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疯时刻 尖疯时刻
关注数: 113 粉丝数: 242 发帖数: 2,399 关注贴吧数: 19
临淄景点介绍——淄河 淄河又称淄水或淄江。是山东重要河流之一、淄博境内最大的河流。临淄因临近淄水而得名,临淄人把养育了自己的淄河当淄 河 淄河发源于泰沂山脉及东南部的鲁山山脉,经博山、淄川两区及青州市流入临淄区境内,再北去广饶县汇流小清河,全长122公里。临淄境内河段42.5公里,流域面积227.1平方公里,河床宽一般在500—800米,最宽1公里以上。河岸峰高,落差大,行洪快,力量最大时2030立方米/秒。因其河床沿山坡断裂层伸延,多渗漏,故有“淄河十八漏”之说。 淄河千古流长,既滋润了古齐大地,也孕育了临淄的文明。《禹贡》记载:“潍淄其道(导)。”《元和郡县志》中,亦记有大禹疏导淄河的传说。据考证,距今8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渔猎种植。此后,勤劳智慧的临淄人民,一代一代,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举世闻明的齐文化,谱写了人类历史的绚丽篇章。太公湖 淄河进入临淄境内,首先汇集金山镇境内的诸多河流沟渠。该镇地处临淄南部边陲,境内有81座山头,109条沟。屏峙西南边陲的凤凰山,主峰天堂寨海拔509.4米,为临淄区最高峰。山隘白马关,扼通往淄川、博山的交通要道,险岩陡峭,形势险峻。 金山镇地段,由于两岸悬崖多,落差大,河流曲折蜿蜒,呈“之”字形状。每逢夏秋季节,山洪暴发,浪花飞溅,咆哮轰鸣,几十里内不绝于耳。出南仇村西行2.5公里,有一名胜――公泉峪,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泉水常年流淌,过南仇南门处石桥下汇入淄河。相传,宋代雍熙年间,当地遇到特大旱灾,方圆十数里村民皆来汲水,“公泉”之名由此得来。现峪内有始建于宋代的“公泉书院”遗址,明初进士曹凯幼年曾读书于此,老年致仕亦在此隐居。公泉旁有亚圣祠一座,传说孟子当年来齐讲学,曾在此居住。另有白龙庙,传说有一白龙居住,故名“白龙洞”,深不可测。阴雨天气有白云从洞中溢出,因此,天旱时节,百姓常来祈雨,常年香火不断。公泉峪东山口有一天然屏障,名曰“蜂子山”。传说此山有一只金蜂,为蜂王,山上成千上万只蜜蜂积聚于此,群蜂过时,遮天蔽日,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后来,齐鲁石化公司在山顶辟建为蜂山公园,成为节假日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淄河过此向东北方向流去,至牛山西北脚,约5公里地段。沿流河床广阔,河滩多砂石。两岸百姓在河滩开石造田,栽种西瓜。因河水甘冽,沙滩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所产西瓜甘甜可口,“临淄西瓜”自此远近闻名。淄河东岸,牛山西北麓,有一处清澈甘甜的泉水――天齐渊,俗称温泉。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到此祭祀天主神。 淄河过牛山山麓,曲折东流到柳店村。这里是淄河与东西古道相交之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称马陉。《左传》记载:“入自丘舆,击马陉是也”。就指此地。去此以东,在淄河店东和柳店村南,各有烽火台遗址一处,曾有清兵驻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二月中旬,南捻军越青石关进周村,破金岭镇东去,曾在淄河店全歼驻守此地的旗兵及益都乡团。临淄八景中的“淄江晚钓”者,也在这一带。淄河 随流而下,河之东岸今齐陵街道东、西龙池村之间,原有一水潭,名龙池,泉水汹涌,清澈见底。临淄八景之一的“龙池秋月”指此。 沿水下行,西岸为齐国故城东墙,紧邻淄水,随河而弯。古时有堤防,齐景公尝欲堕东门之堤,晏婴谏以“古者不为,殆有为也”(《晏子春秋》)。战国时,田单为相。一个冬日,他在今东古城村东修真观东淄水河畔,脱下自己的皮衣,救过一冻僵老者。后人将此地称为“田单解裘处”。 淄河属季节性河流,夏季多雨,水流湍急,平时则较浅,舟楫不能乘渡。两岸受泛流冲刷,悬崖壁立,宜于战守,故而形成临淄城之屏障。东汉初年,大将耿弇讨张步,光武帝刘秀亲自来临淄犒赏三军,在此说出了“有志者事竟成”的名言;北宋名将韩世忠大破李复,也是在此;1930年,阎(锡山)韩(复榘)军阀混战,也是在淄河两岸摆开阵势。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游击健儿,也凭籍淄河险要,不时伏击入侵日军。河东许家庄,因河绕半周,地势隐蔽,1940年北海银行清河分行印刷所,曾设于该村东北角一条地下道中。 淄水过临淄城东,向北直冲河崖头村而去,至村前,又经村东北去。这里是西周姜太公初建齐国时都城营丘的中心。