个土室内。在此写成《正气歌》,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遇害,后其妻欧阳氏也被元兵掳至大都,得知文天祥殉国,自刎而死。明洪武九年 (1376),按察司副使刘崧在柴市主持建祠,并将街名改称教忠坊。明永乐六年(1408)重建词堂,正式列入祀典。后人敬称文天祥为有宋丞相信国公。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爱国精神永远彪炳史册。 这次活动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联合发起,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天津、河北一些高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并加入,使这次活动的成员遍布燕赵各地。本次活动的仪程和服饰都严格按照明制进行。根据《明集礼》、《明史》、《頖宫礼乐疏》和《朱子家礼》,本次祭祀活动的服饰为献官所用明制玄衣曛裳加五梁冠以及执事所用的深衣加洪武年制四方平定巾。活动共分为就位、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饮福散胙、送神七部分组成,各主祭的献官分别由各高校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担任。 活动结束以后,北京网友和天津网友进行了短暂聚会,最后在合唱《重回汉唐》中依依惜别。
虎年大吉 新春愉快~
【活动】2006年4月人大笄礼活动 1楼百度
【活动】2006年北京闰七夕活动 1楼百度
【活动】2006年端午九歌若英东园雅集 1楼百度
【活动】2006年5月人大射礼活动 1楼百度
“汉服北京衣冠研习小组”招募贴 经吧务组讨论决定,批准成立“汉服北京衣冠研习小组”,并推荐由我担任组长和召集人,希望北京汉服吧的各位同胞多多支持与帮助。 “汉服北京衣冠研习小组”主要从事对汉服形制、市场调研等方面的研究和学习,可在吧务组授权或委托下进行汉服的形制评估、价格评估等业务。现面向各位在北京的汉服同胞进行组员招募。 组员报名基本要求: 1,有热情:对衣冠服制研究有兴趣,并愿意投身到研习的工作中。 2,有基础:有一定手工基础,对布料知识及汉服制作有基本了解。 3,有信仰:致力于汉文化的复兴与推广,并坚持符合形制的汉服。 报名帖长期有效,至2010年2月3日(下周三),将根据报名情况,并参考吧务组审核意见,公布第一批成员名单。
【活动】2006年3月4日圆明园云卿冠礼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我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笑非,傅路江先生,cici mm,还有不期而遇的周天晗。 这一天乍暖还寒,圆明园里春风拂面,让人沉醉。 这一天的相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后来,云卿从炙手可热的商学院考研到国学院;周天晗踏上艰苦的北京考研之路;而我,从谟mm,变成了周家谟……
【活动】2005年5月周天晗冠礼 1楼百度
【活动】2005年曲阜春祭 1楼百度
兰芷芳兮婚服 1楼给百度
汉服常见款式用布计算 很多mm都不是很清楚要买多少布,我在这里根据我的经验来给大家一些比较好套用的公式吧。会陆续有更新,不过也许会比较慢,稍后会传些图上来。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计算公式里面涉及的所有衣长,袖宽,裙长等,都是要在实际测量的基础上加5厘米,如果对手工不自信的mm最好多算点。 1, 交领上衣类这个类别包括的比较多,襦,袄,中衣,都可以按照这个来算。交领上衣需要考虑的数值有: 上衣长(从肩膀到臀部的距离) 通袖长(通袖长其实不用测量,一般就按等同于身高。