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饱的神仙 hwlovezm
关注数: 9 粉丝数: 56 发帖数: 11,232 关注贴吧数: 45
放进文件夹:科学家计划将人脑上传到电脑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是一个直接从一部科幻小说中拿出来的计划,或许是一个使人永生的方法。旧金山一位发明人公布了他要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电脑的计划。这位科学家希望,他能够将人脑复制为一个机械系统。兰德尔-科尼表示,这个系统的关键是一个“基质独立头脑”(SIM)。他认为,通过将人脑绘制成图,将它的能力简化为计算指令,然后用代码复制这些指令,人类可无限期活下去。这位科学家在最近于旧金山举行的一个科学会议上表示:“当我说到仿真时,你应该想到它和用一部个人电脑模仿一部麦金塔电脑具有同样的意义。这有点像平台独立代码。”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关键是一个基质独立头脑。科尼表示,这不只是一个人工智能,而是将人的头脑下载到一部电脑中。他说:“神经系统科学家99.9%地相信人脑是一个机制。”它是一个具有计算能力的东西,又是一个执行各个功能的东西。如果你弄清楚它是如何运作的,就可用其他科技替代它。科尼对美国杂志《Vice》说:“你取下一小块人脑然后复制它是一个非常主流的想法,也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想法。那为什么不用整个大脑呢?为什么不将人脑上传到一部电脑中,然后我们可以处理更多数据,更好地存储它,像电脑一样组织我们的思想,将其放入我们无论何时都可使用的文件夹呢?”这位科学家认为,通过使用他的系统,我们将能够生活在其他世界甚至虚拟世界中。他说:“生活在一个更虚拟的世界中会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制造的身体或许不是为了存在于这个环境,而是其他世界,例如太空等。”科尼成立了一个名为“复写”(Carboncopies)的组织,致力于这个项目的技术和伦理问题的研究。该组织说:“我们支持帮我们阐述高级基质独立头脑(ASIM)术语、将头脑功能从生物基质转成为另一个可以执行各个功能的基质的实用方法。复写组织最初将使一项技术处在不可知论的立场。然后,我们组织研讨会和学术会议,让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的人交流看法,和其他人建立密切联系,一直留意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华为老三之争落败:新联想/华为/小米去年跻身全球智能机前6 来源:精实新闻 发布者:精实新闻 2014年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为11.67亿支,年成长25.9%,其中,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品牌合计出货量为高达4.53亿支,占全球出货比重将近四成,并囊括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的六个席次。TrendForce手机分析师吴雅婷表示,2014年无疑是中国品牌厂商大放异彩的一年,全球占比持续创新高,然而中国众多手机厂出货总和,却尚未达到三星与苹果前两大品牌加总的5.18亿支,显见市场竞争程度激烈,相对导致获利空间非常微薄。三星市占率从2013年的32.5%跌落至2014年28%,但仍维持全球智慧型手机龙头宝座。吴雅婷指出,三星高阶大尺寸Note系列受到iPhone 6 Plus攻击,加上中、低阶部分在中国品牌的夹杀下出货不旺,因此去年成长仅剩8.4%,约3.26亿支。而苹果在去年成长率仍维持24.5%的高标,全年出货1.91亿支,以16.4%的市占率坐稳全球智慧型手机亚军;主要归功于首次推出大尺寸机种iPhone 6 Plus,补足了在超过5吋萤幕的产品缺口。至于LG在去年策略主打「低价高品质」,推出旗舰机种如G2/G2 Pro到最新机种G3市场反应都很热烈;带动去年LG全年出货为7,000万支,年增75.4%,全球排名跃升至第四位。TrendForce进一步指出,受惠高规低价产品与内需市场成长,新联想、华为、小米进入全球前六大。其中,联想正式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公司后,去年总出货量突破9,000万支,年成长超过100%,稳坐去年中国龙头品牌宝座,并以7.9%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三。