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江人 甘江人
我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全是人生
关注数: 9 粉丝数: 913 发帖数: 18,570 关注贴吧数: 7
男子身体能导250伏电 可以烤熟火腿肠 人体通电点灯泡人体通电烤火腿肠   奇人奇事  人体可以导电烤熟火腿肠,这事你相信么?成都市民黄长青就行,他可以导高于常规7倍的250伏电压,甚至还能将火腿肠烤熟。   在黄长青看来,这并不是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和人体的电适应能力有关。昨日,黄长青现场演示了 “人体通电烤火腿肠”、“人体通电点灯泡”。    身体导电220伏烤熟两根火腿肠   昨日下午,43岁的黄长青提着一个黑包来到天府早报。“这个真的不神奇,就是一个‘电适应’的过程。”在现场,黄长青进行了演示。  拿出准备好的一根普通电线,一端是两孔的电源插头,一端是裸露的火线和零线。黄长青将插头插进墙壁上的电源插孔内,另一端捏在自己手上,此时通过电笔可以测出黄先生手上的电压是220伏。  黄先生将火线和零线一端分别放在一节没有连通电源的电线上,另一端的灯泡便亮了。接着,黄先生直接用手捏着火线、零线,将手指放在电灯的另一端线上,灯也亮了,这说明黄先生的身体经受住了220伏电压,直接将电流传送到了电灯上。   随后,天府早报记者拿出2根火腿肠,将其按照黄先生的要求切成四节,串在两根铁签上。黄长青同样按照上述步骤,将电通过人体导到铁签上。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溅起明显火花,接着火腿肠开始冒烟,传出“滋滋”的声音,香味随之弥漫。    “触电”20多年每晚“充电”两小时   随后,黄长青还将电压提高到了250伏进行演示,并称身体无任何异样。   “我从1992年就开始接触这个。”黄长青回忆,最开始接触通电只是因为感兴趣,后来发现似乎还有健身功能,也就坚持了下来。   黄长青1996年从成都中医学校内科专业毕业,现在省兽医协会会刊从事文字工作,“通电似乎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黄先生介绍,最近3个月,每天晚上他都会接通电源进行一两个小时的“充电”。   “其实,只要把安全措施做好,就没什么问题。”黄长青介绍,“要尽量有一个防漏电的装置,通电时手一定要干,地上也不能有水,不赤脚,不能直接对别人进行导电。”    特别提醒   黄长青演示身体通电,现场的人都为他捏把汗。虽然他认为可以通过安全措施以防不测,但天府早报特别提醒读者,这是高危行为,切勿模仿。    小知识>>>   常规情况下,当人接触电源时,电流会顺着人体产生电路,电压越大,产生的电流也就越大。常人能承受的电压是30多伏,220伏电压,相当于常规的7倍,足以把人体烤焦。而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或许有些人的电阻天生较大,是常人的上百倍,用手拿着高压线也不会受到伤害。
这得多硬伤:两人电话拜年9分钟后发现打错 最后顺便拜年 本报讯(记者王刚)“蛇年刚刚到,就接到一个电话拜年,相互拜年寒暄问候了9分多钟,到最后才发现电话打错了!”昨日,家住武昌徐东都市经典小区的程凯,向记者讲述了这件他亲历的“雷人事”。   程凯说,昨日零时一过,他就接到了这个拜年电话。“对方是位女士,年龄约三四十岁,河南口音,一开口没叫我名字就十分热情地连声给我和家人新年祝福”。   “起初也不听出来她是哪位亲戚,考虑到妻子那边有亲戚在河南,自己也不好意思多问,所以也就开始了相互寒暄、拜年问候。”程凯说,通话前半段,这位热情的“亲戚”与他轮番上阵,各自对对方说了五六句祝福的话。   紧接着,“亲戚”开始马不停蹄地接连向程凯抛出四五个“关心和问候”:“您爸爸妈妈身体还好吧?”、“小孩子还好吧?”、“嫂子还好吧?”……“我也是应接不暇,同时礼节性地也向她问候了好几句。”程凯说。   “在武昌吧?”、“怎么没有回家过年?”程凯说,直到“亲戚”最后说到这些话题时,他才有所察觉:“我老家就是武昌,此刻也在武昌,怎么还回家过年?”程凯便向“亲戚”问了一句:“您是我爱人的亲戚吧?”   “‘亲戚’可能也是察觉到什么,赶忙追问我是不是某某……”程凯说,直到这时,“亲戚”才知自己电话打错了,“那一刻两个人都在电话里忍不住大笑了,我俩随后结束通话,但还都相互给对方再次拜年了!”   程凯与“亲戚”的通话时间有9分多钟,“当时屋外都是鞭炮声,也干扰了我的判断。”程凯说,他昨日将此事跟家人、亲友一说,“无一例外笑个不停,都说蛮佩服我和那位‘亲戚’。”