制作汉服的时候考虑到袖子要出手,因此通袖长需要比身高长出来。一般我做衣服,160的身高,常服的话通袖长至少180,礼服就要更长一些。) 袖宽(袖子的宽度,这个就随大家喜好了。) 腰围(测量出来的净腰围以后,根据里面穿衣服多少需要留出至少10厘米到20厘米的余量。比如60厘米多的净腰围,衣服腰围要做到80厘米左右) 1.5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2倍衣长+2倍袖宽 缘边:领缘20cm,袖缘20cm(仅适用于<40cm宽的袖子)或40cm 1.2米或1.14米布幅 主体布料:2倍衣长+2倍袖宽 缘边:领缘20cm,袖缘20cm(仅适用于<40cm宽的袖子)或40cm 75厘米布幅 主体布料:2倍衣长+4倍袖宽 缘边:领缘40cm,袖缘40cm(仅适用于<40cm宽的袖子)或80cm 注意:上边的主体布料和缘边,都是按照同样的布幅计算,如果有mm想要拿1.5米的布料做主体,二拿75厘米的织锦缎做缘边的话,主体布料按照1.5米布幅中的方法计算,缘边需要按照75厘米布幅中的数值计算。以下的其他款式相同。 2,褶裙褶裙的制作很简单,所以计算也很简单,依赖于要制作裙子下摆的宽度。一般3米的下摆已经很大,2.5米的下摆就足够了。 褶裙布料的计算公式就是:下摆周长*1.5*裙长/幅宽, 然后取上整。再加50厘米的裙腰及系带。比如用1.2米宽的布做下摆周长3米的裙子,那一共需要3*1.5*裙长/1.2,结果是3.75个裙长,取上整就是一共要4个裙长的长度。然后再加上裙腰裙带的布料。 3,直裾深衣按宋明制深衣计算,需要计算的几个数值: 上衣长(从肩膀到腰部的距离) 通袖长(深衣的袖子要求是出手回肘,因此需要比较长,一般在身高的基础上要加至少60厘米) 袖宽(袖子的宽度,这个就随大家喜好了。) 腰围(测量出来的净腰围以后,根据里面穿衣服多少需要留出至少10厘米到20厘米的余量。男生的话可以适当留出20-30厘米的余量。) 下裳长(从腰到脚面的距离) 1.5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4倍衣长+3倍下裳长 缘边:领缘20cm,袖缘30cm,通身缘边80cm 腰带:40cm1.2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4倍衣长+4倍下裳长 缘边:领缘30cm,袖缘30cm,通身缘边100cm 腰带:60cm 75厘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4倍衣长+2倍袖宽+6倍下裳长 缘边:领缘40cm,袖缘60cm,通身缘边160cm 腰带:80cm 4, 曲裾深衣这里曲裾深衣按双绕曲裾计算。需要计量的几个数据: 上衣长(从肩膀到腰部的距离) 通袖长(深衣的袖子要求是出手回肘,因此需要比较长,对女生来讲一般在身高的基础上要加40-60厘米) 袖宽(袖子的宽度,这个就随大家喜好了。) 腰围(测量出来的净腰围以后,根据里面穿衣服多少需要留出至少10厘米到20厘米的余量。男生的话可以适当留出20-30厘米的余量。 ) 下裳长(从腰到曲裾底边的距离) 1.5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4倍衣长+3倍下裳长 缘边:领缘20cm,袖缘30cm,通身缘边80cm 腰带:40cm 1.2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4倍衣长+4倍下裳长 缘边:领缘30cm,袖缘30cm,通身缘边100cm 腰带:60cm 75厘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4倍衣长+2倍袖宽+4倍下裳长 缘边:领缘40cm,袖缘50cm,通身缘边160cm 腰带:80cm 4, 褙子类这里的褙子类包括所有直领类的衣服裁剪,比如窄袖褙子,披风,大袖衫之类。需要计量的几个数据: 衣长(从肩膀到底边的距离) 通袖长(窄袖褙子等常服一般身高加10-20厘米,披风大袖衫稍微长一些,身高加40-60厘米) 袖宽(袖子的宽度,这个就随大家喜好了。) 