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山野村夫
wangweihe1964
关注数: 5
粉丝数: 145
发帖数: 2,633
关注贴吧数: 9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分享贴子
上海地产vs山东魏桥对阵表(王楚钦不出战) 乒超男团山东魏桥vs上海地产集团,对阵表如下: 第一盘:周启豪/林昀儒vs赵钊彦/赵子豪 第二盘:黄友政vs樊振东 第三盘:林昀儒vs赵子豪 第四盘:黄友政vs赵钊彦 第五盘:周启豪vs樊振东
乒超: 王楚钦vs樊振东 期待ing
乒超值得关注的对阵 樊振东vs林诗栋
每个人各取所需 因为巴黎奥运名单让我关注乒乓球吧,关注喜欢的球星,也了解了乒乓球粉圈的情况,甚至参与了一些辩论,也还是了解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不过现在越来越感觉没当初那么感兴趣了,也许以我的年龄混迹于此本身就有点荒唐。 每个人兴趣的点不一样,黑人的,夸人的,都获得一些情绪价值,但同时可能也伤害了别人。
争论是没意义的 巴黎奥运前开始很关注人选所以常来贴吧,发现阴谋论特别多,对球员的攻击诋毁也多,本来也就是看看局势,没想到舆论如此混乱。我参与过争论,发现很徒劳,而且也很无趣,和足球粉丝之间的骂战没区别,年轻的时候还参与过粉丝争斗,现在早看开了,只安心看比赛。对乒乓球也要如此了,看喜欢的比赛,支持喜爱的球员,远离是非之地。
终于明白什么是“嗑”了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在磕一种东西或一些东西,我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球,在运动项目中乒乓球差不多和足球,游泳一样,是我喜欢看也喜欢玩的运动。我也追星,马拉多纳,巴蒂,梅西都是我喜欢的球星。乒乓球也差不多,年轻时特别喜欢看郭跃华,江嘉良,以及后来的刘国梁,丁松。大部分球星除了运动天赋,人也不错,马拉多纳例外,但还是接受了不完美的马拉多纳。没想到现在对乒乓球明星的追捧已经和足球明星,甚至娱乐明星差不多了,我想我“磕”的主要还是运动本身。但是,现在人们似乎有所不同,把自己粉的明星说的特别完美,除了球技,人品,长相等等都要比别人强,于是毫无底线诋毁他人,我觉得这是一种“药物依赖”式的磕药,有点病态。我喜欢莎莎,但我接受她的不完美,各种方面,包括运动本身。除了运动,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普通人,不该被苛责,何况,我们多数人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运动方面的成就。
其实一切都源于人性 现在社交媒体很乱,粉丝之间互相贬低对方的球星,肯定不是处于正义,因为充满了诋毁,谩骂,造谣,阴谋论。其实不关球员本身什么事,他们打球,商务,一切都很正常,不对的是粉丝。粉丝希望自己的偶像强于对方,于是各方面攀比,比谁的冠军含金量更高,谁的技术好,谁的成绩好,谁的颜值高,谁的代言更多更奢,好像他们赢了就代表你赢了,这是什么心理?其实就是人性,把自己的不如意寄托在别人身上,其实跟你毫无关系
wtt赛事与协会联赛是有冲突的 wtt成立后承办ittf的职业赛事,效仿的是职业网球,但是职业网球主要的赛事就是ATP,WTA的奖金要高很多,能满足参赛职业网球手职业需求,wtt因乒乓球职业化还不行,顶级选手也挣不了多少钱。而且wtt挤压了各国的联赛,各国的乒乓球联赛很显然比各国的网球联赛更重要。
