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糖🍬
Mrol难
今夜星光灿烂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21
发帖数: 2,997
关注贴吧数: 54
南工大现实主义 18岁,你以可上211的分数滑进了南京工业大学。20岁,大二结束的那个夏天,你在溢清同济湖旁啃着东苑食堂买的包子,突然把油乎乎的塑料袋摔进垃圾桶,发誓要考华理研究生。22岁考研落榜,你在南工大就业公众号转了三圈,最终把简历递给了某县区初中。28岁参加同学聚会,当年睡你下铺的兄弟带着上海媳妇回来,你才发现自己已经五年没穿过不带机油味的工装。30岁相亲遇见同班女生,她说还记得你在厚学楼熬夜画图的样子。你说更难忘记她大学时在国重楼调试压力罐的专注。父母连夜打电话叫来七大姑八大姨,腊月二十八就把喜字贴满了乡下老宅。新婚前夜你和舍友在校外烧烤摊喝扎啤,你说"其实我还没准备好",他们用沾满孜然味的手拍你肩膀:"咱这届就剩你了,知足吧。"你望着浮着油花的啤酒杯,突然想起大一时在宿舍楼下喂的流浪猫。35岁孩子出生那天,你在县区初中接到电话,工作服都没换就往浦口人民医院跑。护士说新生儿黄疸要照蓝光,你蹲在走廊里算加班费,发现这个月晚自习全白看了。40岁学校招不到多少学生了,主任拍着你肩膀说"老张啊,回去好好陪陪媳妇儿吧"。你攥着买断工龄的八万块钱,在凤凰山公园看老头们抖空竹,突然想起当年理论力学期中考,你是专业里唯二的满分。47岁孩子说要考华理,你偷偷去银行查了三遍存款,最后带他去吃了徐汇校区的食堂。他说:"爸,其实工大也挺好,东苑的牛肉汤比这儿实在。"50岁扛着孩子的行李去上海,你指着江浦校区锈迹斑斑的化工过程实验室说:"这玩意儿三十年前就在这儿"。孩子突然问你:"当年为什么不坚持考华理?"你摸出抽的只剩一根的炫赫门,烟灰掉在起了球的西裤上。60岁当上了爷爷,送小孙女上南工大附属幼儿园,在校园里看见新厚学楼进进出出的学生,远处传来下课铃声,和四十年前一模一样。70岁重阳节,孩子们说要带你去新水塔旁修的大草坪看看。你坐在轮椅上数着龙华的店铺,护工突然指着远处的水塔说"那山上的是天宝阁吗",你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抬起的手却再也没力气指向那记忆中的金色校徽。最后的走马灯里,你看见十八岁的自己因为没赶上校车狂奔下校医院前的大坡,书包没拉拉链,包里的《化工原理》笔记撒了一地,少年骂了句"这书包又掉了",却不知道这个下坡会跑完整个人生。监护仪响起长鸣时,走廊里飘来新生的抱怨:"这破实验室的空调又不制冷!"你嘴角动了动,再也没人知道这是微笑还是叹息。 参考文献:
浦口的晚霞总是这么好看 每次看到都得感叹一下这个晚霞的华丽,在玄武或者鼓楼看到的都没有这种感觉,还得是浦口。
出分在即,祝各位学弟学妹们旗开得胜 距离出分还有一天时间,回望去年走过的路也是感触颇多,遂在此开个楼,为各位学弟学妹答疑解惑。 有啥关于考研复试流程的问题,我会尽力解答,毕竟也算是经历过一次,相对比较有经验,有需要的可以留言;如果有小小登对初试啥的有疑惑的也可留言。
班车貌似还是终结了 搁小红书刷到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感觉可信度还比较高。 正好十号线漏水过江段停运了,本来还打算返校之后去卫岗坐班车回滨江,现在看来回学校还是个大问题。
目前南工重组国重的一些讨论 南工目前的国重都已经重组成功,所谓的双国重格局行成(按老蒋11号在校友会上的发言),材料化学国重必然是没问题的,问题是柔电国重。 目前已经官宣的有清华和南邮,清华的毋庸置疑是独占,问题是南邮的柔电国重应该是个什么性质?目前可以推论应该是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重重组而来的,但是鉴于蒋校的发言,南工这轮很可能是和南邮一起共建,借壳南邮老国重重组成新的柔电国重?否则的话南工与南邮都各自单独重组一个国重,那全国就有三个同类型的柔电国重了,感觉应该不太现实。 问题就在于这个共建,糅合了两校的成果和资源一起申的国重,最后能给南工带来多大的收益呢,是否会作为共同拥有的国重分别在两个学校挂牌,又或者会对南工冲击下一轮双一流有更大的助力?
