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寂夏幕 冬寂夏幕
关注:ADV电动滑板车联盟。了解很多电滑板车信息。
关注数: 46 粉丝数: 280 发帖数: 2,402 关注贴吧数: 38
2020-5-8日,阳江旅游真费心。特别是农贸市场宰客的恶心行为,作为一个广东人都感动脸上无光。 五一后打算再去阳江玩玩,选了海陵角,租了房子一家人打算自己买海鲜做,晚上烧烤。结果进去农贸市场里面连续买了几个档口都恶心的不行。 第一档:买海虾138一斤。随便拿了一些,大概就1斤出头,最多1.2斤,先拿一个超级大袋子,又厚又大那种,我说换个小的,然后换个小一点的倒过去(也不小,估计一两重),重点来了,明明我自己过手捞的,大概就一斤1-1.2斤左右的东西,店家称出个两斤正我说太多了,她又拿出7-8个,告知还有1.7斤,我老婆说拿来看看,然后店家真给了,打开看一眼也没有换死的,随手摸进去,结果老婆就在面头都可以捞出冰块,很透明那种。很直接说不要了。 第二档,拉尿虾,50元一斤,不让挑,但是捞起来看了要求不能有死的。自己看了每一个都是活的。大概来了2斤左右。硬称出三斤。我们拿过来看看。直接看到里面有死的,(死的已经发白发霉那种),袋子肯定原来就有很多死的。我们也直接没要。这种行为太恶心了,整个市场估计也差不多这样宰游客,反正只要你不会当地话基本就是给宰了。 评价:好比买房子去收楼,发现全是豆腐渣,承重墙30%是泡沫50%是泥沙20%是水泥”那种感觉。自己品。 其他就不说了。这个市场里面的档位我们已经没有信心。出去市场外面的地摊,走了两趟,买了虾和螃蟹等等,外面的街都是走鬼差不多,价格不贵,但是品种不够多。基本也买好了。完了再开车去超市,买了海虾。鱼。 海陵角再也不会去,其他地方不知道什么情况。反正我去了几个xx湾都没有出现过这种买卖行为。 一个海边旅游城市,海产是特色,沙滩是足点,海陵角水产商家的行为足以说明这个地方很坑游客。阳江,永别!
关于车辆高速摇摆(死亡摇摆)的解释和解决办法这个情况是二轮车 关于车辆高速摇摆(死亡摇摆)的解释和解决办法 这个情况是二轮车的:拖哉距。 也就是说。前轮轴点比车把中心点靠前。 这样设计是帮助车辆直行的时候通过应力帮助前轮一直辅正向前跑。使得驾驶直行时候可以很省力并稳定,车辆会寻迹直线行驶。(比如跑60码你还敢单手抽烟或者挠痒痒) 出现摇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举例一个情况,并把它分解,就很好理解。 当车辆直行的时候,遇到起伏,前轮就会出现很小幅度的不正,这个时候拖哉距就会帮助辅正向前轨迹。 但是驾驶者也会潜意识微动辅正前轮,导致过度辅正,来回重复,出现摇摆。 比如起伏的时候车子瞬间往右偏离,拖哉距和驾驶者同时作出微调向右摆,瞬间就会摆多了,车辆向右偏离,拖哉距和驾驶者又作出微调向左边摆,但是又摆多了,出现重复左右高频的摇摆。这个过程是很快的,上述只是分解,所以驾驶者感受就是自己努力控制车辆不摇,但是就一直摇,这个原因是车辆的拖载距介入微量辅助导致驾驶者操控失真。出现左右摇摆恒定惯性,如果不打破会一直摇摆下去,而且摇摆幅度就线性增大,最终倒下。 为何高速会出现,低速不容易出现摇摆:因为车辆高速行驶的时候,转向阻力变小,而且速度快了转向十分敏感。 所以一般出现高速摇,可以使用大力点刹或者加油提速,这样车辆很快就冷静下来走回直行,加减速度其实就是第三个作用力(相当于转向阻尼的作用),打破摇摆的重复惯性。 可以说,车辆容易出现高速摇摆,是设计车架能力不足,几乎所有摩托车和自行车都有拖哉距,自行车只是速度不快所以不容易出现。摩托车因为车重,速度快,很容易出现。大品牌工程师确实就拖哉距设计到位(前倾角度,配重,拖哉距长度等等配合好可以有效降低摇摆)。 综合:要解决拖哉距问题,要解决高速摇摆问题,最有效可行的办法是增加转向钛尺。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转向阻尼器。阻尼器就是有效缓冲拖哉距与驾驶者操控不匹配的有效第三股力量。其作用就是把拖哉距的对车辆状态控制的速度放慢降低频率,而不是高频状态,使得加速者反应不过来无法配合操控。 想象一下就明白:拖哉距是控制车辆方向的(无思维应力反应操控),驾驶者又是是控制车辆方向(有思维感官操控),一台车辆两个操控者?车辆肯定不听话。低速的时候,人是可以配合车辆的操控(辅助力)做到人车合一,但是高速的时候人就不能很好的配合车辆的操控(辅助力),因为高频,反应跟不上,所以转向阻尼器就是放慢车辆的操控(辅助力),使到驾驶者可以配合到车辆操控,达到整车的平稳驾驶。 基本很大超级跑车都有加装转向阻尼器,没有这个东西跑200-300码,神也反应不过来。必定摇摆失控。 加装转向阻尼器并不贵,建议驾驶比较激烈的车友或者觉得车辆容易摇摆的,自行加装,一般就是几百元内的即可。 新年第一个贴,愿各位车友出入平安。
