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者😄😄
乐观的钥匙与锁
关注数: 2
粉丝数: 265
发帖数: 7,347
关注贴吧数: 2
中秋快乐! 中秋至,月老说:有真爱,才幸福!嫦娥说:朋友在,不寂寞;玉兔说:重调养,不捣药;吴刚说:我锻炼,我快乐!我说:预祝你中秋快乐,节后更快乐!
都去哪了 这吧人气不行,得搞点福利
月饼吃吗? 中秋节到了,吃月饼吗?
吧主放假了? 怎么贴吧没有管理层了?好可怕
孩童游戏的变迁 看着现在孩子们五花八门的游戏,使我回想起自己孩童时的种种游戏,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当初不少传统的、好玩的游戏到现在有不少已经淡出了孩子们的生活,在此做一整理,与大家共同回忆,一些老游戏不知你听过没有?玩没玩过?还记不记得当初的游戏规则? 80-90年代的孩童主要玩以下游戏 一、棋牌类 1、钉连(分9连、12连) 2、老虎吃绵羊 3、跳后楼 4、天下太平 5、解放台湾 6、军棋 7、跳棋 8、象棋 9、打扑克(拉牛牛、打地主、争上游、升级、小五张等) 二、运动类 1、推桶圈 2、打皮球 3、跳方 4、踢毽子 5、倒乖乖 6、打撬 7、打木改(陀螺) 8、拔河 9、打三角(烟盒制作)、打宝(废纸制作) 10、打瓦 11、跳绳 12、丢手绢 13、踢东呱呱(包子子) 14、放风筝 15、游泳 16、荡秋千 17、打弹弓 18、射弓箭 三、趣味类 1、用玉米杆编个笼子抓马啧啧(蝈蝈)喂、听它动听的歌唱 2、在村边的池塘边打水漂玩 3、用废纸叠飞机、叠风转玩 4、在村边的溪流边几个小伙伴各团一团泥巴,打炮玩(把泥团捏成一个碗状,朝平整的石板倒着摔下,这样在响亮的响声中泥碗底吹了一个洞,这洞的大小由玩伴用他手里的泥巴堵上); 5、在村边的小溪边、池塘边摸鱼、捞虾、捞蝌蚪玩 6、冬季在结冰的池塘上溜冰玩 7、 链子枪(有火柴头做火药) 8、分地 9、吹琉璃咯 10、模仿电影情节打仗玩 11、看连环画小人书 12、 堆雪人、打雪仗 2000年后兴起的游戏 1、拍烟片 2、打卡通片 3、电子游戏 4、各种网络游戏 5、滑旱冰 6、橡皮泥 7、玻璃蛋子游戏 8、各式仿真手枪、水枪 9、积木 10、拼图 11、遥控玩具 12、碰碰车 13、蹦蹦床 14、滑梯 15、变形金刚 16、水晶球 17、呼啦圈 18、手提陀螺 19、电子陀螺 20、说唱游戏(如拍手说唱) 等 不知你小时候玩过啥?你的孩子现在又在玩啥? 你陪你的孩子玩了啥?
