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啦啦推荐 wangjian81054
关注数: 102 粉丝数: 380 发帖数: 8,530 关注贴吧数: 63
从“河南郑州”到“中国洛阳”:一个定位错位的城市寓言 每当社交平台刻意区隔“中国洛阳”与“河南郑州”,总像观看动物园的孔雀开屏——尾羽抖得越绚烂,越暴露身后的不堪。十三朝古都的荣光,在部分洛阳人心里酿成了精神胜利法的百年陈酿:地铁二期公示时,市民热线接到“为什么不用省会标准8A编组”的投诉;王城大道通车时,论坛冒出“比郑州三环少0.5个车道是省里打压”的阴谋论。最绝的是某本土大V,白天转发“洛阳直辖市万人请愿书”,深夜却在郑州东站抢购返洛高铁票,活脱脱一出当代《镜花缘》。 现实总在打脸时讲究对称美学。郑州富士康的iPhone生产线昼夜轰鸣,洛阳某产业园正把“元宇宙总部”招牌换成“直播带货基地”;郑州商品交易所搅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时,洛阳企业还在为“中州路第一高”宣传语要不要加“豫西”限定词开会扯皮。更精妙的是抖音网红们——37%标注“#中国洛阳”的打卡定位,竟显示“郑州中转”,像极了把牛肉汤倒进星巴克杯的伪精致行为艺术。 最具黑色幽默的是祥林嫂式的怨妇辩证法:东骂郑州“虹吸资源”,西讽西安“盗取盛唐”,自己却在GDP增速全省垫底的报表前集体失语。论坛里常年飘着《郑州抢走我们机场客流》的月经帖,却选择性遗忘洛阳机场三期扩建资金来自省级财政;抖音上热传《西安不配称唐都》的爆款视频,播放量竟比不上洛阳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打卡量。这种精分的怨怼,活像关林庙前的石狮子——张着大嘴吼了百年,啃到的只有空气灰尘。 “切割河南”的闹剧里藏着辛辣剧本。暴雨灾害后,“洛阳自救不靠郑州”的热搜还没凉透,郑州电力抢修车已开进老城区。地铁车厢里“郑州银行”的冠名广告,恰似给龙门石窟佛像刷金漆——财政报表上“省级转移支付”六个大字,可比应天门夜景的LED灯带刺眼百倍。某些人像复读机般念叨“若当年省会还在洛阳…”,却看不见苏州用万亿工业产值证明:真正的王者从不活在“如果”的幻想里。 历史给洛阳最残酷的玩笑,是让自封的“精神省会人”在郑州GDP破1.5万亿的新闻下,只能靠“我们人均多23元”挽尊。当襄阳凭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时,当芜湖靠创新制造崭露头角时,洛阳的键盘战略家们还在为“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该加几个定语吵得面红耳赤。或许这座城市最需要的不是行政升级,而是给某些人配副看清现实的眼镜——当然,镜片大概率产自郑州航空港的智能工厂。
你们玩弓这么长时间都是怎么突破瓶颈的 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把弓和一位弓友,玩了一年半了,一年前还是标准的横握瞄打,低着头,非常认真的对皮筋一条线,直到有天碰到一位在钓鱼的弓友见我打瓶子,指着8米远的一个狗尾草问我几发能打断,实验了下觉得很难打,弓友拿过来我的弓抬手一发就干断了,给我说要估,要凭感觉和拉力对目标,瞄是细微的调整,弓拉开凭指向性就直接怼上了,估打没有那么难,要相信自己,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慢慢练,感觉身体也舒展了,激发也更顺畅了,以前瞄打做不到的,比如15米瓶盖好像也不是很难了。 第二个帮助我突破瓶颈的单卡,虽然我现在又用回了飞虎,学习估打后买了个单卡,那时玩单卡完全不瞄,纯纯靠感觉,以前中拉也该改成了短拉,见东西就是一发甩出去,创造了我最好的户外记录,40多米直落一个小麻 总之这一夏天玩的多,打法也变化很大,皮筋从0.65打到了0.45.珠子从9珠打到了75珠,从中拉玩会短拉又打回中拉,弓门从以前的85玩到75甚至64 ,横卧变成斜握, 从以前的总想在撑头附近找点参考,变成了凭感觉找参考, 从以前的焊死前手稳稳不动到现在不甩不打,总之变化很多,进步谈不上大,以前户外15米内六七成把握,现在是20米内67成,15米八九成,30 40米也能搏一搏。 菜鸟一枚,写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