华为则一改过去高阶产品采用高通、联发科 (2454)手机晶片的策略,于去年中发表的「荣耀6」高阶智慧型手机,开始采用自家集团海思的4G SOC晶片-麒麟920;去年华为出货近7,000万支,年成长70%,位居全球第五。TrendForce中国智慧型手机分析师陈玠玮表示,从海思晶片开发蓝图可知,未来华为将会继续往中低阶产品进行研发,并突显其未来晶片自主的企图心。至于中国高性价比手机的代表小米,旗舰机售价约在300-350美元,硬体规格却可与国际品牌厂商的高阶产品媲美。由于小米行销手法新颖,善用网路进行销售,去年出货量突破6,000万支,年成长超过200%,位居全球第六。陈玠玮进一步表示,联发科3G晶片的公板解决方案,过去几年在中国智慧型手机市场打出一片天,也让龙头厂商高通备感压力。然而,高通在2014年中 国电信商开始力推4G手机后,除学习联发科的成功模式,针对中国智慧型手机品牌客户提供更完善的公版解决方案外,在售价上与联发科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让联发科4G晶片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备受高通的威胁。TrendForce预估,中国市场2014年4G手机渗透率约20%,预估2015年将挑战40%水准。
华为冲击波:500万颗展讯芯片震荡东南亚   2015年的东南亚市场,将重演中国大陆手机市场的腥风血雨,战况的激烈程度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将推出一款售价399元的新机,支持TD-LTE/TD-SCDMA/GSM网络和双卡双待,5英寸的720p显示屏,内置1GB内存,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   不过很快评测机构广州锋潮网络公司称,所谓华为新机的照片为PS照片,实际是华为荣耀4X全网通(工信部备案Che1-CL20)的机型。   虽然华为推399元机型的消息被证实是假消息,也有手机行业分析师评论认为,华为荣耀不太可能推399元的机型,但网络谣言往往到最后会成为最准确的预言。   日前,有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华为将在东南亚市场推出基于展讯平台的超低价智能手机,数量达到500万台。   上述人士并未确认最终这批展讯芯片的华为智能机型将定价多少,但表示这500万台将是一颗核弹,一旦华为炸下去,整个东南亚手机市场原有的生态环境将因为被迅速破坏,这个过程中,华为也将重塑自身在当地的市场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发稿前,上述消息并未得到华为和展讯方面的证实。   去年10月份,德国市场调研公司GFK称,随着大城市之外的用户开始抛弃功能手机,选购第一台智能手机,这些国家智能手机手机的增长创造高峰。   根据GFK的报告,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越南和缅甸在内的东南亚7国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1.2亿部,销量与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和24%。东南亚市场智能手机销售已经突破164亿美元。   其中,低价的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刺激了东南亚市场的销售,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超过10%。   不过东南亚的市场仍然非常分散,仅中国品牌就超过345个。于此同时,即便已经是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平均价格的一半,中国品牌智能手机的平均价格仍然能够达到159美元水平,接近1000元人民币。   要知道,无论是红米、荣耀还是大神,这些电商系列的智能手机价格早已下滑到600~800元的水平。比较之下可以得知,东南亚中国品牌智能手机1000元的平均水平将难以长久维持。   若携手展讯的消息属实,华为这股巨大力量,将成为加速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平均价格下沉的冲击波。   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华为就在东南亚地区总部曼谷宣布,2015年将在东南亚地区投入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亿元)用于品牌、渠道建设,包括电视广告、明星代言、体育赛事赞助等方面的费用,同时加大对分销商和经销商的扶持力度,扩大社会渠道,华为门店将从1.5万个扩增至2.7万个,并向二、三线城市覆盖。   低价厮杀升级将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目前尚无法得知。   然而,继中国之后,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智能手机市场,包括华为在内的所有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若要进一步提高全球市场份额,东南亚将是一个无法忽视或跨越的市场,而华为的狼性从来没有消失。
