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QDR5E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443 关注贴吧数: 0
都来谈谈吧!! 刚刚看了一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我曾经也看过一些西方的战争影片,每一次看都会有一种心灵的震撼,那真是来自内心无法说出的震撼,战争,杀戮,生命。。。。。。看完影片,久久不能平静,残酷的二战夺走了多少青春的生命,拆散了数不清的幸福家庭。我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的家乡,日本的铁骑曾经踏破了华北平原,燕赵儿女的慷慨悲歌在那一时候化成了满腔热血,杀敌,杀敌,为了我们的家,为了那年迈的母亲,为了那笑容灿烂的孩子。那是个颠倒乾坤的年代,熄灭了三百年的狼烟在家乡又一次点燃。我只恨我晚生了七十年,如果时光可以回去,我会拿起一杆枪,绑上绑腿,口袋里放上一包土烟,一封在出征前就写好的家书,狠狠的朝侵略者的头上发出一发子弹。 战争,离我们这一代人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我们每日都沉浸在歌舞升平中,沉浸在灯红酒绿中,仿佛世界就是这样,曾经也是这样,以后还会这样,从来都是这样,那教科书上的故事,仿佛发生在一个遥不可及的年代,就像大禹治水夸父追日一样的遥不可及。是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年,但在心理上,如今的中国人还有几个能把战争当作是昨日之事呢?也许,只有从某位两鬓苍白的老人眼中,我们才可依稀体会到几十年前的残酷,那种残酷是我们这代人怎么想都不会想出来的,今天,当我们的孩子们为了一个跟头,一个擦伤就向父母撒娇不已时,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前辈,在他们最好的青春时,曾把性命都置之度外了。他们是不会知道的,中国人喜欢健忘,我们只会记得那些美好的往事,我们的民族一代代的把那些美好的故事讲述,但是我们忘了痛苦和灾难,那两鬓苍白的老人,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灾难,是那么的谈笑风声,仿佛我们从未经历。我们太健忘了,这种性格在某些事情上,是致命的。 有的时候我真想成为一名导演,用最真实的手法拍摄出那些往事,那些在风中站在易水边的壮士们,他们的眼睛所流露出来的东西,我想,我们再也找不到了。那些碧血白骨,在苍凉的北风中已化做灰尘,在日升日沉的岁月中,飘落在了多灾多难的华北大地上。 在我长大后,我从来没有从中国战争影片中体会出那种内心的震撼,虽然我们童年留下了那么多记忆深刻的电影,但我说过,我们中国人是健忘的,我们只记得那些美好的东西,所以不管是平原上的地道战,还是水乡中的张嘎子,无时无刻深深的烙下了我们的性格。我们是乐观的,是向上的,这一点很好,可是,我们是不能忘记了那些用血肉之躯跟鬼子硬拼的烈士的,我们更不能忘记了那些我们所想象不出的残酷的画面。 贴吧里的牛克思马灯在他所发的一篇文章中,说到了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大炮的真实性,他学着鲁迅的口气呵呵呵呵着,他所怀疑的是政府在历史上的观点,别想那么多了哥们儿,多想想我们亲爱的土八路和国民党中那些热血男儿吧,我们都是亲娘生的,我们都有兄弟姐妹,我们都有着自己美好的童年难忘的记忆,他们抛弃了所有的一切来抵抗飞机大炮抵抗说着鸟语身材矮小的倭寇,他们为了什么?别怀疑他们的牺牲为最后的胜利做了多少贡献,他们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没有他们,我们是不可能在这做着日升日沉的梦,也不可能在这幸福的回忆着我们小时候所吃过的东西所做过的游戏所看过的动画片,那是我们美好的回忆,我们能在该回忆过去的年龄在这幸福的回忆着,这是多么的幸福,想想跟我们一样大的前辈们吧,他们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抛弃了一切。 我所恨的是我晚升了七十年,没能拿起枪向着鬼子的头上狠狠的打去。
一个河北人对江西吧的印象 由于我在江西上学的原因(赣州),所以也断不了来江西吧看看。有点想说的,就在这说了,说的不对,请大家多多指导。 总觉得其他城市的人总是说南昌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然后把把自己的城市说的十分的好,其实就我的感觉,南昌凭着她的文化历史,以及在外地的知名度,是当之无愧的江西省会,这一点其实我想那些总是骂南昌的人也会知道,就目前来说,江西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将南昌取而代之。 还有的就是其他的城市之间的矛盾,我觉得最为突出的就是九江和赣州了,这两个城市一北一南,分别把守着江西的北大门和南大门。我一个同学就是九江的,我总感觉他对赣州也跟我一样很陌生,听起赣州话来也跟我一样听不懂,起码语言上的不通就会导致心理上的隔膜。九江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我是河北人,我听起九江话来,也大概能听懂60%左右。 其实这样的争论是不必要的,九江有九江的优势和自豪的地方,赣州同样也有九江所不具备的东西,总是拿着自己的长处来揭对方的短处,这一点恐怕有点不好吧! 其实说这么多,江西吧的分歧还是没有我们河北吧大,在河北吧,这样的地域争吵更加严重,这其中当然也是由于河北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其他地方的人看不起石家庄人,而石家庄人又看不起别的地方的人。而所有河北人包括石家庄和非石家庄人,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北京。河北吧这样的分歧是避免不了的,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跟石家庄叫板的资本。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是曾经的省会,自然不会把石家庄放在心上,承德在清朝末年曾经一度是中国的中心。邯郸更不用说,有北京在这,没人能停止对石家庄的攻击。我想江西不会像河北一样,你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中心(虽然赣州人的向心力更趋向于广东一些),我想你们的隔膜主要来自你们那多种多样的语言,可这并不重要,江西人停止各自的漫骂吧!我希望看到一个和谐的江西吧。而不是一个充满了脏字的江西吧。
关于石家庄人的普通话 首先申明,我是石家庄正定的。 我从小就是我们那的方言,一直到高中结束。不管我的同学是来自哪个地区,甚至我一哥们儿是北京来的,我照说方言不改,我想有的人说我们石家庄地区方言听不懂,也许是无稽之谈或者他遇见的是来自太行山区的。 至于石家庄人的普通话水平。我觉得我应该客观的评价。 我一天在大学里碰见一个同学,他是东北的,说了几句就问我,你的口音很像北京人说话。 其实并不是我去刻意地模仿北京人说话,而是我的普通话就是这样,从小在我该说普通话的时候我就是说出这样的普通话。我想,这一点的原因是我们石家庄(平原地区)没有什么特别的声调,所以在说普通话的时候很少能讲家乡味儿带进普通话里。 我一姑姥姥在唐山,我也去过几次唐山,跟唐山人说话,感觉唐山人说话很好听,有点东北味儿,但也不是东北味儿,让人听了很舒服,有种音乐美。而尽管我再欣赏唐山话,对于普通话的标准来说,它还是距离不说(这不是以能听懂不能听懂为标准,更多的是声调,高考总是在考普通话的声调)。 我去过秦皇岛两次,感觉秦皇岛人说话更接近于东北,也是很好听,不过有的乡下人说话我有时听不大懂。 至于廊坊,更不用说,我大学的教官就是廊坊的,他说他们那没有方言,从小就是说普通话,其实更确切的来说应该是说北京话。所以廊坊人说起普通话来也是带着北京味儿。 石家庄有很多方言,但是除了山区之外,其他地区的方言就是语气很声调上稍微有点区别。 好了不说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