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777😜 wddam123
关注数: 37 粉丝数: 147 发帖数: 21,483 关注贴吧数: 25
武大+华科综合实力秒杀南大+东南。 论理科,东南不敢参评,理科极差。华科物理生物能进全国前十,还有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武大华科联手,理科基本能与南大持平。 论工科,一个华科足以秒杀南大和东南联手。高精尖上华科有国家研究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南京啥也没有,工科最重要的产学研上,华科武大推动了武汉光谷这个全国前五的高新区,南京高新区惨不忍睹,是全国前十城市中最废的,主要原因是南大东南工科不行。论社会效益,华科助力华为崛起,华科校企发展高校顶尖,华科院士团队在江苏无锡拿到一个亿顶格重奖,近在咫尺的南大东南工科根本没这个本事。 最重要的理工科武大华科轻松打败南大东南,医科不用说了,一面倒的秒杀,文科武大华科综合也不会比南大东南差,其中法学更是秒杀。 论社会影响力,武大校友+最美校园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仅次于清北,校友捐赠也仅次于清北,可见武大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文气息。华科有华为与抗疫加成(华为高管与天才少年来源最多的高校,华为联合实验室最多的高校),是社会名气上升最快的高校,也引来不少人碰瓷。 南京的高校社会影响力明显太弱,特别是东南,很多人以为是福建的学校。当然,南京的高校在教育部人脉深厚,这点要承认,不然早就垮下去了。看未来趋势,双方差距还会不断拉大,因为财政预算武大华科优势明显。
成都吸引人口的秘诀 首先介绍两个基本常识。第一,众所周知,中西部省会大多吸引本省人口,典型的就是成都郑州等,基本能吸引的都是本省人。第二个基本常识,基础教育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为优质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连教师工资都拖欠的城市是不可能打造好的基础教育的。 以湖北和四川为例,湖北的基础教育非常均衡,基本每个城市都有优质中学,高考成绩上武汉并没有明显优势,说明武汉并未过分吸纳全省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换句话说,武汉并未过分吸纳全省优质经济资源。 然而四川完全不一样,成都+绵阳以不到1/3的人口,占据了全省高考高分层的5/6,其中绵阳还是因为有国家大型单位因此聚集了大量重视教育的群体,成都则显然是聚集了全川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换句话说,成都把全省的优质经济资源基本都吸光了。这样的结果是,川内人只能大量背井离乡往成都聚集,才更有可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如此,其它方面了?恐怕也相差不大。成都能大量吸纳人口的原因一是四川人多,二是其它城市被成都吸得差不多了,本地人没有别的路可走要么去成都要么出省。 这可以明显看出武汉和成都的不同,武汉长期以来是全国财政支柱,建设深圳第一功臣,为沿海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在全国全省的经济占比下降最多的省会(全省经济占比从70%降至35%),除了武汉就没有别的了,可见武汉为国家为全省付出巨大。 湖北是内陆经济第一强省,19年人均GDP内陆第一,从基础教育资源看湖北省的经济和配套是相当均衡的。类似的有江苏南京,湖北和江苏是全国少有的基础教育资源非常均衡的省份,武汉和南京是全国少有的基础教育资源不占优势的省会。
成都吸引人口的秘诀 首先介绍两个基本常识。第一,众所周知,中西部省会大多吸引本省人口,典型的就是成都郑州等,基本能吸引的都是本省人。第二个基本常识,基础教育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为优质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连教师工资都拖欠的城市是不可能打造好的基础教育的。 以湖北和四川为例,湖北的基础教育非常均衡,基本每个城市都有优质中学,高考成绩上武汉并没有明显优势,说明武汉并未过分吸纳全省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换句话说,武汉并未过分吸纳全省优质经济资源。 然而四川完全不一样,成都+绵阳以不到1/3的人口,占据了全省高考高分层的5/6,其中绵阳还是因为有国家大型单位因此聚集了大量重视教育的群体,成都则显然是聚集了全川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换句话说,成都把全省的优质经济资源基本都吸光了。 这样的结果是,川内人只能大量背井离乡往成都聚集,才更有可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如此,其它方面了?恐怕也相差不大。成都能大量吸纳人口的原因一是四川人多,二是其它城市被成都吸得差不多了,本地人没有别的路可走要么去成都要么出省。 这可以明显看出武汉和成都的不同,武汉长期以来是全国财政支柱,建设深圳第一功臣,为沿海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建国以来在全国全省的经济占比下降最多的省会(全省经济占比从70%降至35%),除了武汉就没有别的了,可见武汉为国家为全省付出巨大。 湖北是内陆经济第一强省,19年人均GDP内陆第一,从基础教育资源看湖北省的经济和配套是相当均衡的。类似的有江苏南京,湖北和江苏是全国少有的基础教育资源非常均衡的省份,武汉和南京是全国少有的基础教育资源不占优势的省会。