4G红利释放 华为晒历史最好成绩单   当2013年初定下“未来5年业绩保持10%的复合增长率”这样的目标时,华为还在低增长漩涡中徘徊。在经历过低谷期的苦楚后,华为的业绩曲线开始走出拐点。    1月13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2014华为经营业绩预发布会”上,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发布全年成绩单:2014年华为营收预计为2870亿 -2890亿元,同比增长约19%。在以个位数增长的通信巨头中间,19%的高增幅十分扎眼,也意味着华为已走出前两年的慢速增长期。除了解读2014年 成绩单,孟晚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华为是否会剥离终端业务上市以及进入美国市场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19%高速增长   早在2014年初,孟晚舟公布2013年业绩时,曾公开称“华为还远远没有遇到增长天花板”,一年过去,她交上一份华为近4年来最好的成绩单。   在1月13日的经营业绩发布会上,孟晚舟向记者介绍称,2014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预计约为2870亿-28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19%。从营收增速来看,华为已经走过前两年低于10%的慢速增长期,重现高速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运营商削减支出,在2012年前后,华为业绩发展增速放缓,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7%,2012年的 这一数据为8%,达到近几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在2013年,该数据爬升至8.5%,两年的低速徘徊,让2014年19%的增长数据异常突出。   对于这份成绩单,孟晚舟对记者表示:“应该说超过19%的收入的增长,我们16万员工都是满意的。对公司而言,我们认为这个经营业绩是符合我们的预期和规划的。”   据悉,2014年华为主营业务利润预计约为339亿-343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利润率约为12%,与2013年基本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3年为华为贡献近七成业绩的运营商业务,在2014年增速大幅提升,为华为的年度成绩单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2014年, 华为运营商业务增幅达15%,3倍于2013年5%的增幅。“运营商业务的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中国区4G建设带来的较快的规模性增长。”孟晚舟表示。   除此之外,华为另外两大业务增速也夺人眼球。数据显示,企业业务同比增长约27%;消费者业务收入2014年同比增长32%,几乎是2013年17%增幅的2倍。这也是华为三大业务BG里增幅最高的。   肯定消费者业务   在巨头快速奔跑的过程中,改弦更张的速度与力度决定了其到底能赢得业内几分尊重。在华为的三大业务部门中,消费者业务成为发展最迅猛的部门,迅速拿回此前落下的市场份额。   2014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在消费者BG管理团队的午餐会上曾直言“一部手机赚30元,算什么高科技?”一时间将华为终端推向舆论风口。   如今,一年过去,对于华为终端的成绩,孟晚舟对记者表示: “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华为消费者业务品牌的认知度从3%迅速攀升至2014年的65%。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使用和选择华为手机,是对消费者业务团队最好的评价。”   