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的漂过 邪恶的漂过
可以更酷
关注数: 693 粉丝数: 3,760 发帖数: 212,285 关注贴吧数: 11
《最终幻想14》国服4月首测:绝不跳票! Square Enix旗下的《最终幻想》系列在中国玩家群体中拥有大量粉丝。最新消息显示,该系列中网游作品《最终幻想14》在经过回炉重造之后也即将于近段时间登陆中国内地。昨日晚些时候,Square Enix联合国内盛大游戏在上海举办了《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的首场中国发布会。期间, 国内代理方盛大游戏CEO张向东正式宣布国服游戏将在今年4月开启不删档首测,并且绝不会跳票!而在国服游戏的筹备进度方面,张向东透露称, 目前游戏的汉化已经基本完成,而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游戏的原汁原味,未来制作组还考虑加入日语/中文配音切换选项。至于国服游戏的运营政策,与之前曝出的消息一样, 《最终幻想14》在国内也会采用点卡制运营,不过具体的计费方案尚未出炉。根据游戏制作人吉田直树介绍,国服首测时的游戏版本会落后于目前以及欧美服务器的进度,但后续会尽快赶上。另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张向东还向媒体分享了一则更加长远的计划, 盛大希望能够乘着国内游戏机市场开放之风在主机平台上运营产品,这意味着《最终幻想14》主机版今后被引进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最终幻想14》国服官网已经开启了激活码预订,并且待游戏正式上线时还会推出实体典藏版。 相关阅读:《最终幻想14》支持4K:国服发布会临近
《最终幻想14》国服4月首测:绝不跳票! Square Enix旗下的《最终幻想》系列在中国玩家群体中拥有大量粉丝。最新消息显示,该系列中网游作品《最终幻想14》在经过回炉重造之后也即将于近段时间登陆中国内地。 昨日晚些时候,Square Enix联合国内盛大游戏在上海举办了《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的首场中国发布会。期间,国内代理方盛大游戏CEO张向东正式宣布国服游戏将在今年4月开启不删档首测,并且绝不会跳票! 而在国服游戏的筹备进度方面,张向东透露称,目前游戏的汉化已经基本完成,而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游戏的原汁原味,未来制作组还考虑加入日语/中文配音切换选项。 至于国服游戏的运营政策,与之前曝出的消息一样,《最终幻想14》在国内也会采用点卡制运营,不过具体的计费方案尚未出炉。根据游戏制作人吉田直树介绍,国服首测时的游戏版本会落后于目前以及欧美服务器的进度,但后续会尽快赶上。 另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张向东还向媒体分享了一则更加长远的计划,盛大希望能够乘着国内游戏机市场开放之风在主机平台上运营产品,这意味着《最终幻想14》主机版今后被引进的可能性非常大。 目前,《最终幻想14》国服官网已经开启了激活码预订,并且待游戏正式上线时还会推出实体典藏版。 相关阅读: 《最终幻想14》支持4K:国服发布会临近
揭秘另一种生活:网络写手生存录 网络写手的大军中,有在校学生、公司员工、全职作家、家庭主妇……有人要养家糊口,有人为实现理想,有人只是聊寄闲情……目的不同,能力各异,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完全不同。但人们听闻最多的,却都是“透支生命”“压力山大”“千万版税”这样一些惊心的词汇和极端的案例。 但走进他们的世界,只发现一片寻常风景,并不神秘——没那么简单,没那么艰难,没那么“土豪”,没那么“高危”……他们,只是普普通通地选择了一种生活。 来听听他们自己的讲述。 专职作者:“更新的压力就像还房贷” 比起挣扎在底层的庞大基数,“骁骑校”属于走得比较顺的幸运儿。 2007年夏天开始在网上写作,半年后月收入就已经过万,于是辞职成为专职作者;两年后成功转型,突破了网络作者职业生命较短的门槛;2010年加入省作协,去年又加入中国作协。 年近40的他,笑称自己已是行业里的“老年人”了,不敢拼得太厉害。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忠实的读者群,虽然更新速度较慢,他还是将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 即使这样,工作仍然不轻松。“每天的更新压在肩上,就像工薪族每月要还房贷一样!”每天一早就坐在电脑前,等待灵感,理顺思路。“从开始工作到完成任务,其中有很多是垃圾时间,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损耗。”大半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免不了的,精神上也跟打完一场仗似的疲劳。 “没法放松,这个圈子的淘汰率太高了。”“骁骑校”所在的写手QQ群,以3个月一拨的速度换着血,认识一两年的熟人只剩下一个。而且,圈内健康状况堪忧,“我的微博账号关注了很多同行,见过好几次网友在里面点蜡烛,每次蜡烛一亮,我就知道,又有人离开了……”因此,他在家里买了健身器械,也尽量每天出门去走走。 “骁骑校”坦言,现在比原来在单位时累得多,工作几乎占用了所有时间,家里的那一大摊子事,他只能甩手不管。“如今父亲重病住院,都照顾得很少。我特别愧疚。” 