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惟一
关注数: 1 粉丝数: 3 发帖数: 604 关注贴吧数: 8
关于唯强度论的一点看法 开服一直玩到现在的半闲鱼玩家 皮肤除刑天全收集,战令全购买,累充近4000 在这里我主要想讨论一下关于名臣唯强度论的一些看法 首先我个人完全是因为想收集名臣,想看着无悔一直更新朝代,并且满足自己收集党的癖好,进而氪了快4000。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强度,t级成了无悔讨论名臣的先要判断手段,或许就是从韩信被削的那天开始,再加上不知道多少up主,版主对名臣在挑战模式下的强度讨论,使得每次更新新名臣,总会看到诸如“好弱”,“不配天级”等等此类相关字眼,首先我个人对天级的看法就是,金框,帅,看着b格高一点,但实际上天地妙三级的强度是差不太多的,天级相比其他两者最大的区别个人认为一是在于技能数量,不少天都有3个技能,二是在于特资消耗略少,而妙设计感要更强一点,有不少特殊的技能,而地,大多有2个技能且会有单个技能强的突出,但负面效果不低,比较突出的一些地级,包括但不限于“就是很强”,“在特地剧本很强”“优化新手游戏体验”(以下不分先后):庄周,李斯,王昭君,冯异,耿弇,张飞,吴起,庞统,郭嘉,晁错,范增,伍子胥,吕不韦等等,而这么些天级,强的就不用多说了,说一下几个舆论比较大的:司马徽(设计感有,但虎雀演武不行),皇甫嵩(弱,子弟兵在现在武将时代过于没用),诸葛亮(启动太慢,政策很强),马援(弱),班超(不如贾诩一根),羿(古早时代的眼泪),而其他天级,大部分都挺强的。另外我对于司马徽的看法更多的是,他是各它为了保留虎雀演武而搞的私货,而关于评级问题,历史上是这么说的:一是谋略之深冠绝三国,二是弟子出名(诸葛亮,庞统,徐庶),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司马徽印象最深的也就是推荐卧龙凤雏,但弟子就这么强,可见一斑,我个人对于其评级争议不大,而引起争议的原因更多的是司马徽是天,为什么xx不是天,只能说控制天数量问题(评级这块儿还是带点官方主观,没法让所有人满意) 讨论完关于天地妙的个人看法,再看这次爆料出来的魏晋南北朝名臣,首先这段历史他就不受欢迎,或者说名气不大,但有些名臣却属于那种“出圈”的名气,比如谢安,谢玄,谢道韫,王羲之,陶渊明,嵇康,阮籍,高长恭,民间传说花木兰,祝英台这些,反而正史上的一些武将,名气并不出圈,再者乱世英雄被能力强的君主占了大半(拓跋寿,宇文邕,刘裕,宇文泰,苻坚,拓跋宏等)再看天的数量,三皇五帝:4个,夏商周:3个,春秋战国:10个,秦楚汉:4个,大汉:9个,三国:13个(很难想象三国粉丝依然不满意),所以我个人推断魏晋南北朝大概10个左右,不会比三国多的,三国已经是给粉丝让步导致的畸形数量了,而这10个左右的天级,给谁,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不会完全重合,既要给名气高的,又要平衡天级数量,故而如此,再者很多皇帝其实才是时代最出色的那一批 另外我玩到现在其实更关注的是一个名臣的原画,技能设计感,而不是数值强度,因为再怎么强也就带四个,而且很多时候强的位置重合。另外我觉得很多强度焦虑是不是因为笔不多觉得不强不值得抽(类似二游强度玩家),天级的获取难度对于抽数不多又不太肝的玩家确实有难度,可能作为一个老登玩家感受不到抽不到名臣的焦虑?所以我个人更多的不太关注别人对于一个名臣的评价,更多的是自己什么用的舒服用什么(反正全收集) 综上我个人觉得,其实很多时候没必要太多关注一个名臣所谓强不强,自己喜欢就行,因为现在的剧本大多不难,而且挑战模式,战役模式其实相当一部分玩家是不打的,白嫖玩家也多,圈子不大舆论也容易集中,其实好好玩自己的就行,看别人建议的同时也应该有些自己的思考,不强也的看着帅也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