南京校友年会 蒋校刚从北京回来赶来参加年会,听说柔电和材料国重都重组成功了。
南一的1分钱早餐真不错 😋一个菜包,一个鸡蛋,一根油条和两个小的糖包子只要一分钱,配上一碗六毛的豆浆,我宣布南一是最好的食堂!就是七点钟起来争饭吃有点难顶。
近期是不是有新流感了 前天晚上在万汇城吃了个晚饭,骑车回学校洗了个澡就睡觉了。昨天凌晨五点起来上了个厕所,然后回床上继续睡觉。 然后八点半起来就浑身疼痛,脑袋也疼,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下午实在是受不了了去校医院看了一下,三十七度六的低烧,医生说周末没法查血,不过症状应该是病毒性感冒,不知道为什么低烧且不流鼻涕和鼻塞,开了点药让我回来先观察一下。 查了查,症状跟近期流行的新型毒株很类似,估计就是新型毒株感染,昨天真的是难受了一天,跟前年得甲流一样难受,症状太猛烈了,希望大伙注意身体,冬季流感频发,别被感染了。
来点泥工美图 月初回泥工拍的,正好没啥能氵的,拿出来氵点经验。 By Nikon Zfc + 唯卓仕56mm f1.8
真是痛心,工大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教学楼整日烟雾缭绕,厕所和走廊吸烟青年们下课团建,跟小镇初中里自以为很帅的吸烟社会青年有啥区别。这种明显有悖常理的事情能干出来已经很逆天了,还到处反驳正常人,维护自己的逆天行为?没有一点羞耻心吗?好意思说自己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吗? 聚众抽烟,打架闹事,生源质量下降变得跟中专一样,这就是未来可以预见的泥工被其他人打上的标签,一个比评不上双一流更糟心的标签。
农兵进犯浦口中专 壮丽的工带!美丽的交叉学科楼在蒋校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拔地而起!不过为什么扫脸扫出来是23级小东西的学号。
泥工这个校车是否过于抽象了 泥工校车的问题由来已久。从我20年入学以来,到今年毕业为止,学校只购入了五辆新的校车,而且仅两辆叮叮车用于校内运行。另外三辆都是喷上logo之后用于跨校区运输之类的门面业务。 老校车的战损程度大家有目共睹,有次校车拉我们去金工实习的时候,司机说前面这个坡自己没把握开的上去,要是开不上去的话只能我们下车来推,真的很难绷得住。 工大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校面积大,地形复杂加之学生数量众多,所以不允许骑车。这些其实本身可以理解,如果能合理排课或者合理安排校车运力保障学生通勤的需求的话,我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不能骑车这个事。如果允许骑车,学校肯定也会花很多的钱在管理校内电瓶车自行车上面,一刀切反而会给学校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开支。但是节省的这部开支,花到了啥地方就需要打问号了。学校山上的沥青路一直破破烂烂的,人行道数量众多的反步兵地雷也是这两年慢慢缝缝补补更新的,教室桌椅也是花了好几年才慢慢整修完毕。看得出来工大挺缺钱的,但是就这样还是花重金重新整修了南门和东门两个新校门,每年都花重金在厚学前面栽种一大片郁金香,在厚学楼和明德楼旁边增修了跑道,但是就是无法保障学生更基本的需求。 以南信大和南农为例,更多使用的是小型的观光车,以数量较多的小型观光车承担客流是很合理的,本身不上课的时候没多少人坐校车,用小车反而更节省成本,大巴可以在上下课的高峰期辅助分散客流。其次就是用错峰下课来缓解堵人的现象,把上午分成五节课,把下课时间缩短成五分钟,这样就可以在十一点四十五和十二点十五分分成两波下课,不会造成厚学和同和两个地方巨大的人流拥堵。本身可以用诸多方法缓解人流量和坐车需求的,泥工就硬是一样不采用,真的很难评。
为啥非得一刀切停班车啊 班车十一月初开始停运,还装模作样找学生咨询意见,但是似乎校领导都不怎么考虑学生的建议啊。 也理解学校班车成本很高,长期运行的话资金压力大。但是为什么不能把班次减少为一天几班,定量运行,合理收一部分车票钱,保留一条学生在滨江浦口卫岗的通勤选择呢?一刀切属实是不理解,每次都得学生抗议之后才退一步,之前滨江不许骑自行车也是,你农校训的仁是真的做不到是吧!
