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恩踢 踢恩踢
关注数: 8 粉丝数: 358 发帖数: 4,421 关注贴吧数: 3
轻轻的我走了。。。。。。陶然雅居 11年初,我加入了陶然雅居乐器群,那个时候,记得,也就90来个人。 13年7月6日,我正式退出陶然雅居乐器群。 从90人,到200人,到500人,到5000人,这几年,经历了好多。从一名普通群员到里面的任课老师,经历了好多好多。 依稀记得11年初的我,拿着箫,还吹不出一首小李飞刀,那是。。。。。。第一次聚会,在后海边上的亭子里。 后来到了3月,我会吹歌曲的梅花三弄了,我录了第一个视频。那次,好几个人,因为我的曲子,而买了箫。 还记得每天晚上在老乐的房间里乐此不疲的吹着故乡的原风景,天空之城,森林狂想曲。 我记得我生病卧床,老大给我打电话问我要不要来游船。 我记得,那次生病差点晕倒扶着小古说世界的颜色变成灰色了,然后大家一起去喝粥。 我记得,第一次买了音箱大家在方庄桥下初次演出时候腿在发抖的样子。 还有一次次的陶然亭公园,一次次的喝酒,一个个的新人加入老人离开。 后来,自在哥来了,老大还说他一吹陶笛姿势就别扭,呵呵呵。就经常跑到涿州去玩了。 还记得下很大雨,自在哥喝多了,给他送回去,那天老大开车带我回去,路上,堵了好久好久。 后来,第一次见到了逍遥,为什么第一次看他身高有那么高。。。。。。还有,总是生病。 第一次陶然雅居音乐节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的我,去处理很多事情,慢慢,也就懂了一些。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在昨天。 还有嘉兴。。。。。。还有很多。。。。。。 在陶然雅居的日子,是我自己人生最混乱的一段时间,却有大家的陪伴这么走过来了。 可是终究有一天,我,也离开了。因为,不想有什么冲突,所以静静的走开。唯独留下了,最开始我加入的那个群,现在,已经是叁群了,那里,是开始,我也想安静的在那里,静静的看着。 才发觉,一个人写着这些文字,想起过去,会对着电脑傻笑,笑的很傻,但是却真的很开心。 拿起箫吹吹,发觉平静了许多。 人生,难免会有很多矛盾,但是终究要去面对。 我希望,群里的一切都能很好,群里的人都会很开心,老大的店也能越做越好。 自己要在杭州呆上两三年,然后再去抉择去路。估计,会很忙、很忙。 不过未来还是要勇敢的走下去。 希望大家都能开心快乐的,享受音乐带来的真正的。快乐!
凡是皆有硬功和软功 这两个词是自己总结的,代表两个意思。硬功是基础,而软功就是灵气。 吹奏民乐,气质唇舌视唱乐理是硬功,乐感是软功。 作销售,产品知识谈判技巧是硬功,随机应变审时度势是软功。 写作,文字驾驭能力是硬功,思想内涵是软功。 作曲,基础乐理音乐构成是硬功,灵感则是软功。 做箫,刀工火工通内径是硬功,对竹子的敏锐程度驾驭程度则是软功。 一切东西,硬功是基础,硬功决定了你能到达的可视水平,而软功则决定了你在这个领域的高度层次。 只有硬功而软功不够,类似工匠,可做老师,可做高手,但不能做大师。 只有软功而硬功欠缺,则偶尔会有才华横溢,但是不稳定,也不完满。 硬功软功都足够,则到了人X合一的境界,此时,外物并不是主要因素了,因为已经可以随心所欲的驾驭你从事的内容。 到了这时,无论你是用10元钱的箫吹奏,还是用水果刀来刻印章,或者是随便拿个报纸沾点水写两句诗句,都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为你所从事的内容已经和你的身体融为一体了。 硬功来源于刻苦练习,而软功则来源于生活经历以及一些先天带来的悟性。所以行行出状元,因为每个人的软功造诣在不同的事情上有不同的基础才华,这往往决定了你在这个领域前进的快慢。 软硬结合,坚持不懈+足够的领悟,到不了大师也不会差太多。
独孤求败的武器与箫 先来看一下独孤求败的武器: 第一柄是一柄青光闪闪的无名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柄是「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此剑已被弃之深谷,故不在剑冢之中,以一长条石片代表。 无论是利剑还是软剑,其实都是初学时追求的各种好箫,或者好吹的箫,或者是这样那样有特点的箫,这个时候内心求技,求成,求着各种演绎的效果。甚至于盲目于各种所谓的好箫,这是一个过程,浮躁仿佛是一颗颗砂砾,在不断的打磨中人会慢慢的趋于平和。 第三柄是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外表黑黝,剑身深黑之中隐隐透出红光,三尺多长,共重九九八十一斤,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圆圆的似是个半球。 