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º云从天际º. 8云从天际8ok
业余古钱币玩家,VOCALOID创作,NovelAI实习生。
关注数: 66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8,759 关注贴吧数: 25
《东汉五铢版别整理》帖子启示 原帖作者锱铢两釿在第四楼发文“东汉早期的方折铢很容易与西汉宣帝元帝三官相混淆。如图为西汉三官与东汉方折铢的对比。上为三官,下为东汉方折。”并配如下图片(图一、二),楼中楼纷纷回复表示难以分辨并对面文进行各种观察和猜想。 今天又看到这个帖子被顶了上来,便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半两、五铢等时间跨度大、面文无年号、种内种间面文差异可能过小、无详细史料或无其它辅助手段的钱币,断代除面文之外必须要参考厚薄轻重、工艺水平、工艺细节、同时期其它钱币情况来综合考量(当然面文结字与面文风格也不可忽视)。 比如图示上方两枚三官钱与下方这枚东汉早期钱,给我的感觉是包括内穿和外轮,下者工艺仿佛有莽钱大泉五十的意思。而且与面铜背陶的三官钱不同,这个看着像是两面陶的叠范片出来的,自然心里把它们区分开,辽宋的助国手也是同理。还有涉及参数的一例,如图三所示半两,有些泉友看见这种三茬口的半两(这种钱时间上限已目前经到了战末)立马就回答问者它是高后“八铢半两”,也不问问它到底有多重。五六克甚至近八克,持复行秦钱、汉新铸钱、汉用秦范、秦汉混合四说哪一者的泉友都不会认为是八铢重吧? 简单思考,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诸位多多斧正。
目前北宋铜钱价格参考 以下仅供参考,未考虑品相等因素,并不准确。 不考虑版别: 1.宋元通宝:中几十。 2.太平通宝:小几十。 3.绍圣通宝(小字):一百多到两百多。 4.崇宁通宝:中几十到一百多,小平一千左右。 5.崇宁重宝:小几十。 6.大观通宝:小几十,折二及大钱(新旧折十)两三千。 7.政和重宝:仅有铁母。 8.宣和通宝:小平中几十,折二几块钱。 9.庆历重宝:直读大几十,旋读小百,小平样小到中百。 10.圣宋元宝:小平几十,折二几块钱到十几块钱。 11.熙宁重宝(隶书):小几十。 12.政和通宝(楷书):大几十到小几百。 13.至道元宝 咸平元宝 景德元宝 祥符元宝 祥符通宝 天禧通宝 天圣元宝 明道元宝 景祐元宝 皇宋通宝 至和元宝 至和通宝 嘉佑元宝 嘉佑通宝 治平元宝 治平通宝 熙宁元宝 熙宁重宝 元丰通宝 元祐通宝 绍圣元宝 元符通宝 政和通宝:几块钱到十几块钱。 14.康定元宝 皇祐元宝 至和重宝 嘉佑重宝 熙宁通宝 元丰重宝 绍圣重宝 元符重宝 建国通宝 圣宋通宝 崇宁元宝 重和通宝 宣和元宝:小名誉品或大名誉品,一物一价,一万多到无价。 部分版别: 1.宋元通宝背星、背月:几十到小几百。 2.嘉佑元宝隶宝美制:一千多。 3.嘉佑通宝美制:一百左右。 4.熙宁重宝连飞长冠:小几十,大字小几百。 5.熙宁重宝隶书大字类:小几百到中几百。 6.圣宋元宝美制类:大小字一两百,结圣大几百到一千上下。 7.圣宋元宝结宋:中几百。 8.崇宁通宝抽示类:一般一百多。 9.崇宁通宝正字美制:中几百到大几百,深背偏贵。 10.崇宁通宝遒劲:大几百到一千多。 11.崇宁重宝美制:中几十到一百多,大字中几百到一千多。 12.政和通宝大字(重和样):大几百到一千多。 13.政和通宝文政:小平中几百到一千多,折二小几十。 14.宣和通宝美制:小平小几百,折二几十到一百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