另外,在淄河两岸,南起薛家庄,沿河岸向北延伸,有大夫观、荣家庄、楮家庄、许家庄、小铁佛庄、东周傅庄、李家郭庄、崔家郭庄等九处,总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的古文化遗址,其中,薛家庄与大夫观两处为大汶口文化遗址,曾出土完整的红陶觚、三足灰陶觚等多件珍贵文物;其它七处为西周至汉代的文化遗址。 淄河北去至徐家圈村前,转向东折,复又蜿蜒北流,过村东,又向北上,河道绕村三面。该村是我区唯一武状元徐华清的出生地。 淄河从徐家圈转一个大弯,就到了白兔丘村。所谓白兔丘,即齐国上卿高傒墓,位于淄河西岸,村因墓得名。高傒号白兔先生,死后谥敬仲。高傒扶立齐桓公,并与管仲、鲍叔牙等人一起辅佐其称霸诸侯,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绩。 自白兔丘北去,淄河东岸有一郑家辛庄。1938年7月,李人凤、陈梅川等领导的“临淄青年学生志愿军训团”在此地光荣的整编为山东纵队第三支队第十团,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离郑家辛庄北去三华里,经訾家郭村出临淄区境入广饶县。 1971年,淄河上游太河水库建成,临淄区内河段干涸,河底仅剩黄沙一片。沿河村庄有的填土造田,有的开发沙场,又兼一些企业排污污染,整个淄河面目全非。临淄区委、区政府决定下大气力,分期治理淄河。从2001年10月1日开始,建成了蓄水150万立方米的太公湖。围绕着“治水植绿,还民生态”的主题,临淄人以太公湖为中心,沿淄河两岸,清理河道,拓宽整平主河槽,因地制宜的完善防护体系,建设两岸生态园林绿地8.6公里。河道内设置5道溢流堰,形成近900亩水面、3200多亩生态湿地的河道景观,主河槽两岸建成111万平方米的生态护坡,护坡以外,建成长24公里,宽8米的环湖道路,在城区东部形成“水绿、流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廊风貌,为我区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外商投资环境,使古老的淄河再现清流。
明代诗人韩超然的临淄八景诗: 高阳馆外酒旗风, 矮矮槐阴夏日浓。 秋入龙池月皎皎, 春回牛山雨蒙蒙。 古冢遗迹怀晏相, 荒台故址吊桓公。 淄江钓罢归来晚, 西寺搂头听晓钟。 “高阳馆外酒旗风”:当年高阳城酒馆林立、酒旗猎猎,十分繁华。传说刘伶曾慕名前来品高阳酒,并且死后葬于此地。“矮矮槐阴夏日浓”:辛店街道矮槐树村有一棵槐树,树身低矮,绿叶如茵,团团如盖。传说赵匡胤曾将战袍挂于此树,此后该树因挂过“龙袍”,不再长高。“秋入龙池月皎皎”:龙池左右分别有一口水井,皓月悬空之夜,月影倒映在龙池之上,景色颇为优美。宋代赵明诚曾赞说“原泉混混,绿竹猗猗”。“春回牛山雨蒙蒙”:讲的是春雨蒙蒙、云气蒸腾的牛山风光。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月九,牛山庙会远近闻名、热闹非凡。“古冢遗迹怀晏相”:晏婴是一代名相,后人经常到他墓前悼念他。关于晏婴冢,有晏婴灵魂仍庇护当地百姓的传说。“荒台故址吊桓公”:桓公台是一座高台建筑的台址,相传是齐桓公登高望远、欢宴宾朋的地方,如今已绿草覆盖,灌木丛生。“淄江钓罢归来晚”:淄水河畔,日落西山,人们钓鱼乐而忘返。清朝邓性曾作《淄江晚钓》“断岸潆洄碎石津,波光遥映月生春。于今偶见垂钓叟,回忆当年钓渭人。”“西寺楼头听晓钟”:从前,每日破晓十分,西天寺沉重浑厚的钟声响彻云霄。西天寺原名兴国寺,宋代更名广化寺,元代被毁,明初重建并更名西寺,又称西天寺。
又一个”全球美食狂欢节“要来临淄了 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在临淄泰东城举办的那个全球美食节吗,先帮你们回记一下而现在它换汤不换药地又来了 哦靠,几乎同一时间,这个《XXX国际美食节》能在全国各地同时举办,宣传手段、模式、内容一模一样,莫非那“美食界三大网红”也都是***孙悟空,会分身术不成?能同时出现在全国各地?再有如果各地美食节都是这批人亲自来操办,那这日程可够满的,团队没有个几万人怕是做不成吧。 而举办的地方呢 崇州、锦门、邛崃、郫县...... 这种市周边城甚至还有市民了解的景区。文章里面大概写的就是“史上最高逼格的美食盛会”,印度的飞饼 、巴西的烤鳄鱼、英国的炸鱼薯条、泰国的菠萝饭 、越南的臭豆腐 ....还有中国的各地各色小吃.... 反正这篇文章一写下来,淄博的吃货们肯定是按捺不住的。而最重要的是,还加入了“互联网思维”:【福利在文中】成功解决了用户只看标题不读内容的阅读习惯。至于这福利吗就是“美食卷”,每天转发一次朋友圈免费获得一张,牛X啊!成功将”垃圾“打造出稀缺性,免费使唤着所有淄博人为其虚假宣传做扩散,结果发红包求人都未必肯转发的广告一下火了! 且不论这个“国际美食节”到底咋样,但这个营销套路还是蛮有效的。但我手欠,搜了一下微信,问了一下度娘,感情《定XXX了,中国首届国际美食狂欢节》这是个玩烂了的老套路,早已声名狼藉,全国各地唾骂声一片啊:这样就不厚道了吧,拿全国玩剩下的东西来吉林冒充高大上,真当我们是大屯子啊?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