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ead
skylead
关注数: 15
粉丝数: 47
发帖数: 1,613
关注贴吧数: 14
【庆祝橙名】三体?!——半人马座α星发现地球大小的行星 这绝对是 重大发现。我们曾经发现过很多颗外星球,包括那些在遥远恒星系统中,构造和地球类似的行星。但是欧洲航天局昨日下午称,离太阳系最近的邻居,半人马座α星(既南门二,是一颗三合星,三合星由三颗行星组成)里有一颗行星质量与地球大致相当。是的——4.3光年以外,有一颗和地球很类似的行星。虽然这颗行星的质量为地球的1.13倍,但是在这颗行星上一年的周期仅有3天多——这也说明该行星的公转轨道离它的“太阳”距离十分近 @keep_beating :肯定是由于被其中一颗“太阳”捕获,所以它正处在“乱纪元”中吧= =。它就像是沸腾版的“超级水星”。ESA 的报告称: 欧洲天文学家们发现,在半人马座α星里有一颗质量与地球相近的行星——距离地球不足4.3光年。这也是近年来在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所发现的,亮度最高的外行星。天文学家们是通过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高精度径向速度行星搜索光谱仪(HARPS)发现该行星的。这次发现的报告将会在2012年10月17日号的《自然》日报网页版上刊登。半人马座α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它距离我们只有4.3光年。并且它实际上是一颗三合星——该系统拥有两颗一等大星,半人马座α星和半人马座β星,这两颗恒星化学构成和亮度与太阳类似,并且两颗恒星围绕各自的对方为中心旋转,周期为80年。三颗中的最后一颗为半人马座α星C,又称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从19世纪起,天文学家们就在对这个三星系统的运行轨道进行推测。半人马座α星在天文学史上一直都是人们猜测“最有可能有智慧生命”的恒星系统之一,但是近年来精度越来越高的研究却还并没有发现令人兴奋的消息。这不仅是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突破——因为在我们隔壁真的有一颗这样的行星!——这绝对是一次重大的科学突破!在 Discovery 杂志的 Bad Astronomy 栏目中,Phil Plait 解释道: 要说这次发现意义重大,有两个方面。首先,南门二是在天空中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因为它距离我们最近,所以它的亮度非常强,也很容易被观测。关于那片区域的行星研究,人类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并且实际上,曾经一度,那颗微小黯淡的红矮星“比邻星”被认为有一颗行星。不过这些早期的发现在之后都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如果它有一颗行星,那么那颗行星要么就是太小或者太遥远以至于无法被侦测到。说它重要的第二个原因则是来自这颗行星的信号难以置信的微弱。当它围绕着半人马座α星B转动时,这颗行星就像是在“拽”着半人马座α星B一样——想象两个手拉着手的小朋友在奔跑,但是步调并不完全一致。上述情况就造成了虽然微弱但是仍能够被侦测到的多普勒频移。这颗行星的质量越大,它拽着恒星的力也就越大,而所发出的信号也越强;同时,行星密度越大,质量越集中,信号也会增强... 而轨道周期短也给观测者们带来了额外的好处——他们不需要花上太长时间就能观察到多普勒频移的周期。这次的发现中,该行星虽然质量偏小不过很集中致密。所造成的多普勒频移相当于0.5米/秒——比人类的步行速度还要慢!当我读到这里时,被深深震惊了;像这样的信号,侦测难度十分大。半人马座α星半人马座α星现在,我们总算有了一个能在100年之内到达的目的地行星(链接:“100年星际飞船计划”)。科学家对这次发现的反应也很严肃紧张。据《华盛顿邮报》Brian Vastag 的报道,SETI 已经打算对半人马座α星进行重新研究和扫描,重点将放在那些微小的无线电讯号中——或许那里面就藏着另一个文明的踪迹: SETI 已经搜寻过半人马座α星的无线电讯号;因为这次的行星发现,他们将再进行一次同样的作业,这是 SETI 的头儿 Seth Shostak 告诉我的。 —— Brian Vastag(@brianvastag) 2012年10月16日
【关于钓鱼】 我发现但凡钓鱼帖,一般都要把话说得很绝对,引起别人的反感,从而达到钓鱼、骗经验、自我心理满足的种种目的。 其实,真的只是要提出观点引发辩论的话,他只要改一下措辞就可以,而这一点,正常人都知道的。所以,要区分钓鱼帖和正常辩论帖,主要看提出论题的态度。如果是“老子天下第一,不服来辩”这样态度的,基本就是找骂以及钓鱼使用。如果措施是“这是否是个BUG?”,或者“我觉得这里有点疑问”这样的平和标题,那么应该是真心来找人讨论的。 我觉得喜欢发钓鱼帖,这本身是一种因为长期缺乏关注所导致的安全感缺失的心理疾病。他也未必有什么恶意,但如果一旦发帖,要是无人关注就会引发焦虑,所以这样的人只能奉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政策,哪怕是被骂,但至少被人关注到了,心理上得到很大的满足。 所以,当想清楚这一点,我们应该更心平气和些。如果想配合治疗的,那么就多多参与他们的辩论甚至吵架,以达到让钓鱼者心理满足的目的。如果觉得没意思,那么就笑笑不说话。总之,为钓鱼帖或者钓鱼帖的楼主生气是不值得的,也没有必要。本来嘛,他就是希望你生气,然后跟他争吵。他爽了,你怒了,那又何必呢。
