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厘米天空 半厘米天空
也许是时光让耳朵变得宽容,可能是孤单让情绪变得脆弱。
关注数: 24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32 关注贴吧数: 23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秋季的午后,空气里飘着微凉的风,透过窗子被推开的间隙,不偏不倚地吹入室内。 讲台上的书页被翻起后又合上,合上后又翻起,轻风拂过话筒,放大了它原本轻微到低到尘埃里呼声。 我循声望去,看见了远处的青山,并不是特别的高耸,却无比的缠绵,仿佛可以一直绵延到世界的尽头,铺着红砖的教学楼被包裹在那张碧绿碧绿的海洋中,成了深海中的一座孤岛。 世界真的好安静啊,如画的意境里,没有想象中的一道柔美的阳光从窗外斜斜投射进屋内的的惯用的环境描写里的俗套景象,而是变成了漫天的金边,镶在深深浅浅的云层里。随风移动,随遇而安。 艺术概论的老师在讲台前。她留着波波头,窗外的轻风时不时地将他们吹起,她挽起一缕头发,用手梳到耳后,浓密的睫毛,淡玫瑰色的唇彩,将白净的脸庞衬托的更加精致。白色的衬衫外配着一件宝蓝色的V领毛衣,似乎与窗外的风景产生了明显的色差,有似乎可以恰到好处的融入。 她讲亚里士多德,讲柏拉图,讲尼采,讲一切曾经让我觉得高深的不可捉摸而如今特别地想知晓的一切,事无巨细。一字一句,在PPT一页一页的放映间,连成了思想的海洋,伴着窗外的无比缠绵的山脉一起穿越世界的尽头,穿越时代的尽头,和不在一个空间维度里的一切,惺惺相惜。 真的是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秋季的午后,空气里飘着微凉的风,透过窗子被推开的间隙,不偏不倚地吹入室内。 讲台上的书页被翻起后又合上,合上后又翻起,轻风拂过话筒,放大了它原本轻微到低到尘埃里呼声。 我循声望去,看见了远处的青山,并不是特别的高耸,却无比的缠绵,仿佛可以一直绵延到世界的尽头,铺着红砖的教学楼被包裹在那张碧绿碧绿的海洋中,成了深海中的一座孤岛。 世界真的好安静啊,如画的意境里,没有想象中的一道柔美的阳光从窗外斜斜投射进屋内的的惯用的环境描写里的俗套景象,而是变成了漫天的金边,镶在深深浅浅的云层里。随风移动,随遇而安。 艺术概论的老师在讲台前。她留着波波头,窗外的轻风时不时地将他们吹起,她挽起一缕头发,用手梳到耳后,浓密的睫毛,淡玫瑰色的唇彩,将白净的脸庞衬托的更加精致。白色的衬衫外配着一件宝蓝色的V领毛衣,似乎与窗外的风景产生了明显的色差,有似乎可以恰到好处的融入。 她讲亚里士多德,讲柏拉图,讲尼采,讲一切曾经让我觉得高深的不可捉摸而如今特别地想知晓的一切,事无巨细。一字一句,在PPT一页一页的放映间,连成了思想的海洋,伴着窗外的无比缠绵的山脉一起穿越世界的尽头,穿越时代的尽头,和不在一个空间维度里的一切,惺惺相惜。 真的是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小女孩的崇拜情节还真的是恐怖 腹有诗书气自华 秋季的午后,空气里飘着微凉的风,透过窗子被推开的间隙,不偏不倚地吹入室内。 讲台上的书页被翻起后又合上,合上后又翻起,轻风拂过话筒,放大了它原本轻微到低到尘埃里呼声。 我循声望去,看见了远处的青山,并不是特别的高耸,却无比的缠绵,仿佛可以一直绵延到世界的尽头,铺着红砖的教学楼被包裹在那张碧绿碧绿的海洋中,成了深海中的一座孤岛。 世界真的好安静啊,如画的意境里,没有想象中的一道柔美的阳光从窗外斜斜投射进屋内的的惯用的环境描写里的俗套景象,而是变成了漫天的金边,镶在深深浅浅的云层里。随风移动,随遇而安。 艺术概论的老师在讲台前。她留着波波头,窗外的轻风时不时地将他们吹起,她挽起一缕头发,用手梳到耳后,浓密的睫毛,淡玫瑰色的唇彩,将白净的脸庞衬托的更加精致。白色的衬衫外配着一件宝蓝色的V领毛衣,似乎与窗外的风景产生了明显的色差,有似乎可以恰到好处的融入。 她讲亚里士多德,讲柏拉图,讲尼采,讲一切曾经让我觉得高深的不可捉摸而如今特别地想知晓的一切,事无巨细。一字一句,在PPT一页一页的放映间,连成了思想的海洋,伴着窗外的无比缠绵的山脉一起穿越世界的尽头,穿越时代的尽头,和不在一个空间维度里的一切,惺惺相惜。 真的是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独家记忆 独家记忆 夜晚的西湖,很美。 各色的灯火交织在一起,照亮了这个充满故事和传说的地方,也照亮了游人的眼眸。