为什么选择这一行?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报酬高。如今,“骁骑校”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7位数,大部分来自影视改编权等衍生品。 荣誉感也是支撑“骁骑校”坚持的一大动力。“至少在原来的职业,我永远不可能干到国内拔尖。”他坦言,“也想过再回到原来的行当,但始终不甘心,那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完全没有成就感。” “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兴趣爱好当职业,还能赚大钱的。”“骁骑校”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最重要的是家人也很理解。”前不久在医院时,有个护士跑来找他要签名,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实中遇到粉丝。“很有成就感。”“骁骑校”的笑容里,疲倦中更多是满足。 兴趣写作:“挣点零花钱还是很轻松” 相较之下,“望月秋兔”的日子就要滋润多了。婚后的她当起了全职太太,每天都有大把时间。喜欢看小说的她,看得多了,便动了自己写的念头。试着把稿子给编辑看了看,编辑觉得还不错,“望月”就这样成为一名签约作者。 上午做做家务,出门闲逛两圈,午饭后才是她的工作时间。每天敲上3000字,多不过3小时,最快时甚至只花了1个小时便完工。至于状态、灵感什么的,其实影响不大——构思时列出了详细的提纲,小说就相当于已经有了树干和树枝,每天的写作只是让树上长出叶子,按部就班,并不太难。 能够如此轻松,主要还是因为“望月”毫无压力。她写小说纯粹是出于兴趣,并不在意能不能挣钱。作品签约后很长一段时间,每月才赚约800块钱,“只能算是零花钱。” 虽然不为订阅量而写,“望月”仍然坚守着网络小说的行为准则:不断更。“既然要做一件事就好好做,写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但贵在坚持。”最终,她创下了自己第一部小说的全勤纪录。 与读者分享的喜悦,是“望月”坚持的主要动力之一。她的读者多是小女生,与她们交流,“望月”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如今,已经休息了近半年的“望月”开始准备新书。“我喜欢上写作的乐趣了。”她盘算着,将来有了小宝宝,可能会停止一段时间,但等孩子上了幼儿园,还能重拾旧业。这样的状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兼职写手:“网络小说的门槛并不低” “我本疯狂”入行挺早,几乎一上大学就开始写作,大二时作品签约。毕业后,他进入铁路部门工作,这一副业却坚持了下来,现在是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家。 平日里,他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当需要出差,时间就不稳定了。“有一次出差,喝多了,我只好凌晨1点多爬起来写到5点。”他说,虽然辛苦,但回报还算丰厚,“一方面当作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赚钱。” 他也纠结过要不要放下一头,但对写作的热爱难以割舍,而专职写作又脱离了社会,不利于积累阅历和素材。此外,长辈都认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放心。在很多人看来,网络写手不算正经职业。 “社会并不了解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误解。”“我本疯狂”有些无奈。一般印象是,网络写作门槛低,生活苦,但稍有点才气加运气也可能一夜暴富。“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境况不如意的作者确实占了行业绝大多数。对于这一点,他认为是大多数写手对行业认识不清、对自身定位不准。 “网络小说的门槛并不低。谁都可以进来写,但要靠这个混口饭吃,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他说,现在很多作者都是在校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对这一行也不够了解,看别人赚了钱,就投身其中,甚至放弃学业。另外,很多写手不能准确选择自己擅长的题材领域,只凭兴趣或盲目跟风。“我跟不少新作者都谈过这个问题。”这一点是“我本疯狂”的切身体会。他自己一直对玄幻感兴趣,但几次尝试都不太成功,反而在都市题材如鱼得水。 在他看来,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网络小说泥沙俱下,写手失意者众,并由此形成了公众对整个行业的片面观感。 至于对健康的伤害,他认为主要来自久坐和生活不规律,完全可以避免。导致这种情况,一是网络写作时间自由,作者容易患“拖延症”,拖得太晚就只好熬夜,“如果有一定的自制力,合理安排时间,并形成习惯,写作其实很轻松。”二是为了获取更多报酬,坚持高强度写作,如每天更新一万字甚至更多的,都属于这种情况。“这就是个人选择问题了。如果愿意少赚一点,就可以过得轻松一点。” 有人将网络写作称为“高危”行业,“我本疯狂”觉得很可笑。“比这辛苦的行业不知有多少。如果不是因为相对轻松,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干?”