130公里半夜滑板车回程广州。(辛酸)。年初五晚上10.30 130公里半夜滑板车回程广州。(辛酸)。 年初五晚上10.30回来广州,本来计划两点前能到。晚上车少。结果初五开始气温速降,天气说无雨,但是刚出门跑了25公里开始就下毛毛雨。就是毛毛雨,不是小雨,想着可能地区性雾气类的。 继续走。接着就苦逼了。。。一直毛毛雨雨。过了高明大桥开始就大毛毛雨。那个时候已经跑了50公里。地图显示剩余80公里。 衣服鞋子手套等等迎风的地方已经湿了。凌晨国道,一路寂静,感觉很冷,便利店都没,偶尔见加油站,但是里面不能抽烟,一直没休整。又没雨衣。 找个桥底休整一下,有过找旅馆先住宿一晚的想法,又想过回程,再看天气信息,**,12℃!初四还短袖啊,淋了一路毛毛雨,天气预报还提示当前位置未来两小时无雨(**),真出门没看黄历。 点了两根烟思考,如果天气预报说无雨,但实际一直下毛毛雨,应该是气温骤降导致的,继续走应该无大雨,或许再走下去会停雨。翻了箱子,找了两个塑料袋子,套上鞋子裤口(挡风,脚一直抗议冷)。翻出背包,背胸前当风雨。打开酷狗单驱循环(胡二的《一百万个可能》)。口罩找不着,没事了。咬个槟榔活动嘴巴。继续走! ps;这路回来发现电池掉压很快。15公里的时候就发现了,停车检查好几次,看看是否胎压不足或者刹车盘蹭蝶,但是均无问题。后来发现从肇庆回来广州,前面50公里是爬升的路况,加上气温很低电池不耐用,在加上行李很重,估计有60斤。所以把巡航速度从50码下降到40码,保证安全电量。 这次行程又冷又下雨,前半段因为担心电量不足又不支持快速跑,跑了50公里后计算续航,稳稳能到广州荔湾了。进到广州,找地方充电或者货拉拉都方便,把速度拉起来跑。顶着风雨一路跑。 转个大运,希望今年顺利有成
看了ADV顶级车的视频,突然感觉年轻了,求入门版ADV介绍 最近看了宝马水鸟的一些视频,中毒ADV。 本人十多年前就玩摩托车,125CC农用车,哪个适合还拆发动机换过缸,后来到广州读书工作已经十多年了,这边禁魔,一直没想起摩托车,摩托车在我印象就两种,低端车抖得发麻,高端车就是速度街车,趴的腰疼,快得掉胆。 自从了解了ADV,感觉一下就热血了。摩旅,或许是十多年城市生活的一直释放。 最近了解摩托车,发现摩托车已经不想以前那样只有工具车,细分很多,特别是定位上。我看好了ADV,但是资金有限,也很久没了解过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各方面维护等好像比125CC工具车复杂很多),现在的摩托车关于使用感受上有多少提升都不清楚,所以想买一个入门版的ADV,不要粗糙,不要速度,不求繁琐功能,重点关注:预算3W左右,250-400排量,发动机调配的低扭表现好,低转扭力输出大(国道容易超大货车),极速不在乎,能跑个80码震动不大最好了。整车可靠性,入弯操控性比较理想的(就是弯道正常速度稳定性更高的)。这段时间也潜水很久,了解到发动机调校有点偏高转,有的偏低转。真心不喜欢高转才爆扭的发动机。下面是我可以找到价格合适的ADV,访ADV也算。入门不讲究,主要看看使用摩托车的旅行的感受。 一、升仕310ADV(官方指导零售价:25800元) 二、豪爵铃木DL250(官方指导零售价:标准版:29880元,ABS版:31880元 二、豪爵铃木DL250(官方指导零售价:标准版:29880元,ABS版:31880元 三、宝马G310 GS(官方指导零售价:51310元) 四,黄河 HH300GY(官方指导零售价:14980元) 六、银钢铁拳TAKKEN(官方指导零售价:10980元)丑 七、川崎Versys-X300(官方指导零售价:标准版: 4.75 万元,旅行版售价 5.29 万元) 八、金鹏250 不求全部都介绍一下。但求有这些车的老司机都讲解一下,在这里吐吐苦水或者表演一下你的爱车。 特别是发动机表现,比如超车用什么档位,多少码到多少码左右,提速感受如何,提速过程震动大不大,声音刺耳不等等。谢谢啦!