各城市货运周转量比较 货物周转量是运输企业所运货物吨数与其运送距离的乘积,以复合指标吨公里或吨海里为单位表示,它是货物运输产品数量的实物指标,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货物运输的需要以及运输部门为社会提供的货物运输工作总量。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相反在不合理运输的情况下,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则意味着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也越大。因此,要合理运输,防止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尽可能地缩短运距,减少吨公里数。 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性需求,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货运产生的来源及国内外货运通道的发展趋势表 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总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能源生产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城乡人均收入指数、农产品产量、货运通道线路长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 口总额和运输工具保有量等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货物运输量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有较大差别。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综合国内外的 相关研究选取年末总 人口、GDP、人均 GDP、平均运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6个主要指标。 下图为2019年各城市货物周转量数据(来源于各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空着是因为公报没有或者懒得填非本文主要关注指标),为什么选2019年,因为2020年有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失真。 从下图可见, 1、广州的各项指标特别是水运和其它城市有数量级的优势(未统计京沪),所以广州是一线,而同为沿海港口的天津青岛要差得远。大湾区内深圳已经和广州形成了差异化发展,广州主打文化交通物流,深圳主攻科技和产业。 2、内陆城市中,武汉的区位交通物流无敌,郑州长沙加一起也远不如武汉。所以中部只有一个核心。 3、西部重庆是核心,成都差得远。如果不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成都不可能聚集这么多人口,郑州一定比成都发展得好。 4、靠近长三角,合肥指标还这么差。感觉安徽在交通方面堆合肥是战略错误。主要是合肥的区位并不好,从地理上看,以武汉为例,在地图上从上海到渝蓉划直线,从北京到珠三划直线,两条直线交汇处都是武汉,说明武汉才是真正的区位好,要实现合理运输,东南西北之间的货物流转就应该经过武汉。而京沪高铁是过南京而不是合肥,另外沿江高铁最好的路线其实也不应该经过合肥,而是应该按照G50沪渝高速走,是整个西部到达上海的最快最短路径。 G50沪渝高速是由上海至重庆的高速公路,简称沪渝高速,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50。路线途径:上海―湖州―宣城―芜湖县―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黄梅―黄石―武汉―荆州-宜昌―恩施―忠县―垫江―重庆,全线1786公里。 安徽堆合肥,更主要的还是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之间的交流。应该重点发展安庆芜湖等沿江城市的交通,方便中西部和长三来往,避免成为阻碍。 5、新成立的中国物流集团总部选址,应重点考虑武汉,未来主要目标是促进国内循环,所以不应在沿海港口城市,内陆城市中没有能和武汉竞争的。打造好武汉这个黄金立交桥,就是推动内陆建设发展,其它城市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各城市货物周转量比较 货物周转量是运输企业所运货物吨数与其运送距离的乘积,以复合指标吨公里或吨海里为单位表示,它是货物运输产品数量的实物指标,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货物运输的需要以及运输部门为社会提供的货物运输工作总量。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相反在不合理运输的情况下,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则意味着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也越大。因此,要合理运输,防止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尽可能地缩短运距,减少吨公里数。 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性需求,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货运产生的来源及国内外货运通道的发展趋势表 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总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能源生产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城乡人均收入指数、农产品产量、货运通道线路长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 口总额和运输工具保有量等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货物运输量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有较大差别。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综合国内外的 相关研究选取年末总 人口、GDP、人均 GDP、平均运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6个主要指标。 