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hzadm hbhzadm
关注数: 7 粉丝数: 212 发帖数: 2,308 关注贴吧数: 6
2015远足感想 【衡中18届远足之行感想】 2015年4月18号凌晨六点半,衡中高一学生在衡中操场集合出发,开始了一天80华里的远足之行。 今天校旗招展,今天金鼓喧天,今天接踵摩肩,今天队伍连绵。今天是个伟大的日子,是衡中高一学生远足之行的日子;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是衡中高一学子体验磨练的日子;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是衡中高一学员携手前行的日子。今天,天公作美为学生眯起了眼,没有让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同学们,让同学们避免了阳光直射之苦;今天,天公送福为学生遮起了伞,没有让讨厌的雨水洒下来,让同学们避免了被雨水浇淋的窘境;今天,天公提供了最佳天气,为学生们保驾护航,让所有人见证了同学们耾耾雷声、会穴错迕的壮举。 衡中本部的师生们从北校区出发,经过十几华里尘土飞扬的土路,踏过十几华里崎岖不平的石子路,再跨过十几华里坚硬如铁的柏油路,顽强不屈的向终点进发。一路上同学们欢歌笑语、热情高涨、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同学们迈开青春的步伐向衡水湖北大堤行进。中午11:30分,南北校区的同学们会师于-衡水湖北大堤和中湖大道连接处的东南角小树林。中午在小树林的临时休息点,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了学习上的交流,也交流了对此次活动的心得和体会。衡中校方邀请了市政府和滨湖新区的领导们发表了讲话,为同学们加油鼓劲;衡中校方还请来了锣鼓队,为同学们表演节目。下午,同学们又沿着来时的路踏上返校的程。 衡中第18届远足规模是空前的,共有4000多名学生参加,促进了同学们的交流;衡中18届远足此行是成功的,95%以上的学生坚持走完了全程,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衡中18届远足过程是感人的,经历了很多的艰难险阻,涌现出众多正能量的人物,出现了很多正能量的光荣事迹。 衡中639班的赵东华老师在自己脚部提前受伤的情况下,仍然毅然决然的带领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完了全程,最后当他一瘸一拐的登上学校讲台时,迎来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原639班的学生马宇飞,在行进途中身体特别疲惫的情形下,看到路边有几个开心果壳时,还是果断的弯下身腰,将其一一捡起并放于预先备好的垃圾袋中,这感人的一幕被附近的志愿者用相机记录了下来,赢得了现场人的啧啧称赞;639班的学生冯玉洁,在双腿僵硬无法前行的情况下,即使被搀扶着也要坚持步行至学校,腿部再伤痛也不上医疗车的举止,向外界传递出坚韧坚持、永不放弃的衡中精神,也令现场很多人竖起了大拇指;639班的许景然同学,在返程距学校几公里处,在自己体力都严重透支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的搀起了瘫倒在路上的同学冯玉洁,并一直搀扶着同桌、携手与其坚持走完了最后几公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班级赢得了掌声,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明了不言弃、不放弃的精神,用自己的举止向人们展现了相搀扶、共前行的境界……。 这是你们的第一次远足,第一次徒步行走80华里的路程。我一直认为人生中的各种第一次应该这样:第一次会摇摆,第二次才会更稳健;第一次会彷徨,第二次才会果断;第一次会青涩和惊恐,第二次才能成熟和勇敢。但是,你们的第一次远足就能如此的勇敢果断,就能这样的成熟稳健,我被你们的举止折服,我为你们行动点赞。衡中学生们,你们是最棒的。 未能到达山顶的未必不是勇士,未能到达彼岸的未必不是英雄,只要你尽力了,你就问心无愧,只有你尽力了,你才能够成功。衡中18届远足的学生们,今天你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你们就是勇士,你们就是英雄,今天你们用携手并进取得了远足的成功。凭着你们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你们也一定能取得你们人生中的更大成功。衡中学生们,你们是最强的。 人的一生只有经历无数次的大风大浪方能成大气,今天衡中的学生们用自己的坚韧经历了一次大风浪;人的一生只有面对更多次的艰难险阻才能成大功,今天衡中的学生们距离大成功又迈进了自己坚实的一大步。人生终有遇到艰难险阻和暴风雨的时候,您们今天的表现就像勇敢的海燕一样,坚毅的面对着风雨,携手并肩、勇敢前行。衡中学生们,你们是最好的。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一份耕耘,一份硕果; 播种下的是辛苦,获得的必是喜悦;播种的是拼搏,收获的才能是成功;成功不相信泪水,成功只相信汗水。这次远足,你们付出的汗水是在场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这次远足,你们向世人证明了你们的顽强坚韧;这次远足,你们的举手投足令现场之人皆赞叹不已。衡中学生们,你们是最值得钦佩的人。 衡中的师生们,你们携手前行的举止,你们相互搀扶的行动,你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为衡中又留下了一段光辉的篇章。美哉,我大衡中;伟哉,衡中老师;壮哉,衡中学生。祝贺衡中18届远足活动圆满成功。
