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wbutloyal
slowbutloyal
关注数: 10
粉丝数: 13
发帖数: 250
关注贴吧数: 1
谭先生逝世周年纪念 今天是4 6周年纪念日
纪念谭先生逝世45周年 1977年3月22日谭富英先生逝世,至今已有45年,岁月如梭,当年看过谭先生现场演出恐都已花甲古稀。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发掘谭先生的艺术资源和艺术价值!
高宝贤逝世17周年 高老深得谭先生真传,从唱腔到做派都酷似乃师,晚年为谭先生配像更是广受称颂。
谭先生逝世40周年 1977年3月22日,谭富英先生因病逝世。如今已过去40年。40年间,纪念谭先生的活动,我所知的,有1982年的五周年纪念演出,2006年的诞辰百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去年有个小型的纪念演出,正岩和胡文阁合作,但分量有限。据说今年有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和谭富英诞辰111周年的活动。
【iPhone反馈】 客户端版本:7.1.0 系统版本:9.2 机型:iPhone 6S 网络环境:非WiFi环境
今天是谭先生诞辰108周年 据梨园百年琐记,谭富英先生生于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廿八日,即1906年10月15日,今天是他诞辰108周年纪念日。祝老先生英名长存,谭派早日中兴!
梨园骄子谭富英
道法自然-谭富英 一个艺术门类,如果要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艺术,不仅仅要有自己本门类的特征,还必须对本民族文化最为根本的东西有所感受,并与当前的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京剧很久以来被称为国剧,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代表剧目。对于评判一位京剧演员的高低,一方面要看他的演唱的技巧,另一方面还要看其对于民族的文化本质有无触及。 这样来看,对一位京剧演员的艺术,我们需要至少划分为三个简单的层次:第一个是曲调的唱腔及相应的作派、念白等,是大家所谓的大路货;第二个是要看个体的特色,也就是大家平时所强调的流派及角儿的特点;第三个则要接近我们这个民族最为本质的东西。这种感觉是作为普遍,同样也是最为丰富的,并且能够相机而变,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而不失方向。 因此,一个好的剧目,应该是面临一个命运转折的关口,无论是个人的,还是民族与国家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解读面对这种转折的选择,诸如失空斩面对的是军事失败可能导致的国家灭亡,大探二面对的是佞臣昏主导致的国家败亡,探母面对的是政治与亲情的纷争,等等,从这个角度看,有些剧目算不上好,比如贵妃醉酒,能成为经典更多的是因为演员的表演,但这样的剧目先天的不足导致它必然备受争议。 在这三个层次上来看谭富英先生,第一个层次是他所继承的谭余的路子,第二个层面则是他天赋佳喉所带来的独特唱腔,以及他的新谭派的表演程式,这些大家注意到的比较多,我们这里来看看谭先生在第三个层次的探索。这个层次上其实是最见一个人的灵性的,如果说对于前面两个,是文人能够捧出来的,这个层次,只有经历时间的涤砺才能够渐渐清楚,这也是谭富英先生难懂的地方。我觉得他所遵循的是道法自然的道路,也就是在唱法与表演之外,让所表现的自然而然的到来。在失空斩中城楼上那段流水,观赏景时具有开阔辽远的自然风光无限伸展的飘逸与开阔感,耳听得城外乱纷纷,具有乱哄哄的思绪被打断之后的凝滞感,而旌旗招展,真的感觉到大齐在风中呼啦啦飘展的感觉,却原来一句,包含有一种表面恍然大悟,实则又早已预料、成竹在胸的感觉。再比如在卖马中那段脍炙人口的店主东带过了黄彪马一段唱,中间有一句不由得秦叔宝泪双流,其中对泪的处理,我比较过很多名家的这段,因为在泪这个字上要换气,前面又没有停顿,多数在这里换气,而且换气的时候,泪的音要随着气息的渐渐用尽,而要压得很实很低,就好像要在哪里拐一个弯。而谭先生对泪的处理时提着唱的,而且几个音逐渐变轻变虚,就好像大颗的眼泪顺着脸留下来,那种泪水由近及远,逐渐消失的感觉,就好像谭先生的这个音就是那颗眼泪,顺着听众的内心六了下去。 道法自然,其实是对宗法体制的结构。而在谭先生的时代,京剧经历过余叔岩之后,法度似已十分谨严,最多只是修补而已。而一种艺术,完全的规矩往往意味着其活力的丧失,这在不同的艺术都是如此。所以,对艺术的学习,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规矩的学习,尽管基本的规则是入门所必需的,不过完全被规矩限制住,意味着死亡。这在老艺术家带徒弟的时候都是有所感觉的。如果说余叔岩把京剧的法度确立起来,面对这个法度,变异的可能性在哪儿,这是在他之后京剧大师们所面临的问题,而谭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就是要自然而然。而这,应该是谭大师比别人高明的地方,也应该是我们继续发现与发掘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京剧未来的命运所在。
节日快乐 祝各位元宵节快乐,我们吧蒸蒸日上。
56年电影群英会之草船借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