揭秘另一种生活:网络写手生存录 网络写手的大军中,有在校学生、公司员工、全职作家、家庭主妇……有人要养家糊口,有人为实现理想,有人只是聊寄闲情……目的不同,能力各异,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完全不同。但人们听闻最多的,却都是“透支生命”“压力山大”“千万版税”这样一些惊心的词汇和极端的案例。 但走进他们的世界,只发现一片寻常风景,并不神秘——没那么简单,没那么艰难,没那么“土豪”,没那么“高危”……他们,只是普普通通地选择了一种生活。 来听听他们自己的讲述。 专职作者:“更新的压力就像还房贷” 比起挣扎在底层的庞大基数,“骁骑校”属于走得比较顺的幸运儿。 2007年夏天开始在网上写作,半年后月收入就已经过万,于是辞职成为专职作者;两年后成功转型,突破了网络作者职业生命较短的门槛;2010年加入省作协,去年又加入中国作协。 年近40的他,笑称自己已是行业里的“老年人”了,不敢拼得太厉害。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忠实的读者群,虽然更新速度较慢,他还是将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 即使这样,工作仍然不轻松。“每天的更新压在肩上,就像工薪族每月要还房贷一样!”每天一早就坐在电脑前,等待灵感,理顺思路。“从开始工作到完成任务,其中有很多是垃圾时间,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损耗。”大半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免不了的,精神上也跟打完一场仗似的疲劳。 “没法放松,这个圈子的淘汰率太高了。”“骁骑校”所在的写手QQ群,以3个月一拨的速度换着血,认识一两年的熟人只剩下一个。而且,圈内健康状况堪忧,“我的微博账号关注了很多同行,见过好几次网友在里面点蜡烛,每次蜡烛一亮,我就知道,又有人离开了……”因此,他在家里买了健身器械,也尽量每天出门去走走。 “骁骑校”坦言,现在比原来在单位时累得多,工作几乎占用了所有时间,家里的那一大摊子事,他只能甩手不管。“如今父亲重病住院,都照顾得很少。我特别愧疚。” 为什么选择这一行?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报酬高。如今,“骁骑校”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7位数,大部分来自影视改编权等衍生品。 荣誉感也是支撑“骁骑校”坚持的一大动力。“至少在原来的职业,我永远不可能干到国内拔尖。”他坦言,“也想过再回到原来的行当,但始终不甘心,那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完全没有成就感。” “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兴趣爱好当职业,还能赚大钱的。”“骁骑校”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最重要的是家人也很理解。”前不久在医院时,有个护士跑来找他要签名,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实中遇到粉丝。“很有成就感。”“骁骑校”的笑容里,疲倦中更多是满足。 兴趣写作:“挣点零花钱还是很轻松” 相较之下,“望月秋兔”的日子就要滋润多了。婚后的她当起了全职太太,每天都有大把时间。喜欢看小说的她,看得多了,便动了自己写的念头。试着把稿子给编辑看了看,编辑觉得还不错,“望月”就这样成为一名签约作者。 上午做做家务,出门闲逛两圈,午饭后才是她的工作时间。每天敲上3000字,多不过3小时,最快时甚至只花了1个小时便完工。至于状态、灵感什么的,其实影响不大——构思时列出了详细的提纲,小说就相当于已经有了树干和树枝,每天的写作只是让树上长出叶子,按部就班,并不太难。 能够如此轻松,主要还是因为“望月”毫无压力。她写小说纯粹是出于兴趣,并不在意能不能挣钱。作品签约后很长一段时间,每月才赚约800块钱,“只能算是零花钱。” 虽然不为订阅量而写,“望月”仍然坚守着网络小说的行为准则:不断更。“既然要做一件事就好好做,写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但贵在坚持。”最终,她创下了自己第一部小说的全勤纪录。 与读者分享的喜悦,是“望月”坚持的主要动力之一。她的读者多是小女生,与她们交流,“望月”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如今,已经休息了近半年的“望月”开始准备新书。“我喜欢上写作的乐趣了。”她盘算着,将来有了小宝宝,可能会停止一段时间,但等孩子上了幼儿园,还能重拾旧业。这样的状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兼职写手:“网络小说的门槛并不低” “我本疯狂”入行挺早,几乎一上大学就开始写作,大二时作品签约。