江苏被诈骗第一高校不是盖的 我一直以为只是自封的,没想到声名远扬,这下真比肩双一流了。
工大及几所兄弟学校24年江苏投档线分析 江苏省24年投档线已出,下面列出工大以及同层次的几所兄弟学校的投档线位次,以下图分别为工大,扬大,江大,南林。
战工篇番外:国内与日本高校校徽设计对比 首先声明,本文之对各高校校徽设计进行一些赏析和评论,不存在贬低任何高校校徽设计。由于楼主非艺术设计科班出身,仅限于个人观点讨论,也希望各位8U能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身是打算对比一下国内外的校徽设计,但是由于欧美的徽章文化楼主涉猎不深,且欧美与国内文化差异较大,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同文化圈的国内高校与日本高校的校徽作为对比。我们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例如东京大学与南京大学对比;东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对比;东京农工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对比。 首先是东京大学与南京大学的校徽对比,我们先看东大:东京大学的校徽是2004年在旧校徽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主体依旧沿用的之前两片银杏叶的形态,细节上存在略微的不同。较大的差别在于颜色的应用,一片叶子用了银杏黄,另一片则用了淡蓝色。旧校徽是1948年由东京大学第二工学部教授星野昌一设计的,大学的文字用的是金色,而银杏部分用的是银色。设计上来说,校徽本身没有任何文字的体现,中英文都放在校徽之外,相对独立也相对很简洁,观感上很舒服。这种大学汉字缩写设计其实在日本高校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在旧帝大和早大这种名门学校的校徽设计中都有体现。例如京都大学中的大学缩写,京大校徽其实更贴近国内的校徽设计,圆形校徽加上中英文和创立时间。不过像早大这种校徽就很简洁,只有大学缩写和校徽本身的图案元素。相比之下南京大学的校徽就相对更加复杂一些首先是盾徽在国内高校比较少见,南大的这个校徽辨识度相当高。而且本身用的南大紫调色相当有格调,很沉稳的风格,而且校徽里面的元素很齐全,我个人比较喜欢是南大的缩写和左右两只兽徽的运用,能够体现南京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问题在于校徽内部的英文阅读性不太好,排列比较奇怪,不过严格来说这个是盾徽的通病,总体来说南大校徽设计是国内高校的第一梯队。 下面我们来看工科类的高校,我们以东京最好的工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与南京最好的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作对比。东工大的校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窗外飞翔的燕子。 它是1948年由东京美术学校的堀進二教授设计的。窗户其实是一个工字,大则拟化为了燕子。校徽很有理工科范,十分简单明了的风格,就是单纯的图形校徽。东工大的中英文在右边,和上文中的东大校徽是差不多的优点:不往校徽里面塞中英文。 ps个人很喜欢东工大这种风格,但是东工大和齿科大合办之后弄的简洁版校徽显得很怪,一个S的化形虽然也是很不错的很简洁的设计,但是感觉反而失去了燕徽的那种灵气,有点贴近欧美高校发起的简洁化logo设计的意思,类似于帝国理工。 接下来是南工大校徽(重量级)工大的校徽,伟大无需多言,首先就是老生常谈的右边的中文为什么不能放大一点然后把下面英文排成一行,而且上面一行单词字母之间的间距和下面一行的都不一样。其次是校徽本身塞满了中英文,平时使用上图这种形式的logo时右边的中英文又显得很多余。而且左边图案中中文字一个字甚至还没有英文一个字母大,文字阅读性极差。不过你工不仅有蜜雪冰城还有瑞幸Coco和星巴克,所以校徽也不是啥大问题,还是那句话,伟大无需多言。 接下来是东京农工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东京农工这个图案其实也很简洁,虽然看着像一个哭脸有点奇奇怪怪的,T是technology,绿色代表农业蓝色代表工业。文字部分那个国立大学法人看着有点突兀,其他都还好。南农这个就相当难评,首先是下面英文字体的阅读性不太行,字体样式有点奇怪。其次是中间这个建筑造型,大家都知道这个建筑是南农主楼,但是这么牵强弄个NAU的缩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不如直接把主楼的拟化图形弄的更复杂一点,这样看着反而是一个标准的麦穗+建筑造型的校徽。 #宝宝辅食##男性绝育##浦口中专#