下图为2019年各城市货物周转量数据(来源于各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空着是因为公报没有或者懒得填非本文主要关注指标),为什么选2019年,因为2020年有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失真。 从下图可见, 1、广州的各项指标特别是水运和其它城市有数量级的优势(未统计京沪),所以广州是一线,而同为沿海港口的天津青岛要差得远。大湾区内深圳已经和广州形成了差异化发展,广州主打文化交通物流,深圳主攻科技和产业。 2、内陆城市中,武汉的区位交通物流无敌,郑州长沙加一起也远不如武汉。所以中部只有一个核心。 3、西部重庆是核心,成都差得远。如果不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成都不可能聚集这么多人口,郑州一定比成都发展得好。 4、靠近长三角,合肥指标还这么差。感觉安徽在交通方面堆合肥是战略错误。主要是合肥的区位并不好,从地理上看,以武汉为例,在地图上从上海到渝蓉划直线,从北京到珠三划直线,两条直线交汇处都是武汉,说明武汉才是真正的区位好,要实现合理运输,东南西北之间的货物流转就应该经过武汉。而京沪高铁是过南京而不是合肥,另外沿江高铁最好的路线其实也不应该经过合肥,而是应该按照G50沪渝高速走,是整个西部到达上海的最快最短路径。 G50沪渝高速是由上海至重庆的高速公路,简称沪渝高速,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50。路线途径:上海―湖州―宣城―芜湖县―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黄梅―黄石―武汉―荆州-宜昌―恩施―忠县―垫江―重庆,全线1786公里。 安徽堆合肥,更主要的还是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之间的交流。应该重点发展安庆芜湖等沿江城市的交通,方便中西部和长三来往,避免成为阻碍。 5、新成立的中国物流集团总部选址,应重点考虑武汉,未来主要目标是促进国内循环,所以不应在沿海港口城市,内陆城市中没有能和武汉竞争的。打造好武汉这个黄金立交桥,就是推动内陆建设发展,其它城市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各城市货物周转量比较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相反在不合理运输的情况下,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则意味着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也越大。因此,要合理运输,防止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尽可能地缩短运距,减少吨公里数。 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性需求,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货运产生的来源及国内外货运通道的发展趋势表 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总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能源生产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城乡人均收入指数、农产品产量、货运通道线路长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 口总额和运输工具保有量等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货物运输量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有较大差别。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综合国内外的 相关研究选取年末总 人口、GDP、人均 GDP、平均运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6个主要指标。 下图为2019年各城市货物周转量数据(来源于各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空着是因为公报没有或者懒得填非本文主要关注指标),为什么选2019年,因为2020年有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失真。 从下图可见, 1、广州的各项指标特别是水运和其它城市有数量级的优势(未统计京沪),所以广州是一线,而同为沿海港口的天津青岛要差得远。大湾区内深圳已经和广州形成了差异化发展,广州主打文化交通物流,深圳主攻科技和产业。 2、内陆城市中,武汉的区位交通物流无敌,郑州长沙加一起也远不如武汉。所以中部只有一个核心。 3、西部重庆是核心,成都差得远。如果不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成都不可能聚集这么多人口,郑州一定比成都发展得好。 4、靠近长三角,合肥指标还这么差。感觉安徽在交通方面堆合肥是战略错误。主要是合肥的区位并不好,从地理上看,以武汉为例,在地图上从上海到渝蓉划直线,从北京到珠三划直线,两条直线交汇处都是武汉,说明武汉才是真正的区位好,要实现合理运输,东南西北之间的货物流转就应该经过武汉。而京沪高铁是过南京而不是合肥,另外沿江高铁最好的路线其实也不应该经过合肥,而是应该按照G50沪渝高速走,是整个西部到达上海的最快最短路径。 G50沪渝高速是由上海至重庆的高速公路,简称沪渝高速,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50。路线途径:上海―湖州―宣城―芜湖县―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黄梅―黄石―武汉―荆州-宜昌―恩施―忠县―垫江―重庆,全线1786公里。 安徽堆合肥,更主要的还是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之间的交流。应该重点发展安庆芜湖等沿江城市的交通,方便中西部和长三来往,避免成为阻碍。 5、新成立的中国物流集团总部选址,应重点考虑武汉,未来主要目标是促进国内循环,所以不应在沿海港口城市,内陆城市中没有能和武汉竞争的。打造好武汉这个黄金立交桥,就是推动内陆建设发展,其它城市起不到这样的作用。
