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心情找奥巴马
差心情找奥巴马
关注数: 1
粉丝数: 17
发帖数: 3,516
关注贴吧数: 8
“旗帜故事”激活开山岛“红色基因” 中国江苏网10月6日连云港讯(通讯员 夏兴俭 孙正凯)国庆假期,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到灌云燕尾港,登上开山岛,他们沿着全国“时代楷模”、优秀共产党员、烈士王继才生前巡岛路线,亲身体验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坚守孤岛的艰辛。“除了巡岛,宿岛体验、听守岛故事、现场看升国旗更是很多游客期盼的项目。”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工作人员贺守能介绍,截至10月5日下午,20多批1000多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各界群众登岛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几天来,岛上升起的、接送游客渔政船上悬挂的和游客手中的一面面五星红旗迎着海风招展,把开山岛上渲染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来自上海市杨浦区的徐锡全和两个姐姐三家8口人利用假期专程来到开山岛。他说,都是从媒体上看到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孤岛30多年的感人事迹,这次全家人把假期旅游的目的地选择这里,就是想实地感受一下英雄守岛的艰辛,32年坚守做的却是一件事,看起来平常但却很不平凡,他们付出了美好的青春年华,舍小家为大家,这样的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国庆·我在岗位】王继才烈士遗孀:让开山岛上的五星红旗永远飘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8年10月02日 09:34A-A+我要分享 央视网消息: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孤悬海中。从1986开始,连云港市灌云县民兵王继才和妻子一起登上孤岛开始了守岛生活。这一守就守了32年。今年7月,他在岛上执勤中突发疾病去世。国庆前夕,灌云县选出了10名民兵志愿者,接替了王继才夫妇的岗位。这个国庆节,王继才的妻子又回到了开山岛,和守岛的民兵志愿者度过一个特殊的国庆节。 早晨5点58分,王仕花和新上岛的三名民兵整理好国旗,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上台阶,向岛上最高点出发。 三名民兵庄重地向国旗敬礼,现场没有国歌,但在阵阵风浪声中,王仕花将一面鲜艳的国旗在开山岛冉冉升起。 王继才去世后,王仕花也退休离开了开山岛。这段时间,王仕花一直在参加“王继才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她专门从盐城赶回来,参加岛上的升国旗仪式。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 王仕花:今天西北风挺大的,但是老王以前不管风大风小,他都坚持升旗,我们还要坚持升旗,风雨无阻。岛虽小,它是祖国的一部分,每天必须升起五星红旗,这个岛才有了颜色,我们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
薪火相传,开山岛又迎来了新传人 守岛民兵王继才去世后,许多人怀念他,也牵挂着开山岛。8月12日上午,记者乘坐渔船前往开山岛。渔船靠近开山岛的码头,只见岸上3名皮肤黝黑的汉子甩绳挂上带缆桩,熟练地将船和码头拴在了一起。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在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感召下,3名民兵主动申请守岛—— 开山岛迎来新传人 守岛民兵王继才去世后,许多人怀念他,也牵挂着开山岛。 8月12日上午,记者乘坐渔船前往开山岛。开船的包正富是王继才生前好友,为开山岛送过300多次给养。50分钟的航程,他一直念叨王继才是“热心、正直、豪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好人”。 渔船靠近开山岛的码头,只见岸上3名皮肤黝黑的汉子甩绳挂上带缆桩,熟练地将船和码头拴在了一起。这3人是刚刚上岛执勤的民兵,均为退伍军人。班长汪海建介绍说,他和哨员胡品刚、王绪兵都是在王继才事迹的感召下,主动提出申请来守岛的。他们也是开山岛32年来,首次前来换岗的民兵。 晚饭后,记者与3名民兵一起收看新闻联播。哨所还召开了班务会,组织大家学习哨所执勤管理规定。8月13日,开山岛首次换岗的3名民兵在国旗下宣誓。陈楚 摄 21时,记者与3名民兵一起巡岛。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礁石。走在陡峭台阶上,蚊虫瞬间将记者包围。胡品刚不时地提醒记者要注意脚下,尤其是拐弯的地方,更要防止横风。每到关键地段他们都认真检查,巡岛一圈,用了近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的巡岛路,王继才日复一日走了32年,我们一定会踏着他的脚印尽心尽责地走下去。”王绪兵坚定地说。 回到宿舍,在王继才30年前种下的苦楝树下,胡品刚说:“我们来岛上这几天都感到辛苦,想想王继才夫妇这些年坚守下来是多么不易啊。” 开山岛的夜是漫长的。室内高温闷热,记者索性在室外露宿。不巧,海岛的天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儿就下起了雨。室内室外多次“转场”,一夜没睡成个囫囵觉。 天蒙蒙亮,记者便跟随哨员爬上山尖上的小平台,举行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记者更加理解了王继才“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的坚定信念。 台风“摩羯”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开山岛附近的海面风高浪涌。在船老大包正富催促下,记者登上了返程的渔船。 渔船驶离码头,与开山岛渐行渐远。乌云遮天,唯有那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记者耳边回荡着守岛新传人的誓言:“请祖国放心,我们一定会继承王继才的遗志,将岛守好!”
