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之夭夭happy
妖之夭夭happy
关注数: 4
粉丝数: 118
发帖数: 1,900
关注贴吧数: 32
准备搬家,顺便整理下钱币,拍照留念 来个集体照镇楼
这个是不是比飞天差不少啊? 这个肯定是真的,但别人说比飞天差,喝掉了几瓶,但喝不出来差别
长城币黑元特殊在哪里? 长城黑元好像主要存在于80,81年的普制长城币中,想请教下长城币黑元与非黑元区别在哪里?是材质不同吗?观感区别还是挺明显,黑元的镜面度要明显好一些,但给人的感觉是黑乎乎的,脏脏的,但没查到相关资料,有没有大神测过成分? 黑元:非黑元:
贴吧连续签到1000天纪念 来个龙凤呈祥镇个楼
遗产精制币,大家来找茬 两枚遗产精制币,都是真盒,均可在NGC官网查到,但长得不一样,请大家来找茬,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如果你发现一个纪念币新版别,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一个纪念币新版别,你会怎么办?立刻公布出去,让大家崇拜下,还是默默的收集这个版别,等待以后发财?绿牡丹是第一种情况吗?
吧里有人有绿牡丹吗? 吧里有人有绿牡丹吗?纯粹好奇,真假我都不会买
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泪
求外汇券的资料 个人比较喜欢外汇券,大气美观,但玩家比较少,网上可以查阅的资料也不多,知识陈旧,特别是珍惜冠号的资料很少,有关珍稀冠号的存世量的资料只查到了2011年前的,但几年过去了,很多情况都变了,比如五角补号ZZ冠,曾经只有262枚,但这几年出现的比较多,我看到的成刀的都有两刀了,所以很想了解下现在的情况,可有大神指导下,更新下知识,不胜感激
神物再现江湖,可望而不可即,流口水
好号,可以当两百的用 今天过节,发现个好号,等下去菜市场看可能当两百的用
大家都来展示下自己最喜欢的一枚纪念币章吧 闲着无事,大家都来展示下自己最喜欢的一枚纪念币或章吧,并介绍下,我先来啦,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纪念金章,这个章大全套是一套12枚,1金三银四铜四铝,沈阳造币厂第一套贵金属纪念章,发行量不是很清楚,查到的有两种说法金10000银30000,或者金30000银40000,但我想这应该是计划发行量,实际不会有这么多,同时期的第一套官方金章北京风光才2000套。四运会金章NGC评级的也才84枚。而且那个年代就是发出去的可能很多也被熔了打首饰了,一个金章1/2盎司可以打两个戒指了,我记得80年代我妈的第一枚金戒指就是我爸从银行找人弄的一个小金币给熔了打的戒指。请各位介绍下自己最心水的物件吧
天气干燥,整理存货 一直阴雨,终于放晴,湿度32,把早已凌乱不堪的箱子整理下
六十张凑个标十和一个三十连
NGC的数据也不靠谱 今天在现代网上看到有人出68PL的811,回想起大神“蔓蔓我爱你哦”曾展示过一枚811的68PL,当时我还说了句唯一一枚68PL的811,所以我还以为大神要把这枚牛货出手呢,好奇之下又去翻了大神的帖子,居然发现两枚串号不同,心下一惊,以为必有一枚假货,上官网一查,都是牛货,羡慕之余发现NGC的统计数据也不靠谱
我的一套大一元 请大家欣赏我的一套大一元
今晚老赵上的小黑本,看着不太靠谱 今晚老赵上的小黑本,品很差,但目前价不高,很想有个小黑本,想拿来凑数,但这本看着不太靠谱,请大神们看看