星星点点里,仿佛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其他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味道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让人产生回忆的地方。 从西湖风景区往外走,一路街灯遍布,昏黄的灯光下,人影绰绰。满街的嘈杂伴着微凉的夜风,成了耳边一晃而过的对白。低下头,世界就仅仅剩下了泛着微光的手机屏幕里的一图一文,抬起头,繁华都市里各种情绪的分子不规则排列,弥漫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 我的回忆,便来自于那么一个角落。 那是北山街路旁的一片空地,西湖之外的一条街,行人还算密集。 在这片空地上,我看到了你。白色的T恤蓝色的牛仔,构成了你最最简单的轮廓,黑色的帽子配着黑框眼镜,仿佛可以融进并不怎么浓稠的夜色里。 我看你十指灵动,划过黑白琴键,我听你歌声细腻,穿越汹涌的人潮,在我心上余音不息。在夜幕中行色匆匆的我,蓦然停留,听你从最低音弹唱到最高音。 原谅我不懂音乐,原谅你高山流水而我难做知音。我能做的,也只有听你从最低音弹唱到最高音,在一个又一个音符里,去体悟你的心情,去理解你的信仰。 喧嚣的街头,嘈杂的对白,仿佛都被你的琴声和歌声淹没。我看到你背后的雕塑,守着自己的姿势,安安静静的站立着,用沉默的双眼俯视着来往路人。我突然发现,你也是在这样,在芸芸众生中,保留着自己的姿态,安安静静的做着你自己。 背后的街灯泛下柔和的光,打在雕塑上,也打在你静美的侧脸上,远方的那一片霓虹光斑,一下子变得虚实难分,你的模样,好似镶嵌进了油画一般的背景中,孤寂却又不失温暖,唯美却又夹杂着清苦。 一曲终了,你翻动曲谱,寻找下一首你想弹唱的歌。我突然想和你合照一张,也算不枉我有那么一瞬间那么痴迷于你的音乐,然而又怕这个请求太过唐突,引来一阵尴尬。 在内心犹豫不决时,喧嚣的街头,嘈杂的对白,一下子又伴着夜风飘荡在耳边,原来,听音乐,也是需要一颗纯粹的心的,当思绪夹杂着太多,也终会被拥挤的世事浮华掩盖。 我不在去想那一闪而过的想法,再次静静地聆听。《kiss the rain》,从你的指尖流淌。 又一曲终了的时候,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问你,“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可以和你合照吗?” “可以啊。”你回答的干脆,一下子让我摆脱了尴尬的情绪。 “那你......能不能站起来一下下。” 我害怕站起来,因为我比你矮。 “啊?”我被逗乐了,“我穿了增高鞋啦。” 夜色中,我们的笑容定格在了一起。我想,我的这段记忆,没有遗憾了。 我说,“我能买你的一张专辑吗?” 拿到那张专辑的时候,封面是澄澈通透的海水,你站在海岸的礁石上,仰望着天空。专辑的名字很有韵味,叫做《一个人的旅行》。 我想这张专辑里,有你的故事,有你的经历,有你想诉说的一切。 简简单单的你,简简单单的我,简简单单的街头,简简单单的相遇,简简单单的对话,最后,简简单单的分离。 一切都是简简单单,所以,有了一段简简单单的记忆。 因为记忆太过简单,不论向谁说起都显得波澜不惊,所以,它成了我一个人的独家记忆。 下一次相遇,不知道会在哪里,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再弹唱着同样的歌。 生命之中太多变数,唯有记忆过分忠诚。我们一路向前走,一路保留着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待到他日向人说起,也只有简简单单的,我知道。
独家记忆 独家记忆 夜晚的西湖,很美。 各色的灯火交织在一起,照亮了这个充满故事和传说的地方,也照亮了游人的眼眸。星星点点里,仿佛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其他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味道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让人产生回忆的地方。 从西湖风景区往外走,一路街灯遍布,昏黄的灯光下,人影绰绰。满街的嘈杂伴着微凉的夜风,成了耳边一晃而过的对白。低下头,世界就仅仅剩下了泛着微光的手机屏幕里的一图一文,抬起头,繁华都市里各种情绪的分子不规则排列,弥漫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 我的回忆,便来自于那么一个角落。 