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博文 司马博文
关注数: 0 粉丝数: 22 发帖数: 390 关注贴吧数: 2
我回来了 想想 莫约有半年没有来过这了吧 依稀记得当初刚刚加入会员时 会员数目还是个两位数 如今竟到了两千多人 而我 不知该为此高兴 还是为此伤感 我猜得到 如今已经没人会记得我这个凡人了 明明是自己离开的 整整半年没有来过 现在又跑回来干什么 而我却仍然挺着内心的诘责 硬着脸皮回来了 坐在闪动的显示屏前 我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我不想为自己这半年来的离去辩解什么 或许 其实 根本没人去注意这么一个小人物的离开 我静悄悄地来 没有掀起一丝涟漪 又静悄悄地走 没有留下一点露痕 没有必要 也没有资格让任何人记下我 然而于我来说 太沉重 明明知道没人会注意 而我却仍然想写下一些话 看起来很傻 而且有些不要脸吧 可我仍然想说 半年来 经常会在深夜惊起 恍然若失 白天里 浑浑噩噩 呆在家里不知道该干什么 出门后不知道该去哪儿 看起来有点儿矫情吧 可我在这半年里确实是这样过来的 如果是在青春小说里 这样的情景大概只占几行字吧 在我半年来 这是全部 冥冥中又回想起半年前使我的生活发生巨大扭曲的那件事 突然觉得自己很好笑 这种如今都羞于那上台面的星点小事儿 竟然让当时的我失去了这么多的 我很想笑 可是我不该 也不能笑 我让太多人失望了 注视着我背影的人 我不能再让他们失望了 我不想夸张 我是个做什么就要严肃到底的人 可能很多人只是把这里当成一个消遣娱乐的小地方 可是于我 既然加入了 就要严肃地对待 今天回来 我要努力了 当然 对于生活中其他的人和事 我也会重新拾起 努力 与各位共勉
钟会谋反之谜 公元264年,五月十八日。曹魏帝国伐蜀远征军哗变,格杀姜维(本年53岁),再争先格杀钟会(40岁)曹魏帝国远征军的这次哗变,在史书上被认为是源于钟会阴谋独立,囚禁远征军将领。尔后又突然大发慈悲,允许被囚将领的亲兵前来探视,导致阴谋败露,最终引发大军哗变。然而,仅仅就钟会这次叛变的手段看来,钟会实在是一个不成材的野心家。钟会叛变之前,明明已经接到司马昭的信件,司马昭在信中明明告诉他自己已经亲自统帅十万大军移驻长安,另外命令心腹贾充屯驻乐城(卡住汉中咽喉)。司马氏政府之难以撼动,寿春的三次叛变已经为钟会铺下前车之鉴。更何况此时曹魏帝国已经名存实亡,司马氏的天下已经坐稳。蜀汉帝国虽然依靠险山恶水与强大的曹魏帝国周旋数十年,然而此时蜀中刚刚经历战乱,民生凋敝。蜀中门户汉中又被中央掌握,天险已难以据守。曹魏远征军长途跋涉,终于打平了险山恶水的蜀汉帝国。小兵们一个个都盼望着在九死一生后能平安的北归回家,讨些赏赐就知足了。跟随钟会与强大的中央政府对抗,面临的又将会是九死一生的险境。小兵不过求一个保命富贵,谁会有野心和勇气去干这次赌博?曹魏远征军以征服者姿态入据蜀汉帝国故地,民心未稳,此时叛变,无法获得民众的支持。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样站在钟会一方,而钟会以当世张子房之名,仍然一意孤行,赌上身家性命发动叛变,令人疑惑。史书,或者说官方史书上给出的解释,是“钟会这个人,见利忘义,好生事端,宠爱他太过,一定发身个问题,不可以交给他重要任务。”(司马昭妻子王元昭对司马昭语)考察官方史书上记载的对钟会的评论,可以发现竟然几乎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这个人是个奸猾而又富有野心的小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史书上却看不到关于钟会有过什么实质性的“奸邪”“野心勃勃”的记载。钟会的作为,据史书记载,有如下若干:其一,司马师病死在外时曹魏帝曹髦主动下诏留司马昭守卫许昌,这正是司马昭最脆弱的时候,如果洛阳有野心家崛起,效法当年司马懿行径,大权将会从司马昭手中滑出。这时钟会献计,是司马昭得以速返洛阳,保障了曹魏的稳定和司马氏大权。其二,寿春诸葛诞叛变时,随同司马昭出征,屡献奇计,打平诸葛诞,再次为司马昭大权的稳固做出贡献。其三,长期运筹于帷幄之中,被称为“当世张子房”。其四,以文臣身份担任远征军统帅,伐灭蜀汉。其五,诬陷忠于司马氏的邓艾谋反(邓艾由司马懿父子一手提拔,担任独当一面的大将)。其六,谋反未遂(谋反一事尚存疑点)。除了第六项,看不出钟会哪点“奸猾”“富有野心”。而史书——官方的史书——对钟会却是众口一词而又没有真凭实据的唾骂。钟会的父亲钟繇(yao第二声)受曹操信任,在曹操讨伐关东时留守长安,安抚关中军阀,保障后方稳固。钟会家族从父亲一代开始就深受曹魏厚恩。从以上提到的记载看来,钟会是文官出生,伐蜀前不曾领兵打仗,正如张良一直留在后方为刘邦谋划一样。然而司马昭却让钟会亲自带大军远征,犹如诸葛亮让马谡守街亭,使人怀疑司马昭的用心。