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une shandoune
关注数: 0 粉丝数: 40 发帖数: 777 关注贴吧数: 11
(大火烧烧烧)我,王大锤今年二十四岁,是普通的卫国士兵……   我叫王大锤,二十四岁男,整个互联网和电视都说华夏至伟时刻到了。我们即将拳打太约、脚踩小日子过得很好的人。终于中人解接受志愿参军者,我拿出高三的劲,卷走一千个竞争对手,终于参了军。   我以为会发我一辆坦克、步战车什么的,再不济也有一门反坦克导弹。结果,上级就发给我一把枪,我们整个师就我们一个步兵营。   说是保卫祖国,一把枪一件防弹背心就够了。这是驭龙者的指示。   我想驭龙者的真是个大聪明。   我们师守段海岸线,突然海的那边涌来敌人,航母、导弹舰驱逐舰突然出现,海量的敌人坐着印有膏药旗等太约国家旗帜的步战车、坦克,直接冲滩。   转过头,师长吼我们营长,营长再吼我们,说要誓死守住阵地。   完了,今天要交代在这里了。   我想着,拿着步枪在战壕里冲对面扫射,打得对面步战车叮叮叮作响。   对面主战坦克开炮了、导弹舰上导弹从天而降,直接落在我们阵地,轰隆隆一阵响,把我呛得直咳嗽,抬头一看战友都活着。   这发生了什么事?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战友就敲了我头盔一下,喊道:“对面来人了!”   只见对面步战车冲到阵地面前,我们步枪打得叮叮叮作响。车上下来一群太约步兵,我们也打得叮叮叮作响,他们冲到我们面前,打我们也叮叮叮作响。   我勇敢地冲上去肉搏,刚出阵地,对面坦克就给了一炮。我一个踉跄,跌进了战壕了,又站了起来。对面太约士兵跳下战壕,拿着枪冲着我扫射,我也向他扫射,还大吼着,他也吼了起来。   我们互相扫射完所有弹匣之后,互相离开了。   这场战斗打了整整三十天,占伤亡第一的是摔倒。   看着对面步战车、坦克还有大炮,我想驭龙者还真是个大聪明。   后来我们让出了阵地,没办法,大家伙耳朵都快聋了。作为第一片被太约占据的土地,引起了国内轩然大波。   所以上级决定让我们拿着步枪反攻,真是个大聪明。现在步枪被我们起名叫水枪而坦克炮叫糖豆发射器,拿什么攻回阵地?   上级说部署了无人机,让我们冲进战场报点。我寻思,这无人机能有多厉害?   但没办法,保家卫国嘛。我只能拿着步枪上了。   我们一拥而上,对面坦克开炮了,炮弹打在我战友身上,直接把他打得捂住裤裆,憋红了脸,骂骂咧咧。   我一手捂住裤裆,一手拿着对讲机叫来了无人机给战友复仇。只见无人机机翼上挂满了铁炸弹,慢悠悠地飞过来。   这有用吗?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无人机投弹了,活生生把对面肥宅坦克的炮塔给炸上天。   我去!这就是战争吗?原来炸弹的威力那么大?   已经成为久经沙场老兵的我大为震惊。   无人机来来去去,被打掉一架,就补了第二、第三架,才十几天我们就赢得了战争,把敌人赶下了海。   驭龙者真是个大聪明,我感慨着。   后来听说重建了日本,说什么从此中日的账结了,一个老龄化国家踊跃参军,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我在海岸线守着,天天能看到日本的运输船拉着一群群士兵经过。   第二天,我看到了一份报纸。   说东防攻下了德里,我很高兴,这场战争有胜利的曙光了。   第二份报纸立刻说送来,说太约攻下了德里,我很不高兴,这场战争又没了胜利曙光了。   
采访哥里高管哥言论,为何引起那么大反应? 我看了看,很符合我对高管啥的刻板印象——资本动物。 站在他立场上,肯定是偏向恐吓“有男不玩”,希望“你们闹就闹,别闹太大。” 看到他提到“社管换打法,开始加速有男不玩,试图引来铁拳,混厕厂商凭借高电阻幸存。” 而且…… 我第一反应没感觉到是恐吓,反而感觉这是好事。 说明有男不玩运动,已经壮大到一定程度,敌人用尽各种办法绞杀都不行,只能大打核战争,希望用自己的避难所优势能在核战争中幸存下来。 感觉很多吧友对铁拳畏惧。 但我们又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纸片人被和谐?被下架?最坏的情况无非是二游大整顿,死一批,另一批靠关系苟延残喘。 然后呢?不玩二游又不会死,世界上有那么多娱乐方式,而且即便最坏情况发生了,过几年二游还会撑到恒纪元。(可参考2016年网文清朗及后续,当时起点书库直接少了三分之二。) 有的人可是会失业、大笔资金打水漂。 该害怕的是他们,他们还自己推波助澜,自己花钱雇社管给自己挖坟,借此来恐吓玩家们。 站在男⭕角度看,我高兴还来不及,世上还有人花钱帮踩油门。 最后我说一则女⭕小故事。 15、16年来着,铁拳线下请了几个女⭕喝茶十几日,bbc跟进,给她们颁了巾帼英雄的称号。 然后呢?我们都知道女⭕愈演愈烈。 既然女人能行,男人也行。 别怕,反正也没啥好失去的。