连云港市郊铁路预可研获批 设6车站、时速80-100公里 日前,记者从连云港市铁路办获悉:9月14日,中铁上海局集团公司致函连云港市铁路办,支持并同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既有铁路陇海线连云港至连云段开行市郊列车预可行性研究》相关技术方案。9月14日,中铁上海局集团公司致函连云港市铁路办,支持并同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既有铁路陇海线连云港至连云段开行市郊列车预可行性研究》相关技术方案。 市郊(域)铁路是为中心城与外围城镇组团之间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公共交通服务的有轨交通系统,国家相继出台《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市域(郊)铁路+改革创新引导城市群发展》、《发展市域(郊)铁路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等一系列鼓励市郊铁路发展的政策。 按照市政府安排部署,市铁路办委托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启动“既有铁路陇海线连云港至连云段开行市郊列车”研究,初期考虑在既有陇海线连云港至连云段先期开行市郊列车,全长34.1公里,沿线设连云港、盐坨、云台山、连云港东、墟沟、连云共6个车站,运行速度80-100km/h,采用独立检售票系统,与市民卡通用。连云港东西城区呈“哑铃型”分布,合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市郊列车具有投资省、效益好、速度快、舒适度高等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市内公共交通压力,盘活铁路系统存量资产,较好解决连云港市东西城区的有效连接问题。经积极对接,铁路总公司、上海局集团公司、省铁路办对我市开行市郊列车相关方案表示明确支持,并在一些重要事项上给予积极指导。本次审查获批后,我市将协调配合设计单位对市郊列车车辆选型、客运设施配套改造、站点公共交通调整等进一步细化研究,确保市郊列车尽快实现开通运营。
【灌云开山岛】灌云人顶一下 2.34.5.6.7.8.9.10.
本网记者再访开山岛守岛夫妻:变化的是条件,不变的是坚守 2013年06月06日12:57 中国江苏网 我有话说 中国江苏网6月6日讯(记者 陈晓春 韦轶婷丁峰)“开山岛快到了。今天天气好,风浪小,走得快些。”苏灌云渔11085号的渔老大指着前方告诉本网记者。迎着略带鱼腥味的海风,手搭凉棚望去,远处仅0.013平方公里的岛屿轮廓已隐约可见。此时,渔船离开灌云县燕尾港,在黄海上行驶已有半个小时。 2011年7月,本网记者在连云港灌云县远离大陆的开山岛上采访了守岛民兵夫妻王继才和王仕花,了解到这对平凡夫妻在荒岛上20多年的艰辛和坚守。一时间,王继才夫妻俩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平民英雄。 在国家海洋局最近举行的“2012年度十大海洋人物”评选中,中国江苏网推荐的王继才夫妇光荣当选,是本次活动唯一基层优秀代表。6月4日,在他们启程奔赴辽宁省锦州市参加“海洋人物”颁奖典礼前,本网记者再次登上开山岛,探访这对守岛夫妻。距离上次登岛,整整两年过去了。记者欣喜地发现,如今,守岛夫妻获得了很多荣誉,岛上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以及那份对责任的坚守一如既往,没有丝毫改变。 岛上变热闹了:从寂寞孤独到来访的人越来越多 开山岛民兵哨所,是连云港的前哨阵地。过去,这里驻有一个加强连。上个世纪80年代,连队撤了,灌云县人武部接管了营房。然而因为条件艰苦,寂寞难耐,灌云县人武部先后找了10多个人守岛,都打了退堂鼓,最长的也只待了13天。 1986年7月,县人武部找到时任生产队长兼民兵排长的王继才。那年,王继才27岁。他毫不犹豫接受了守岛任务。 偌大的一个岛上,只有王继才一个人,寂寞、恐惧伴随了王继才48天后,妻子王仕花上岛了。看到满腮胡子、满头乱发的王继才,王仕花心疼极了,一咬牙,辞掉小学教师工作,上岛与丈夫风雨同舟。 虽然夫妻二人共同守岛,但是与外界长期不接触,还是让他们俩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为了增添岛上的生活气氛,他们养了两条狗和十几只鸡。 6月4日上午上午9点半,记者再次登上开山岛时,发现与两年前相比,岛上显得热闹多了。“中国海监江苏省总队直属支队的几位领导不久前来岛上巡查并看望我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两箱水果。”王继才乐呵呵地说。小白狗“乐乐”摇着尾巴在人群中欢快地蹦跳着。“本来还有一条狗的,第一次带它到陆上去时,可能从来没看到过那么多人和同类,就跑丢了。”说起这事,王继才还有点惋惜。 在王继才2013年的守岛日记上,记者看到,今年以来,曾有不少人探访过开山岛,从共青团、妇联干部到企业员工,从小学生到老年大学的老人们,从地方报台到中央媒体记者,隔三差五络绎不绝。王继才说,虽说寂寞惯了,但他们夫妻俩还是喜欢热闹,来的人越多,他们越开心,“那种感觉就跟过年一样。”[1] [2] [3] (原标题:本网记者再访开山岛守岛夫妻:变化的是条件,不变的是坚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