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华为加大消费者业务投入,发展自有品牌,进军中高端市场进程明显提速。2013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将“荣耀”品牌独立,实行“华为+荣耀”双品牌运作,在多个国家成功进入智能手机第一阵营。   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曾在2015年新年致辞中称,2014年,消费者BG已经超额完成年度贡献利润目标。预计销售收入超过118亿美元,2014年智能手机发货将超7500万台,同比增幅大于40%,保持全球第三地位。   对于外界关于终端业务是否会独立上市的疑问,孟晚舟表示,上市和不上市都是一个企业资本的选择和商业策略,对华为而言,会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业务选择不同的商业模式和资本策略。   除此之外,在谈到华为始终无法进入的美国市场时,孟晚舟表示,华为的美国业务现在处于转型期,主要是受该区域传统运营商行业周期趋势以及政府的影响。对于美国市场的策略,她表示将对现有客户、未来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在企业业务方面,应加强与当地的企业合作。   对于华为来说,踩着19%高增长的台阶,如何创造新的纪录成为新的挑战。
华为CES展连获四项大奖,开启美国手机渠道变革 在2015国际电子消费展(CES)上,华为消费者BG展出了Mate7、P7、荣耀6Plus等热门旗舰手机和多款家庭智能产品,获得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和好评。而除了玲琅满目的科技产品,华为还在本届CES展上迎来了开年红。据了解,2015年1月7日,华为斩获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IDG)颁发的“2014-2015年度全球智能手机领先品牌TOP10”、“2014-2015年度全球智能互联设备领先品牌TOP10”、“2014-2015年度全球CE TOP50”和“2014-2015年度消费电子领先品牌TOP10”等四项大奖。(图: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出席IDG颁奖礼) 据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新年致辞中透露,2014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7500万台,同比增幅大于40%,预计销售收入超过11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事实上,从Interbrand全球最具价值品牌94位到汤森路透全球百强创新机构,从P7获“欧洲最佳消费者智能手机”大奖到Mate7全球加价热销的现象,来自外界权威机构的肯定,从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华为在2014年所爆发的品牌力与产品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渠道布局上,华为在美国采用了有策略有目标变革。早在去年6月份,华为已经开启了美国手机渠道的变革,自建官方B2C网站(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gethuawei.com&urlrefer=73680e7e1952271fb4e0c67ea453a751),入驻亚马逊(美国)电商平台,发布中高端手机。在本届CES展上,华为品牌的旗舰机型P7、华为Mate7和荣耀品牌的旗舰机型荣耀6、荣耀6 plus等旗舰机型首次联袂亮相。除了智能手机外,华为还推出了家庭智能中心,包括一系列涉及到空气检测、红外控制器、摄像头、智能插座、红外遥控灯、智能电扇等创新产品。此外,平板电脑华为T1和X1,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华为B1,移动接入产品华为E5 PRO,华为家庭接入产品华为PT500和WS331C,以及OTT产品华为M330,车载模块ME909Tu-565也集体亮相本届CES,共同构建了全连接的Hilink解决方案。(2015 CES观众现场体验华为Mate7)(2015 CES华为展台的智能创新产品)