今日立春,百年一遇!但这仅仅是神奇鸡年的开始 关于今年立春的时间 社会上流传着三个版本 2月3日,2月4日,2月5日 到底哪天才是立春?天文专家表示, 按照紫金山天文台 权威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今年立春的准确时间为 2月3日23时34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版本呢? 天文专家解释称 这是因为2月3日立春的确非常罕见, 上一次发生在1897年,距今120年, 而再下一次则发生在2021年。 1900年-2000年这一百年统计显示,立春只有2月4日和2月5日这两天,没有2月3日,而本世纪100年的统计显示,立春只有2月3日和2月4日这两天,没有2月5日。 “按照天文年历显示,4日立春最常见。3日或5日立春尽管比较罕见。 不仅如此,这个鸡年还不一般 很多人已经发现 这个鸡年是闰年,长达384天 下一次过春节,必须等到2018年2月16日 不光超长,这个鸡年还是个“双春年” 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 年末的腊月十九又立春。鸡年!两个立春!大吉! “双春年”的寓意挺美满的 “双”是大数,“逢双见喜” 而“春”是万物复苏、繁衍生息的季节 成了喜上加喜、娶妻生子的大好年份 哈哈,目测一大波红色喜帖已在路上~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又叫“打春”, 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 开始, 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 立春后天气开始回暖, 人们会明显感觉到 白天变长了,太阳暖和多了, 所以民间有这样的说法: “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立春三候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立春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食俗 春饼 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据载六朝元旦吃五辛盘(五种辛荤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唐初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因与五辛盘有渊源,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 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春卷(春蚕): 《岁时广记》:“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咬春(吃萝卜): 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立春习俗 闹春牛闹春牛,又称“鞭春”,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是以汉族为主的迎春习俗。唐代以后逐渐扩散至全国,目前流传于中国许多地区。鞭春,意思是唤醒冬闲的耕牛,以备春耕,更是寄托着对丰收的期盼,用鞭子鞭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蕴含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戴春鸡我国民间有在农历“立春”之日给小孩佩戴“春鸡”的习俗,寓意丰衣足食、茁壮成长、吉祥平安。立春时分,山东省民间艺人总会用棉花、彩色棉布以及彩线缝制“春鸡”在街头售卖,栩栩如生的“春鸡”,寓意着来年大吉大利,深受民间喜爱。 抢春水每到立春,贵州遵义一带的仡佬族有“抢春水”的习俗。立春这天,“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带着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人便勤快。为了图吉利,抹黑起床,民间对于立春这一节气的重视可见一斑。 立春养生 立春之后要吃这些—— 菠菜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但提醒胃不好的人应少吃。 红枣 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可以适当吃甜食。 春芽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除了吃,还要注意这些生活细节 1、早起早睡以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关于立春的诗句《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 近水游鱼迸冰出。《减字木兰花•立春》 宋·苏轼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 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 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 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 应见五神来。《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超长待“鸡” 不仅迎来两个立春 还迎来两个农历六月 第一个农历六月是6月24日—7月22日第二个农历六月是7月23日—8月21日农历6月出生的宝宝们 可以收两份生日礼物 吃两次生日蛋糕 开两次生日趴体 还有一年大了两岁,开心吧然鹅,最恐怖的还在后面 2018年的情人节、除夕、春节 三大烧钱日 连!续!过! 看来这个鸡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呢
话说大葱 大葱八块钱一斤了,就是说16000一吨,比钢材贵8倍! 这几天如果谁一开口说话有一嘴葱味, 绝对在炫富。 拜访客户前吃一颗, 客户一闻大葱味, 这公司有实力! 相亲前吃一颗, 姑娘一闻大葱味, 这小伙一定有钱! 聚会前吃一颗, 朋友一闻大葱味, 这小子混的还行,比卖钢材那个有钱, 现在最土豪的生活方式就是----- 喝咖啡加葱花
也谈打的 · 昨天在贴吧看到“等待O漫长”到东站的打的故事,仔细分析这双方的心态,都没错。 · 先说“等待O漫长”送朋友到东站,打的不谈价钱直接说所到目的地,分析其心态:第一想在朋友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大方,消费从不搞价;第二,向朋友证明介休的出租车市场很规范; · 但是车一到目的地,到了付费的关键时刻,却犹豫了、没有大方到底,出现了要和以往打的价格进行对比,觉得收费不合理,因此引来了争执,她在朋友面前的大方表现,在此时被当场击得粉碎,出了洋相,但然了也不排除她年轻不知道介休出租上车前是需要搞价的,这个车出口贵,咱可以不坐,换一辆嘛,何来如此麻烦?你要多问几辆,可能15元就有人送你.可她偏偏省了这个环节,大方了一把! · 再说这打的和商场购物一样,你不搞价肯定贵不少,可在你相跟的朋友面前你很大方!心态得到了绝对的满足,毕竟多花钱买个大方! · 再从出租车司机的角度分析:一般上车打的不搞价的主要么就是外地客,不知道规矩;要么就是大款,不在乎几个闲钱;再就是送朋友请客打的,不好意思搞价,怕朋友说他小气,特别是刚搞对象的小伙。 · 对于以上三类群体,一般是要比搞价的乘客多收几块,因为司机毕竟也配合你,让你大方了一回呀!做买卖嘛,你情我愿! · 对于我们这些公交族何来的这些麻烦,就是碰个急事打回的也不知道要的贵不贵,何来的烦恼?