溜了一圈实体,真的很惨淡 前天没事去了合肥市青云楼邮币卡市场,四楼,大约200-300平方。从外面看都不知道是邮币卡市场,只有一部小电梯通达,没看到楼梯。进去后大约三分之一的柜台歇业中,没有包房,只有一个一个小小的老式玻璃柜台,周六下午三点,基本没顾客,就一个柜台前面有两个学生样的在买最近发行的纪念币,多数柜台以纸币为主,因为不懂纸币,所以没看了,纪念币的很少,金银币更少,问了一下都不经营精制币,实在的惨淡,都不知道如何维持下来的,因为太小又没啥顾客,没好意思拍照片,怕被群殴,感觉还没有2,30年前青云楼外面的自发性钱币地摊热闹,看来小地方的邮币卡市场越来越萎缩了,只有北上广还能坚持
请大家欣赏一套纪念章 四运会纪念章是沈阳造币厂的第一套纪念章,共12枚,1金3银4铜4铝,共四个图案,这是一套铝章,请大家欣赏
终于把80奥运薄版银币弄齐了,但发现个问题,请大神指点 终于把80奥运薄版银币弄齐了,69uc,ca各一套
这枚长城送评可值得? 80长城蓝黑本,角币和分币品相都很一般,就元币看着还比较漂亮,是继续保持原样还是把元币送评比较好呢?要是送评,能到67吗,长城面10点钟方向有一个小划痕
大神来看看这个是建国35周年初铸版吗?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老赵上一个建国35周年红色卡板2枚装,感觉有点像初铸,但老赵上图片一贯不清楚,而且以前见过的都是蓝色卡板,但总觉得好奇得很,为了验证一下,就拍了,幸好价格没有太高(2张半),拿到手后感觉像,但因为玩的少,拿不准,请大神指点一下
请大家欣赏一下我的建国35周年,大爱 上海版卷拆
挺喜欢外汇券 又被吞了,不玩纸币,但喜欢外汇券,这张号码还挺好,就是品差了点
偶尔翻出点梅花,小惊喜 在家找东西,放出个很早的雪花膏盒子,晃晃有东西,打开一看小惊喜,基本都是91-94的
这是准备蒙几个新人吗? 无聊逛逛老赵,居然看到一些高端拍卖,是准备蒙几个新人?还是想抓几个黄油手呢?别把新人吓跑了
就怕货比货,还是继续吃土算了 一楼给度娘
求大神推荐个紫外灯 求大神推荐个紫外灯,虽然不怎么玩纸币,但偶尔也入些,另外比较喜欢外汇券什么的,还是需要个好点的紫外灯,但买了几个都是比较差的,不是很好,想买个台灯式的,请大神推荐一下
知识贴和欣赏贴太少了 本吧的知识贴和欣赏贴太少了,好点的帖子很快就沉没了,有深度有内容的贴也保不了两天就到五页开外了,高端玩家晒币的好贴也就落下几个土豪神豪的水跟贴也沉了,就算被挖坟出来也保不长,天天满眼都是大神帮我看看这个币可真,这个玩意可值钱的水帖,很多连币的大细节都没照清楚就来问,真的每天来看的都是郁闷
奥运会银币也非常好看,大家欣赏 这是薄板的,加厚的好品太贵,只能渴望一下而已,薄板中奥冬奥银币只发行了4枚,和相应铜币图案一样,但数量要少于铜币的8枚,只能渴望一下了
梧柳路韦宝宝进来看看这个假币和你那个是不是一家的 转贴钱币网一个帖子,主要介绍简单鉴别铜猫,足球的
现在乡下也开始收藏纪念币了! 过年拆了两卷和字币零花,到老婆老家,被几个人告知不该拆卷,整卷保存价值高,而且都知道在哪里预约兑换,知晓度和兑换度最高的就是和字币和生肖币,其次是3元福字,置于之前的纪念币知晓率不高,且兑换了基本都是封存留给下一代,保值增值思想比较严重,我告诉他们增值可能性不大,但都说20年后值钱........ 我拆了两卷,基本上用完,在县城和镇上未遇到拒收的,可能与和字币闪闪发亮卖相比较好有关,但铜币确实不好保存,有几个沾了点水渍,第二天都是明显的绿锈
进来纯粹水个贴签个道 进来纯粹水个贴签个道,满屏捡漏,默默地走开,不玩金银币的人啊
本来想入个69的83猫,结果看到了70,实在心痒,下手了,也算是给自己个新年礼物
没忍住入了两个自治区
建议国家发福利,普及纪念币 我提个建议,我们国家那么富强是不是可以给老百姓发点福利,以后纪念币也别预约了,直接按照人头数量发行,一人免费发一枚,既普及了纪念币,又让老百姓得到了点实惠,而搞活了市场,并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银行内部的暗*作