蓝白球迷路过 我因恩佐关注切尔西,也因塔罗,小蜘蛛,麦卡等关注其所在俱乐部。发现除了麦卡,其他几位似乎被议论很多。感觉有人是故意挑事,因为有些人不待见蓝白。我只是关注,一般不参与讨论。
毕竟运动员是靠成绩说话的 恭喜莎莎,楚钦,鳗鱼,蒯曼,恭喜国乒。 莎莎,我是你的球迷,楚钦,以前我不是你的球迷,今天被你折服了。巴黎奥运会你们一直被网暴,这不是你们的错,商业化跟你们有啥关系,代言产品理直气壮,粉丝的行为不管你们的事,粉丝为的是他们自己。一直担心你们承受不了种种压力,好在你们挺过来了,证明了自己。 加油。
恭喜楚钦首获世乒赛单打冠军 太牛了,王楚钦真的涨球了,值得这个冠军称号。
莎莎鳗鱼给球迷带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 太精彩了,无法形容,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一个快,一个转,都发挥出最佳水平。如果非要说出一点问题,就是鳗鱼还是正手衔接略逊,莎莎正手一上就有了。鳗鱼反手占优,护台好。 恭喜莎莎,鳗鱼也很棒。你们都是优秀的。
展望多哈世乒赛决赛 女单方面,世界杯的鳗鱼体能一般,这次状态不错,莎莎奥运之后受伤输了几次比赛,如今状态也不错,所以这场比赛一定会精彩,激烈。鳗鱼也好,莎莎也好,以前在大赛周期内的状态调整多少有些问题的,谁都不可能全面碾压别人。不得不承认,当今女乒鳗鱼莎莎还是明显比其他人高出一筹。张本美和,金琴英不全面,都有比较明显的短板,虽然任何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但短板不能太明显或者没有扬长避短的手段。也许我是错误的,大家对她们越来越熟悉,才是真正考验他们的时候。 虽然莫雷加德被王楚钦淘汰了,但是我觉他真的有点像瓦尔德内尔,打球很巧,不用蛮力,虽然力量不是他的短板。前途无量。 雨果最近的表现太惊艳了,昨天半决赛赢在诡异的手法,动作不大,让大胖不适应,很快丢了两局。雨果力量,技术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楚钦这次比赛看出来涨球了,远台相持不会成为别人的攻击点了,近台本来就是他的长处,这点优于大胖。世界杯就很接近,这次王楚钦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比赛瞬息万变,同等实力的选手很难预测胜负。
世乒赛5月25日赛程 17:00 男双决赛: 高承睿/林昀儒 VS 篠塚大登/户上隼辅 18:00 女单决赛: 孙颖莎VS 王曼昱 20:30 男单决赛: 雨果 VS 王楚钦 21:15 女双决赛: 波尔卡诺娃/斯佐科斯VS 王曼昱/蒯曼
明天的决赛肯定刺激 世界杯的交手,今天的半决赛,希望王楚钦比上一次交手有更好的办法。大胖就今天头两局输的有点太快了,适应比赛有点慢,这也许是他的老毛病了。还有,大胖的细活还是吃亏。 加油,王楚钦。
国乒还有时间培养新人吗? 即使小胖不回归,大胖再打2~3年没问题,王楚钦,林诗栋肯定能占一席之地。但是后面的人甚至连wtt高一点级别的赛事都打不出来,1,2年能杀出几个吗? 女队莎莎鳗鱼位置稳固,明天的冠军应该在她们之间产生,这次她们状态都不错,看临场发挥了。不看好王艺迪,陈幸同,年龄没优势。蒯曼这次没通过考察,石洵瑶目前看不出比蒯曼有本质的区别。 所以国乒不像前几年人才辈出了,后备力量有点捉襟见肘。
恭喜莎莎楚钦夺冠 没啥好说的,意志,技术,战术都非常好。
恭喜莎莎晋级决赛 伊藤不容易,不过没办法,血脉压制。
恭喜楚钦晋级决赛 本不是你的球迷,不过今天我支持你,打得没话可说,你今天在贴吧能有点呼吸权吗?