这个其实可以理解各种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是很好吹的箫,在练习了许久还觉得或许高音难上,或许低音难下,或许某个音难以驾驭,或许音色不是很好。悔悟,才明白唯有气息练习一途。于是开始气息锻炼的漫漫路,而无疑这种玄铁重剑级别的连挥舞都困难的箫在锻炼气息强度上是最佳的。因为这类箫,难吹(非劣质低档箫),但是往往当可以驾驭的时候,声音穿云裂石也并非不可。而此类箫可以驾驭自如时,则木剑(各种高中低档箫)也可伤人了。 第四柄是柄已腐朽的木剑,原因是独孤求败「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 这已经是最后的境界了,有了内力(气息)的支持,各种箫都可以驾驭自如。音不准,可以控制,张力不够可以尽量饱和,所有都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演绎,而不必执着于某一支箫了。这或许就是很多大师到了晚年会把年轻时的利器送给有潜力的新人的缘故,因为一切皆可用来演奏。 其时大雨初歇,晴空一碧,新月的银光洒在林木溪水上。杨过瞧着山洪奔腾而下,心通其理,手精甚术,知重剑的剑法已尽于此,不必再练,便剑魔复生,所能传授的剑术也不过如此而已。将来内力日长,所用之剑便可日轻,终于使木剑如使重剑,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仗自己修为,至于剑术,却至此而达止境。又想:****中的剑法求轻求快,也并非错了,只因女流之辈,难使沉重兵器,难练厚重劲力,只得从「快捷飘忽」着眼,这与「劲雄凝重」是武学中的两条正途。「重剑无锋」与「天罗地网」皆是武学中的至高绝诣。 劲雄凝重,其实可指代箫中的强力气息,试想,强可控,别的又有什么呢。能把强悍的气息控制随心,那么别的又有什么难的呢。强并不是一味的强悍,而是由强掌握弱,达到强弱随心。玄铁重剑难寻,但是类似的箫还是有很多的,有机会的话可以尝试。
【原创】关于长音和气息 引自《中国箫笛史》P220. 如何克服音浮气浅的毛病? 吹奏声音轻易浮泛,响易爆裂,克服虚浮之音首先要放开,把声音尽量吹响、吹通,如同赵松庭先生所提示,年轻时肩挑四百斤,到老尚能承受二百斤,吹响、吹通是吹奏的本质,是基本功力所在,轻吹靠的是技巧。冯子存先生授徒首先之事是要弟子把笛膜吹破,须知笛膜虽然薄如蝉翼,吹破则远非易事。声音响、通之后,气息贯通了,声音有了底气的支持,那时再加以控制,音浮气浅的毛病便会迎刃而解。 初时师父让我拿一尺八练气,不解。 练一月余,只吹长音,气息较之前通畅许多。 以前一直觉得弱吹是因为口风控制不够细腻,但是归根结底竟然是气息在作祟。 记得2011年初某日,吹奏一天,在上火车前突然有一阵子气息很通畅,高音弱音都可以随意控制,但是当时因为着急上车,便忽略了这一份感觉。最近练了很多长音,发觉这份感觉越来越明晰。 最近看了书总结了一下,原来一直是气息不通在搞鬼,之前一直在尝试各种口风来达到容易控制低音共鸣和高音弱吹,总结了十几种口风,上下左右都有,但是今日却发觉,气息的作用远大于口风。 平时若不练习长音,要达到气息通畅恐怕要连续吹奏三四小时,就算练习长音也是着眼于弱音的长音,因为弱音控制不好,所以多练弱音来达到控制渐弱随意,但是效果不佳。 今日练习强力长音,效果显著,个人感觉于新手有益,所以把练习方法奉上。 1.从低音5到高音6(新手可按能吹最高值为宜,我个人一般吹到超高3),吹强音,记得达到每个音的极限值,吹低音记得不要吹出高音,以达到带出泛音极限为准(不是每支箫每个音都可以吹出共鸣泛音,所以以最大声即可)。声音平直,大声。 2.不要太过顾及口风,此点新手方便使用,放松双唇,可鼓腮。 3.练习中记得放松身体,着重体会吹奏过程中,丹田用力支撑,胸腔放松,咽腔放松,喉结下沉,口腔放松,唇部放松。学会气息通畅。 此方法优点:快速打通气息,也可以作为每天吹奏前的热身方式。 学会放松唇部,用气息来吹奏箫。 假若吹奏过程中头晕,停止,先学会腹式呼吸气沉丹田。 假若吹奏不能持久,则腹部无力,多加强腹部控制弹性练习。基本此种方式每个音在5-10s的长度。细管箫作用不如粗管显著。 练习量:以个人练习极限不累即可,我个人一般一天吹30-60分钟。 练习完后,气息通畅了,再进行弱吹,气震音练习,效果显著,更易控制,唇部也更为放松。 气是根本,唇是通道。气不通,则唇不松。气通畅了,唇部在控制时候自然会节省很多力气,声音也自然通透了。 个人感受,希望给予各位帮助,有不对方面请加以点评改正,谢谢。
