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老五摄影 四平老五摄影
老五摄影
关注数: 55 粉丝数: 90 发帖数: 1,359 关注贴吧数: 10
摄影一招鲜 怎样才能拍到空中飘舞的雪花 1、选择深色的背景   比如说墨绿色的松树林,红色或是深灰色的墙面。只有深色的背景才能衬托出银白的雪花呀! 2、使用长焦镜头   广角镜头会有明显的透视效果,也就是俗称的近大远小,从而使得远处的雪花连成片,变成白色雾气般的画面,这样当然就衬托不出雪花来了。长焦镜头则刚好相反,它的近大远小效果不太明显,近处和远处的雪花都一样大,每一片雪花的轮廓都清晰可见,避免了雾气般的效果。长焦镜头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它所造成的空间压缩感,使得雪花的密集程度大为增加,甚至比肉眼看到的还要更让人兴奋! 3、使用高速快门   快门速度要大于1/500秒,才能凝固住空中飘舞的雪花片。怎样让快门变快呢?有两种方法:使用光圈优先的前提下,把光圈放到最大(别忘了光圈是个倒数,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哦),同时手动把感光度适度提高,快门就自然变快啦!想要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可以吗?也可以,但别忘了把感光度放到自动哦! 4、打开闪光灯   大白天的开什么闪光灯?嘿嘿,这是巧妙的用法!打开闪光灯拍雪花有两个好处:一来闪光灯会照亮近处的雪花,让雪花变得更加耀眼;二来闪光灯的照射距离有限,近处被照亮了但远处还是原来的亮度,照片里看上去背景会暗淡许多,从而巧妙的达到深色背景的效果。
摄影的发展史 (一)摄影的成像原理 摄影成像源于“小孔成像”,据古史的记载,墨翟在《墨径》中就记录了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人运用小孔成像的原理来描绘陶器上的图案的影纹了。(1-2-A小孔成像线描图) (二)摄影的成像形式 1、模拟成像 这种成像也可以叫着银盐感光成像,它是用涂有卤化银的感光材料经曝光后,通过相机镜头聚焦后由银盐模拟而生成实际景物影像的技术。 2、数字成像 这种成像也可以叫着电子数字成像,它是用光电藕合器将通过相机镜头结成的影像,转化为电子数字信号再通过计算机把它还原成光影的技术。 (三)摄影的技术发展 1、照相机的诞生与发展 (1)1816年由法国人N.尼埃普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照相机镜头---“人工魔眼”。 (2)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法的同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照相机,一台装有新型透镜的伸缩木箱照相机。(3)1844年巴黎的马坦斯发明了世界第一台转机。这台相机依靠镜头的转动,可以拍摄150度视角的全景照片。 (4)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的乔治.伊斯曼发明了将卤化银乳剂均匀涂在明胶片上,新型感光胶卷诞生了,同年柯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胶卷的柯达号照相机。(5)1913年德国莱兹公司的巴纳克为测试电影胶片感光度试制了小型相机莱卡 U 型,这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 35毫米胶片的相机,为摄影史拉开了新的一页。 (6)1929年德国禄莱公司生产的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受到广大摄影者的欢迎,并在一段时期内独领风骚。 2、照相术的诞生与发展 (1)湿板感光时代 1)1824年由法国人N.尼埃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正像照片《餐桌》,遗憾的是处女作没有能够保留下来。 2)1826年他用乳白色的沥青制作的感光材料,透过通过8个小时的曝光拍摄了阳光下的《窗外景色》,这就是现今保存在法国的篷皮度艺术中心的那幅世上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照片《阳光层顶》。 3)1839年8月19日由法国人达盖尔发布了“银板摄影术”的学说理论(此时把景物直接拍成正像,曝光时间只需要15分钟了),这就是现在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摄影术的起源,并将每年的8月19日作为国际摄影节。 4)与达盖尔同时又由英国入H.塔尔博特发明了“卡罗式摄影法”(先把景物拍成负像,再印成正像。) 5)1851年由F,S阿切尔发明了火棉胶硝酸银湿板,把曝光时间缩短为l~2 分钟。 (2)湿板感光时代 1)1871年英国医生R.L.马多克斯发明了明胶溴化银干板,创立了我们现代所用的负片—正片的印制方法。 2)1891年由美国人G .伊斯曼在纽约开设的伊斯曼干板公司(即柯达公司的前身)生产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以塑料为片基的胶卷,从此确立了现代感光胶片的形式。 (3)光电感光时代 1)1986年柯达公司发明世界上第一块电子感光材料(CCD),为数码相机的问世创造了条件。 2)20世纪末期,进入了数字化影像的时代,一种叫做电荷耦合器“CCD”和“CMOS” 的光电芯片问世了,这种高科技的照相机彻底抛弃了传统的感光材料——胶卷,目前它正在方兴未艾的数字世界中引领数码摄影的新时代。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