双驱滑板车刹车制动系统(二活塞民用篇) 好久没来贴吧了。复制粘贴一下聊天记录弄个经验贴。关于滑板车选择禧玛诺油刹的个人经验。 本人准备给滑板车换油刹,因为之前一代使用m675已经跑了两万公里,来令片换过几十对。对于针对自行车设计的禧玛诺品牌改装到滑板车上总结一些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对准备换油刹的朋友在选择上有帮助,个人经验。不认同也不深入讨论。信不信也可以。 话题源于在群里建议一位车友说起下台车选择7000还是8000好。我建议入老款675/785。新款7000/8000不合适他。轻量化后刹把用力捏会形变量比老款大,显得手感偏软。新款m7000系列只针对自行车设计。最大升级就是手刹一体设计,整体轻量化。我们滑板车用老款好。磕磕碰碰就结实。不容易出毛病。 先简单科普一下禧玛诺整体常用系列。 老款m315等3字头对应新款m3000, m447等对应m4000系列, 新款没有5000系列。 m615对应m6000系列(级别Deore), m675就是m7000系列(级别slx), m785就是m8000系列,(级别xt) m820等以上就是m9000系列(xtr)。附图1 新老款实际体现差别在重量上再次轻量化,但是按克来算的。减轻重量对于顶级人力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改装。但对于大几十斤的双驱滑板车,个人觉得重要性可以忽略不记。相反!老款用料更结实更耐用,更时候非竞赛玩家使用。同一系列上选择新款和老款,这个关系都不大,主要看个人喜欢。附图2 个人这次给dt二代升级油刹还是选择m675,一代也是675已经跑了2万多公里。至于为什么选择m675这个老款呢?因为觉得这个m675对于本人二代是最合适的一个型号,其次就是m785。 首先先表明一下客观立场,个人并不是一定要到那个等级的油刹才是标准,这方面本身没有标准,个人玩家愿意花精力把原装机械刹车更换油刹,已经是刹车的一大进步改装。 就dt品牌而言,3系列也比原装机械刹车提升很多。二代后的dt都标配强大的电磁刹车,就是补充机械刹车制动不足。 针对自行车设计的禧玛诺。在等级上划分是很专业,前面不说,Deore级别,到slx级别,再到xt级别,再到xtr顶级。slx的性能简称小xtr,非常接近xt。上了slx就足够足够。 下面就个人实践经验仔细分析一下禧玛诺的产品,在等级划分上,改装到滑板车后是否也是这样递增? 选择油刹主要选择两个部件。 首先看刹把的机构,再看鲍鱼结构。slx和xt刹车把比m6000以及以下系列的刹把机构上,是多了一个转点。这个是贡杠原理,m6000以下的产品使用的直推泵机构,m7000以上产品是使用转点贡杆推泵,这个转点就是决定了手感的清晰度,即对夹器对刹车盘的制动力大小更容易控制。m7000比m6000刹把的提升很重要一点就是急刹车抱死的临界点很清晰,相对不容易抱死。 第二个部件就是鲍鱼结构。实在不知道有多少区别,很微小。就是活塞缝隙距离多一点,顶级系列多应用碳纤维等。基本一样。 所以要选择油刹。关键看刹把。自行车很重视重量。所以选择禧玛诺的等级越高越能提现差距。滑板车在这点上就没区别了。最主要分水岭就是m6000以下和m7000以上这两个等级。过了就足够。剩下只看钱包。所以我选择675首先因为钱包。第二就是因为喜欢银色。钱包大就入m785。为什么选择老款不是新款?因为7000是新款只有黑色。675是老款。一个档次的东西。新款提升的是轻量化。