坏消息:全球首款双通道4GB内存手机发布。菊花今年能跟进吗 全球收款双通道4GB内存手机:Zenfone 2    ASUS ZenFone 2 (ZE551ML)是ZenFone系列新一代主流代表机种,内建高规格1300万像素PixelMaster相机、4GB RAM,64位Intel? Atom? Z3580处理器(2.3GHz),并支持超高速4G/LTE通讯,拥有绝不妥协的剽悍性能。市场期待已久的ASUS ZenFone 2延续ZenFone系列成功典范,以华硕25年的研发实力做为浑厚基石,再加上许多全新体贴的应用功能,以及全面升级的ASUS ZenUI,提供消费者轻时尚、享奢华的最高体验。   ASUS ZenFone 2不仅延续高辨识度的Zen设计元素:流线金属质感发丝纹及同心圆设计等,更加入全新功能,包括:典雅曲面机身,边缘最薄处只有不可思议的3.9 mm,握感舒适更易一手掌握;音量控制键设置于手机背面,操作更直观,用户只需用食指轻触即可轻松调整音量;5.5英寸Full HD IPS屏幕,搭配超薄边框设计,不只让ZenFone 2体积较一般5.5英寸手机更小易掌握,72%的超大屏幕可视面积,提供极致屏幕尺寸的视觉体验。   ZenFone 2搭载1300万像素PixelMaster相机,具备f/2.0光圈镜头,即按即拍零延迟,用户可随心所欲拍出高分辨率的精彩照片,同时还配备丰富拍照模式:弱光模式、背光(HDR)模式和Real Tone双色温闪光灯,确保在任何光源条件下都能拍出最完美动心的好照片。此外,ASUS ZenFone 2还内建3000mAh电池,搭配快速充电技术,充电至60%只需要39分钟。可大幅缩短充电时间,为用户带来极致高效的智能体验。而Zenfone 2的起步售价为199美元,3月份发售。
高通骁龙615出现设计问题 ,海思机会来了吗? 高通的64位之路走的战战兢兢。在韩媒爆料高通研发中的骁龙810处理器出问题后,高通官方发言人对这一说法予以否认,并称该处理器“仍然按照原定日程运行。”市场传出高通64位八核骁龙615处理器(MSM8939)出现设计问题,功耗与性能迟迟无法取得平衡。据集微网产业链最新消息,高通骁龙615的确出现了设计问题,或延后至少3个月时间上市,这必将影响一批采用该平台方案的智能手机厂商。据高通此前介绍,骁龙615是其首次集成了LTE和64位的处理器芯片,具有8个核心的ARM Cortex-A53解决方案。这款SoC采用了全新的ARMv8指令集,配备了Adreno 405 GPU,也是骁龙800系列处理器的Adreno 400系列GPU首次应用到骁龙600系列中。其中骁龙615处理中有四个核心工作频率为1.7GHz,另外四个核心工作频率为1.0GHz。它采用了高功率核心和低功耗核心的混合设计,能够更好的控制功耗和发热。由于骁龙615是一款64位的芯片,理论上讲允许设备访问的内存超过4GB,而64位体系结构也将自然提升SoC可以处理的数据带宽和吞吐量。另外,骁龙615芯片最高可支持21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高达2560X2048像素分辨率的显示屏,并支持LTE FDD、LTE TDD、WCDMA、CDMA1x、EV-DO、TD-SCMDA和GSM、Gobi 4G LTE CAT4等主流网络制式。骁龙615还能够使用H264(AVC)和H265(HEVC)编解码器,处理60fps的1080p分辨率视频,并支持Miracast无线流传输。 工信部入网许可认证信息显示,三星Galaxy A7也将采用骁龙615处理器。业内分析人士潘九堂也曾爆料,红米2代已经在准备,极有可能搭载高通骁龙615处理器。手机晶片达人在微博中也爆料阿里巴巴手机也采用了该平台解决方案,同时表示只能通过降频处理或者eco wafer的方式来解决。(ECO:engineer change order,指的是在wafer还未完全流片完成的改动)高通骁龙615的延后上市,必将推迟已开案的智能手机终端的上市时间,目前HTC Desire 820、OPPO R5和酷派大神F2 LTE均采用了骁龙615平台。随着高通骁龙615芯片设计出现问题,业界解读,客户订单转向联发科怀抱。集微网此前也曾透露,联发科MT6752已大规模量产上市,而且晶圆厂也由联电转向台积电,首批客户终端在春节前陆续出货。在硬件指标上,联发科MT6752并不输骁龙615,同样的八核64位架构,主频最高可达2.0GHz,GPU采用了ARM Mali-T760,同时支持五模LTE,兼容TD-LTE、FDD-LTE、DC-HSPA+、TD-SCDMA、EDGE以及GSM/GPRS,调制解调器支持LTE CAT4。同时MT6752在多媒体性能上表支持硬解H.265,支持1080p 30fps的高清视频播放和H.264格式的影音录制,整合了1600万像素的ISP(图像信号处理器),支持联发科ClearMotion™智能视频倍频技术,支持联发科MiraVision™技术,能够实现数字电视级别的画质表现。高通骁龙615的推迟上市,使得联发科逆转时机抢下明年二季度推出的绝大多数八核智能手机,扳回原本在4G芯片的劣势。此次逆转展现了联发科团队坚守“只要不犯错、不浮躁,最后总是会有好结果”的成果。联发科计划2015年将4G芯片的供货量提高至1亿以上,相当于2014年供货量的3倍以上。技术领先的高通虽然在4G先行一步,却输在了扩大4G中阶市场的机会。