县高中探索教改只上半天课 高考录取率不降反升   “没想到在中部地区的一个小县城里,居然有一所真正把新课改的目标‘自主、探究、合作’落实到每节课,落实到每个学生和教师身上的中学,而且是在被视为‘改革禁区’的高中。”在从山西新绛返回北京的火车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这样感慨。   新绛县,位于山西南部,是运城市下辖县。杨东平一行从北京乘17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此地,只是为了看这里的一所县中——新绛中学,一个每天只上半天课的高中。   一所县里的高中只上半天课?最初,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高中的时间都被各科老师填得满满的,尤其是各地的县中,更是以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著称。   更令人惊异的是,这所中学自从进行“每天只上半天课”的教改措施之后,高考升学率不降反升,每年高考二本上线率提高10%。   这究竟是一所怎样的中学?   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全是自习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记者随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一行来到新绛中学,向校长提出要听课。得到允许后,却没有被通知去听哪节课,校长宁致义告诉记者:“哪节课都行,什么时间进去都可以。反正上午是展示课,下午是自习课。”   当天下午,记者随意进入几间教室,看到的情况大致相同,学生的课桌都是6个或者8个摆成一组,像开圆桌会议。学生或者看书、做习题,或者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老师则在几组间随意走动,如果学生有问题,老师就单独讲解。对于突然进入教室的参观者,学生们视若无睹。   单从下午的自习课,还看不出这所学校有何独特之处。第二天上午,记者再次到学校听课。   高一四班正在上物理课展示课,讲台上一名学生正在用已知条件推导动能定理。老师站在台下,与其他同学讨论这个名叫柴永杰的学生推导的是否正确。   课桌上放的是老师提前发下来的“探究学案”,前面几句话是这样的:台风、龙卷风为什么可以卷起房子、汽车?水为什么能推动水磨?为什么一只飞鸟可以造成飞机失事?……   这些现象都与动能有关,把学生引入一种学习情境。之后列出的就是动能定理、与之有关的概念、要领,要掌握的内容有哪些,需要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还有几道相关的例题。   根据这份学案,学生在前一天的自习课上已经预习了相关内容,也做了几道典型的例题。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果大家都解决不了,可以把问题写在“互动卡”上,交给老师,老师在课上重点解答。展示课后,学生还会写出学习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被现实逼出来的教改打倒“满堂灌”   新绛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山西省示范高中,但在2004年以后,学校一度遭遇办学危机:周边一批民办校兴起,学习成绩好或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都选择到市区和民办学校就读,导致学校生源明显下降,部分教师也辞职到民办学校去拿高薪了。   “生源相同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取决于模式;模式相同的情况下,教学质量取决于生源,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进行课堂改革,彻底改变教学模式。说明白了,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打倒老师满堂灌!”校长宁致义说。   从2005年开始,新绛中学尝试课堂教学改革。2008年,随着山西正式进入高中新课改,新绛中学也开始在全校大规模推进教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问题解决式课堂。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在推行过程中,尤其在高中遇到了许多阻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害怕学生成绩下降、高考录取率降低。有些地方在小学、初中把学生自主学习搞起来,但在高中却不敢行动,害怕踏入“教改即成绩下降”的怪圈。   可新绛中学却成功地走出了这个怪圈。谈起推行问题解决式课堂的成效时,宁致义总是首先说学生学习有兴趣了,会自主学习了,然后才会提到高考的成绩提高了。从2009年开始,新绛中学的高考二本上线率逐年提升,每年大约提高10%。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