腰围(测量出来的净腰围以后,根据里面穿衣服多少需要留出至少10厘米到20厘米的余量。大袖的话需要适当留出20-30厘米的余量。) 1.5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2倍衣长(窄袖) 2倍衣长+2倍袖宽(大袖) 缘边:领缘30cm,袖缘20-60cm不等(根据袖宽大小) 1.2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2倍衣长+2倍袖宽 缘边:领缘30cm,袖缘20-60cm不等(根据袖宽大小) 75厘米的布幅 主体布料:2倍衣长+4倍袖宽 缘边:领缘60cm,袖缘40-100cm不等(根据袖宽大小)
木樨园淘布心得 我去木樨园一般喜欢到众人众,环境好,布料质感也相对较好。 一般来说做汉服的料子常用的有几种: 1, 棉布。棉布有很多,从网友的汉服来看,印花的多些。棉布薄的容易皱,厚一点的又有些支楞,做汉服的话也一般是用作比较挺的款式,比如曲裾,袄裙。棉布每次洗过之后需要重新熨,尤其是裙褶,洗过以后就没有了。一般布幅为1.5米,价格在8-12元之间。有些医院宾馆专用布或者床单布布幅为2.2米,价格基本上20左右。京都的棉布多,不过大多数都是做床单用的。 2, 亚麻。亚麻比棉布更垂一些,也容易皱。市面上印花亚麻比印花棉布的花纹更古朴一些,比较适合做汉服。除了印花之外,有一种绣花麻也很漂亮。一般布幅为1.4米,价格在8-12元之间,不同价格的亚麻质量差别比较大,我曾经买过12元一米的凤鸟纹印花亚麻,也买过9元一米的,花纹都一样,不过布料的疏密程度不一样,便宜的更稀疏,洗过几次容易走形。另外还有一些比较高档的亚麻。普通亚麻或者棉布都是成卷放在地上,有个别店的亚麻也成卷的挂在墙上,一般要价到20左右,质地的确好。 3, 仿真丝。仿真丝有两种,一种是有反光面的,又有印花不印花两种;一种是暗纹仿真丝缎,比如传说中很流行的金鱼洗澡纹仿真丝缎。仿真丝的优点是华丽,垂感好,又不像雪纺那么飘,端庄与飘逸都能有所体现,缺点是静电大,做不好容易俗气。先说有反光面的,一般幅宽为1.5米,价格在10-12元左右。印花的稍微贵1-3元。市场上的这种料子质量差别也比较大,总体来说,有弹性的比没弹性的要贵,织的密的比织的疏的要贵。再说仿真丝缎,在众人众北二排(似乎是)有一家专卖这种真丝缎的,幅宽为1.2米,价格在10-12元之间,一般报价12元,稍微砍价就能到10元,不过我买的最多的一次是9元拿到的。这种料子常见的几种纹样纹样有金鱼戏藻,龙戏牡丹,凤凰牡丹,团龙。 4, 织锦缎。织锦缎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早些年市面上的织锦缎有幅宽114cm, 90cm和75cm三种,现在似乎只有75cm的了。目前10-15元的织锦缎都是化纤的,有家老应丝绸卖的30元一米的据说是真丝,摸起来手感的确跟其他不同,但我不能断定是100%真丝,大概有真丝成分吧。织锦缎花纹色彩都很多,价格每家也都不一样,大家买之前最好能货比三家。值得说的是,众人众北二区有几家新开的店,织锦缎卖到6元一米,仔细比较就能发现,虽然花纹类似,但是布料质量很差,织的很疏,如果做衣缘还好,如果做主体布料,穿几次就容易走样,建议大家不要买。另外,织锦缎裁的时候容易卷边,大家缝之前最好熨一下。但是熨的时候温度不要太高,也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否则受热容易缩。 5, 真丝缎。真丝缎其实不是100%真丝,其中有其他纤维成分,否则是不能织出暗纹效果来的。不过仔细比较真丝缎和仿真丝缎之后就会发现,真的手感要好上不是一个档次。众人众北一,北二这两排有几家卖真丝缎的,最南边一排有一家专卖真丝缎,种类比北区这几家都全,可以到他家去看看。真丝缎的宽度一般在1.1米左右,价格也在35-40之间不等。 6, 电力纺。电力纺是真丝,但是是真丝中比较差的,料子轻薄,幅宽1.1米左右,价格15元左右,一般我会拿来做真丝衣服的里子。 