毕业后,他进入铁路部门工作,这一副业却坚持了下来,现在是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家。 平日里,他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当需要出差,时间就不稳定了。“有一次出差,喝多了,我只好凌晨1点多爬起来写到5点。”他说,虽然辛苦,但回报还算丰厚,“一方面当作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赚钱。” 他也纠结过要不要放下一头,但对写作的热爱难以割舍,而专职写作又脱离了社会,不利于积累阅历和素材。此外,长辈都认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放心。在很多人看来,网络写手不算正经职业。 “社会并不了解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误解。”“我本疯狂”有些无奈。一般印象是,网络写作门槛低,生活苦,但稍有点才气加运气也可能一夜暴富。“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境况不如意的作者确实占了行业绝大多数。对于这一点,他认为是大多数写手对行业认识不清、对自身定位不准。 “网络小说的门槛并不低。谁都可以进来写,但要靠这个混口饭吃,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他说,现在很多作者都是在校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对这一行也不够了解,看别人赚了钱,就投身其中,甚至放弃学业。另外,很多写手不能准确选择自己擅长的题材领域,只凭兴趣或盲目跟风。“我跟不少新作者都谈过这个问题。”这一点是“我本疯狂”的切身体会。他自己一直对玄幻感兴趣,但几次尝试都不太成功,反而在都市题材如鱼得水。 在他看来,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网络小说泥沙俱下,写手失意者众,并由此形成了公众对整个行业的片面观感。 至于对健康的伤害,他认为主要来自久坐和生活不规律,完全可以避免。导致这种情况,一是网络写作时间自由,作者容易患“拖延症”,拖得太晚就只好熬夜,“如果有一定的自制力,合理安排时间,并形成习惯,写作其实很轻松。”二是为了获取更多报酬,坚持高强度写作,如每天更新一万字甚至更多的,都属于这种情况。“这就是个人选择问题了。如果愿意少赚一点,就可以过得轻松一点。” 有人将网络写作称为“高危”行业,“我本疯狂”觉得很可笑。“比这辛苦的行业不知有多少。如果不是因为相对轻松,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干?”
揭秘另一种生活:网络写手生存录 网络写手的大军中,有在校学生、公司员工、全职作家、家庭主妇……有人要养家糊口,有人为实现理想,有人只是聊寄闲情……目的不同,能力各异,他们的生存状态也完全不同。但人们听闻最多的,却都是“透支生命”“压力山大”“千万版税”这样一些惊心的词汇和极端的案例。 但走进他们的世界,只发现一片寻常风景,并不神秘——没那么简单,没那么艰难,没那么“土豪”,没那么“高危”……他们,只是普普通通地选择了一种生活。 来听听他们自己的讲述。 专职作者:“更新的压力就像还房贷” 比起挣扎在底层的庞大基数,“骁骑校”属于走得比较顺的幸运儿。 2007年夏天开始在网上写作,半年后月收入就已经过万,于是辞职成为专职作者;两年后成功转型,突破了网络作者职业生命较短的门槛;2010年加入省作协,去年又加入中国作协。 年近40的他,笑称自己已是行业里的“老年人”了,不敢拼得太厉害。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忠实的读者群,虽然更新速度较慢,他还是将事业打理得有声有色。 即使这样,工作仍然不轻松。“每天的更新压在肩上,就像工薪族每月要还房贷一样!”每天一早就坐在电脑前,等待灵感,理顺思路。“从开始工作到完成任务,其中有很多是垃圾时间,但这又是无法避免的损耗。”大半天下来,腰酸背痛是免不了的,精神上也跟打完一场仗似的疲劳。 “没法放松,这个圈子的淘汰率太高了。”“骁骑校”所在的写手QQ群,以3个月一拨的速度换着血,认识一两年的熟人只剩下一个。而且,圈内健康状况堪忧,“我的微博账号关注了很多同行,见过好几次网友在里面点蜡烛,每次蜡烛一亮,我就知道,又有人离开了……”因此,他在家里买了健身器械,也尽量每天出门去走走。 “骁骑校”坦言,现在比原来在单位时累得多,工作几乎占用了所有时间,家里的那一大摊子事,他只能甩手不管。“如今父亲重病住院,都照顾得很少。我特别愧疚。” 为什么选择这一行?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报酬高。