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俐识途 闻俐识途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3,472 关注贴吧数: 8
【巩俐画传(1)】作者:何明敏(转载)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中国艺人能像巩俐那样同时被东方与西方绝对地认可。二十年前,她穿着红棉袄朝我们走来,二十年后,她又穿着和服向我们招手。二十年,作为东方美的化身,她让世界认识了她,也认识了中国。   1、"王者"归来   在洛杉矶赶拍《艺伎回忆录》时,一位记者问巩俐会不会觉得在另一个国度拍戏不适应或者是很有压力,她笑着说:“我的确是有点怕,尤其是几年前名利来得太容易,可能不知不觉就有点自满,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一位研究佛学的朋友对我说,‘人心中有个盒子,经常清空,才能装新东西。’我豁然开朗,让自己归零,重新学习,这样收获才能更多。”   或许真正明白巩俐的人都知道,她所谓的“让自己归零,重新学习”就是指的拍摄《艺妓回忆录》的事情。2004年,巩俐拍摄完成王家卫的《爱神》后,就做了一件让人惊讶的事情:西进。也就是说,她将演艺事业的重心放到了好莱坞。   一拿到《艺伎回忆录》的剧本,巩俐就对“初桃”这个角色一见倾心。   离开拍还有两个月,巩俐就每天找三位舞蹈老师、两位礼仪老师、一位古琴老师、三位英文老师从早到晚不停地训练她,揣摩穿戴、倒茶、走路、跳舞等一切礼仪,对有关艺伎生活的所有细节也要悉数掌握。   扇子舞是艺伎的看家本领,积多年之功才能舞得光彩炫目。但巩俐在五个月内就把它练成了绝技。有人甚至说,如果找出当年的艺伎来,让她与巩俐比试一下扇子舞,巩俐也未必输。当然,这可是她努力的结果。   巩俐的一位经常探班的好朋友去看她,她一面跟人聊天,一面很小动作地“扔”扇子。她的朋友很不解地问:“这个舞蹈我看你已经很熟练了,干吗还天天花那么大工夫练习呢?”   巩俐说道:“戏一天没拍,我就得练习一天,人的感觉是连续的,一天不练就会有生疏感。如果我表现稍微有差错就会耽误全剧组的进程。”   这几年来,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仍然能目睹巩俐的绰约风采。但谁都得承认,除了《2046》和《周渔的火车》外,现在的巩俐已经无法与当年银幕上频频亮相、硕果累累的巩俐相比了。如果一个演员一直没有好的电影问世,那她会慢慢地在观众心里淡化。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巩俐这位当年“王者”的演艺之路。与老搭档张艺谋的合作终止让人感到了惋惜,这一钻石组合从此分道扬镳,虽然有过第二次的再合作,但很快又告终结。在离开张艺谋的日子里,巩俐曾与陈凯歌、孙周、王家卫等国内导演合作。但现在人们提起她时最先想起来的还是张艺谋时代的《红高粱》、《菊豆》。   也许,在巩俐心中,有一种愿望是非常强烈的,那就是:证明自己没有张艺谋的呵护同样能光芒四射。其间她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   于是,她选择了美国。巩俐说:“最早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就说我不做。我可以演,其实我完全可以演,但是我就不情愿。等观念快扭转过来的时候已经拍完了,后来其实我觉得挺后悔的,如果让我现在再去尝试一种其他类型的东西,我就会尽情地尝试。”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