对这张图,你们怎么看? 一楼祭大葱
关于傲慢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傲慢”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最近吧里傲慢的NC越来越多,帖子标题不用上“最大的BUG”,“文笔如何忍受”貌似就不能表达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傲慢心态来。我之前很不理解,我觉得标题太哗众取宠容易招致别人的反感。后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帖子发上来就是讨骂的,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来讨骂的,发这些帖的楼主们需要用被骂来安慰自己扭曲的心灵,大家骂得越凶他越开心。 至于理由和论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有争辩的意义?比如文笔这种主观的判断,人家非说文笔不好,你还能按着他的头说他错了?人家非要拿银英来跟三体比较,难道你还能温柔滴告诉他走错了帖吧?再来说BUG,某楼主说三体里的降维打击因为不符合现有的科学原理,所以是BUG,所以三体是软科幻,是魔幻。。。我只能看着这个傲慢的逻辑默默滴在心里流泪,告诉自己说:你丫真是有病,陪着个逻辑无法自洽滴自恋狂还能辩论一上午。。。
为啥大刘好多小说里都有叫“丁仪”的?而且最后都死了。。。 球状闪电,朝闻道,三体,坍缩 至少4本小说里有丁仪,大刘你这是要闹哪样?你这么喜欢弄死丁仪,是否以前有什么仇人叫“丁仪”啊?
【转载】莫言示爱刘慈欣?(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莫言示“爱”:刚刚获得诺奖的莫言,近日在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专门谈到了对刘慈欣作品的肯定和欣赏,“现在缺的就是有原创意义、有鲜明个性的小说。我发现刘慈欣的小说,有新意、有亮点,有别人没有的东西,看了以后能让人记住。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独特的趣味。这样的能力我就不具备。” 老刘回应:我很像他笔下的主人公谈及此话题,刘慈欣谦虚表示,“我是这样理解的:在主流文学当中,莫言的作品是属于非常有想象力的,比如被称为魔幻现实。所以他会格外注意我的作品。其实,在今年的英国伦敦书展上,我跟莫言、阿来在一起,莫言也给了我的作品一些肯定评价。能得到莫言的肯定,我当然高兴,并会将之当成一种对我写作的鼓励。”刘慈欣还透露,“我很少喜欢哪个作家,但莫言算是一位。我这么说,绝不是因为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因为他表扬我的话。而是因为我很早就开始阅读并喜欢他的作品,尤其是他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我读的时候,感觉我跟故事主人公有一些相像:在一个非常封闭的环境中,诞生了很多鲜活的想象力。” 提到四川作家阿来,刘慈欣语气中带着感谢,“当年阿来在《科幻世界》当主编的时候,我开始在上面发表作品,阿来就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这在主流文学作家中是很特别的,他对科幻文学给予的关注,是罕见的。所以,非常感谢他。”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转】三体中的暗喻和映射 (作者:陈穆雷)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是一套伟大的科幻小说,论到想象力之雄奇、场面之宏大、情节之跌宕起伏,在中国科幻作品中不敢说绝后,至少也是空前了。在恣意飞扬的想象之外,这也是一部有意无意间反映现实问题的小说。自它出版之后,众说纷纭。一部《三体》三部曲,有人看到了基础科学的重要价值,有人看到了道德和人性的脆弱,有人看到了文革的破坏力,还有人看到了作为一个族群的进取精神。在笔者看来,《三体》系列是一部教科书,一部光年尺度上的中国近现代史。事实上,“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这句话是明明白白印在《三体》第一部的宣传语上的,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在第二、三部出版的时候不再提了。但是从整部三部曲的角度讲,这句话是当之无愧的。而且只有在读完第三部《死神永生》之后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说的到底是什么。