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在采访中曾表示,“高性价比”是联发科一直以来的追求,联发科将继续坚持低价扩大市场。手机芯片供应链表示,联发科MT6752并非全模芯片,不支持CDMA网络。但联发科MT6735首次集成EVDO Rev.A/CDMA2000 1x在基带中,支持GSM/EVDO Rev.A/CDMA2000 1x/TD-SCDNA/WCDMA/TD-LTE/LTE FDD制式,预计明年第二季度量产以对抗高通低阶骁龙210。联发科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占据4G市场的半壁江山。谢清江透露,应LTE网络加速超LTE-Advanced发展的趋势,联发科计划在2015年第二季度发布支持LTE-A标准、CAT 6传输速率规格的SoC,并将于下半年启动量产,今儿在下一轮4G技术竞赛总掌握先机。虽然在第一轮的4G芯片竞争中,联发科并未赢得亮丽成绩,但随着第一代LTE-A SoC问世并投入量产,谢清江认为整体的毛利率将逐渐回稳。
Mate7持续缺货折射华为面对消费者缺乏自信 Mate7持续缺货折射华为面对消费者缺乏自信; 本报记者 王江   想买Mate7?黄牛也拿不到货!不过,这个问题或许很快可以得到改善,日前,有华为内部人士透露,预计Mate7缺货的情况会在12月底有所缓解。    自9月13日面向中国市场开售以来,华为Mate7一直处在全线缺货状态。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手机要么没货,要么有货要加钱买,消费者甚至质疑华为也 玩起了饥饿营销!华为中国区消费者业务总裁朱平表示,华为Mate7原定的国内销售目标是超过100万台,目前Mate7日销量过万。有业内人士透露,由 于没有预计到Mate7的受欢迎程度,华为在欧洲少赚2亿元。   需求火爆遭遇缺货尴尬   据中国市场手机报道显示,华 为以12.4%的用户关注度稳居前三甲,一枝独秀领跑国产手机市场。业内人士分析,华为品牌关注持续稳居前三甲,并逐步缩小与位居第二苹果的差 距,Mate7功不可没。Mate7确实有受消费者追捧的优势:83%全球最大屏占比、全球首款6英寸负向液晶屏、业界首款超八核CPU、超强续航、业界 领先的按压指纹技术等,准备入手 iPhone6 Plus消费者也把华为Mate7作为对比首选机型。   Mate7为华为赚足了眼 球,但是发布两个多月以来,线上缺货的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如果不是华为对这款产品有极强的自信,就是华为可能实际上面临某种尴尬的局面:确实没货。据手 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透露,华为在前三个月储备了50万台的Mate7,但这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华为体验店、国美苏宁 等大卖场,大多消费者都冲着华为Mate7而去,出现货到即售罄的情况,只能在柜台提前预付款预约购买。此外,还有不少淘宝店主在抢购Mate7后再加价 销售,标价高出原价一千多元依然有消费者愿意加价购买。如今,甚至连黄牛都拿不到货。而运营商渠道也没有得到优先级,据悉Mate7的高配版基本不走运营 商渠道,断货的情况已经持续一个月。   缺乏自信产能备货不足   从表面上看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华为信心不足。9 月份,各品牌手机遍地开花,不管是国内的也好,国外的也好,Mate7出生在这样一个乱世,前有三星note4、苹果iPhone6、索尼Z3等强敌,后 有小米4、魅族MX4、中兴等追兵,虽然华为这次用了心,但明显底气不足。双十一活动期间,小米卖出了116万台手机,销售额达到15.6亿元。华为位列 第二,达10.6亿元。但华为的大部分销售额都来自荣耀系列产品,Mate7并未在双十一斩获佳绩。   对此,外界多用饥饿营销来解释这 一现象,华为内部也有意无意地表示这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营销策略。看来,Mate7这次之所以不好买,一则是有饥饿营销的因素(市场的种种迹象以及华为内部 员工的透露),二则是想试探市场的反应,首批mate7并不敢大量生产,万一上市后反应不佳,不仅会造成产品积压,也对以后的产品投入产生影响。    然而华为手机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Mate 7上市首月单日销量突破1.2万台,Mate 7并没有存在饥饿营销,是他们没有预计到Mate 7的受欢迎程度。虽然从产品角度华为对Mate7充满自信,但对于市场反应依然估计不足。这种判断上的迟缓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与市场需求出现脱节,最终出 现市场热情已经被唤起,却无货可供的局面。   