战工篇之二,锐评浦口中专校徽设计 接前文,南京工业大学作为江北虹悦城附近最好的工业大学,我一直觉得校徽和常用的组合标志有一些值得诟病的地方,在此,我将对泥工的校徽进行一些锐评。以下是个人观点,欢迎各位工兵踊跃水帖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喜勿喷。首先要谴责的是泥工使用在大部分场合的校徽+文字组合标志,广泛应用在老南门和校车侧面以及PPT的logo上面,把NJTECH和UNIVERSITY分成两行写,每次细看总是感觉非常的别扭,很违和。本身可以把南京工业大学的中文字加大把英文字变小,这样排列为中文一行英文一行就会好很多。相比第一种设计,把文字放在下面就相对合适,中英文正好都是一行,排版很舒服。但是放在下方有时候不太适用,比如说PPT的logo采用这种设计就会比较占主要内容的空间,放在校车侧面的logo也需要较为细长的矩形设计,因此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图1进行适当修改,我们可以参考南师大的设计。南师大有两种常用的标志组合,这是第一种,黑体字的排列显得非常沉稳有底蕴,而且排版很整齐,不像泥工的排版及其有廉价感。如果说泥工英文放两排的原因是中文字长度有限,那不如参考一下南师大的这种设计,在南工大前面加一个NJTECH的英文凑一下长度,只要保证上下两行的长度一致就会很美观。第二种去掉了NNU的缩写,颜色改成了南师大的标志绿色,中文字体放大,这样色系统一之后看着没有第一种舒服,但是依然很有高级感,究其原因还是校徽设计水平很高且排版整齐。其次我们具体分析校徽的组成,我觉得南工校徽的元素方面是很齐全的,中央大学九鼎中间有南工字体,左右龙蟠虎踞,而且是盾形徽,很有辨识度且对标南带。校徽主要问题在于文字部分,首先,英文字母的版式和阅读顺畅性较差,中文校名部分也有点局促,两种字体版式和位置都存在不合理之处,虽然这也是盾形校徽的异形导致的。不过确实可以在校徽的设计上再进行一些优化。我的观点是可以参考一些英美港澳使用盾徽的高校设计,比如说可以删掉校徽内部的中英文或者保留英文,再对下半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宝宝辅食#
战工篇之不可复制的江浦校区 南工江浦校区是全南京数一数二同时靠近老山和江浦老县城的学园,除非你能考的进去南审浦口或是江警。否则作为一个本科生来讲,在如今全国高校普遍将本科校区外迁的大背景下,南工江浦校区能给你足够的资本睥睨其他在仙林,江宁,浦口甚至高淳,溧水的南京大学生们。让你在本科四年吃尽考进大城市郊区的红利。 不仅如此,富有远见的建校者们英明地将江浦校区选址在了老山脚下,南门出去走几十公里,就是中国罕见的城市花园:紫金山。钟山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旖旎的自然风光,满足着每一位南工学生对森林城市的幻想。当然北门出去不用走几公里,就是南京的西部屏障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能够畅享绝美的大自然风光。 对于交通而言,南工大更是将远见发挥到了极致,不同于主城的堵塞,江北新区的路网都是全新且高标准的,除了早晚高峰会在应天大街隧道堵个几公里之外,没啥短板。此外,出门便是十号线(指走几公里)也带给了工兵们极大的自信。工兵们可以通过十号线入侵河西,也可以乘坐D15快速通过定淮门隧道直插鼓楼,可谓是便捷至极。
浅分享一下24考研心得 毕设差不多也搞完了,回望这四年感触颇多,还有半个月就要离开了,今天闲着没事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历程,希望给学弟学妹们择校备考有一点帮助,也正好在南京工业大学吧留下一点印记,作为未来的回忆。 楼主是机械20级老🐭🐭,今年上岸南京某农,可以说大学四年基本上都是摆烂摆过来的。绩点在系里中后的样子,基本上所有课都是只求过,最猛的一个学期五门课全部60-64,精准控分让辅导员都不禁赞叹你小子这分数太猛了。这是前话。 学校选的比较早,大概三月左右就确定考南农了,一来是清楚泥工考外省211很容易被歧视,尤其是楼主是四川人,想考回西南交的话大概率会被拷打;二来南农是我当年高考的第一志愿,也算是慰籍一下17岁那年的遗憾;三来楼主有出国留学的打算,想尽早混出国外学历工作,不想浪费时间,因此需要硕士阶段混一个211做跳板,且尽可能一次成功,因此综合考虑南农非常适合。择校我个人观点是,你必须明确未来方向,为什么选择考研。考研不是人生的必选路,考研工作考公都是能够实现成功的路,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做你自己,把这件事情想明白再去选择。 