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beifox1 huabeifox1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53 发帖数: 3,324 关注贴吧数: 21
看完了《大雄的天空理想乡》 最可怕的不是不完美,而是追求完美过程中的疯狂 ——评《大雄的天空理想乡》 看完《大雄的天空理想乡》有几天了,按理说该说点什么,但中年人总是为五斗米所累,难逃案牍劳形,便误了下来,趁着周末找时间说说吧。 反乌托邦一直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比如《美丽新世界》《1984》《黑客帝国》等等,着重描述了一个黑暗、恐怖、灭绝人性的未来世界。但人们不会刻意将自己推入痛苦当中,可反乌托邦还是会存在,就是因为所谓的反乌托邦,很多都是人们在追求乌托邦的过程中无意间制造出来的。 智人这个物种自从诞生以来,一直在追求幸福,一直在为自己和后代的生活更加美好而努力,而这种努力的主要方式,就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尤其是进入工业时代之后,人们越来越多地相信,可以通过解决某些关键问题,让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不满足于现状,似乎是智人的底层设计,出了山洞要宫殿,有了火车要飞机,在这种持续不断地不满足之下,智人的足迹从山洞走到了月球。而对社会的不满足,更是各个时代永恒的主题。在20世纪,人类面对资本主义带来的贫富差距和人格异化等问题,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创造出三条道路,即德国意大利的极右派、苏联的极左派和欧美的自由主义。极右派就像麦加托比亚的机器人一样,希望通过奴役其他民族来实现自己民族的乌托邦,而极左派希望通过财产的公有和生产的计划消灭两极分化和生产力的浪费,创造出属于所有人的乌托邦,自由主义则寄希望于理性人理论和市场之手,希望依靠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实现大致公平的乌托邦。现在已经到21世纪了,回头看看,德国意大利的实践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苏联的实践曾经创造了辉煌,但最终难以持久,自由主义似乎已经一统天下,但这一体系创造的世界离乌托邦还有很大差距。但无论哪一条路线,都曾经有无数的追随者为之疯狂,为之牺牲,而这种疯狂,就来自于人类对缺点深恶痛绝的本能。 大雄的生活大体上是幸福的,和朋友们关系也不错,但朋友们只是不错,而不是完美,胖虎(剧场版)很仗义但很暴力,小夫很聪明但喜欢刁难人,最可爱的静香也有些固执,于是,大雄还是希望朋友们能更完美,并为此去痴迷和追求乌托邦。类似的,在人类社会中,相对幸福会更加凸显已经存在的不完美,从而激发变革的欲望,这也是大革命为什么首先在生活条件较好的法国,而不是在更加落后贫困的俄国爆发的部分原因。除了绝对值上的不完美之外,变故导致的落差更容易影响人的心理,比如一战战败又遭遇经济危机的德国,陷入持久战资源崩溃的俄国等等,民众都强烈渴望新的理论能给自己带来一个没有那么多缺点的乌托邦。 没有哪个乌托邦是免费的,人们要克服缺点,就总要调整一些东西,而这些调整,却不可避免地要消除原有的一些优点,大雄的朋友们缺点没有了,但优点也没有了,社会变革是个细活,必须综合考量,很忌讳“最起码就可以如何如何”这类的莽夫想法。比如大雄如果觉得“最起码不用写作业了,最起码朋友会很友善”,那就坏事了。 最后,人们追求乌托邦的强烈愿望,也常常会成为野心家的工具,德国走过的路我们现在还都记得,《1984》里的大洋国变成了压抑的地狱,《动物庄园》里的猪最终也“比其他动物更平等”,如果天空乌托邦成功了,雷博士的未来成为老大哥或者拿破仑,也是大概率事件。 也许,在经过无数次碰壁之后,接受自己和社会的不完美,勇敢但冷静地去追求一份份小小的幸福,真正的乌托邦就会出现在每一颗开朗的心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