世乒赛5月24日赛程
张本美和短板明显 张本美和进入相持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反手相持,但是如果对手不给她相持的机会,斗近台短球,张本美和的摆速,衔接的弱点就突出了。
恭喜莎莎晋级 总结一下: 1,大藤沙月反手强,很强,正手弱,不是很弱,弱的是正反手衔接; 2,莎莎及时调整战术,攻击对方中路右路,伺机上正手,莎莎正手无敌; 3,感谢现在的鹰眼,发球违例不容易逃避。既然说到遮挡,莎莎以前有时撤手臂慢有争议,现在没有任何问题。王楚钦勾手发球头部有遮挡,现在也没有问题。 4,鉴遮派,黑子们就不要费心思了。
世乒赛5月23日赛程
恭喜楚钦晋级 其实王楚钦实力还是可以的,胖不回来只能说楚钦,石头,大胖,其他的还真不靠谱。 今天楚钦的状态调整不错,实力在那,要的就是那口气。王皓也不错,及时战术暂停。
喜欢看比赛的小猫
世乒赛5月22日赛程
世乒赛5月21日赛程(下)
世乒赛5月21日赛程(上)
我是小可爱
世锦赛5月20日赛程(下)
世乒赛5月20日赛程(上) 晚场赛程晚些时候出来
可爱的小橘猫 刚接到家很快就适应了。儿时家里养猫最喜欢养橘猫,因为容易养活,现在也特别喜欢橘猫。
世乒赛5月19日赛程(下)
世乒赛5月19日赛程(上)
真不知违反了哪条规定 骂人的,挑事的回复都删了,甚至拉黑了,还是被吧务删了。
世乒赛5月18日赛程
多哈世乒赛-首日赛程 准备看比赛吧
千里眼功能还有希望吗? 2022年11月买的,千里眼功能一直不能用,听说有的车可以用,不知道驱逐舰05什么时候可以
追星偶像化是乱象的根源 现在追星将明星理想化、完美化、非凡化和浪漫化,很多乱象都源于此,对自己追捧的明星过渡吹捧,不容忍别人任何批评,炒CP,卖惨,阴谋论,明星之间的攀比都是偶像化的体现。于是粉丝之间的争吵谩骂在所有平台都大同小异。更糟糕的是这些粉丝被人利用,成了流量的工具。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年轻的时候饭都吃不饱,没心思追星,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促使年轻人通过追星释放和排解压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不能容忍的是那些利用追星达到目的的人。 现在乒乓球吧的帖子很难插嘴,纯粹讨论乒乓球的帖子越来越少,这点有点令人失望。
饭圈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最早痴迷的不是乒乓球,而是足球,86年墨西哥世界杯开始成为阿迷,马拉多纳球迷。 马拉多纳是个半神半魔鬼的人物,球场内外都如此。不过当时没有网络,如果有的话不知道被黑成啥样。但是作为阿迷马迷,欣赏的是他的足球,对他的斑斑劣迹也不辩解。 后来梅西出道了,和马拉多纳比,除了球踢得好,做人也是杠杠的,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可就这样的梅西,也是被别人的球迷各种黑,有些梅迷跟他们对骂,乒乓球的粉圈现象和足球,特别是梅罗粉圈比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我基本不参战,因为你永远讲不过那些人,就像无神论者和教徒一样,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乒乓球也是如此,好好看球便是,不参与恶臭粉圈论战少很多烦恼。
国际乒联主要有哪些赛事?(AI) 问: 国际乒联主要有哪些赛事? 答: 国际乒联(ITTF)主办的赛事体系涵盖职业竞技、大众推广和奥运项目,以下是其核心赛事分类及具体说明: 一、世界乒乓球锦标赛(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 历史与地位:始于1926年,是国际乒联最早主办且最具影响力的赛事,被誉为乒乓球界的“世锦赛”。 - 赛制与项目: - 原为每年一届,1959年后改为两年一届,现分为团体赛(偶数年)和单项赛(奇数年),共设男/女团体、单打、双打及混双7个项目。 - 每个项目对应专属奖杯,如男子团体冠军获“斯韦思林杯”(Swaythling Cup),女子单打冠军获“盖斯特杯”(Geist Prize)。 - 中国表现:中国队长期占据优势,多次包揽全部冠军。 二、世界杯系列赛事(World Cup) 1. 单打世界杯: - 男子世界杯始于1980年(香港),女子世界杯始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届。 - 赛事以“埃文斯杯”命名,仅邀请顶尖选手参赛,奖金水平高。 2. 团体世界杯: - 首届于1990年在东京举办,2007年恢复后成为重要团体赛事,每届由男女各12支队伍角逐。 三、奥运会乒乓球比赛 - 历史与项目:1988年首尔奥运会首次将乒乓球列为正式项目,设男/女单打和双打;2008年改为团体赛,2020年东京奥运会新增混双项目。 - 影响力:作为四年一度的顶级赛事,奥运冠军是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巅峰荣誉之一,中国队多次实现金牌包揽。 四、WTT系列赛(World Table Tennis) 国际乒联为提升商业化水平推出的职业赛事体系,包含以下层级: 1. 大满贯赛(WTT Grand Smash): - 全年4站,如新加坡大满贯、中国大满贯,积分和奖金对标网球四大满贯,吸引全球顶尖选手。 2. 冠军赛(WTT Champions): - 每年6站(如重庆、仁川冠军赛),仅限单打,参赛门槛高(世界排名前32)。 3. 球星挑战赛(WTT Star Contender): - 分站赛形式,允许新秀与名将同台竞技,例如多哈球星挑战赛。 4. 混合团体世界杯: - 2025年新增赛事(成都站),采用创新赛制,强调团队协作。 五、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ITTF World Tour) - 历史与转型:1996年推出,2021年后逐步被WTT系列取代。原设男/女单打、双打,分站赛+总决赛模式,如中国公开赛、日本公开赛等。 - 晋级规则:资格赛+正赛单败淘汰制,总决赛积分排名前16选手参赛。 六、其他重要赛事 - 亚洲杯与亚锦赛:亚洲最高水平赛事,如深圳亚洲杯(2025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 全运会与全国锦标赛:中国国内最高级别赛事,为国家队选拔人才。 2025年重点赛事日历(部分) 时间 赛事 地点 1月30日2月9日 WTT新加坡大满贯 新加坡 2月19日23日 亚洲杯 深圳 5月 多哈世锦赛(团体) 多哈 12月 混合团体世界杯 成都 总结:国际乒联赛事体系兼顾竞技性与商业化,既有传统三大赛(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也有WTT创新职业赛事。中国选手在多项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WTT的推广使乒乓球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你搞清楚了吗,wtt系列赛事是商业赛还是职业赛?(AI) 问: 体育比赛的职业赛和商业赛有何不同? 答: 体育比赛中的职业赛和商业赛在目标、规则、参与主体和运作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区别如下: 一、核心目标不同 职业赛 以竞技成绩为核心,注重技术水平和比赛结果,运动员通过赛事积累积分、提升排名,并以此为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例如乒乓球职业赛中,运动员会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快速抢占前三板主动权,以高效得分策略为主。 引用案例:职业拳击、NBA联赛等均以竞技水平和长期职业发展为驱动力。 商业赛 以娱乐性和商业价值为导向,注重观众体验和品牌曝光。例如乒乓球商业赛中可能出现表演性质的“花式打法”,规则更灵活以增强观赏性。赛事常通过赞助、门票销售和媒体转播实现盈利。 