🐭🐭数学其实考得很差,因为学习状态一直不太行,毕竟最长的战线就是数学,我个人也没啥比较好的经验,只能说找到自己学习最高效的方式,把一本习题集吃透,效果就肯定不差,基础必须打好。 英语只做了真题,没看过任何课程,就嘎嘎背单词。楼主英语其实一直不太好,就每天120个新词+复习,每天雷打不动背,用的不背单词APP。这段时间应该是我英语学得最刻苦的日子了,红宝书背了一遍,闪过背了一遍,核心词背了一遍(当然效果怎么样就很难评)。效果也挺不错的,今年文章基本读的懂,就是选不出来,英二做的我心态爆炸,最炸的是作文,模板一个没套上,最后稀里糊涂拼凑的。虽然有点炸,不过最后也拿了67分,对我来说算是不错的情况。 政治暑假开始刷小程序的题,也是一节课没看过,核心考案买了也没翻开,就一天180题一直刷,小程序刷到考前几天,十一二月的时候每天晚上背肖四肖八,只能说肖秀荣永远的神好吧。虽然上考场还是脑子空白,背的东西太多太混乱,最后也只是草草混了个64。我的经验是不要在政治下太多功夫,其实最后拉开差距的就是你肖四肖八的掌握度,背好了就分高,肖秀荣还是很猛的。 专业课的话就单纯理论力学学得比较好,吃老本,成绩还算前列,把总分拉上去了,很幸运把自己推上了岸,感谢理论力学之神。 最后总结一下,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的一件事。我本身不怎么学习,周围宿舍的好兄弟们比我努力刻苦的大有人在,考研的目标也定的比较高,但是最后很多兄弟结果都不太好,很多选择二战。选择高回报必然承受高风险,有时候你得抉择时间与回报的重要程度,雄心壮志固然让人热血沸腾,但是只有站在最后的人才是赢家。我个人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天,所以我想尽可能早一点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我当年也没选择复读,考研也没选择冲高(因为大概率二战)。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对择校这件事情报以重视,在自己实力范围内选择自己的目标,保证能够上岸。不过对自己实力自信的,就该狠狠冲高,毕竟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年轻人有时候就该迸发出年轻的狠劲。 最后祝各位学弟学妹们前路光明,学业有成!浦园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客观评价,泥工的地理位置在南京算什么水平 如题,泥工出门便是江北虹悦城,可谓江浦第一商圈,南京其他学校有这种出门便是唾手可及的繁华的地理位置吗? 评价标准:门口是否🈶地铁,是否有不错的商圈
写在呆在泥工四年的尾声 还记得四年前的那个下午,🐭🐭懵懵懂懂把泥工排在了第四个志愿,结果最后意外地滑了前三个志愿被泥工录取了。 大一的时候一直很迷茫啊,觉得泥工真的不太行,一直在纠结复读还是继续在泥工读书,纠结了许久,最后还是没有勇气选择复读。 慢慢地,大二大三了,发现泥工貌似也不是那么差劲,有教学水平很不错的老师,关系很不错的同学,还有慢慢热闹起来的商业,虽然泥工还是很差劲,不过也开始渐渐对泥工改观了。 大四了,选择了报考当年高考的第一志愿,也很幸运上岸了,也算是对十七岁的自己一个小小的交代吧。不过,我现在感觉很幸运能来到泥工,泥工虽然很一般,不过在这个所谓的一般以外,泥工满足了我对一个好大学的所有幻想。有不错的商业,优美的校园环境,交通便利,而且繁华触手可及(虽然是浦口的繁华),或许真的只有在离开之前,才会发现泥工的美好吧,我应该会时常怀念在工大的日子。 希望工大发展越来越好,这四年是我青春最美好的回忆。
如何评价这个新校门 感觉相当不伦不类,新建的那几块很突兀,加上之前在校门上面贴的灯带,看着跟个KTV一样,毫无大学的威严。
关于南工的一些结局畅想 如题,如果当年黄维没有离开南工,南工的发展会有所改善吗? 或许会成功建设滁州校区(医学院),并且通过交易将滁州的医院变为附属医院。将资源持续投入建设先材院,通过军团拉来了很多大🐂给先材院狠狠刷文章,用材料冲击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全国最好的柔电院,并且拒绝开设职业卫生工程这种离谱的专业。 这样,即使工大还是生化环材打底,但是分数线应该也能维持在较高位吧。
你工混成这样真的是令人感叹 作为外地考生,当年觉得是抄底来南工大,现在发现属于是高位了。跌成这样也是没话说。工大第一轮双一流失利之后专业矩阵到现在还是一片混乱,老专业停滞不前,新专业也是捉摸不透,唉。战工哥都战不起来,因为你工确实没什么好战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