你看看这姑爷 王德义下班回到家里,其妻和他说:“明天别去上班了,和俺到俺弟弟家吃酒席吧!” 王德义问:“他家作甚?” 妻:“孩子过满月呢!不过你去归去,该吃你就吃、该喝你就喝,不许说话!” 王德义:“为啥?” 妻:“俺娘说你那烂嘴,说话老是没个分寸,今天打电话过来,特别吩咐让告诉你,去了不许说话,怕影响了气氛,要是憋不住,就不要去了。” 王德义:“俺想改善改善,去了不说话不就行了吗!” 话说次日,王德义和妻子来到小舅则家,从早到晚一言不发,酒足饭饱啊!其丈母娘及小舅则一家很是满意! 宴会结束,王德义和妻子要回家,其丈母娘和小舅子一家出门相送,王德义最终没憋住:“我说啊!你们都在这,今天我过来吃席一句话都没说,你这孩子要是今晚死了可不能怨俺啊!”
乖乖呀!这寿过的! 有一老头,爱酒如命,其有五个姑娘,每年老头过寿,五个女婿都回买一坛酒前来贺寿。 在今年,老头临近过寿的日子,早早就把大缸刷洗出来,准备装女婿们的贺酒,老头一思谋,这准备个空酒缸不太好看,显得我这老丈人太寒酸了,里边得有垫底才好,于是就把缸内装了一桶白开水,单等过寿那天女婿们的酒往里倒。 这大女婿眼瞅着老丈人过寿的日子临近,可由于在煤矿干的半年多工资领不到手,买酒钱无处着落,愁眉不展。他媳妇拿主意说:“反正每年咱们买过去的酒都要倒到一块才喝,今年咱手头紧,抬一坛水过去,兑进去,他们不一定喝出来,就是喝出酒淡来,也不知道是谁家的酒不好。”这大女婿一听,有理呀!连连称好。 二女婿呢,是个泥瓦匠,由于房地产不景气,在家歇了小半年,买酒钱也成了问题,唉声叹气。他媳妇也给他想出以水代酒得办法,他也觉得前几年就该这么办,连连夸老婆聪明。 三女婿呢,是个赌徒,最近手气不好,老输钱,买酒钱也拿不出来,逼得他媳妇在家团团转,年瞅着日子越来越来越近,心想如何度过这个难关?这两口子一商量,也想到了以水代酒。 四女婿、五女婿按揭贷款买房,日子更紧,连着三年都是抬着一坛子水前去贺寿。 到了过寿这天的半晌午,五个女婿抬着酒坛子、带着媳妇孩子依次前来贺寿。老头见人已到齐,说:“把你们带来的酒都倒到酒缸里吧!”女婿们应允。 酒倒完,老头用勺子一搅,乘了一小碗一尝,咦?怎么一点酒味都没有?但里边也有自己的垫底酒啊!怕邻居、亲戚们、女婿们笑话,不好明言,于是说:“好烈的酒啊!好酒啊!孩子们,你们尝尝!” 这五个女婿依次尝酒后,都夸酒好!一喝就上头! 这时来了一个要饭的,唱了一段,要讨口喜酒喝。这老寿星的老婆就从缸里舀了半碗酒给要饭的解馋。 这要饭的喝了一口,立马就骂:“你他妈的,老子唱了半天,就给口寡水喝!真你妈的丢人,过不起寿不要过!” 邻居、亲戚一脸惊愕!
朋友们,我回来了!
抠屁眼吮指头的由来 话说一个山里人初次进城,看着啥都稀奇,他上厕所时看到人们在用卫生纸,水红红的、皱巴巴的(卫生纸刚一生产时其颜色为水红红色,不是现在的白色,当初漂白技术没上,是染色的)。 他在街上溜着玩,看到大户人家街门上的对联,其经雨水一淋,太阳一晒,皱巴巴,颜色也褪为水红色了,这个山里人想:这城里人也真会过日子,用旧对联擦屁眼。等俺下次上厕所,俺也享受享受! 到了下午,其要上厕所,就揭了半幅对联,擦屁股时,其对联由于浆糊干脆,一擦对联就变个粉碎,掉了,结果抠了一手屎,可恶心了。 其一看手上的屎,遂使劲往后甩,没曾想指头刚好甩到墙角上!那个疼啊!出于本能,他忙把手指头放到口中吮! 不许笑!
