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幻想 天秤座幻想
关注数: 1 粉丝数: 134 发帖数: 6,651 关注贴吧数: 21
【转】箱根出女与铁炮之说 箱根位于神奈川县西南部,距东京90千米,是日本的温泉之乡、疗养胜地。可是一般的游客很少能够了解到古时候箱根在地理上的重要作用。在幕府时代,箱根是联系江户(现在的东京)与京都的东海道驿道上的重要关口,其目的是严格管制通行的旅客。特别是公元1619年由德川幕府设立的箱根“关所”是日本最严厉的检查关卡,该处设有江户口和京都口两个大门,早上六点开门,傍晚六点关门,每天有大约20名官员把守,每个月轮换一次。除了这些官员之外还有执行人员如“定番人”和“人见女”,他们都由小田原藩负责管理,其中的“出女”、“铁炮”就是必须严查的内容。那时候,日本各地政治动乱,地方官员的叛乱和割据时常发生,当时最高权力政府的德川幕府为了控制在各地赴任的官员,防止他们叛乱,就把他们的家眷集中在江户城内严禁出关,如果不慎让某地的官员家属出了“关所”,恐怕该地就会暴发一场政治动乱(该地的官员没有了后顾之忧就有可能造反),因此在关所的首要检查对象就是出行的女人,即“出女”。凡是通过关所向关西方向出行的女人都要手持幕府御留守居役发行的“女通行手形”文书,如果出行女人的特征与文书中记载的内容不符就不能通过。而江户城内的御留守居役只有4~6人有权发行“女通行手形”文书,在文书上要详细地记载出行女人的“素性”、旅行目的、出行始发处、发型、脸部和手足的特征。男人虽然不需要检查“手形”文书,但是为了避免麻烦,几乎所有的男性旅客也有随身文书。女人除了要手持“女通行手形”文书之外,还要携带“御留守居证文”身份证。箱根关所通行手形(通行票) 在关所处,经常滞留着上千人等待检查,关所旁边有专门的房间供各项盘查之用。首先会有差役呼唤“这边来”把旅客呼入室内,先检查“御留守居证文”身份证,经过确认后再把女人带进特别房间内接受“人见女”之官员的检查,一般该执行官都是老太婆,所以又称呼其为“改め婆”,这是女性旅客最害怕的官员。“改め婆”要把女人的头发解开,检查是否与文书中记载的特征相符。如果确认合格方可通知关所的“役人”放行,如果确认异常就不能通行,会命令旅客重新办理文书。因此,如果碰到检查女人时就会妨碍其他旅客的检查,最多的一次滞留记录是2000多人。箱根关所高札(布告牌) 除了对出关的女人要严厉盘查外,还要对进关的男人进行严厉的搜查,看看他们是否带了铁炮(枪支)和弓箭进关,如果有武器被带进了关内,就会对统治阶级(幕府)构成危险,因此同样是禁止的。 箱根的关所曾经是严厉可怕的关卡,曾经担负着国家安全的重任,怪不得在日本历史上一提起“出女”、“铁炮”,人们就会联想到幕府时代的严格管制和残酷镇压,而“出女”、“铁炮”也就成了“严厉”一词的象征了。
【转】日本战国时期的茶道 说到日本,怎么能不说说茶文化呢。早年间,茶随着唐朝文化一起被僧人带回日本,起先仅仅是当做入药的材料,后来,随着唐文化在日本上层社会的兴起,茶文化也随之在武家之间流传。著名禅师村田珠光(1423-1502)将唐土(中国)传来的茶具与日本本土茶具相结合,在茶道中引入民间和歌“冷枯”的意境。随后,珠光的再传弟子武野绍鸥(1502-1555)在珠光的基础上,发展出意境“枯而寒”的茶道。此后,师承邵鸥的千利休集二人之长,删繁就简,将茶道和禅宗相结合,成就了今日日本茶道的雏形。千利休也因此被称作是日本茶道的鼻祖人物。(被誉为日本茶道鼻祖的千利休,现在京都仍有大量商品印有“利休”商标) 千利休出身于商人之家,不仅是当时首屈一指的茶人,更是一位修行精进的禅者。他吸取先师对茶之道的定义,将禅的概念融入其中,起名“佗茶”。他自己解释说,“佗之本意,是表现清洁无垢的佛教世界。从露地到草庵,拂去尘垢,客主坦诚相交,不必就其规矩尺寸等方式方法。起火,烧水直至点茶等,只为其事”。1565年,松永久秀请千利休在多闻山召开茶会,据说沏茶的水是宇治桥三问的水,茶则是宇治园的上品,多闻山茶会的成功,正式确立了千利休当世第一茶人的地位。 多闻山茶会三年后,千利休成为时代风云儿织田信长的茶头,同时也以商人的身份活跃在尾张的通商口。信长热衷于收集各类珍贵茶具,以至于到了后来,地方大名进献茶具成为了表示自己降伏之意的仪式。同时,为了增进主臣关系,信长也会将自己的茶具赏赐给自己的家臣,并且准许部分家臣举办茶会,作为对其战功的肯定。据说,当年轻的秀吉被准许召开茶会时,曾经感激涕零的表示“这样的恩情,今生都将铭记于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