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C99M馃惥 -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 发帖数: 33 关注贴吧数: 0
诸葛亮出山对还是错? 话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大多读者读到此处,都为屡败的刘玄德感到高兴—可以扬眉吐气了,也为诸葛亮今后扬名天下,名垂青史而感到兴奋,没错,当我看到此处也有同感,不过之后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诸葛亮出山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是为了匡复汉室吗?诸葛亮去世后有个传说,说诸葛亮到了地狱后,本来据说只有十八层地狱,而阎王则将他判到了第十九层地狱,除非与日月同行否则永世不得超生。也许有人疑惑,诸葛亮这么了不起的人物怎么会这样呢?这还要从诸葛亮出山的背后说起。大多数人认为诸葛亮出山是对的,是伟大的,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时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公元200年,曹操灭了袁绍后,挥军南下,准备一统天下,这样百姓就免受战乱之苦。也许有人说当时人心向汉,其实真正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想要的日子,并不是谁去统治,而是能否太平,不必妻离子散、颠沛流离,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拥有的生活。也许是天意,正当曹操一统天下之际,诸葛亮出现了,《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火烧赤壁,公元208年,曹操几十万大军被大火活活的烧死,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这全因诸葛亮一句话、一个计谋。真正痛苦的是千千万万的家庭,他们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是多么的悲伤,而此时诸葛亮则是为他所谓的胜利而欢喜,摆他的庆功宴,记他的功劳册,这些都说明了他的神机妙算吗?那他就没有算到此时有多少家庭在痛哭在哀号。在之后的几年中,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先是攻四川、夺汉中、争荆洲,再是讨南方,最后是六出祁山,这些战争为百姓带来的是什么?是痛苦、是无助、是更多的妻离子散颠沛流离。一切的一切难道不能说明诸葛亮的成名建立在无数百姓的痛苦之上吗?《三国演义》的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诸葛亮为了收服蛮王孟获,平定南方,遇到强敌藤甲军,他定计将三万藤甲军引入山谷,谷中埋好干柴地雷等物,利用火攻。可怜那三万军马无一生还,使乌戈国不留种类。本来早就可以统一天下,而如今却要如此,这是百姓所希望看到的吗?诸葛亮出山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大概只有一千五百年前的百姓才会知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