那是北山街路旁的一片空地,西湖之外的一条街,行人还算密集。 在这片空地上,我看到了你。白色的T恤蓝色的牛仔,构成了你最最简单的轮廓,黑色的帽子配着黑框眼镜,仿佛可以融进并不怎么浓稠的夜色里。 我看你十指灵动,划过黑白琴键,我听你歌声细腻,穿越汹涌的人潮,在我心上余音不息。在夜幕中行色匆匆的我,蓦然停留,听你从最低音弹唱到最高音。 原谅我不懂音乐,原谅你高山流水而我难做知音。我能做的,也只有听你从最低音弹唱到最高音,在一个又一个音符里,去体悟你的心情,去理解你的信仰。 喧嚣的街头,嘈杂的对白,仿佛都被你的琴声和歌声淹没。我看到你背后的雕塑,守着自己的姿势,安安静静的站立着,用沉默的双眼俯视着来往路人。我突然发现,你也是在这样,在芸芸众生中,保留着自己的姿态,安安静静的做着你自己。 背后的街灯泛下柔和的光,打在雕塑上,也打在你静美的侧脸上,远方的那一片霓虹光斑,一下子变得虚实难分,你的模样,好似镶嵌进了油画一般的背景中,孤寂却又不失温暖,唯美却又夹杂着清苦。 一曲终了,你翻动曲谱,寻找下一首你想弹唱的歌。我突然想和你合照一张,也算不枉我有那么一瞬间那么痴迷于你的音乐,然而又怕这个请求太过唐突,引来一阵尴尬。 在内心犹豫不决时,喧嚣的街头,嘈杂的对白,一下子又伴着夜风飘荡在耳边,原来,听音乐,也是需要一颗纯粹的心的,当思绪夹杂着太多,也终会被拥挤的世事浮华掩盖。 我不在去想那一闪而过的想法,再次静静地聆听。《kiss the rain》,从你的指尖流淌。 又一曲终了的时候,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问你,“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我可以和你合照吗?” “可以啊。”你回答的干脆,一下子让我摆脱了尴尬的情绪。 “那你......能不能站起来一下下。” 我害怕站起来,因为我比你矮。 “啊?”我被逗乐了,“我穿了增高鞋啦。” 夜色中,我们的笑容定格在了一起。我想,我的这段记忆,没有遗憾了。 我说,“我能买你的一张专辑吗?” 拿到那张专辑的时候,封面是澄澈通透的海水,你站在海岸的礁石上,仰望着天空。专辑的名字很有韵味,叫做《一个人的旅行》。 我想这张专辑里,有你的故事,有你的经历,有你想诉说的一切。 简简单单的你,简简单单的我,简简单单的街头,简简单单的相遇,简简单单的对话,最后,简简单单的分离。 一切都是简简单单,所以,有了一段简简单单的记忆。 因为记忆太过简单,不论向谁说起都显得波澜不惊,所以,它成了我一个人的独家记忆。 下一次相遇,不知道会在哪里,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再弹唱着同样的歌。 生命之中太多变数,唯有记忆过分忠诚。我们一路向前走,一路保留着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待到他日向人说起,也只有简简单单的,我知道。
思念如酒 思念如酒 如果不是因为国庆没有回家的关系,我想,我要晚一段时间才会知道,原来,我也是会想家的孩子。 我从小就是个野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很叛逆。 我的叛逆期很长很长,几乎可以从刚刚有记忆开始算起,到如今还没有真正的结束。 叛逆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渴望离家。 是的,我渴望离家,从小就渴望。 在上大学之前的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想过家。在初高中度寄宿学校的时候没有,在高考前被学校统一安排去考场附近的宾馆备考的时候没有,在寒暑假天南地北的跑不回家的时候没有,在大学刚刚报到完毕他们离开的时候,也没有。 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暂时性分离,我都没有特别的情绪,我甚至很难去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因为离别哭,有人会因为相聚笑。一哭一笑,真的很矫情。 然而当整个宿舍都回荡着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我才懂,那不是矫情,是别人比我懂怎样去为最珍贵的感情宣泄最真挚的情绪。我突然变得有些羡慕他们,羡慕他们可以在最最恰当的时候,表达内心最最直接的想念。 思念如酒,我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突然联想到了一件事情。 