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淑公子 道淑公子
一名普通的中学生……
关注数: 30 粉丝数: 25 发帖数: 1,811 关注贴吧数: 7
上善若水---读于丹《道德经》心得(转载) “上善若水”来自老子《道德经》。    老子用自然界的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于之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心态与行为。      原文如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能善,动善对。夫唯不争,故无尤。    意思是说:天地间至高至极的善可以用水来形容。水具有滋润万物的不变本性,而与万物豪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甘居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垢浊度地方。所以,水之善接近于“道”了。居处适应于任何之地,心灵沉静有如深渊,施恩与物以仁而行,出言然守信,以正谋求清平,做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正是由于不与人争,所以永远也不会有什么过失。      水是稀的、软的、无色透明的,一句话,水性温柔。光线直来直去,水比光更体贴。一个人站在阳光下还会形成阴影,一个人泡在水里则全身都充满温柔的呵护。水对人的日常生活是必需的,对人的精神生活更是必需。老子主张“阴柔”,就是取像于水。水是阴柔的,这种阴柔会聚集巨大能量。洪水也是阴柔的,但它同时也非常阳刚。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就是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给万物以利益。水之所以善利万物,是因为它本身是流动的、运动的、功成不居的,所以能成全万物。      老子赞扬水有“处众人之所恶”的美德,意思是不择高低凸凹,一路流过,相当公平无私。大地表面凸凹不平,凸出多风比较干净,凹处空气流通不畅,渐渐会聚集为草木腐朽的场所,时间一久就会弥漫令人窒息的气味。水从高处往下流,流经凸处,冲洗之,流经凹处,还是冲洗之。这样泥沙俱下一路过来,冲走了所有的脏东西。因为水是流动的,所以他本身也有清洁。万物受其恩赐,也变得清洁。      老子说“几于道”,意思是水像大道一样无所不成,无所不摧。      水滋润万物而不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不争”。也就是说,身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本人也没有什么缘尤。     老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让最好的状态就是像水一样。主要是像水的流动,像水的涓流成河、百川归海,像水的目标清晰,往既定的方向流去。我们做事当如水,曲折而坚定地奔向前方。     如果一个人心中已经装满“自我”两个字,哪里还学得了水的德行!老子爱水,孔圣人也爱水,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柔静、处下、不争、善利万物、默默无闻地奉献,的确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典范,也难怪老子会提出那振聋发聩的不朽名言:“夫唯不争,故无尤”只有奉献不争、才能没有过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