律师称乱花孩子压岁钱涉嫌侵权  过年最大谎言:乖,妈妈帮你保管压岁钱   保管了不还的父母占了一大半;律师认为乱花孩子压岁钱涉嫌侵权    谁的钱   律师认为,压岁钱是亲戚赠与孩子的,这笔钱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孩子    谁来管   律师建议压岁钱由监护人保管。压岁钱的用途必须与孩子相关    谁来用   十周岁以上的孩子有权从父母手上要回部分压岁钱,用于购书、送同学礼物、参加夏令营等 新年走亲访友,小朋友们都会“满载而归”。但近日却有一位妈妈因压岁钱的问题发网帖吐槽,她5岁的女儿公然宣称“压岁钱是我的财产,你没有权利使用,否则我可以去法院告你!”这位妈妈着实被吓到了,觉得现在的娃娃“真让人震惊”。   成都商报记者的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都对娃娃说过“我先替你保管压岁钱,以后再还你”,但真正兑现承诺的家长不到一半。律师表示,10周岁以上没工作的未成年人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可以追回部分压岁钱自己使用。    女儿投诉    压岁钱,我妈从来不还   每到过年,12岁的小媛(化名)就觉得“幸福惨了”,因为她有一个大家庭,爸妈两边加起来有10个兄弟姐妹,每人至少都要包200元的红包,“二姨最大方,她每次都给我500块。”林林总总加起来,小媛每个春节能轻松“进账”5000元。但在小媛的记忆中,这些钱从来没有彻底装进过自己的口袋。“我妈每次骗我说‘暂时帮我保管’,以后再还。”可是,小媛发现妈妈总是用这些钱请同事吃饭,剩下的“还钱”也变成了“分期付款”———每月妈妈给她100元~200元零花钱,就是从压岁钱里抽出来的。   随着小媛逐渐长大,她开始有了自己理财的强烈愿望。小媛希望能逐渐争取到压岁钱的所有权,“这是亲戚给我的礼物,既然是礼物,就不能随便转手送给别人,即便她是我妈。”    家长喊冤    孩子拿了红包随手乱丢   对于小媛的抱怨,她的妈妈林女士觉得很“冤枉”。林女士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老板,过年时要请下属吃饭,联络感情,“有时手头紧就先挪用下女儿的压岁钱。”况且,小媛平时衣、食、住、行的钱全从她这里出,“虽然没把压岁钱还她,但最后都花在了她身上,交学费、买衣服、买好吃的……”   不过,林女士认为不给女儿压岁钱的主因是“娃娃对钱没概念,完全不会打理。”她曾经要求小媛记账,把每天的开销详细写下来,小媛从来没动过笔。有时亲戚来串门塞给小媛一个红包,这个娃娃就会随手丢在沙发或茶几上,她这种“粗枝大叶”的性格实在让当妈的不放心,林女士便索性帮女儿把压岁钱和红包一起管了。   家长李女士认为孩子年龄小,他们自己还没有理财能力,父母代为保管是正常的,但钱一定不能乱花,而且要告诉孩子钱的去向。    看看律师怎么说    满了10岁可追回部分压岁钱   四川金契律师事务所律师阮国勇称,从法理上讲,压岁钱是亲戚赠与孩子的,属于赠与行为,孩子就有对这笔钱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果父母擅自把压岁钱花在与孩子无关的用途上,就会涉嫌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提到:“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对于父母擅自使用压岁钱用于其它用途的现象,阮国勇建议,父母可以把压岁钱的使用情况定时公开,让孩子清楚压岁钱用到了哪些地方、花了多少、剩余数额,今后打算怎么支配。“如果妈妈占用了这笔钱,可以去告诉爸爸、爷爷、奶奶等,大家一起监督压岁钱的使用。”   阮国勇认为,压岁钱要由监护人保管。他指出,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十条中,明确规定了监护人有“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职责。阮国勇称,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所以,父母可以代孩子决定压岁钱的用途,但用途必须是与孩子相关。而十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的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除外,这部分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权从父母手上要回部分压岁钱,用于一些与他年龄、智力相符合的用途,比如购书、送同学生日礼物、参加夏令营。    问卷调查    承诺“以后还” 兑现的不到一半   长辈给小孩的压岁钱,到底该揣进谁的口袋?昨天下午3点,成都商报记者将问题抛给了一群11~13岁的娃娃。在望子成龙学校,5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给出的答案是:78%的娃娃认为压岁钱属于自己,超过一半的孩子坚持“父母没有权利拿走我的压岁钱并随便使用”。   现实中,有近7成的父母都对娃娃说过,“我先替你保管压岁钱,以后再还你”,但真正兑现了这句“承诺”的家长只有46%。82%的孩子认为,爸妈可以用压岁钱帮自己交学费、报兴趣班、买教辅资料和文具;46%的孩子觉得用这些钱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买生活必需品或新年礼物也很好。但有趣的是,超过95%的娃娃一致认为,爸妈不能拿压岁钱跟同事聚餐,不能拿去打麻将,不能当成压岁钱给别的小孩。 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 赵一丹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