陪伴 有一种陪伴,虽然不语,却感动了生命;有一种守望,虽然无声,却温暖了心灵。最长久的感情,总是最安静;最平淡的相随,总是最深情。一种感动迷漫在心中,是温暖的关爱,是贴近的心灵;一种眷恋流连在墨中,是你我的笑容,是咫尺的暖风。一路走来,有你真好,也许说一声谢谢太轻,只愿此生风雨同舟风雪同行!送走2015迎来2016,亲爱的你,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介休的文化------谈谈介休的古建筑文化 悠久的历史 纵观介休目前保留下来的一些古建筑、古村落,从历史深度来看,大多以明清古建为主。比较出名、历史久远、保存完善的我认为要算绵山脚下、兴地村西北隅的元代古建筑“回銮寺”了。她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依次有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垛殿等50间。经考证回銮寺因唐太宗登绵山礼佛未成在此处回銮得名,寺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间,五代毁于兵火。北宋建隆三年(962)重建,后又毁。金天会、大定年间又重建。 塔文化 提到介休的古建筑,在此不由让人想到介休的地标性建筑“塔”,目前介休保存完好的塔有6处:天峻山的“文峰塔”(她始建于明,清康熙四十年(1701)重修.为石造实心塔);义棠师屯南银锭山上的“虹霁塔”(于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兴建,造型为八角九层,塔身为磨砖砌筑,上有琉璃塔顶,下有浮雕莲花石座,内部为木结构阶梯楼板,听说已倾斜);龙凤的“凌空塔”(又名姑姑神塔,建筑年代无从考证);北坛公园的“史公塔”(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绵山的“灵应塔”(始建于唐,毁于战乱,于2003年原址上重修),还有三佳村北侧的“小文峰塔”(其內为土筑实心塔、外砖包砌,塔刹为石造莲瓣,据说此塔象征毛笔,三佳中学为砚台,到下午时塔的影子刚好指向学校,寓意毛笔支到砚台上--------文气十足、人才辈出)。 在一个县级市,到目前能保留这么多古塔,她是一个奇迹。并且这六座塔从建筑风格、使用的材料上各有特色,凝聚了介休古匠人的智慧与心血,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做为一名介休人,你不觉得为之自豪吗? 窑洞文化 介休的民居,保留了典型的北方民居特色,在南山这一片有典型的土窑洞建筑文化,人们因地制宜、顺着山势、层层叠叠挖洞建屋、甚是壮观;在不具备挖土窑洞的平川地带,又出现了大批的砖砌窑洞,不论是砖砌窑洞也好、土窑洞也罢,她均以准确的抛物线状起拱,这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这种结构的受力形式是完美无缺的,由于其保温效果极佳,这种窑洞民居冬暖夏凉,极适合人们居住。更让人叫绝的是古介休人她们在这种窑洞建筑前面建上檐廊(我们介休人俗称“斜厦”),雕梁画栋配上瓦作,使得木结构的灵巧与砖石结构的厚重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解决掉窑洞建筑门面的避雨问题,而且使得单纯的窑洞建筑呆板的门面更加端庄,那气势、那智慧真叫绝! 古介休匠人啊,你们真了不起! 琉璃文化 介休的琉璃艺术在中国古建筑史上,都有厚重的文化渊源,史有“琉璃之乡”的美誉,1000多年琉璃烧造历史源远流长,大自然赐给了介休天然的琉璃原料——坩泥,从此这里走出一批一批烧造琉璃的能工巧匠,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为皇城故宫烧造琉璃的工匠多是来自介休,京西那座琉璃渠村,他们工艺传承的源头亦是来自山西。 在介休现存的古建上,琉璃艺术的魅影仍在放着她璀璨的光芒:史公塔覆着的琉璃顶、东街的琉璃影壁、祆神楼、后土庙。介休,俨然是一座琉璃烧造的城市。 琉璃牌坊、琉璃碑、琉璃影壁、琉璃脊瓴、琉璃博风板,介休琉璃的工艺造型千奇万变。张壁琉璃碑、城隍庙、五岳庙、三结义庙、韩屯村的关帝庙、西段屯村的夫子庙,小靳村的东岳庙,琉璃艺术的璀璨华章在建筑的载体上挥洒得淋漓尽致。 最精彩的展示还是在这座号称琉璃博物馆的后土庙。殿阁顶上的琉璃脊吻,戏楼前照壁的博风板,“麒麟闹八宝”的影壁图案,蓝、绿、黄、紫色彩鲜活。可是同样还是这几种色调,新烧造出的用来修复的构件却远远无法和原物争辉。 明清时期的烧造手艺早已经失传了。现存的有限的精品琉璃犹如那些官窑瓷器一般,承载着曾经鲜活的光阴流转,带着不可复生的绝望如履薄冰的存活下去。 