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洗头来飘柔 和尚洗头来飘柔
关注数: 4 粉丝数: 1 发帖数: 1,583 关注贴吧数: 1
忆儿时的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我的记忆中,过年对于小孩子是最具有诱惑力的。我现在回忆不起曾经过了多少个干干爽爽的年,每到过年,总是天空中飘着小雨,甚至有时飘着雪花。还好不是滂沱大雨,不致于让人失望到极点。虽然天公不作美,但过年的气氛依旧热烈。当然要是下了雪,孩子们反而会更高兴,皑皑白雪将年带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这正好迎合了儿时的心理。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雪,并不妨碍我们出门找玩伴放花炮,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那是新年祝福的音符。��在我们那当地,过年有很多说法。由于年龄问题,大人们说的,小孩子大多数是相信的。吃年夜饭之前,必须摆好桌子,备齐酒菜,对着大门口,是祭祖的意思。其中有只蒸好的鸡,几杯米酒,家父在前面上香,嘴里念着有点听不懂的话语,我就在后面“唱呀”,虽然至今还不知到家父说了些什么,但一定是些祝福的话语吧,祭过祖先后,母亲总是准备好个红包递给我,说是祖宗可以保佑我平安发达,虽然至今都不太信那东西,但至少在那时我那时是信的。大年三十这天全家是要洗澡换衣服的,母亲说洗个澡换身新衣服,代表着洗去了先年的“债”、烦恼、霉运,代表着来年好运,“新新”向荣,那时的我很乖,完全按照母亲吩咐的去做,虽然现在长大了,或多或少存在些“叛逆”心理,但在这个时候我还是会听母亲的话,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有所新的突破和收获。除夕之夜全家至少要等到零点后才睡觉,那时的我喜欢放烟花,但不敢放鞭炮,全家看完春节晚会后,就等着零点的到来,随着五四三二一的喊出,我拿出早早准备好的烟花就是一点,漂亮的烟花陪伴着天真的童年,现在长大了大概两年每放烟花了。。。这天,全家要在天亮之前起床,因为在当地要趁其他亲戚朋友在拜年之前把早餐吃完,否则就会被“打破年饭”不吉利的,母亲还让我趁天亮外面拾些柴(财)回来,而且是越早越好,说是可以早发财,更加灵验。现在想想,其中很多说法都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美好的祝愿。��俗话说:小孩望过年,大人望插田。没有丰收年,就没有快乐年。小孩子总是无忧无虑,日子过得再艰难,大人们也不会让孩子们在过年的时候失望。记得那时,家父在当地和几位叔叔合伙办了个工厂,由于经营不善,亏了血本,还欠了不少外债,加之那时又在修新房,家里的经济情况可想而知。。。其实,那时的我并不奢侈,除了一身新衣裳和一双新袜子,一双新鞋,和小时酷爱的一箱烟花,再也不奢求其他的。但在那几年,全家收入仅靠家父一个人的工资,还要还债,所以年是难得富裕的,即使这样,家里还是极力满足了我。在当地有的家里生活不宽裕,甚至欠了一屁股债,只能靠杀头大肥猪过年,这样既解决了油水问题,又可以用猪肉钱为小孩子买新衣裳。大人们是无所谓新衣裳的,依旧平时穿得褪了色的粗布衣服。小孩子可不管大人有没有新衣裳穿,只要自己有新衣裳穿就很高兴了。��过了正月初一,就开始走亲戚,也就是拜年。因而亲戚间的关系便在年间显得更加亲密。可正月初一一过,特别在农村,有的大人就闲不住了,妇女开始下水洗衣,男人们开始下地弄庄稼。可小孩依旧沉浸在年的欢快气氛中。转眼间三天年就溜走了,年的氛围便不那么浓烈了,小孩子在留恋年的心情中,开始埋怨年过得太快。大人们则无所谓的,反正一年到头忙活贯了,不在地里辛勤地侍候庄稼,年是不会过得称心的。因此又有农谚说:过了正月十五,还了苦中苦。或许是为了安抚大家一颗留恋的心,人们又在正月初七那天过小年,又叫赖年。��现在家里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常说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了。除了传承年的习俗,我已没有当初对年的渴望和祈盼。可能是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已不像过去那么强烈罢了,现在大人们不再为因过年买不起肉而发愁,也不再为小孩过年没有新衣裳穿而烦恼。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对于来年,人们会越来越充满信心。过了年,大家外出的外出,上班的上班,上班第一天还有个大大的红包拿,开始了新的一年的拼搏~~~ 新年又快来临了,你的感想如何?
湖南省2007年选调生选拔工作公告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共同研究决定,2007年继续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乡镇(街道)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计划    全省计划选调323名。其中,长沙17名,株洲45名,湘潭10名,岳阳10名,衡阳43名,邵阳26名,常德26名,益阳15名,娄底30名,郴州12名,永州15名,怀化40名,张家界11名,湘西自治州23名。     具体选调计划详见《湖南省2007年选调生计划一览表》。    二、选调对象及条件    选调对象是普通高等院校2007届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选调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政治素质好,品行端正,是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或优秀共青团员,在校期间至少有一次被评为校、院(系)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或“优秀团员”;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协调、文字综合、语言表达能力,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担任过班以上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必须获得相应学位;适合从事党政工作,本人愿意并服从组织分配;身体健康,本科生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在28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可适当放宽;符合所报考市州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在我省服务的2006年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志愿者,表现优秀的,经服务地县(市、区)委组织部推荐,可以报考。    三、选调程序    1、学校推荐和报名。选调生推荐工作由高校党委组织部负责,学生工作部(处)、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和院(系)党组织配合。学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表明个人选调去向。各校(院)党委组织部根据选调条件认真审查和筛选,审定推荐对象名单,人数不限。推荐对象不能同时向两个以上(含两个)市州推荐。推荐对象应填写《湖南省选调到乡镇(街道)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推荐表》,院(系)党组织、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校(院)党委组织部应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并提出推荐意见。推荐对象凭推荐表(一式三份)、身份证和学生证原件,参加选调生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各市州选派人员参加对报名资格的审查工作,资格审查合格的报考人员发给笔试准考证。    2、录用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按50%的比例折算成综合成绩。笔试由省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成绩分别按50%的比例折算成笔试总成绩。本次笔试不指定复习用书,笔试范围以《全国2006年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录用考试大纲》为准。面试以结构化面试为主,由各市州委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市州人事局、教育局派人参加。有关考务工作另行通知。    为提高选调生质量,以下对象笔试总成绩予以加分:省部授予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加5分;研究生加3分;少数民族学生或志愿到湘西自治州工作的加2分。同时符合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取最高值加分。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统一划定笔试总成绩合格线。根据笔试总成绩,以市州为单位,从报考同一市州同一专业大类总成绩在合格线以上的对象中由高分到低分,按选调计划1:2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达不到面试比例的,按笔试总成绩在合格线以上的实际人数确定面试对象。    4月中上旬,各市州委组织部,市州人事局、教育局统一抽调人员,组成面试领导小组,通知面试对象到各市州指定地点进行面试。    3、体检。体检工作由各市州委组织部具体负责,按照选拔计划以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对象,如有体检不合格者,按综合成绩排名依次替补。    4、考察。4月中旬,各市州委组织部,市州人事局、教育局统一抽调人员,组成考察组,到有关高校对体检合格后的拟选调对象按照1:1的比例进行考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