钟会为司马昭的大权巩固精心竭力,最后却又要亲自与巩固好了权力的司马昭反目,有违常理。古往今来,凡谋反者,必须先结成一个集团,然而钟会以谋反罪名被杀死后,并未看见有人因钟会谋反而受牵连。钟会一直在政府内作文官,不像军阀那样有一个效忠于自己的军事集团。钟会既然决定谋反,却又一再左顾右盼。没有下狠手杀邓艾可以理解为掩藏谋反意图,然而不杀不愿合作远征军将领却使人不解,难不成这个“见利忘义”的钟会发了慈悲之心?关于钟会谋反的真实原因,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弄清楚。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司马昭一定在事先觉察到了什么,否则不会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有移驻长安和扼守汉中之事。钟会诬陷邓艾谋反,向来被认为是钟会阴谋叛变的铁证。然而邓艾一直受司马氏重恩,效忠于司马昭。而司马昭恰恰是阴谋篡夺曹魏帝国权力的叛变头头。钟会驱走邓艾之意不言自明。从钟会不杀——或者说不能杀——远征军将领,可以看出钟会身上有一种苍白的无力感。而钟会在这样的绝境下仍要叛变,使人困惑。要么钟会——这个当世智囊,文职出身的官僚——是想做皇帝想疯了。要么——用吕思勉先生的话说——“必然有说不出的苦衷”,钟会是为了忠于曹魏,推翻司马氏,作最后一博。当然,这仅仅是一家之言。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关于 薰 薰 EVA中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近日我司马在第N次重看EVA后 有了一点新的感悟薰是使徒 他的使命是 存活下去 即使人类灭亡了 也要活下去 这是神的命令 薰无法解脱 自己只是神的补完计划中的一个工具 从一出生 薰就被人类监管起来 薰无法逃离 自己只是被周围的人当作人类补完计划中的一个工具 从小生活在这样绝望的环境里 薰的心灵无法得到交流 最可悲的是 薰早已看穿了一切 看穿了自己的命运 看穿了人类的灭亡之路 知道了一切的人是最可悲的 因为他已无法从不可预知的未来里看到希望 然而 真嗣出现了 薰喜欢上了他 在我司马看来 薰的感情才是EVA中最伟大的爱 因为薰的爱 源于人类最原始的爱人之心 至真至纯 不因被冠以 同性恋这类的烂词 因为爱 使得薰开始发现 自己并不仅仅是一个工具 自己有一颗可以自由爱人的心 然而 薰知道 自己不死 就无法改变神的补完计划 真嗣会死 为了不让自己所爱的人死去 薰就必须做出选择:继续作为神的工具? 还是为了自己的心反抗神? 我选择为了自己的所爱的人死这是薰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自由 不再有命令 不再有监视 完全出于自己的心灵深处的渴望 以自己的死 毁掉神的补完计划 然后 让真嗣代替自己 成为亚当 面对击败了二号机的真嗣 薰说道 我一直很期待你能击败二号机 杀死我 这就是我的遗言 随着头颅落入lcl海 薰 终于得到了心灵的自由 薰以自己的死 完成了真嗣内心的补完 最终 真嗣成为了亚当 EVA中 几乎所有人物的人生都充满了悲剧 薰是幸运的 因为他最终从宿命中解脱了 神的命令又如何 为了心灵的自由 生命也可以抛弃 在神的世界里遥望着真嗣的薰 当是微笑的吧……
失恋后 随想 三天后 我暗恋了三年的一个女生就要离开我所在的这个城市了 昨晚 她的一个好朋友告诉我 其实她一直很在意我 只是我一直对她不冷不热 使她很苦恼 唉……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佩不上她 告诉她 我喜欢你 只会使我门两人都陷入苦恼 现在想想 自己那是真是自作聪明 以为只要什么都不说 大家就可以继续和平相处 可以继续看着她的背影发呆 到头来 却只是使我和她都受伤不由得想起EVA 在这个 尔虞我诈 斗狠角力的时代 人为了要保护自己 在心灵之外都建立起了坚固的堡垒 然而 正是这层堡垒 使人与人的心灵越发疏离 终于 每个人的心都如同被冰山包裹起来了一样 连自己都不知道 该爱着谁 恨着谁 可是 敞开心扉 谈何容易?! 天真无邪 如同把自己的心灵暴露在世上的尖刀利刃之下 到头来只能把自己和亲近的人弄得遍体鳞伤 而封闭自己 也只是徒劳地伤害自己和愿意亲近自己的人罢了 人类不断的发明发现 计算一切 操控万灵 人类懂得越多 顾虑得越多 到头来 只把自己拖到一个悖论中——无论敞开心扉 还是自我封闭 都只是使自己和亲近的人受伤而已 唉……EVA并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 只是让真嗣和明日香孤独的留在世上 抛下一句 只要活着 哪里都是天堂 迷惑 或许 这个问题不是我这个凡夫俗子可以参透的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