大年二十八的时候,老爸的大老板举行年会,地点定在偏郊区的一家酒店,布局格调很有品味。 有品位的地方喝有品位的酒,我看着色泽饱满的酒倒入在薄如蝉翼的酒杯中,忽然起了兴致,小小的尝了一口,结果却大失所望。 我失望是因为,我一口下肚,没有任何感觉,甚至连酒精的气味都感受不出来。 原谅那时候我不懂酒,我以为越好的酒,力道越大,越是催人醉。然而,越好的酒,力道越柔,在满汉全席被一桌人品味的所剩无几的时候,力道慢慢从胃里一点一点的窜上来,让人头晕目眩,翻江倒海。 而现在的我,已经感受到了思念这杯酒的力道,柔婉绵长,带动着全身每一个细胞。我知道,我很快便会在思念的这杯酒中沉醉。 思念如酒,在最最开始分离的时候可以毫不在意,在时间和空间的沉淀下,可以渐渐显露它最最强大的力量,让你害怕看到万家灯火,让你半夜凉初透。 一开始不念,是因为相信,相信迟早会相遇,相信永远心灵的距离不分离,相信感情不会散,后来我思念是因我怀念,怀念那些真真实实的温暖,怀念那些融于细微之处的关爱,它们在寂静的时光和寂寞的空间里被无限的放大。 一路走来,我见过很多很多的分离,亲情的分离,友情的分离,爱情的分离。有的分离之时哭的悲悲切切,一步三回头,有的分离之时依然豁达开朗,把酒言欢。有的分离之后依然关怀备至,初心不减,有的分道扬镳之后,从此天涯陌路人。有的感情在时间的长河里被一点一滴的冲淡,有的感情在光阴的流转中渐渐领略它对于自己的意义。 时间是个好东西,思念是见证时间是个好东西的参照物。如果有些感情,真的很难鉴定,就把它放到时间的刻度尺上,慢慢衡量,把思念放到时间的酿酒罐中,慢慢品味。
随感 图书馆,经过青春小说一栏时,我还是忍不住停留。像是有某种力量,让我不得不在此停顿。 窗外是一片澄澈碧蓝的天空,丝丝薄云盘旋在天际,宛若一笔又一笔的白色水彩。午后通透的阳光不偏不倚地倾洒在书架上,将书脊上的字照的格外亮丽而又映人眼帘。窗外的梧桐树通绿的叶片在微风下摇曳,闪着点点金光,那是生命的朝气在阳光下特有的光泽。 一切都满怀着青春的气息。 信手拿下一本书,轻轻摩挲着它的封面,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眼神扫过一行又一行的文字,被书中主人公的一言一行逗乐,为他们的迷茫与错过感叹,也为他们的误会与和好感慨。 一目十行般的扫过一些情节,然后轻轻放回原处,转身离开。 我想我可能再也不会有当初的痴迷与投入了。那些真真实实把自己融入到他们之中的日子,那些把自己想象成他们的日子,那些为他们相遇与分离或喜或悲的交付自己最最真实情感的日子,就这么陪伴着过去的我也一起离开。 我曾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如今,生活告诉我,亲爱的,你该出戏了。我挥手和过去的自己道别,去上演另一个剧本。 那些曾经让我感动地肝肠寸断的情节,现在自己也可以信手拈来。可是,我却无比怀念那段在外人眼里看来无病呻吟的矫情岁月。因为那时候,我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沉浸的小小世界,避开生活中所以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做着大的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着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天马行空。 在时光的刻度尺上,任何一段回忆都是用肉眼无法精确测量的浮光掠影般的存在,但是,它曾经那么真实地让一个女孩子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感觉,有那么一种情感,它让你知道这世上的一切美好和悲哀,一切欢笑和眼泪。 若时光可以停留,愿一切美好的都不会走。
思念如酒 思念如酒 如果不是因为国庆没有回家的关系,我想,我要晚一段时间才会知道,原来,我也是会想家的孩子。 我从小就是个野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很叛逆。 我的叛逆期很长很长,几乎可以从刚刚有记忆开始算起,到如今还没有真正的结束。 叛逆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渴望离家。 是的,我渴望离家,从小就渴望。 在上大学之前的日子里,我从来没有想过家。在初高中度寄宿学校的时候没有,在高考前被学校统一安排去考场附近的宾馆备考的时候没有,在寒暑假天南地北的跑不回家的时候没有,在大学刚刚报到完毕他们离开的时候,也没有。 