各城市货物周转量比较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 一般来说,在运输合理、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就标志着为社会完成的运输任务也越大。相反在不合理运输的情况下,完成的运量和周转量越大则意味着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也越大。因此,要合理运输,防止重复运输,迂回运输,尽可能地缩短运距,减少吨公里数。 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性需求,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货运产生的来源及国内外货运通道的发展趋势表 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货运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总人口数、固定资产投资、能源生产总量、国内生产总值、城乡人均收入指数、农产品产量、货运通道线路长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 口总额和运输工具保有量等因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货物运输量在数量和质量上 都有较大差别。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很多,综合国内外的 相关研究选取年末总 人口、GDP、人均 GDP、平均运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运输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6个主要指标。 下图为2019年各城市货物周转量数据(来源于各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指标空着是因为公报没有或者懒得填非本文主要关注指标),为什么选2019年,因为2020年有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失真。 从下图可见, 1、广州的各项指标特别是水运和其它城市有数量级的优势(未统计京沪),所以广州是一线,而同为沿海港口的天津青岛要差得远。大湾区内深圳已经和广州形成了差异化发展,广州主打文化交通物流,深圳主攻科技和产业。 2、内陆城市中,武汉的区位交通物流无敌,郑州长沙加一起也远不如武汉。所以中部只有一个核心。 3、西部重庆是核心,成都差得远。如果不是因为西部大开发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成都不可能聚集这么多人口,郑州一定比成都发展得好。 4、靠近长三角,合肥指标还这么差。感觉安徽在交通方面堆合肥是战略错误。主要是合肥的区位并不好,从地理上看,以武汉为例,在地图上从上海到渝蓉划直线,从北京到珠三划直线,两条直线交汇处都是武汉,说明武汉才是真正的区位好,要实现合理运输,东南西北之间的货物流转就应该经过武汉。而京沪高铁是过南京而不是合肥,另外沿江高铁最好的路线其实也不应该经过合肥,而是应该按照G50沪渝高速走,是整个西部到达上海的最快最短路径。 G50沪渝高速是由上海至重庆的高速公路,简称沪渝高速,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50。路线途径:上海―湖州―宣城―芜湖县―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黄梅―黄石―武汉―荆州-宜昌―恩施―忠县―垫江―重庆,全线1786公里。 安徽堆合肥,更主要的还是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和长三角之间的交流。应该重点发展安庆芜湖等沿江城市的交通,方便中西部和长三来往,避免成为阻碍。
中九未来形势 目前所谓的中九或中十,各校形势已经很清晰了。 北理主要依仗地利+保专业,真实实力并不强,几年后会“价值回归”的。 南开一直在走下坡路,准确地说,是号召力在逐年下滑,无论是学科评估还是人才培养上没有什么爆点。 西交,区位应该是中十里面最差的。没什么太好的翻身办法。仅老工科强,其余新工科、文理医没什么突破。如果这次评估电气拿不到A+,声誉就完了。电气之于西交就如同机械之于华科一样,根基所在。 哈工,比西交强一些,有哈深续命。但未来可能会有主校区之争。如果主校区不在深圳,那么始终没有突破的希望,如果放在深圳,还是哈工吗? 中山,富二代。钱多,成果少,近三年国奖貌似只拿了一个科二。有人说中山只是近几年才有钱,这不是真的,国家自然基金零几年开始中山拿到的经费就是前几名,整个广东地区好像一直是最多。可能原因是广东人不愿意花精力搞科研,深圳企业科研做得好是因为深圳主要是外来人口。所以中山生源上没有优势。 厦大,没有工科,理科也不算强,整体实力不足。 天大,和天津这座城市一样,缺乏一种吸引力,一种情怀(旁边就是北京,谁会关注跟班有什么人文特色?),加上没有热门学科,所以很容易被默默无闻。在现在这个时代,默默无闻就是退步。有情怀的南开也是这样慢慢被淡化。 东南,校名太差,让人提不起了解的兴趣。和南大形成不了竞争格局,所以也吸引不了目光。 武大华科能从中九中脱颖而出,首先是整体实力已经足够领先中九。综合文理工医,西哈并不是武大华科对手。本来以为中山实力够强,能和武华并列,仅次于清北华五。但现在看来虚有其表,一个打包失误就崩盘了,说明其真实声誉并不佳,大家都看透其科研能力不足的本质了。 其次,武大华科都有情怀,有吸引力。武大的百年建筑和人文气质,培养出的校友也是出类拔萃的。华科是另一种风格,助力华为崛起、助力光谷崛起,成为华科产学研强大的标志。华为高管在华科招聘会演讲上说的是“华科和华为有着相似的气质与源远流长的合作”。华为小米同城对手,这种情怀和吸引力足够。 第三,武汉双雄在地处内陆、资金受限的情况下,还能不退反进。最关键的点在于: 生源质量领先中九。湖北和中部有着全国最好的生源。八九十年代全国统一卷,湖北就是全国第一,基本没有对手。周边几个省份也都不错,也都是后来的卷一省份。生源质量保证了前进动力。 未来十年目标应该放在和北航全面竞争华五之下一档的生源水平上,力争最高分突破清北投档线。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