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栝麒 海阳曜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9 发帖数: 5,409 关注贴吧数: 62
我不太清楚为什么SE这么执着于“削峰填谷”式的平衡 有些职业爆发强但循环弱,有些职业循环稳定但缺爆发; 有些职业功能性强、团辅强,为此牺牲了一定程度的个人数值;有些职业纯自闭灌伤害/灌奶盾,但除了大数字之外基本没有团队提升。 在我看来这都是职业特色的一部分。我玩骑士就是为了长线环境下的稳定输出和抗压能力,我玩战士就是为了抓住窗口期一口气扳回局势,我玩DK……好吧,说良心话我都不知道我玩DK图什么,可能是图帅。 我认为的“平衡”,指的是在保证这种玩法的区分度的前提下,让同样操作水平的玩家在整体上能获得差不多的收益。基于不同地图、BOSS的特性可能会有某些职业表现的更好,把这种“浮动”控制在一个“能让某些职业爽、又不会把另外一些职业踢进下水道”的程度中,这也是平衡的一部分。 但SE想做的就是,你不准有更高的爆发能力,也不准有稳定的长线循环,战士骑士管你什么士,就都应该站一起123123,资源攒够了打一个同样威力的能力技,另一种资源攒满了就开一个爆发循环456456。 减伤手法?有区别吗?除了特效之外,从效果到CD都完全一致。功能性?下版本就让DK也能套双人盾,顺便砍掉暗技。 我一直觉得绝本零式高强度开运动会是很蠢的设计,因为我认为一个MMO想从玩法上好玩,就必须要“乱”起来。职业的区分度,BOSS轴的随机性,甚至ADD、OT都是乐趣的一部分。不出乱子,玩家怎么去随机应变的处理?职业没有区分度,玩家怎么会有“我做到了这个职业才能做好的事情”的成就感?就靠打不同的特效、穿不同的幻化了是吗?
我觉得远瞳对把握群像剧这方面确实还有待提高 没有说这个结局不好的意思,因为这书要是在这里不结尾那下一个时机又奔着两百万字后去了。从故事性的角度来说这个结尾至少是一个完整的总结,比异常那样好得多。 我想说的是,远瞳在把握一个群像剧中的诸多人物时,对如何分配剧情、如何给每个人物做一个好的收尾,这一点做的并没有故事本身那么好。黎明中的很多角色虽然在前中期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塑造,但在收尾阶段都进入了两种模式:其一是越来越趋于脸谱化,人物特征被一两个标签反复复读;其二是干脆查无此人了。 比如提尔、葛温德林、丹尼尔、菲尔娜姐妹(这个倒情有可原)、贝尔提拉复活的那个小精灵、西北两个大公等等,都是在之前的某个阶段塑造出来了,越往后期就越“没事干”的人物。 再比如说赫拉格尔、罗赛塔、贝尔赛媞娜,甚至包括高文身边的瑞贝卡和赫蒂,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推进剧情的报幕员,具体到自身人格和性格ueq只能靠几个标签的固定桥段来体现。 究其原因还是,远瞳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让一些角色“退场”的准备,或者说他可能也不太确定在哪些阶段可以让哪些角色功成身退。这里面为数不多的处理比较好的可能只有莫迪尔。 有很大一部分配角随着故事推进是确实没事做了,或者没必要拿到台前来重复的讲,可远瞳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让他们就此退居幕后,乃至于还为很多角色留下了以后出场的引子(比如菲尔娜姐妹,比如海妖线还有武装守卫的塔、比如精灵的故乡焦土),但情况就是直到结局他们都没这个机会,因为这些线和主线的节奏不符。 我觉得我个人对黎明的一个总结就是:故事性上比前两作有显著进步,但在故事的干净利落程度上还可以提升。 完结撒花