如今,“骁骑校”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7位数,大部分来自影视改编权等衍生品。 荣誉感也是支撑“骁骑校”坚持的一大动力。“至少在原来的职业,我永远不可能干到国内拔尖。”他坦言,“也想过再回到原来的行当,但始终不甘心,那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完全没有成就感。” “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兴趣爱好当职业,还能赚大钱的。”“骁骑校”觉得自己十分幸运,“最重要的是家人也很理解。”前不久在医院时,有个护士跑来找他要签名,这是他第一次在现实中遇到粉丝。“很有成就感。”“骁骑校”的笑容里,疲倦中更多是满足。 兴趣写作:“挣点零花钱还是很轻松” 相较之下,“望月秋兔”的日子就要滋润多了。婚后的她当起了全职太太,每天都有大把时间。喜欢看小说的她,看得多了,便动了自己写的念头。试着把稿子给编辑看了看,编辑觉得还不错,“望月”就这样成为一名签约作者。 上午做做家务,出门闲逛两圈,午饭后才是她的工作时间。每天敲上3000字,多不过3小时,最快时甚至只花了1个小时便完工。至于状态、灵感什么的,其实影响不大——构思时列出了详细的提纲,小说就相当于已经有了树干和树枝,每天的写作只是让树上长出叶子,按部就班,并不太难。 能够如此轻松,主要还是因为“望月”毫无压力。她写小说纯粹是出于兴趣,并不在意能不能挣钱。作品签约后很长一段时间,每月才赚约800块钱,“只能算是零花钱。” 虽然不为订阅量而写,“望月”仍然坚守着网络小说的行为准则:不断更。“既然要做一件事就好好做,写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但贵在坚持。”最终,她创下了自己第一部小说的全勤纪录。 与读者分享的喜悦,是“望月”坚持的主要动力之一。她的读者多是小女生,与她们交流,“望月”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如今,已经休息了近半年的“望月”开始准备新书。“我喜欢上写作的乐趣了。”她盘算着,将来有了小宝宝,可能会停止一段时间,但等孩子上了幼儿园,还能重拾旧业。这样的状态,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兼职写手:“网络小说的门槛并不低” “我本疯狂”入行挺早,几乎一上大学就开始写作,大二时作品签约。毕业后,他进入铁路部门工作,这一副业却坚持了下来,现在是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家。 平日里,他白天上班,晚上写作。当需要出差,时间就不稳定了。“有一次出差,喝多了,我只好凌晨1点多爬起来写到5点。”他说,虽然辛苦,但回报还算丰厚,“一方面当作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赚钱。” 他也纠结过要不要放下一头,但对写作的热爱难以割舍,而专职写作又脱离了社会,不利于积累阅历和素材。此外,长辈都认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更放心。在很多人看来,网络写手不算正经职业。 “社会并不了解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误解。”“我本疯狂”有些无奈。一般印象是,网络写作门槛低,生活苦,但稍有点才气加运气也可能一夜暴富。“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境况不如意的作者确实占了行业绝大多数。对于这一点,他认为是大多数写手对行业认识不清、对自身定位不准。 “网络小说的门槛并不低。谁都可以进来写,但要靠这个混口饭吃,还是要有一定的天赋。”他说,现在很多作者都是在校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对这一行也不够了解,看别人赚了钱,就投身其中,甚至放弃学业。另外,很多写手不能准确选择自己擅长的题材领域,只凭兴趣或盲目跟风。“我跟不少新作者都谈过这个问题。”这一点是“我本疯狂”的切身体会。他自己一直对玄幻感兴趣,但几次尝试都不太成功,反而在都市题材如鱼得水。 在他看来,正是这两个原因,导致网络小说泥沙俱下,写手失意者众,并由此形成了公众对整个行业的片面观感。 至于对健康的伤害,他认为主要来自久坐和生活不规律,完全可以避免。导致这种情况,一是网络写作时间自由,作者容易患“拖延症”,拖得太晚就只好熬夜,“如果有一定的自制力,合理安排时间,并形成习惯,写作其实很轻松。”二是为了获取更多报酬,坚持高强度写作,如每天更新一万字甚至更多的,都属于这种情况。“这就是个人选择问题了。如果愿意少赚一点,就可以过得轻松一点。” 有人将网络写作称为“高危”行业,“我本疯狂”觉得很可笑。“比这辛苦的行业不知有多少。如果不是因为相对轻松,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干?”