7, 真丝绸。我买真丝绸不多,质感很好,很飘逸,有印花的都很古典,幅宽1.1米左右,一般价格在25-40元,因为买的不多所以不多说了。 8, 化纤类雪纺。雪纺是很多mm的首选布料,色彩丰富,花纹美丽,质感飘逸。一般雪纺布幅1.5米,价格在10-18元之间不等。这个我买的也不多,欢迎有经验的进行补充。 一般来说,棉、麻、丝这些天然材料的布容易皱,洗过之后必须要熨,而且第一次下水后会缩水,一般缩5%左右,所以做衣服前最好下水一次,或者做的时候多留出点尺寸来。化纤材料的布料熨过一次后比较有型,不容易起褶也不会缩水,但是静电大。
行礼之难 记得笑非早几年曾发过一篇文章,叫做《行礼之难》。那时汉服运动刚刚开始,社会上反对之声充耳,汉服与礼仪,都是寸步行之维艰。转眼间时过境迁,了解汉服,支持汉服的同胞越来越多,我却仍然觉得,行礼之难。 自从接触汉服开始,便常常听到同胞引用《左传》之所云,“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与服饰,是我们复兴的两面旗帜。时到今日,我们有章服之美,却总是忽略了礼仪之大。越来越多的同胞开始追求服饰正统的制式,严谨考据,大胆实践,汉服复兴事业日益壮大;但是对于礼仪,却偏偏流于表面,但求形似,不求甚解。 诚然,礼仪的复原比之服饰的复原,自然是难上加难。一个是实物,有典籍记载,有容像绘录,更有实物传世;一个是仪式,在那个没有录像,没有音频的时代,除了文字记录,以及抽象的方位图,许多动作的细节,只能通过大量阅览和反复推敲才能复原。 读过有关冠礼的记载,观看过冠礼的复原,方能体会到其中真味。正如字面之意,冠礼固然是成人之礼,注重成人之责任。但仔细推敲其中细节,有宾主之宜,有长幼之序,有宗庙之尊,有神人之别,即使一个站位,一个行礼的先后顺序,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蕴涵深意,反映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生活哲学。如果忽略了这些细节,违背了中国人的传统,那么礼仪复兴的传承何在,意义又何在呢? 华夏礼仪,不是简简单单的作揖;华夏冠礼,亦非穿上汉服加几个冠这么简单。 当然,从周礼到明礼,也曾因时制宜,几经斟酌损益。然而,这都是在德高望重的大儒研习前朝礼仪,融会贯通之后,才因情而略作变通。毕竟,礼缘情而作,中国人是最懂得变通的。不过,这样的变通,至少要合情,合理,合制,并不是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意改动。而我们如今的同胞,大多数的才学,德行还不具备删改礼仪的资格,妄自更改,恐怕不合时宜。如果非要改动,类比起来,与某些自创的“中华元素服饰”又有何异呢?
冤枉~~我被封禁,理由是“刷分” 我参加了“知书达理”活动,因此每天很积极的答题,突然发现我被封了,而且理由是刷分……我绝对没有抄袭别人的答案,即使答案雷同,那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缘故,所以请管理员解封
[应征]题目:印度人吃饭是用左手还是右手?回答:右手
[应征]题目:沙丽是哪个国家的传统服饰?回答:印度
[应征]题目:扬州是九州之一吗?回答:是
[应征]题目:苏州是九州之一吗?回答:不是
[应征]题目:苏东坡的家乡是哪里?回答:四川眉州
[应征]题目:“痒痒树”是指什么植物?回答:紫薇
[应征]题目:碧螺春产地在哪?回答:苏州洞庭湖
[应征]题目:鳜鱼是淡水鱼吗?回答:是
[应征]题目:以出产鸟粪为生的岛国叫什么名字?回答:瑙鲁
[应征]题目:以出产鸟粪为生的岛国叫什么名字?回答:瑙鲁
[应征]题目:“无敌舰队”是哪个国家的?回答:西班牙
[应征]题目: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提到的“滁州”在今天的哪个省
[应征]题目:古琴有几根弦?回答:七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