雕刻文化 在介休的古建筑中,不论她是民居也好、还是寺庙也罢,也不管她是牌楼、影壁、还是街门的构件中,几乎随处可以看到石雕、砖雕、木雕的工艺,在这些作品中有以人物典故为题的,也有以吉祥图案立意的,其不泛出现山水、飞禽、走兽、水果、植物、图腾等,还有直接以文字形式雕刻牌匾、楹联的,体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最求,其融入的难道仅仅是一种艺术?我觉着他更是厚重的介休文化的积淀。毫不夸张地说,介休古建的建筑艺术是北方古建筑的精品。 仅从部分精致的古建筑所砌的光面砖墙上看,其做工也是十分考究,每个砖面都是经过精心打磨,灰缝真是薄的不能再薄,从古建术语的层面上讲,她叫“丝缝墙”,曾经和老泥瓦匠谈论过这种丝缝墙的做工,据说当初的一个大师傅(砌砖的)要有7个辅助工伺候,帮其搅拌灰浆、运输、砍削、打磨、雕刻砖构件,可想古人对办每一件事的执着程度,也正因为老一辈匠人的执着,使得很多精品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一直流传至今,她仍然是一件件绝世佳品。 很可惜很多精品建筑分布在市井、乡野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合理的保护,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很可惜呀…… 仿古文化 最近几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人们的精神文明也得到同步提高,老祖宗传下来的古文化的传承也得到再次重视,介休不少地方建起了仿古建筑:牌楼、庙宇、仿古街门、仿古门面…… 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介入、老工艺的失传,细细品味、总觉着仿古建筑他就是仿的,缺少一股韵味。 有部分仿古建筑为了仿的逼真一些,它就高价收购一些旧建筑上的一些构建,去安装上去,但是,随之问题来了,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市井上又出现了部分古构建的交易、盗窃现象,进而因此出现了古建筑的人为毁坏。例如有些门口摆的石狮子一夜之间就会爬走,檐廊下的柱鼓石会用烂砖块置换出来,去换钱花。 呵呵,没古建筑的地方在使劲仿造古建筑,有古建筑的却不知道如何去保护!不应该啊! 结语 应该引起我们介休人的重视了,去研究、去重视存世不多的老祖宗留下的古建文明吧!把她们留给我们的后代,让他们去炫耀、去研究。因为古建筑她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介休的文化——从介休的方言谈起 古老的汾河养育了一代代介休人,介休人在这片沃土上劳作生息,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别具一一格的介休方言,也许有人埋怨介休话太土了,和外边的人交流他们很多听不懂,但正是这介休方言,他带代表的是我们介休的一种文化。 提到介休方言,在介休不同的地域她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在张兰这一区域在带韵母u和a组合的字念起来就变成了u和o的组合了,听起来是那么的亲切。例如:“花花”她们念成“霍霍”,“挂起来”念成“裹起来”,“瓜子”念成“果子”,“耍耍”念成“索索”……。 介休方言各区域还有各区域不同的尾音,张兰、北贾、万户堡区域她鲜明的尾音是带“呃”的。例如:“吃了饭呃”“做什的呃”;到了义安、三佳区域尾音是带“了”的。例如:“吃了饭了”“稀了、萎了、怀了饭”。到了洪山往南尾音又带了“呢”。例如“作甚呢”…… 介休方言中同一句方言在不同的区域有时她还代表不同的意思。例如:在张兰区域“妖妖”她代表的是背心,可到了曹麻、崇贤区域“妖妖”指的是棉袄了,背心说成“洞洞”了,而张兰区域说棉袄是叫“睡袄”……你不懂介休方言在不同区域的含义,是会搞出笑话来的。 在介休方言中还有部分文言文存在,只是你没有在意而已。例如:人们经常骂人的一句话“就木也,什也做不了”,这句话中的“就木也”就是原汁原味的文言文,给你注解一下:“就”就是靠近的意思,“木”就是棺材的意思,“也”是文言文中的虚词。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是“快死的了”,她是古介休文化人骂人的一句话,传到现在,大部分人只知道她不是一句好话,没有去细想介休古人的文化底蕴,一句骂人的话都讲的那么文绉绉的。文言文在很多现代文学作品中都很少体现,可是在我们介休方言中还能找到她的影子,可见我们的介休方言文韵有多深。 在介休有几个村还有不少人在讲着“直吏”话,即山东话。例如:孟村、洪相村,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到了纺织厂、印染厂,她的方言更是多元化,有带平遥口音的、有带汾阳口音的、还有带祁县口音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每逢他乡出差,听到一两句介休方言,是何等的亲切呀,用介休话和他唠上几句,即可从他的方言特点中,听出他是介休那一片的,介休方言是何等的神奇呀。 介休语方言,是介休的一种文化,也是我们介休人永远磨不灭的一种印记,我们去研究介休方言是对介休文化的传承。