<淘宝笔记本>我们到底被谁骗了?(大家看看) 首先 我复制一段话给大家,然后大家自行评判吧  我们究竟被谁骗了,我们可能会把罪名推给那些淘宝卖家,但如果理智下来想一下,我们自己身上就一点问题没有吗?是我们主动把弱点暴露给卖家,商品社会没有慈善家,我们觉得自己捡了便宜的时候,背后站着的是更聪明的中国人。   原谅我的意识形态不正确,我认为我们之所以总是被骗,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怨天尤人,这其中有两个要点,一是商品社会,人们对产品价值和价格的错误判断,也就是对产品性价比的追求,另外一方面是来自媒体的错误引导。   商品的价钱并不等于成本,而价钱其实更多的取决于能为消费者带来的价值,消费者的价值包括什么呢,首先是我们用商品来做了些什么,带来哪些好处,这些产品是否让自己身心愉悦,维修是否足够方便,能否更少的占用时间和精力,所有这些隐于产品价格之外的要素,让消费者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更愉快的心情去专注在自己的事情里,去创造更多的收入。   这也是为什么在高档饭店吃饭,成本要比在家做饭高很多,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前往的原因,我们花了钱,得到了足够的尊重(愉悦交易),免除了维护(刷碗),体验到了创新(菜肴),获得的满足感没法量化,不能和所花的钱放在一杆秤上衡量。   但多数情况下不是这样的,消费者欣赏【更好】,但往往选择【更多】,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情况是,消费者在认同了HD4000核芯显卡的性能之后,然后买了一台GT650M独显的笔记本,而这台GT650M独显本最频繁的应用依然是浏览网页、看电影和玩一些很基本的游戏,最后还不得不再花一些钱去购买散热器。   笔记本近几年的发展几乎都是游戏驱动的,创新在这种大环境下被磨灭,人们认为买笔记本只要看显卡和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就好了,而一些精于此道的学生朋友们加剧了这种现象。   很多人买本会问询身边的学生和一些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人,认为他们是专家,消费者普遍不清楚自身需求,缺少独立判断能力,把选择权交给其他人,这本身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而这些“专家”们却有另外的想法,和笔记本能为自己的雇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的话,他们更关注笔记本本身,CPU是什么、显卡能跑多少帧《孤岛危机3》,闪存读写速度如何等等。   “专家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什么呢?就是一种虚拟选择的快感吧,在挑选的过程里不断的强化对此类产品的认知,通过性能对比、测试、和网友的分享体验,得到一系列数据,这和手机Root刷机一样,会给人一种“我很技术范儿”的错觉,却依然不知道硅基的CPU是如何把1+1=2算出来的,自己以为在非洲大草原,其实也只不过是到了野生动物园而已。   媒体在这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责任,普遍的情况是,专业IT媒体已经成了消费者将选择意向外包的机构,但媒体所做的依然是以一种廉价的方式贿赂用户,依然是以产品本身为导向,少见引导用户发现自身真实需求的内容方向,或以权威专业的身份和知识绑架的方式去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这里不是否认产品评测的价值,只是在公平客观的同时,能不能以消费者的背后视角去看待产品,发现消费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方面,温和约束,而并非只是以己度人,这是我们需要自省的。我自己也是这方面的从业人员,真的很想告诉用户,固态硬盘和机械键盘才是自己这几年在PC上最有效的投资,可我只能代表我自己。