不过《三体》三部曲中的暗喻或者说影射并不像1+1=2那样明明白白写在读者的面前,它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了解。 要了解《三体》中的影射,要先从第三部《死神永生》中那三个童话说起。用童话来传递事关人类生死存亡的情报,这是刘慈欣的构思巧妙之处。小说人物云天明使用的“二维隐喻定位法”,在三体人面前隐藏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但同时也让整个地球的人类陷入了猜疑之中。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云天明三个童话的影射方法是这样的,先给出一个比较模糊的猜测,然后再用另一件东西加以定位。“二维隐喻:这种模式是用于解决文字语言所产生的信息不确定性的问题。在一个双层隐喻完成后,附加一个单层隐喻,用来固定双层隐喻的含义。在此例中,用雪浪纸的卷曲和熨平暗示曲率驱动中的空间形态,把肥皂船的隐喻确定下来。如果把故事看做一个二维平面,双层隐喻只为真实含义提供了一个坐标,附加的单层隐喻则相当于第二个坐标,把含义在平面上的位置固定下来,所以这个单层隐喻又被称为含义坐标。含义坐标单独拿出来看是没有意义的,但与双层隐喻结合,就解决了文学语言含义模糊的问题。 ”有意思的是,这种隐喻解码方式其实也是《三体》这套小说影射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云天明用三个童话骗了三体人,刘慈欣则用三本小说骗了读者。
为了爱情,元旦后我决定戒掉大葱 我意已决。
宇宙到底是可以理解的,还是不能理解的? 一楼空着。。。
关于重力电灯和撇条发电应用的一些思考 刚才看到有人在说日本大学生发明了重力电灯,利用重力和齿轮等让LED灯泡发亮的新闻,忽然灵感大发,为何我们不去做个撇条发电机呢? 同样的,感谢地球母亲赐予滴重力和势能,当我们撇条时,条子自己的重量加上一定的速度完全也可以做到利用来发电的目的。当然,具体实现的时候,还需要参考“如何在上大号的时候不让溅起的水花打湿PP”这篇牛顿物理学经典论文。 当我们上大号时望着厕所顶部拿幽幽放射光芒的LED,成就感油然而生。。。
不如大家来说说自己看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刚看到有吧友谈到20年前看的“飞跃人马座”和“追踪恐龙的人”,不由想到这个话题。我本人第一本看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也就是后来翻拍成电影的那个。他带我走进了一个宏伟的殿堂,从此徜徉不去,流连忘返。就像一只远古的巨猿在黑夜里第一次抬头仰望星空,它看到了满天星光璀璨、辉煌而又震撼。 后来,对我影响最大的科幻作家应该是阿西莫夫和大刘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曾让我整个暑假没有出去过一天,一直在家啃书。而读到大刘,那时我已经工作了。他的作品第一次让我震撼到的是《带上她的眼睛》,虽然这是本大刘非常罕见的软科幻作品,但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佳作,那最后的起承转合荡气回肠,令人无比感动。下一部打动我的作品就是《乡村教师》,果然是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中国科幻史上从未有过的场景。最后,就是《三体》系列了,我个人以为,这套作品的伟大,可以和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相提并论。黑暗森林法则也许不是大刘第一个想出来的,但绝对是第一个发扬光大的。
无聊,问个有关于人性的简单问题,妈妈说标题要长长长。。。 如果有一天地球被外星人入侵面临毁灭,作为救世主的你能有一个机会拯救地球。外星人给了你三个按钮,而按了这三个按钮的后果如下: A,你一个人死,全人类都能得救,但会被作为宠物而饲养起来。 B,你一个人有尊严滴活着,其余全人类都死去,包括你的亲人们。 C,有非常非常小的可能性让你和全人类都能有尊严滴活下去,外星人直接放弃入侵而回家。但这个可能性只有百分之一(你可以理解为类似于投骰子压数字,要么中一票大的,要么全部输光)。而一旦失败的话,你和全人类都死。 你会如何选择呢? 你觉得圣母、维德和罗辑分别会如何选择呢?
极其好玩的游戏,银河之争
【谜案现场】我也来出一个密室死亡,来秒吧。 李捕快刚上任一个月,辖区里就出了一桩命案。 场景介绍:书房在一个独立的小院里,院子里堆着个雪人,地上的积雪有半寸厚。因为前几天刚下过大雪,还未来得及扫雪。 一个商人死在自己的书房里,俯卧在书桌旁的地上,背后有个利器所伤的伤口,刺破心脏导致流血过多而亡,屋里生着火炉,很暖和。书房没有窗户,屋门在被家人撞开之前是反锁的,这一点由家里剩下的三个人一起证实了的。当时夫人、丫鬟和仆役三人在一起吃晚饭。丫鬟到书房来叫老爷吃饭,却一直没人应声。叫来了仆役和夫人三人一起撞开房门,发现老爷已经气绝身亡。奇怪的是书房正中央地上有一小堆木屑,三人都不知道这木屑从何而来。案发现场并未发现凶器。 家庭成员介绍:14岁的丫鬟(女性)、20岁的夫人(女性)和18岁的仆役(男性),50岁的老爷(男性) 提示:冬天,力气 请推理:谁杀了老爷?怎么杀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