介休信息全书杯征文--------也谈介休的文化与经济崛起 每次坐公交快到北坛公园时,人们总会和司机打招呼:“在北大塔那站一下”,看似一句不经意的提醒,每每刺痛我的神经。悲哀啊,北大塔是介休的地标建筑,她的真实名字(史公塔)却很少有人提及,做为介休人,很多人对介休文化底蕴的漠视程度着实令人吃惊。曾记得孩提时我坐火车,快到介休时列车广播里还播放着介休的由来——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 介休作为三贤故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经查证史公塔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介休人为纪念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县知县史记事兴学赈饥而建。难道她仅仅是一座古建筑吗?她传承的是一种文化,更是对史知县人品的一种缅怀。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挖掘,现代经济的崛起需要依赖文化底蕴。 近段时间在介休贴吧看到有人在讨论顺城关古建一条街的成败、得失,更有人提出建议将它打造成小吃一条街,每每看到这些,我不由得陷入沉思,就算果真将它真改造成小吃一条街,主要的消费群体又是那些?相关的饮食文化宣传到位了吗? 在当前能源企业陷入困境,房地产市场一蹶不振的非常时期,介休很多特色产业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是缺少了文化的包装与宣传,如何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去,这是摆在我们介休人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纵观周边:乔家大院凭借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红遍全国;皇城相府《康熙王朝》而扬名四海;平遥古城凭借其日升昌票号而名满世界。 很值得借鉴,介休是否也该组织、聘请相关的人才,编写、拍摄一部大片,把三贤的故事、史县令的故事等从道德的高度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并顺便把介休的特产如:介休陈醋、介休贯馅糖、介休高粱白、介休洪山陶瓷、绵山黄酒……等全部广告植入宣传,在各大媒体播出后,让全国乃至世界认识、接受我们的产品、重新认识我们的介休,进而进一步与电商市场相接轨,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更大的经济效益。 假如真要宣传成功 ,我想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介休旅游、购物、就业。到时可进一步考虑介休的这几个特色景点和绵山形成一个旅游路线。到时候顺城关的古建一条街不论搞什么,我想她都会跟着盘得更活。 大家重视介休文化吧,重视介休文化宣传吧!介休文化的宣传和介休经济的再次崛起是息息相关的。
神奇的人生
大神级的思路
批发夹枣核桃
说说地方资源-----黄姜---的合理开采与保护 近几年来由于黄姜价格的一路飙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引来了黄姜收购、开采热潮。 特别是野生黄姜无节制的盗采,造成野生黄姜这个资源在逐年减少,并且由于在盗采过程中的不合理开挖,导致荒山沙漠化加剧。 望引起大家重视,要合理规范的对资源开发、采挖。以期黄姜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冒死偷拍车震
月饼 吃货们,中秋节准备吃啥月饼?
求真相 安泰钢厂正大批招人?
求解(你会分吗?),考考你 有一个老汉有19只羊,他有3个儿子,他临死前立了遗嘱,对19只羊做了分配:“大儿子分1/2,二儿子分1/4,三儿子分1/5。” 考考你:究竟每个儿子分几只羊?如何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