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尘客 了尘客
看惯了世间悲欢离合,淡漠了红尘恩爱情仇
关注数: 137 粉丝数: 211 发帖数: 8,989 关注贴吧数: 62
又被点亮了。。。。。那俺也来说说 还那句话,老汉木有文化,初中毕业,写的不好,想那写那,劳您架凑合看吧 又被点名了。说说:1.以前木有担任小吧的经验,昨天刚上任,倒是也看了看吧规,记得还不大熟悉 2,今天上来删除了几个带网址的帖子和回复,木有留心细看这个吵架的帖子。是俺失职,俺反省。 3.本人认为做个小吧,不是就拿到了上方宝剑,应该用些心思和吧友沟通,当然也不排除使用非常手段,你也可以封删他的帖子 4,做为小吧,我想咱的义务和责任是相同的。看样子楼主在帖子里要比俺早到,不知道为什么木有和他沟通,木有删除它的谩骂,封了他的帖子 如有疑问和不满可以随时向大吧和百度贴吧管理处提出申诉和抗议 俺一直觉得贴吧是交流的场所,虽然网络虚拟但是感情却虚拟不来的,有句话说的好,你的心里容不下世界,世界也就容不下你。字里行间难免夹杂个人感情,相信吧友的眼都是雪亮的,谁是谁非我也拿不准,所以有关吵架的帖子俺一概不管,还请提交吧主处理。记得俺木有上任小吧以前就有几贴相互攻击摩擦火花的帖子,俺也是嬉笑玩之。 俺是个小吧不假,但俺始终是吧里的一个茶客,俺也不认为谁赋予了俺生杀的权利 @猪头山伯爵 @会跳舞的比基尼 @小威威儿house @尚品茶屋 @迷惘鸭鸭 喊你们来不为别的,就是做个见证,俺就是茶吧的一员,一个茶客,俺会在这里为吧友打扫卫生,让吧友更舒适,所以俺努力的发现和删除那些垃圾帖子,俺的工作量相信大吧也可以看到。很多吧友进到帖子发现很干净,木有广告,木有垃圾,却忽略了大吧和小吧的工作,是他们在默默的耕耘,这些俺木有做小吧之前是不知道的,所以也请各位吧友给予理解和支持,共同营造茶吧和谐的气氛,俺也相信真正热爱和关心这块地方的人才是永远的常客
国家严控三公消费 明前龙井茶价格跳水三成多 2013-03-22 07:55: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3-03-22 07:55: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提要] “国家严控三公消费后,原本销量较好的高档礼品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库存和滞销现象,从而导致今年西湖龙井“明前茶”收购价整体下降三分之一,一类保护区的收购价已从去年的3500元/斤,降至今年的2200-2500元/斤。明前龙井茶   “国家严控三公消费后,原本销量较好的高档礼品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库存和滞销现象,从而导致今年西湖龙井“明前茶”收购价整体下降三分之一,一类保护区的收购价已从去年的3500元/斤,降至今年的2200-2500元/斤。”   本报讯 “从去年年底高档白酒滞销开始,今年开春首当其冲的则是高档礼品茶。”杭州西湖茶叶市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春仁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高档礼品茶滞销导致今年西湖龙井“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收购价整体下降三分之一。  西湖龙井已进入采摘期,与往年的火爆场景不同的是,今年茶叶市场行情惨淡。陈春仁表示,高档茶叶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严控三公消费,这一行为导致原本销量较好的高档礼品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库存和滞销现象。“高档茶叶本来就是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现在不让送礼了,自然买的人就少了。”他说,自己的西湖茶叶市场共有三百家商户,大家普遍反映今年的生意难做。  陈春仁透露,开春之时,杭州当地政府部门曾召集茶叶龙头企业召开座谈会,并将今年的“明前茶”收购价格确定了下来。目前一类保护区的收购价是2200-2500元/斤,而去年是3500元/斤,二类保护区的收购价则在1200-1500元/斤,去年则在2000元/斤左右。  “今年市场的价格应该是低收低卖。”正在杭州收购新茶的北京元长厚茶庄副总经理李钢告诉记者,去年明前头茬龙井每斤对外卖9800元,今年定价8500元,而此前媒体报道称,本周这个价格已经变成了7500元/斤。李钢没有透露具体的采购价格,“收购价当然是跌了不少。”他告诉记者,“我们采用的是少进勤进的采购方法,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来确定进货量。按照实际情况完成销售。”   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内部人士表示,今年宏观调控力度较大,短期内茶叶的需求量会萎缩。这对于目前正在准备上市的茶企来说,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杭州一茶农也向记者透露,新茶刚上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销售估计不如往年。
让宗教的回归宗教,经济的回归经济(转)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rednet.cn&urlrefer=4b534b339261cc0c7319a52c1f5d72f0 2012/10/26 0:41:53 红网 字体: 【大 中 小】 国家宗教事务局等10部门近日联合下发文件,就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提出意见,制止和纠正佛教寺庙、道教宫观“被承包”“被上市”等现象。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负责人2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是满足信教群众宗教需要的场所,旅游和经济不是其主要社会功能。(10月25日《广州日报》) 在寺庙宫观的旅游和经济功能被发现并重视之前,大部分此类建筑都处于颓败的状态之中,很多甚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遭到了破坏拆毁。其旅游、经济功能被重视,客观上来讲,对这些建筑的保存和修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保护、修缮、开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旅游和经济,而不是为了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需要,也使得这些原本出世的场所被涂上了浓重的功利入世的色彩。 在这种情况之下,佛教寺庙、道教宫观被“承包”、“被上市”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是在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的当下,从佛堂道观等宗教场所吸引的旅游者手中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也就成了这些宗教场所所在地的旅游部门的目标。这种目标导向使得这些宗教场所原本所应承担的满足信教群众宗教需要的功能不再重要,旅游和经济功能反而成了重中之中。由于旅游、经济必须依托宗教场所而存在,当旅游、经济功能本身出现问题时,宗教场所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众矢之的。 由于普通公众普遍存在宗教知识的缺乏,以及分辨能力不强、质疑意识不足等问题,他们很难将打着宗教场所旗号实则与其并不相关的商业行为与宗教场所本身区别开来,加之很多此类商业行为与宗教场所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结合得太过紧密,甚至地方旅游部门及商业宣传也会刻意模糊两者之间的区别,其结果便是,人们很容易把对商家或旅游部门的怨气全部归罪到了宗教场所及教职人员的身上。 于是乎,在很多人眼里,原本出世的和尚、道士们入世太深了,原本居于红尘之外的他们迷失在了滚滚红尘之中。加之假僧假道的欺骗或不法行为给人们留下的不良印象,使得真正的修行者在公众以上的形象越来越差。对于真正的修行者来说,虽然改变的不是他们,而是人们对他们的看法,但是,这种改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在旅游成为人们重要休闲方式的当下,完全避免旅游和经济对宗教场所的影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将旅游和经济功能与宗教场所最大可能地分离,强化或者说回归宗教活动场所的宗教功能,却是可以而且必须做到的。明示宗教活动场所和非宗教活动场所、打击假冒教职人员等措施,对于重树教职人员的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满足信教群众的需求,甚至是繁荣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都是极为必要的。 [稿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王俞]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