引用案例:F1中国大奖赛通过本地化招商和媒体合作提升商业价值。 二、参赛资格与主体 职业赛 参与者需为注册职业运动员或俱乐部成员,通常有严格的技术门槛和资格审核。例如中超、CBA等联赛仅限职业运动员参与。 规则特点:职业赛规则标准化,裁判权威性高,运动员对判罚接受度较高。 商业赛 可对业余选手开放,甚至允许跨界参与(如明星表演赛)。例如马拉松赛事中业余爱好者可报名,而电竞商业赛则可能邀请网红或跨界选手。 规则特点:裁判权威性较低,需服务于赞助商或主办方需求,可能出现规则临时调整。 三、奖金与运作模式 职业赛 奖金来源于联盟分成、俱乐部投资等长期稳定渠道,同时与运动员积分和职业排名挂钩。例如网球四大满贯赛事奖金与全球排名直接关联。 运作特点:由职业联盟统一管理(如NBA的分工体系),强调长期生态建设。 商业赛 依赖赞助商和短期资本投入,奖金金额高但波动性大。例如“一球致胜”网球赛通过高额奖金吸引业余选手,并通过广告合作实现盈利。 运作特点:由企业主导,注重短期市场效应(如跨界合作、直播流量变现)。 四、社会功能与影响 职业赛 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化,培养专业人才,并通过职业联赛体系(如中超、CBA)提升国家竞技水平。 商业赛 促进城市经济(如旅游、餐饮消费)、品牌推广和文化融合。例如上海马拉松赛事带动周边产业,同时提升城市国际形象。
追星要想得开 看到球迷在吧里互撕,互黑对方的球员,卖惨,阴谋论,我觉得真不值得,即使你嘴上赢了,内心一定很舒服吗?很多年前我看欣赏巴蒂,但是不得不承认罗纳尔多的厉害。运动员主要是因为他的运动风格,成就让人追捧,但是,如果你喜欢他本人也无可厚非。不过,有一点,你有时需要与自己和解。 说说具体情况吧,我从上大学开始喜欢乒乓球,也打球,虽然打了40多年依旧是菜鸟,但就是喜欢。现役球员男队喜欢小胖,但不得不承认马龙的成就更高,我不是马龙的粉丝,嫉妒也没用,就是欣赏小胖,可能不仅仅是因为球,也许还有其他,主要是因为球。小胖这么多年起起伏伏,坎坎坷坷,庆幸的是小胖圆满了。即使小胖巴黎失败了我也不会嫉妒马龙,我不是他的粉丝但我尊重他。 再说女乒,这一批球员比较早关注陈梦,非常欣赏她,后来莎莎,鳗鱼杀出来,我成了莎莎的铁粉。莎莎东京输给陈梦我其实没觉得有什么,陈梦本来就很厚实,而且我也非常欣赏她,莎莎输给陈梦我能接受。巴黎期间莎莎占上风,但是陈梦的厚度让她卫冕了,即使我替莎莎遗憾,但输的没话可说,好在没输给别人。陈梦如果没拿大满贯,双奥也很完满了,莎莎还有机会。我不是鳗鱼的球迷,但鳗鱼是莎莎的竞争对手必须承认,我从不攻击任何球员。 喜欢球员没错,既要为他的成功开心,也要接受他的失败,而不是为此卖惨,阴谋论,辱骂他人,这其实是与自己和解,世事难全,你不接受也不行。
刘国梁辞职了wtt和ittf的职位还会保留吗
慢跑变健走了 以后基本上以健走为主,偶尔跑一次。词作家乔羽说他65岁之前跑步,之后走步,我觉得有道理。我61岁,逐渐过渡到完全健走。
澳门世界杯观感 男子决赛林诗栋被全面压制,不是他打得不好,而是对方不仅中远台对抗比林诗栋要好,其他也不差,也许林诗栋的反手略占优势。如果樊振东不回来,也许只有王楚钦能打败雨果。王楚钦发球被诟病,此次引入鹰眼让他发球放不开。其实他的发球是有优势的,速度,旋转,落点,至于被指责的遮挡,回抛和抛球高度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不同于技改。另外王楚钦这次体能也不好。希望多哈能找回状态。目前男队这两位位置很稳固。还是更看好王楚钦。 莎莎这次是自去年退赛以来状态与体能最好的一次,虽然莎莎会输给陈梦,鳗鱼,但是状态好的莎莎机会更多。鳗鱼可惜,体能一直是她的短板,如果调整好了她和莎莎位置是稳的。目前最大的威胁来自张本美和,有些方面有点像陈梦。虽然蒯曼赢了鳗鱼,但是很难战胜健康的鳗鱼。
恭喜莎莎夺冠
好好看球,好好侃球,乐在其中 因为兴趣爱上乒乓,享受乒乓运动,看比赛,聊比赛。有喜欢的球星,只为乒乓,赢了开心,输了遗憾,不嗔怒,不抱怨。
室内健身打卡
大家自己判断,2年前的视频。有谁拿出ITTF关于发球遮挡的定 大家自己判断,2年前的视频。有谁拿出ITTF关于发球遮挡的定义?
