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odling1987 doodling1987
关注数: 1 粉丝数: 79 发帖数: 5,415 关注贴吧数: 32
《死光》斯蒂芬.金的作品。极力推荐的恐怖小说。 转自己写的一点东西~~~~ 最初看这本书是在初中时,当时很喜欢恐怖小说和悬疑小说。后来又看了两遍吧。每看一次就给吓一次。最厉害的是在高中时,当我晚上重温完这部经典时,我已是紧张得不行了。爬到床上躺下,脑子里尽是书中的影子。我甚至还怕得不敢回想那个恐怖的化身的名字。窗外皎洁的月光,此时无比狰狞,照得我的心也一片惨白。一连几天都脑子里混混沌沌,晚上睡觉时就开始害怕,一整晚都在梦魇中度过。 就像是吸毒上了瘾一样,一边害怕,一边还想看。现在很想买这本书,可不知哪可以买到。。。。。。 故事发生在缅因州德里镇。1957年,离恐怖的高潮完全到来还有1年,离恐怖完全过去还有28年。 结巴比尔的弟弟乔治在大水过后外出游玩时被“小丑潘尼瓦艾”杀了;犹太孩子斯坦利在水塔里发现了无数鸟的尸体;碗柜的少年被狼人吓倒。。。。。。那个怪物可以是任何东西,是佛兰肯斯坦,是麻风病人,是下水道渗出的血。。。。。。他深藏在地下,是德里镇以27年为周期的梦魇。他能操纵一切人心底的邪恶,捕捉孩子的恐怖,作为自己的食粮。。。。。。 故事分两条线进行。1957~1958,孩子们的故事;1985年,成人们的重聚。作者时空交错的写法运用得相当成熟,故事的因果关系一层层剥开展现在读者眼前。那种灵异而幽空的感觉至今仍令我极度难忘。
《死光》斯蒂芬.金的作品。极力推荐的恐怖小说 呵呵,转自己写的东西。。。。。。 最初看这本书是在初中时,当时很喜欢恐怖小说和悬疑小说。后来又看了两遍吧。每看一次就给吓一次。最厉害的是在高中时,当我晚上重温完这部经典时,我已是紧张得不行了。爬到床上躺下,脑子里尽是书中的影子。我甚至还怕得不敢回想那个恐怖的化身的名字。窗外皎洁的月光,此时无比狰狞,照得我的心也一片惨白。一连几天都脑子里混混沌沌,晚上睡觉时就开始害怕,一整晚都在梦魇中度过。 就像是吸毒上了瘾一样,一边害怕,一边还想看。现在很想买这本书,可不知哪可以买到。。。。。。 故事发生在缅因州德里镇。1957年,离恐怖的高潮完全到来还有1年,离恐怖完全过去还有28年。 结巴比尔的弟弟乔治在大水过后外出游玩时被“小丑潘尼瓦艾”杀了;犹太孩子斯坦利在水塔里发现了无数鸟的尸体;碗柜的少年被狼人吓倒。。。。。。那个怪物可以是任何东西,是佛兰肯斯坦,是麻风病人,是下水道渗出的血。。。。。。他深藏在地下,是德里镇以27年为周期的梦魇。他能操纵一切人心底的邪恶,捕捉孩子的恐怖,作为自己的食粮。。。。。。 故事分两条线进行。1957~1958,孩子们的故事;1985年,成人们的重聚。作者时空交错的写法运用得相当成熟,故事的因果关系一层层剥开展现在读者眼前。那种灵异而幽空的感觉至今仍令我极度难忘。
暂停研究《红楼梦》 一度想当个红学家,把红楼梦的每个字都掰烂,又或者,踏上一条考古寻真的旅程。现在却决定彻底放弃。 主要的诱因还是刘心武的揭密秦可卿。到底有没有必要把一部作品的作者生平看得这么重?我都怀疑这还是不是文学?这叫创作心理学和创作背景学吧!《红楼梦》,不管它多么伟大,我想,已经到了这个时代,我们还是应该更注重其文化上的意义吧。 另一个(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就是:红楼梦未完成! 其实,我相信曹雪芹基本写完了108回。但要命的是,他没有定稿!他写《红楼梦》并不是从第一回写到第一百零八回,而是跳跃着写,然后回去补,整理完成。此外他写书的过程也是曲折的,增删五次绝非只是对自己呕心沥血写书的一种简单描述。大半年前看了一本书,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作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总结,可惜记得的已经不多了。以下的或许会有点不准,还有可能带入了自己的理解: 第一阶段,众所周知的《风月宝鉴》。估计早年曹雪芹受某些影响,打算写一部劝诫世人的书。包括宝玉初试云雨,秦钟得趣馒头庵,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时的可卿很可能还只是一个单纯的不规矩的妇女形象),贾瑞调戏凤姐致死,尤家姊妹的故事等。此书大约接近完成,但后来曹雪芹思想开始转变,打算另写。 第二阶段,似乎很少有人注意的,《红楼梦》曲的阶段,或者说剧本的阶段。证据给得比较多,可我也忘了很多。包括“林黛玉进贾府”:从凤姐的出场方式(很有戏剧出场的味道!),宝黛初会,贾宝玉摔玉(戏剧冲突!)。当然最重要的一幕就是警幻演奏红楼梦曲。(个人感觉好像还有贾瑞见凤姐的那一段也算)但曹雪芹没写下去,因为他开始转入了《金陵十二钗》的创作。 第三阶段,《金陵十二钗》。这段可以看作是曹雪芹写自传的阶段,所谓“忆当日之女子”。写一个家族的盛极而衰,写如烟往事,写一群美丽而且才干见识“均高我十倍”的贵族女子的悲惨命运。他深深感受了世态炎凉,想把他一生的悲写进这本书。这里包括了《红楼梦》的大多数文字。 第四阶段,《石头记》。这时曹雪芹的思想已经很成熟了,他已经对现实世界非常失望了,开始相信这个摧残一切美的社会是“无力可补”,开始有了真正的“末世”感。这里他比较关注小人物,如晴雯之死,彩云迫嫁,入画被逐,柳五儿芳官一干人的不幸。(或许这时他才最深切体会了凤姐的“无力回天”和贾宝玉的不求功名不入仕途,因为现实社会制度已经决定了实干家和理想家都要失败。) 或许以上跑题了,但想想看,当我看完了这些东西,又一次震撼了。本来有些东西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但这下真如醍醐灌顶了。然后就是悲哀。曹雪芹断断续续写下的,带有不同时期心态的小说,被陆陆续续借走,传抄,最后迷失无踪。考据家们在争论现存的哪一个抄本比较接近真本,可我觉得根本就没有真本!曹雪芹或许有完稿,但决没有定稿!人的想法是会变的,一本书写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字不可能全部依照最初的计划来写。想到在他清晰故事线索下多种可能个人结局走向,我丧失了继续研究下去的自信。历史的真相,心灵的真相,根本就是触摸不到的。我们只能去探索,去研究,去尽可能的接近真相。可我觉得,针对现有文字的研究,已经到极限了!物极必反的例子就是刘心武。。。。。。 我现在几乎不关注《红楼梦》研究动态了。我已经累了。目前我要的,或许是轻松搞笑文,或许是一部文笔很好故事合理的续。当然我还在期待,期待哪一天考古上有新突破!*************************************************************以上是我个人一些比较消极的想法,希望不会影响大家的热情。其实迷恋《红楼梦》这么多年,有许多理解和想法,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