联动“警惕捧杀与离间”一贴,个人评价,社管又不是尤里。 说捧,就飘飘然然? 说起黑称,截图极端言论仇恨教育,就互相仇恨? 有这本事,开发催眠app吧。 为什么我那么自信呢? 因为煽风点火得有柴才能烧。 原鬼吧和手综有啥根本矛盾吗?最多是温和派和极端派之间的矛盾。 共同面对的矛盾倒很大:女⭕入侵男性文娱,性别战争。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社管开发出催眠app,成功让这两个群体互相攻击,又怎么样? 该反女⭕,不也一起反? 有男不玩群体,是因性别对立矛盾下的 其实我本人是对这一大通想当然,把别人当笨蛋的计策是很鄙夷的,言行中带着一种自大。觉得自己的复杂计策,能操作人心,各种想当然。 蚊子吃了盐被棍子绊倒掉进水里淹死.jpg。 我之前也见过非常精妙的话术,是豆瓣姐妹发明的。 就是高级版我男我也,去阻止**思想蔓延。 她们互相交流,精进话术,认为最好假扮成有女儿的父亲、有妹妹的哥哥等角色,就说生怕男⭕会QJ自己女儿妹妹,说女⭕给自己女儿妹妹带来光明。 并且还一致认为,最好战场选在b站。 有很多姐妹分享自己成功案例。 默默观察的我,笑出了声,根本没当一回事。 那时还是四五年前,原神好像才刚出,谈到女⭕几个男性社区主流舆论是“都是只有在互联网上的,现实里没有” 现在呢? 她们的话术,在时代洪流前就是个笑话。
今日难绷言论,疑虑xxx成为kol,利用影响力诱导玩家 说的就是荒谬蝴蝶和洛虚云允的争执。 我说我的观点,为啥我觉得难绷? 首先如果你不认同有男不玩群体是去中心化群体,就不用往下看了。 一,去中心化群体的“意见领袖”与其说是意见领袖,不如说是意见嘴替。 在一个去中心化群体中,意见领袖是众人认同出来的,如绿色塔菲、采访哥等,都是个人出于自己的判断,做出认同。 当然肯定有从众因素。 但如果意见领袖的意见,不能代表群体意见。 那么去中心化群体抛弃一个意见领袖速度快得惊人。 例如,前段时间b站的那个谁来着忘了。 以前也有很多名人,但在群体共识不断变化后,他们名气消失快得惊人。 “利用影响力诱导玩家”。担忧这点,总让我感觉就像担忧“意见领袖”手握心灵控制塔一样。 让我们假设一个情景。洛虚“叛变”了,就当是尤里控了吧,然后呢?会造成什么影响?吧友信仰崩溃,跑去玩混厕?去偷玩? 最多敌对社区嘲讽个几天吧,然后这边也整出反嘲讽话术。一周后,大部分人都不会提及此事。 多大点事。 二,分不清真实和虚假的声音,才会担心某某某是不是打入群体中的间谍。 在我看来,分辨一篇文章是“命题作文”和“说出自己相信”的,是一件不难的事。 这种文字中洋溢着我在写命题作文 缺乏这能力的人,大概率会吓自己,认为有人能在金钱利益驱使下,潜伏入有男不玩群体,靠着不断写自己都不相信的命题作文,谋取影响力最后利用影响力“心控”玩家。 假设一个情景,把鬼吧传送到一个平行时空。 那个时空,原神走男厕道路,没有散兵,没有男卡,文案绞尽脑汁给玩家配种,没有混厕结构性矛盾。 那鬼吧能把原神流水打下来吗? 我感觉多半给原神贡献流水。
由帽子姐雄文联想到的,女⭕主义也的确促进了平权。 欧美那边女⭕风吹来时,把自己包装成平权主义,它说男人应当支持女⭕,因为女⭕是平权主义。 它许诺,只要支持自己,以后社会对男性没有刻板印象,男性就可以“娘娘腔”“穿女装“”可以哭”。 显然,这是谎言。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女⭕仇视所有男性,她们历数男性的一场场对女性的罪过,以受害者自居,要求男性购买赎罪券。 在文娱领域,她们引入“男凝”概念。因此,一切男性瑟瑟向内容,都是带有**原罪的,必须清除。 文娱的例子太多太多,宅男文娱的一生……在这不必多说。 她们反刻板印象,但只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本质上反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生育者。 她们“生孩子警告”,传播生孩子对女性危害有多大,达成一个共识——被规训当生育者是悲惨的。 在15 16年就已经达到高峰。 在达成共识之后,她们喊着“不被定义的女性”开始摆脱社会对其的定位——生育者。 所以,观察她们的逻辑,就能明白她们对性别刻板印象为什么那么仇恨? 为什么黑悟空发表性别刻板印象言论,明明是对男女的刻板,她们认为是厌女,而且追着咬了4年,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 现在,十女九拳,可以说女性群体已经普遍达成共识,社会规训的生育者定位是压迫、是剥削,即便想当生育者,那么必须要有人转移支付大的,作为对自己的补偿。高价彩礼…… 有人说,摆脱社会规训有什么不好? 问题是,她们并不在意社会对男人的规训。 相反,还利用社会对男人的规训为自己谋利。 我为什么这么说? 社会对男性的规训是规训其为供养者。 能赚钱、情绪稳定、老实、少娱乐、转移支付给生育者。 就是对一位供养者的褒奖。 在宣传中,一个理想的供养者是这样的“任劳任怨干活工资全上交,怕老婆想抽一根烟抽都扣扣索索,私房钱被发现老婆叫跪搓衣板就直接跪” 听到这个描述,是不是脑子里面就有很多画面了? 权责一致。 在规训男性为供养者的同时,也把女性规训为生育者。 要求生育者贞洁、不出轨、贤惠顾家。 这是旧时代的契约。 但我们知道女⭕已经打碎社会对其的生育者规训。 要求贞洁,那就是封建余孽。 贤惠更是坏词,家务更是每年压榨一百零八万的可怕暴利。 所以女⭕已经借着先抛开责任的优势,爽吃权责不对等红利了七八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