其实女武神这强度是完全“合理”的 看见挺多人说女武神粪的,还是想接着我上次的观点,多少给女武神辩解一下。 首先女武神不是主线BOSS,定位是一个大后期的可选挑战BOSS,甚至可以说是隐藏BOSS。这类boss必然是不会照顾到你的“游戏体验”需求的,要的就是你把最顶配的装备、技能、消耗品、战术统统拿出来。所以她的动作模组就是针对“玩家什么都用上了”的场景来的。 +10大哥——命中回血,甚至打盾上都回血,这就是针对让大哥扛伤害的打法的。如果你不一起跟进压制住BOSS的韧性(这可能是唯一一个明显弱点了),BOSS的血条基本就是越打越多 高频武器挂异常、削韧——两段闪避脱战拉距离,霸体出招。别看视频里靠电锯之类的直接压制到死,你实际上手了就知道这boss有多油,除非运气好正好卡住了或者推进墙角里了,否则基本不可能一次性锁死 中远距离战技复读——无延迟闪避,待机状态下大多数远程技能连一段伤害都打不出来,老寒腿三脚中一脚都算运气好,只有少数几个大范围AOE能抓住起身 滑步类技能——全图跟伤害。这个不多说了,试图用滑步或者猎犬滑步躲漩涡云和P2砸地的应该都体验过。我严重怀疑哪怕你卡bug传回篝火她都能直接跟过来。 这BOSS的性能可以说是把几乎全部制作组能想到的玩家强力打法全部覆盖到了。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套路,比如铁壁刺剑,你几乎不可能像前中期一样活活把BOSS屈死。 如果这BOSS放在前几作(不包括只狼,只狼的自机性能打个女武神还是挺轻松的),我肯定会说“设计这种开无敌打伤害的BOSS,宫崎骏没活了”。但这代情况到底是不太一样的——不出这么狠的BOSS,那后期只会更没有挑战性。 当然你说我不靠BOSS提供挑战性,我觉得在树杈上和蜜雪冰城捉迷藏很好玩,那你随意……
这代的难度曲线确实是有问题的 已经一个礼拜了,各位哪怕玩的少的也该玩了十来个小时了,我们抛开优化问题(至少这个是有一个明确的修复方向的),着重讨论一下老头环在游戏性上的问题。 我个人的体验是,这代的难度曲线大概在两个地方会出现明显转折:第一个转折点是第二个半神(满月或者拉塔恩)打完,第二个转折点是打完噩兆王。 在出生到第一个转折点之前,大部分玩家会比较受苦和折磨,会有一种去哪哪打不过、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战力的迷茫感。我相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玩家是反应不过来开局要往南边跑的,因为根本没有任何指引告诉你“南边有一整块很简单又有很多提升的大地图”,甚至官方的指引还是直接把你往史东城引的。机灵一点的玩家会清各种小地宫找装备和资源——但说句老实话,以大部分(没云过beta和偷跑的)玩家的舔图细致程度,以及宁德格瑞客观上确实没什么优质装备(相对啜泣半岛而言)的事实,这一点提升对缓解受苦程度着实有点杯水车薪。 没错,懂行的玩家开局会去啜泣半岛、盖利德甚至卡利亚城塞跑酷收集资源,但一个平均水平的、不主动上网找攻略的玩家不可能初见就知道这么多。官方给学院的推荐配置是+8武器,我想破头都想不出来你在不去啜泣半岛(我重复一遍,游戏里对这个地区根本没有任何引导,如果你只跟着“引导”走的话压根不会往南边看)的情况下要怎么舔出一把+8武器来,更不要说很多人都不会选择把资源浪费在前期的武器上。哪怕是玩过前作的玩家,也会有一种“白板武器打三四个地图没问题”的心理惯性。 无论是引导、装备和资源的收集,还是玩家的“灵性”,这些问题的集中爆发点还是要回到主线BOSS身上来。这代的主线BOSS都有个特点,就是几乎清一色的快慢刀、后跳、抓滚抓药。在不会跑酷毛装备、资源和练度不充分的情况下,无论是近战还是法师都免不了一顿好打。这个不是菜不菜的问题,哪怕是高手也是一点点练出来的,除去那些天赋异禀上手即大成的天才型玩家,挨揍这一关是过不去的。 然而在第一个转折点之后,情况就变了。打到(或者说坚持到)这里的人多少也对这个游戏的核心玩法有一定自己的理解了——至少你该反应过来:老头环里滚砍小刀划腚是肯定行不通的。