也谈鹰眼对这次世界杯的影响 首先说王楚钦,他的发球在一直是有争议的,几年前我曾逐帧看他的发球,说实在的不好判断,介于临界状态。他的主要问题是抛球高度和角度以及遮挡,看得出这次引入鹰眼对他影响很大,倒不是我认为他以往的比赛因发球占了多大便宜,而是鹰眼的引入让他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我觉得这对他有好处,适应鹰眼,他的发球还是很有威胁的,旋转,速度,长短。台内发球是最容易被视频识别的,更不用说鹰眼,这方面问题不大。王楚钦的实力没的说。 再说林诗栋,勾手发球有遮挡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另外抛球角度也是接近临界,我不认为发球对于他是问题,他的心理素质一流。王曼昱勾手发球也比较多,但是争议较少,希望小石头发球调整一下,这方面影响不大 外协只注意了小莫,他的抛球高度是有争议的。 孙颖莎,这次比赛状态和体能恢复了不少,但依然不是最佳状态。至于对她的发球质疑我不认同,手臂遮挡是最容易判断的,回放就可,更不用说鹰眼。 我查了一下,很多运动员都因为发球不让警告罚分,这是比赛的一部分,虽然每个人有区别,是因为发球习惯不同,上升到道德高度甚至网暴没必要。
莎莎今天状态好一点 但还是没有完全恢复最佳,蒯曼也许有希望。
这个吧真的不错 因为是阿迷,也经常到阿根廷球员所在的俱乐部贴吧逛,但没有关注,比如国米,利物浦,马竞,切尔西等。这些吧不知道是吧务有问题还是别的,阿根廷球员经常被攻击,特别是劳塔罗。本吧不错,不友善的利马请出去,也很少像某些吧不关心自己攻击他人。本来就该是聊球和球员球队信息的地方,但是有的吧成了吵架,攻击,阴谋论场所。 除了阿根廷足球,还关注了乒乓球,那里比某些足球贴吧还过分。
西蒙高茨和小莫的比赛观赏性真强啊 论成绩中国选手占上风,但是不得不承认欧洲选手打得精彩。
你需要选什么车? 很久不关注这个贴吧了,因为这里天天互撕,和手机吧,各个足球吧,乒乓球吧,乌克兰吧,还有这吧那吧的一个德行。不过还是觉得有必要对各种车的选择说几句话,希望对买车的有点帮助。我开过3辆车,第一辆是2005款君威,当初这车号称坦克一样安全,有一次被一姑娘开车侧面顶了一下,我的车没事,对方车灯坏了。这车最大的缺就是油耗高,3.0的排量随便都能跑出12升油以上,另外曲轴油封漏油,当时美系车的通病,开10年后小毛病也不少。2016年15万公里换了帕萨特1.8T,比君威省油,不过城区通勤至少10升油,如今开了15万公里了,换了一次变速箱机电单元的一个模块花了4000,底盘平衡杆胶套,摆臂胶套老化有异响,特别是冬季,其他尚好。22年摇号买了一辆比亚迪驱逐舰05,我觉得这款比亚迪是一辆性价比很高的车,车本身档次不高,本来就是代步车嘛,但是这车比油车智能化一些,有辅助驾驶,手机可以代替钥匙,导航比手机方便,可以遥控空调,语音指令,很方便。这车最大的优点就是省油,120公里纯电续航,平时城区开可以不用油,跑高速长途可以混动模式,即使亏电油耗也不超过5升。现在的车选择很多,传统燃油车,纯电车,插电混动,增程混动,油电弱混(如普锐斯),如何选车呢?如果您是玩车的,讲档次的,不差钱,那请您绕行,我是写给刚需的,代步的人群。现在的燃油车即便是卡罗拉,在城区也是比较费油的,如果非要买油车,而且是代步,我觉得丰田双擎不错,省油,也不需要充电。如果以城市通勤为主,而且充电方便,纯电车是不错的选择,现在纯电车价格范围很大。如果充电不太方便,可以考虑插电混动或者增程,至于纯电续航多大好,也看您充电条件,如果充电条件还行可以买纯电续航大一点的,短距离可以纯电模式,长距离或亏电用混动模式。如果充电不方便,纯电续航50公里足矣。增程和插混选哪个?如果以城市通勤为主,增程不错,甚至可以选长续航增程,增程的缺点是长途特别是高速公路油耗高于插混,市区不错。最后谈谈电池安全,锂电池,特别是三元锂电池,撞击起火的确是弱点,希望固态电池能解决这个问题以及续航问题。最后谈谈智驾。我开的比亚迪有ACC自适应巡航,高速上车少时能节省一部分体力。但有两个问题,一是车道识别有时会失败,再有就是遇到前方静止目标时刹车问题。我从不依赖ACC,只是累了,车少时用,但是随时准备接管。现在的智驾除了ACC功能,主要是和地图结合,有望使一些驾驶技术一般的人也能开车,但是安全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所以目前不能太依赖自驾。