终于用上新架构 GTX 750/750 Ti首发评测 Maxwell架构终于来了2012年3月22日,NVIDIA的上一代旗舰产品GTX 680和我们正式见面,其带来的不仅仅更强的性能,还有“Kepler”架构。 在随后的接近两年时间里,Kepler架构成为NVIDIA产品线中当仁不让的主力,进而出现了GTX 650 Ti、GTX Titan以及GTX 780 Ti等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在与AMD的数次交锋中都占据了一定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Kepler架构终究是逐渐老去了,在其产品线逐渐丰富之后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供挖掘了,因此NVIDIA迫切需要一个全新的架构来在显卡市场上发起新一轮的冲击,趁着AMD那边新架构还毫无消息的时候迅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这个全新的架构就是“Maxwell(麦克斯韦)”。Maxwell架构是以19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的名字来命名的,他在物理史上的成就能够和牛顿以及爱因斯坦等人相提并论,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也彰显NVIDIA对该架构充满了信心。今天晚上22点整, 代表着NVIDIA新一代图形架构Maxwell的GeForce GTX 750 Ti/GTX 750两款显卡正式发布,和此前有所不同的是NVIDIA这次是用了两款中端级别的产品来首发,和此前用旗舰卡首发的做法大相径庭。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GTX 780以及GTX 780 Ti等旗舰卡的发布时间并不算长,尚能一战。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NVIDIA市场策略的改变,尽管旗舰卡的性能让人垂涎不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中端显卡才是面向大众的主流产品,销量要远高于旗舰级显卡。所以NVIDIA这次用GTX 750和GTX 750 Ti来作为产品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将会在中端市场上对AMD的R7 260X以及R7 260发起冲击,而由于国内的R7 260还未上市,因此GTX 750在国内的对手暂时就是HD 7770。在设计目标方面,Maxwell架构延续了kepler架构“最佳能耗比”的思路, 力图以最低的功耗来换取最强大的性能,在架构方面相对Kepler变化非常大,这在下文中我们会有所介绍。首发产品GTX 750 Ti/GTX 750的主要作用是接替GTX 650 Ti的市场定位,在千元左右市场上打造“性能甜点”。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对Maxwell架构做出一定的介绍,并对GTX 750以及GTX 750 Ti这两款显卡作出全面的对比测试。全新的Maxwell架构表现究竟怎么样呢?我们下文中见分晓。
【邪恶的漂过】电脑硬件选购途径评分贴 目前考虑的暂时只有淘宝 京东易迅亚马逊 实体 评分项目有以下几项。货源:价格:售后:缺点4方面 每项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 然后针对这个分数再进行分析,给出为什么拼这个分数的理由。 首先 淘宝: 货源:1-10分。 价格:5-10分。 售后:1-5分。 缺点:1-5分。 首先说说淘宝货源,因为不用开发票,不是当面交易,所以货源鱼龙混杂, 像山寨内存,刷BIOS改卡,换盖CPU层出不穷,所以给出最低1分的评价。 中间还有些洋垃圾翻新件(基本都是老型号),重灾区在电源主板这块,给5分。 而其他的因为厂家支持力度不同,而造成的价格差异,再加上店主花钱 打广告形式的小亏销售,所以价格可说全网最低,可以打10分。 售后这块因为各人的动手能力不同,和硬件了解不同造成淘宝的售后 相对会复杂一点,所以给出最高5分,最低1分的评价。 缺点就是:价格为王,但是售后如果遇人不淑就蛋疼,而且需要你发回去给店家。 