按克来算的。对于dt九牛一毛。基本没有意义,就和钛螺丝话题一样。 最关键的是颜色。刹把颜色。银色搭配黑狗dt,突出又醒目。 个人实践经验分享,希望对各位普通投入的车友选择禧玛诺油刹有帮助。 滑板车选择油刹的实践个人经验。 专业油刹设计都是针对自行车的。 自行车是大轮子低转速大扭矩制动。 滑板车是小轮子高转速低扭力制动。 这有本质区别。禧玛诺等级越高制动力越高。比如4活塞。其他品牌还要6活塞,还要玩家一个轮子安装上两个6活塞一共12个6组来令片。这刹车一下撞石头的感觉吧!哈。没试过! 第一,刹把。刹把以禧玛诺品牌系列选择。xt比较slx制动力稍微提升一点。刹车把机构是一样的。制动力提升源自活塞的微小改动,所以提现一点点制动力。那么问题来了。前面说了slx7000比m6000提升了抱死轮子的手感清晰。不容易造成抱死的危险情况。这个就说明那怕6000系列对于滑板车都有足够的制动力! 本人就使用过朋友的m447油刹。紧急制动时候抱死是经常的事情。所以不满意的就是因为m447抱死清晰度不够手感。所有实践出来的经验就是不要用制动力不够选择油刹等级。 滑板车"高速低扭制动"的特点决定了不要把禧玛诺在自行车上的理论完全照搬弄过来。 第二,就是散热问题了,同样60码速度制动。滑板车比自行车重量大,转速快。发热就会更大。所有滑板车选择油刹就要考虑散热。slx系列全陶瓷活塞就是为了散热设计。所以slx综合性能和更合适滑板车选择。 禧玛诺等级系列划分,在滑板车上并不是越高越好。请不要进入这个误区! 朋友的r7~100斤宽胎和越野~80斤宽胎,都是使用xt785,测试条件下,紧急制动多次,经常很随意就抱死,R7较越野出现抱死的次数更少,出现抱死后修正刹车力度的距离更短。因为R7更重(还要其他方面不仔细说,只针对油刹制动力)。两个车制动力已经过剩。如果在60斤左右一二代车或者其他品牌的滑板车上,制动力就更过剩。 制动力越过剩就很容易导致紧急制动抱死打滑的危险情况。这些低端产品可不是汽车,是不可能有abs这样的刹车辅助系统。 刹车抱死是很危险的情况。车速越高出现抱死越危险。危险指数是翻倍数上去的。 所以滑板车选择禧玛诺油刹必须看四点。 制动力不足。 (不存在,除非其他因素,比如主要油刹安装时排不清气,来令片或者刹车盘有油,还要来令片质量等) 制动力过剩。 (突发情况时候,人是条件反射刹车,潜意识动作是大力刹车还是慢下来,制动力过剩打滑就容易出现,发生抱死情况的行驶速度就会越高。实际驾驶过程和测试刹车驾驶对于刹车的专注度是有区别)。 散热性能(散热来令片可以辅助) 手感(人工ABS系统,滑板车中最安全的辅助系统,这个需要驾驶经验,没有近路可走)。 从个人实际使用经验上。slx最完美。本人130斤,综合200斤。如果你体重是200斤又不一样。需要考虑体重加车重。所以一代二代车主,建议选择7000和8000之间。主要参考自己体重。不要听信玩自行车的那套伦理。选择错误多花钱又不爽吃亏的是自己。 有的朋友反馈我没有使用过四活塞六活塞的没有发言权。四活塞六活塞我当然没有发言权,所有标题标志二活塞。我也不想研究多活塞的滑板车刹车。车无完车人无完人。本人不在玩"竞速装备"的世界里。 以上都是个人使用经验。不认同没关系。不用深入讨论。每个人都有标准。我分享的目的就是让大部分普通玩家选择油刹的可以更清晰定位。因为有很多朋友没试过油刹。或者没试过油刹安装滑板车上后的手感。就好像我没用4活塞和14活塞一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