许许多多大同小异的暂时性分离,我都没有特别的情绪,我甚至很难去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因为离别哭,有人会因为相聚笑。一哭一笑,真的很矫情。 然而当整个宿舍都回荡着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我才懂,那不是矫情,是别人比我懂怎样去为最珍贵的感情宣泄最真挚的情绪。我突然变得有些羡慕他们,羡慕他们可以在最最恰当的时候,表达内心最最直接的想念。 思念如酒,我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突然联想到了一件事情。 大年二十八的时候,老爸的大老板举行年会,地点定在偏郊区的一家酒店,布局格调很有品味。 有品位的地方喝有品位的酒,我看着色泽饱满的酒倒入在薄如蝉翼的酒杯中,忽然起了兴致,小小的尝了一口,结果却大失所望。 我失望是因为,我一口下肚,没有任何感觉,甚至连酒精的气味都感受不出来。 原谅那时候我不懂酒,我以为越好的酒,力道越大,越是催人醉。然而,越好的酒,力道越柔,在满汉全席被一桌人品味的所剩无几的时候,力道慢慢从胃里一点一点的窜上来,让人头晕目眩,翻江倒海。 而现在的我,已经感受到了思念这杯酒的力道,柔婉绵长,带动着全身每一个细胞。我知道,我很快便会在思念的这杯酒中沉醉。 思念如酒,在最最开始分离的时候可以毫不在意,在时间和空间的沉淀下,可以渐渐显露它最最强大的力量,让你害怕看到万家灯火,让你半夜凉初透。 一开始不念,是因为相信,相信迟早会相遇,相信永远心灵的距离不分离,相信感情不会散,后来我思念是因我怀念,怀念那些真真实实的温暖,怀念那些融于细微之处的关爱,它们在寂静的时光和寂寞的空间里被无限的放大。 一路走来,我见过很多很多的分离,亲情的分离,友情的分离,爱情的分离。有的分离之时哭的悲悲切切,一步三回头,有的分离之时依然豁达开朗,把酒言欢。有的分离之后依然关怀备至,初心不减,有的分道扬镳之后,从此天涯陌路人。有的感情在时间的长河里被一点一滴的冲淡,有的感情在光阴的流转中渐渐领略它对于自己的意义。 时间是个好东西,思念是见证时间是个好东西的参照物。如果有些感情,真的很难鉴定,就把它放到时间的刻度尺上,慢慢衡量,把思念放到时间的酿酒罐中,慢慢品味。
原来,这也是长大的感觉 图书馆,经过青春小说一栏时,我还是忍不住停留。像是有某种力量,让我不得不在此停顿。 窗外是一片澄澈碧蓝的天空,丝丝薄云盘旋在天际,宛若一笔又一笔的白色水彩。午后通透的阳光不偏不倚地倾洒在书架上,将书脊上的字照的格外亮丽而又映人眼帘。窗外的梧桐树通绿的叶片在微风下摇曳,闪着点点金光,那是生命的朝气在阳光下特有的光泽。 一切都满怀着青春的气息。 信手拿下一本书,轻轻摩挲着它的封面,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眼神扫过一行又一行的文字,被书中主人公的一言一行逗乐,为他们的迷茫与错过感叹,也为他们的误会与和好感慨。 一目十行般的扫过一些情节,然后轻轻放回原处,转身离开。 我想我可能再也不会有当初的痴迷与投入了。那些真真实实把自己融入到他们之中的日子,那些把自己想象成他们的日子,那些为他们相遇与分离或喜或悲的交付自己最最真实情感的日子,就这么陪伴着过去的我也一起离开。 我曾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留着自己的泪,如今,生活告诉我,亲爱的,你该出戏了。我挥手和过去的自己道别,去上演另一个剧本。 那些曾经让我感动地肝肠寸断的情节,现在自己也可以信手拈来。可是,我却无比怀念那段在外人眼里看来无病呻吟的矫情岁月。因为那时候,我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沉浸的小小世界,避开生活中所以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做着大的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着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天马行空。 在时光的刻度尺上,任何一段回忆都是用肉眼无法精确测量的浮光掠影般的存在,但是,它曾经那么真实地让一个女孩子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种感觉,有那么一种情感,它让你知道这世上的一切美好和悲哀,一切欢笑和眼泪。 若时光可以停留,愿一切美好的都不会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