我不是说你不能小刀划腚,但客观现实就是这么打会非常非常非常难。如果你在这里因为水平高超没有被打醒,我也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最关键的是,打完满月之后,你可以洗点了。 这时候无论是自我醒悟、还是上网看了个攻略,总之你找到了一种“逃课”打法——无论是+10大哥、铁壁出血矛、夜火、不死斩,老寒腿、血刀、15秒真男人……还是某几种套路的结合,总之你找到了一套符合你的审美(或者不符合但好用)的套路,而这个套路的核心往往就是四个字“战技复读”。 然后这个游戏的性质就变了。以前你见boss要先花几条命看技能、琢磨招式解法和输出窗口。现在所有BOSS都可以简化成一个流程:进雾门,有墓碑就召大哥或者其他小弟,没墓碑可以酌情叫个好哥哥什么的,复读你最喜欢的技能,结束下一位。 可以说直到噩兆王为止的所有BOSS、小BOSS、精英怪、小怪,总之所有的难点都简化为了复读的次数和蓝条的长度。你也可以说“我纯力量号大剑侠也打过了噩兆王”——那我承认你很强,你非常强,这是个单机游戏,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玩法。但你要琢磨十分钟、半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的boss,在复读机那里可能就是初见过了,药都没喝完。 而FS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他们意识到了从中期开始玩家会获得多少“工具”,而在把这些工具组合起来之后会形成一个多夸张的战力。这种战力直接让循序渐进的难度提升失去了意义——如果说史东城的难度是10而玩家平均战力是4-7,中期的地图会线性提升至20,可玩家的战力却已经直接飙升到了50,这时候哪怕你王城的难度继续线性提升到30、40,都是毫无意义的。
我真觉得黎明应该开个第二部 而不是为了结局开新书就在几十章的篇幅内收拾掉一大堆显然还“够写”的故事线。 起航者、魔潮、飞向星空这些线对目前的故事进度来说真的太遥远了。400章的时候还在讲土改,700章的时候还在讲国家博弈和挖坑,1200章的时候就不得不把所有国家“强行”整合到一块。这个进度不仅仅是在“写实”层面太快了,哪怕是故事性而言也太仓促了。 逆潮这个铺垫了几百章的大boss最后不明不白的就没了,连着反攻废土这个大战也收的很仓促,观感上就是在全大陆复刻了一遍晶簇活动,只不过塞西尔变成了“南境”、白银、部族国变成了“东境”、深蓝之井变成了苏尼尔。虽然场面更宏大了,然而连战神那种质感都没有达到。 我觉得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远瞳太想在一本书里完结掉魔潮这个宇宙级的终极大boss了,以至于所有东西都要提速——前期可以花几百章来细腻地描写塞西尔领从无到有和整个南境乃至安苏的“生态化反”,到了中后期就不得不开始赶进度。 战神篇几乎就是全书的分界线,这之前的故事我反复看了四五遍了依旧觉得精彩,战神后(特别是龙神篇后)的我随便找一章点开三章之内就开始跳着看了,因为内容密度实在是太小了,每一段线索都是稍微推进一下立刻就获得结论,然后靠聊天吹水散步来水几章的字数… 我觉得以黎明这个世界观的体量完全可以分成两部,第一部就讲到收复废土为止,然后和诺伊建立联系,得知五年、十年后魔潮即将到来,第一部结局。然而第二部再着重讲各个国家对魔潮的准备和新的冲突。 现在这个节奏给我的感受就是,一方面觉得“你就别墨迹了快结局吧”,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么大一个世界观在如此小的体量内就被消耗殆尽了挺可惜的。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