天量发行是否有利于收藏市场? 个人感觉目前银行的天量发行是有利于市场的恢复,曾几何时,纪念币的收藏只限于邮币卡市场的购买,普通人群接触少,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城市还能偶尔接触下纪念币,从而产生兴趣,但更广大农村人口基本与纪念币无缘,接触不到又如何产生兴趣,就像我们国家乒乓球受众广泛,就是因为容易接触,高尔夫什么的大众基本无接触,又能有多少爱好者。而现在天量发行,使更多的人知道了纪念币,接触了纪念币,5亿发行量至少能让几千万人群知道这个玩意吧,这样每年多来几次,基本就普及了,而有了纪念币,其中有部分新生人群就会去收集其他纪念币,慢慢的入坑的就多起来了,只要能留下来1%,绝对人数就很大了,这也得靠我们去努力,像这次90年,我就约了3卷,就挑了5个装盒,其他全拆了,给亲戚家几个小朋友一人发几个,出门小超市花几个,同事有人喜欢换给他们几个,没准这里面就能产生几个爱好者。流通纪念币,流通从我开始,让钱动起来,不然整盒整卷放那里还占地方
纪念币回存后去了哪里? 我想问下,回存的面值纪念币银行是销毁了,还是存起来了,还是又回流市场了? 1、销毁了的话,那么这一批回存的纪念币等于仅回收了材料,至于人工,铸造啊等等费用需要银行贴钱,那么银行以后还会老是这么大批量发行纪念币吗? 2、库房存起来,那么等于积压,银行也划不来 3、回流市场,那么是以散币回流还是卷币呢?因为银行回收的时候是需要鉴定真假,那么必然拆散,而且回收时柜员应该不会戴着手套小心翼翼的,那么这一批回收的等于经过了首次流通了,那么会再卷起来出现在市场吗? 大家探讨下
阳光明媚,一起来欣赏下老12 老12指的是早期发行的12枚铜币,面值一元,中奥会4枚,冬奥会4枚,82年世界杯足球一枚,83,84,85年熊猫各一枚,其中冬奥会和冬奥会各有加厚版4枚,85熊猫为礼品币,未单独做模,为84熊猫版模子改年号,发行量50枚,NGC评级17枚,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因被归于贵金属币,且主要对国外发行,另外铜币不易保存,品相受到影响,所以价值一直被低估,但老12作为流通纪念币事实上的先行者,理应被记住
评级宽度有多大? 想进一枚厚磨砂的83猫,所以比较关注,赵X有枚近期拍卖的,很有兴趣,69uc,亚军分,正面看起来很美,准备参与一下拿下,但看了图片,又打消了念头,背面有个非常明显锈斑,本来以为是评级装盒后长得,又去NGC查了下,发现NGC图和现在一模一样,这个打67-68分还差不多,69实在有点难接受
跌宕收藏路,满满都是坑 周末闲来无事,看了看收藏,回忆了下往事,无聊之余和大家分享 70年代生人,80年代开始接触收藏,几次脱坑,几次入坑 我最早的收藏之路开始于烟标和烟壳的收藏,那时候我家住在爸妈单位,在市郊,我家邻居家大哥收藏烟标和烟壳,被其吸引入坑,我在市区上小学,住在爷爷奶奶家,那时候小学生是没什么学业负担,更别说辅导班了,放了学基本整日游荡于大街小巷,因为住的边上就是当时的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南来北往的人相当多,所以我看见别人丢弃的烟壳就捡回来交给邻居大哥,他也会给我些比较好看的烟壳,大概小学三四年级时,邻居大哥上大学去了,他把他所有的收藏都给了我,那种幸福我现在还记得,几大本夹在书里的好的烟壳和烟标,还有两麻袋一般的,对我来说就像中了500万。但我这人干什么事都没有长性,幸福过了我也没有继续捡烟壳的动力了,加上不会保管,慢慢的很多烟壳都开始受潮,甚至长出了小虫子,我妈多次威胁我要给我扔掉,我当时听了也没当回事,结果终于有一天噩梦成真,我妈把我两麻袋都丢垃圾箱了,我也心灰意冷,把剩下的烟标和烟壳送人的送人,叠东西的叠东西了,第一次脱坑去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