关于此次比赛的意义,很多人可能都误会了 1.为什么选的曲子都有难度。这几个曲子都在基本功上要求很高,本身曲子要吹好就不是学箫1年2年的人就可以办到的。所以这样的曲子对于大多数人才有作用。 假入你扔一首女儿情过来,基本功能凑合练练就可以吹吹像模像样了,这样的话,一是评委不好评判,二是本身对箫友的提高作用也不大。 2.本次活动比的不是你吹的好坏,是进步的大小。从我个人来说,这六首我要是吹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应该是故园,因为练得多,假如我参加比赛我就肯定不会吹故园了,因为这首曲子我就算练也提高不大,得奖肯定无望。这就是这个比赛,熟悉的吹的好曲子得奖基本没有希望,因为进步的空间2个月是不够的,那种缺陷是需要大量的基本功练习经年累月来弥补的。 这种情况,我肯定选择我最不熟悉的梅花了,因为箫王的梅花我一直不敢吹,因为最难,吹出来已经能够料想的一坨shi的样子了,但是这样一个是进步空间很大,还有就是对我个人一些弱项都是一种提高。 所以对于新手来说,每个曲子其实都有超级大的进步空间。哪怕第一次吹的不完整,第二次吹的完整了,这都是很大的进步。这次比赛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热情,而不是在这里晒水平晒技术的炫耀性质的比赛。所以新手大可不必害怕,反正是匿名的,你要相信,天道酬勤。至少我会尽力的去听每一位的作品,其实无论技术好坏,用心的认真的吹奏和随意的吹奏,里面是有很多不同的。所以各位朋友都加油了。
【凤箫小悟】紧着练,松着吹 最近得吾姐指点,箫声中很多问题暴露出来,究其因,竟然有一些是因为紧张所致。 假若吹奏的时候,太过执着于音的完美,执念就会使得整体散乱不堪。音乐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一个一个的音。试想一下假若把诸多完美的音凑到一起,那一首曲子未必就是完美的。 其实意念这个东西是很玄的,我曾经无聊做过小实验,当着眼于音,着眼于墙上的蚊子,着眼于内心的画卷,这三个时候,吹出来的音阶是不同的,过渡部分是有差距的,差距很小,但是这些东西就是一种意念对于音的影响。 我们经常会遇到吹奏乐器十几年的音乐专业的朋友,会很佩服对方的技巧,会觉得吹的很好听,但是却感觉没有心,总觉得和大师是有差距的。这些很可能就是因为内心的原因。就像再强的人也没法模仿宗次郎的曲子,因为他的经历没有人会有,他的内心只属于他,所以他的音乐,几遍在简单,也只能仿其形但是难达其意。 音随气,气随意。这也就是导致了为什么每个人吹奏的东西都不同,而且有些细微的不同并不是人耳能单独听出来的,但是这些细微的不同,形成一个整体的时候,就导致了整体感觉的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曲子,你可以模仿好每个音,技术也过关,甚至连气震音的频率都一致,但是却和原曲相差甚远。这里有后期制作的原因,但是人心的不同却是根本。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两首同样的音乐。就算是一个人吹奏同一首,每次都是不同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紧张,因为害怕,各种情绪其实在影响着我们整体的发挥。大可不必如此。其实有些东西经过你长年累月的练习,你已经有能力发挥出来,但是却因为内心的紧张而无法达到。譬如很执着于某个音某一句,心里担心吹不好这句,结果吹奏的时候内心紧张,试想一下,你的心紧张,你的气又怎么可能通畅呢,所以越紧张,越不通畅,这句演奏不好很可能下一句你也受着这一句心态的影响,导致整个曲子不顺,最后越吹越难受烦躁。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就像没有音乐能让所有人接受,最好的产品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所以大可不必太过纠结吹奏的时候太过紧张。学会放松自己的内心身体自然就会放松了。当然松和没有精神懒洋洋的松垮是不同的。因为松,便可强可弱,处于一个中心地带,就如同太极的中心一般。可以两边去调整。 这就是为什么脑子里想着画面或者看着蚊子的时候要比想着这些音吹的要平稳的多,因为没有太执着于音的好坏,放松而自然带出的。但是这份放松确实来自于平日里紧的练习。 放松是建立在大量的练习上的,练习时候一定要专心,专注于你音的质量,音色,薄厚,强弱,均匀度等等,这些都要很专心投入的去练,因为这样大量的基础练习才会使得你有扎实的功底为你的松作为基础。同样的,新学一首曲子的时候,也要紧的练,每个细节都要很好的去练习,熟能生巧,当你的基础很扎实,曲子很熟练,再在放松的状态下一气呵成的表演出来,试着用曲子来抒发自己的内心的时候,很多东西,是一种自然,这时候这个曲子不必刻意的雕琢,便拥有了灵魂了。 那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