开拓市场还需转变思维   目前存在的产销缺口,从华为深层次来看,折射出 的是华为对消费者业务的理解、把握上的欠缺。在开拓消费者业务之前,华为一直是一家专注企业级市场的公司,对于大众消费市场的理解,是其天然的短板。相比 较而言,华为的几个竞争对手,如苹果、三星、小米、联想对于大众消费市场的理解更为深刻,这也让他们在对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环节,能做到更无缝地对 接,也因此能实现更高的效率。   事实上,如果认真分析下市场就会发现华为Mate7的热销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星手机今年的 新产品并没有太多亮点,相较于同期上市的iPhone6来说,Mate7有很大的价格优势。再加上斯诺登事件、公务员用国产手机等因素的催化,国内消费者 对国产手机品牌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在需求激涨的情况下,缺货在很大程度上会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转嫁到其他品牌产品上。倘若,华为Mate7在投入市场 前已经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备货是否还会不足?   今年初,任正非在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的午餐会上发表讲话,讲话中提到不要机会主 义,要聚焦,要有耐心等等。任正非在讲话中痛批了华为消费者业务,担心消费者业务追求规模,把苹果、三星、小米作为目标,盲目对标。他强调要以利润为中 心,严格控制库存风险,虽也强调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但是核心诉求还是技术为中心。如此看来,此番缺货或许正是为了“控制库存风险”,这种以“企业为根 本”的思维脱离了大众,无法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看来,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发展还需深入挖掘大众消费心理,摆脱固有思维。通信信息报
详解“工艺制程”:为何20nm芯片更强大 当推出新款处理器的时候,制造商们总喜欢讲述“更小的纳米制程工艺”、“更强大的性能”、以及“更优异的能效表现”等概念。不过,很多人或许难以理解,为何在做得更小、功耗更低的同时,其性能反而还可以更加强大呢?有鉴于此,外媒PhoneArena特地撰写了一篇文章,为我们解释与“制程”相关的的一些问题。首先,什么是纳米?从本质上来说,一颗微处理器就是由采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许多“层”堆叠起来的电路,里面包含了晶体管、电阻器、以及电容器等微小元件。不过它们与被你扔进垃圾堆的大块头所采用的常规元器件很是不同,因为它们的尺寸已经小得肉眼难以看清,而规模更是可以让你感到震惊。在这些由元器件组成的“大军方阵”中,组件间的距离通常用毫微米进行衡量。如果觉得“十亿分之一米”的概念不好记,那你也可以用“纳米”(nanometers)来描述它。最后,间距越小,可以排布在芯片上的元器件就可以更多。其次,为什么制程更小更节能?答案是:缩减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之后,晶体管之间的电容也会更低,从而提升它们的开关频率。由于晶体管在切换电子信号时的动态功率消耗与电容成正比,因此它们才可以在速度更快的同时,达到更加省电。另外,这些更小的晶体管只需要更低的导通电压,而动态功耗又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能效又提升)。最后,推动半导体制造商向更小的工艺尺寸进发的最大动力,就是成本的降低。组件越小,同一片晶圆可切割出来的芯片就可以更多。即使更小的工艺需要更昂贵的设备,其投资成本也可以被更多的晶片所抵消。最后一点,为何制程工艺的飞跃几乎都是每2年一次?有利也有弊,在制程更小更省电的同时,晶体管的电流也更易泄露——即使其处于“关闭”状态。如此一来,又会导致芯片“更费电”。在理想世界中,这些元器件方阵会是完全稳定的。而随着电子设备变得越来越小,波动、渐变和扩散都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制程”与“稳定”之间达成平衡呢?上方的表格就列明了当前市面上可以达到的移动芯片的“极限”。当然,制造商们对于“极限”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迎来量产版的“单原子大小”工艺制程的芯片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