给1-5分的评价。在淘宝买硬件,最需要注意就是不要买货到付款, 价格超乎便宜的货即可。对于售后其实你可以视作用低价舍弃售后。 PS:对天猫不太了解,暂时不做评价。 京东易迅亚马逊: 货源:5-8分 价格:5-7分 售后:7-10分 缺点:6-9分 货源大型B2C商城不像淘宝那么齐全,啥货都有,所以给最低5分最高8分的评价。 价格因为都是有开发票,正规大公司,所以价格相应的比淘宝要高,所以给5-7分评价。 售后看网站不同,售后评价也不同,暂时我接触的京东售后前期是上门取件, 现在改为发回保修,其他网站目测差不多,比淘宝好不少。所以给出7-10分评价。 缺点就是价格过高,其他的都胜过淘宝,虽然说有反映用二手当全新卖, 但是这些网站基本上退换非常方便,所以给6-9分。 实体: 货源:1-8分 价格:1-8分 售后:1-6分 缺点:1-5分 货源实体看所在城市,基本上一线城市啥都有,二线大部分由,下面的…… 所以给出1-8分的评价。 价格是实体的一大硬伤,如果是一线城市价格很好,而小城镇………… 所以给出1-8分的评价。 售后1-6分是因为相对淘宝来说,实体的售后是要好与它的, 但是不是每个店铺都能开3年以上,如果关门了就没法保修了。 所以给出1-6分的评价。 缺点就是:价格高,货源不全,如果想要中高端型号基本都要订货, 售后虽然有可能会比淘宝好,但是也有可能没法保障。 整理下来的结论就是: 货源:淘宝好于京东易迅亚马逊等好于实体。 价格:淘宝好于京东易迅亚马逊等好于实体。 售后:相对而言京东易迅亚马逊好于实体(因为没保障)好于淘宝。 大家见仁见智的选购硬件吧。 PS:淘宝的天猫和京东的第三方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列入评分范围。
【邪恶的漂过】电脑硬件选购途径评分贴 目前考虑的暂时只有淘宝 京东易迅亚马逊 实体 评分项目有以下几项。货源:价格:售后:缺点4方面 每项最高为10分,最低为0分, 然后针对这个分数再进行分析,给出为什么拼这个分数的理由。 首先 淘宝: 货源:1-10分。 价格:5-10分。 售后:1-5分。 缺点:1-5分。 首先说说淘宝货源,因为不用开发票,不是当面交易,所以货源鱼龙混杂, 像山寨内存,刷BIOS改卡,换盖CPU层出不穷,所以给出最低1分的评价。 中间还有些洋垃圾翻新件(基本都是老型号),重灾区在电源主板这块,给5分。 而其他的因为厂家支持力度不同,而造成的价格差异,再加上店主花钱 打广告形式的小亏销售,所以价格可说全网最低,可以打10分。 售后这块因为各人的动手能力不同,和硬件了解不同造成淘宝的售后 相对会复杂一点,所以给出最高5分,最低1分的评价。 缺点就是:价格为王,但是售后如果遇人不淑就蛋疼,而且需要你发回去给店家。 给1-5分的评价。在淘宝买硬件,最需要注意就是不要买货到付款, 价格超乎便宜的货即可。对于售后其实你可以视作用低价舍弃售后。 PS:对天猫不太了解,暂时不做评价。 京东易迅亚马逊: 货源:5-8分 价格:5-7分 售后:7-10分 缺点:6-9分 货源大型B2C商城不像淘宝那么齐全,啥货都有,所以给最低5分最高8分的评价。 价格因为都是有开发票,正规大公司,所以价格相应的比淘宝要高,所以给5-7分评价。 售后看网站不同,售后评价也不同,暂时我接触的京东售后前期是上门取件, 现在改为发回保修,其他网站目测差不多,比淘宝好不少。所以给出7-10分评价。 缺点就是价格过高,其他的都胜过淘宝,虽然说有反映用二手当全新卖, 但是这些网站基本上退换非常方便,所以给6-9分。 实体: 货源:1-8分 价格:1-8分 售后:1-6分 缺点:1-5分 货源实体看所在城市,基本上一线城市啥都有,二线大部分由,下面的…… 所以给出1-8分的评价。 价格是实体的一大硬伤,如果是一线城市价格很好,而小城镇………… 所以给出1-8分的评价。 售后1-6分是因为相对淘宝来说,实体的售后是要好与它的, 但是不是每个店铺都能开3年以上,如果关门了就没法保修了。 所以给出1-6分的评价。 缺点就是:价格高,货源不全,如果想要中高端型号基本都要订货, 售后虽然有可能会比淘宝好,但是也有可能没法保障。 整理下来的结论就是: 货源:淘宝好于京东易迅亚马逊等好于实体。 价格:淘宝好于京东易迅亚马逊等好于实体。 售后:相对而言京东易迅亚马逊好于实体(因为没保障)好于淘宝。 大家见仁见智的选购硬件吧。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