新手咋到,请多关照 自我介绍一下,60后跑步爱好者,坚持跑步快4年了。年轻时喜欢的运动很多,爬山,游泳,乒乓球。疫情期间不小心受伤,室内运动经常受到现在,于是开始跑步,大概每周3,4次,每次5公里。去年开始放慢速度,健走+慢跑,配速在8~10分钟,心率120~130,之前配速在6~7分,心率130~140多,偏高。退休后每天健走十慢跑,强度基本在有氧运动区间。 听说著名词作家乔羽跑步到65岁,之后改为健走,我觉得不错,年纪大了不追求强度,动起来就好。 此外每天做一些力量练习,包括俯卧撑10~20次,分2组,立式健腹轮12次,撑双杠10次,有时做引体向上10次。
我怎么就成了阿迷 大学毕业那年看了墨西哥世界杯,因为那个半人半神的男人喜欢上了阿根廷足球,打那时起一直到现在都是阿迷,一晃快四十年了。退休后我还经常逛和阿根廷足球,阿根廷球员有关的贴吧,有时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为啥足球,特别是阿根廷足球在我的生活中占据了如此的位置? 最重要的因素肯定是那个人,没有他我不太可能成为阿迷,但是那个人不踢球了甚至不在了,我还是喜欢阿根廷足球,说明吸引我的应该是阿根廷足球本身,因为人种和文化甚至宗教都不是重要因素,我们那年代崇拜的是美国,再加上年轻时在美国接受教育和工作的经历,喜欢美国的各个方面,除了治安和足球。 年轻时很喜欢运动,运动一直是我的爱好,爬山,游泳,长跑,乒乓球,当然也有足球。现在除了足球踢不动了,还坚持跑步,打乒乓球,游泳和爬山,现在5公里跑配速还能达到5分半,还能引体向上10次,撑双杠10次,站立式健腹轮12次,俯卧撑20次。我想喜欢运动肯定是我成为球迷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我一直是个做具体工作的人,做了一辈子的科研,虽然没啥大的成就,但至少在自己的领域还是有点知名度的。我尊重领导工作,但是即便是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也从未想过做管理,最大的领导做到研究室主任,相当于正科级。到现在我还能写代码,退休前还试图学python但是不愿意打扰年轻人就放弃了,因为有很多配置的东西不会,语言本身没问题。喜欢做具体工作最大的好处是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是一种性格,甚至可以说有点浪漫的性格,因为足球和科学研究一样,是艺术,我喜欢艺术,但做不了经纪人。 年轻时因为足球也疯狂得不得了。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社媒,我最常去的是论坛,比如阿根廷风暴,估计吧里会有人知道。经常去巴西论坛攻击,攻击罗纳尔多,甚至人身攻击。也攻击过荷兰,英格兰,当然少不了德国,在多个论坛被群殴。我从来不是理中客,只是人老了才不屑于干那些,现在想起来很没意思,所以有时我也会劝阻球迷不要那样,但是谁没年轻过,自己以前那样凭什么剥夺人家年轻的权利?年轻时读书,考托福,考G,工作,在球坛骂人一样不少,年轻的时候不折腾,老了拿什么去回忆?天天在墙根晒太阳? 都说人到老了才活明白,真明白了吗,没有,只是做不同的事,本质一样。现在看书,和一两个好友喝茶,爬山,陪家人,当然少不了看球,和年轻时做的内容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安静了一些而已,不那么疯了。还有,老了喜欢唠叨,但是今天就唠叨这些吧。
阿根廷VS巴西 小蜘蛛进球,1: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