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cy Brcy
关注数: 2 粉丝数: 166 发帖数: 15,773 关注贴吧数: 30
【£°Brcy °£】读者 简介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行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办刊宗旨      《读者》杂志多年以来,始终以弘扬人类优秀文化为己任,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遵循“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这一办刊理念,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
【£°Brcy °£】别人的弱点,我的机会        18世纪,印刷厂大多是手工作坊。作坊主往往同时也是印刷工,当时有个叫安的人,手里有一份让所有印刷商眼红的合同——他包揽了所有印制宾夕法尼亚洲政府文件和宣传品的活儿。           虽然布来的印刷厂秩序混乱,印刷质量不高,但因为有了合同,他感到高枕无忧。 有一次,一位宾州政付官员要在大会上宣读一篇重要的致词,要求布来为他印制发言稿。布来又和他从前一样,把文件马马乎乎排版,草草的印刷出来。 另一名年轻的印刷商,注意到布来的的弱点,知道他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年轻的人找来官员致辞的原稿,费尽心思的把版式设计的优美大方,又严谨的依照原稿一遍遍地核对印刷品上的字。然后他把自己印刷的内容精确,样式美观的致辞,送到每位政府官员手里,同时附加上对官员的致辞的见解。他还给每位参加议会的人也发了一份,并在致辞后面附加上了一段话,感谢他们对宾州的关心。         可想而知,第二年政府就和这个年轻人签定了印刷合同。这年轻人就叫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懂得等待时间,更懂得如何利用它。在往后的故事众人皆知:年轻人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从印刷工成长为作家,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家,并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他去世后,墓碑上只简单刻着“富兰克林,印刷工人”几个字。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