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ten猫猫 Kitten猫猫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 发帖数: 7,605 关注贴吧数: 4
蓝奕邦期以静态摇滚改变乐坛 蓝奕邦期以静态摇滚改变乐坛 《快乐王子》是蓝奕邦的成名曲,但正如童话里的「快乐王子」其实不快乐一样,听蓝奕邦的歌以至跟他做访问,都感觉不到他是钢琴后面的「快乐王子」。 蓝奕邦说,他的天职就是做音乐,他对太多事抱不平,有太多的控诉,所以最擅长做一些「颓」和「沉」的歌,太「阳光」的并不是他那杯茶。「音乐是我的天职,每个人生出来都有purpose(目的),我生出来就是做音乐。」他从幕后转到幕前,就为了能发表自己的音乐。天职做音乐 「做幕后很多制肘,未必可以写出自己的风格。我做歌手是想发表我的音乐,希望多少能令乐坛改变,给乐迷多一个选择。」对音乐的抱负令他看来总带点忧郁。「我写的东西有控诉成分和想表达的讯息,比较负面,我擅长做一些颓些沉些的歌,曾有一个阶段,我喜欢听一些很阴沉很吵很黑暗的歌,后来才慢慢走出来。我喜欢的artist(艺人)一定是有独特的一面,有自己的性格立场,例如『L'Arc-en-Ciel』与椎名林檎都有一种很糜烂的感觉,糜烂这东西始终很吸引我。」 他表示他的音乐是一种「静态摇滚」,认为当有不满有控诉想藉着歌去解释时,摇滚的精神已经存在,他选择静静地、有条理地讲他的理论及观点。反叛藏心中 越来越多歌手都开始唱励歌,他的「颓」与「沉」似乎正背道而驰。「我是否要将自己雕塑成跟别人一样?我专长是做些不阳光的歌,没理由拿一把钝刀跟别人的尖刀比,只要有一撮死硬派很喜欢我就够。」他不会刻意塑造和保护自己的形象;而他的文静乖巧外形,甚至成为他的一个矛盾。「乖是蓝奕邦给人的感觉,亦是我尴尬的地方,很多人都会觉得我很循规蹈矩,然后会惊讶我突然说些很『倔』的话。」他的反叛,藏在心里。 关于他的「矛盾」还不止于此。「在另类的人眼中我是主流,主流的人又会觉得我是另类,但我觉得一个成功的歌手应是主流与另类的人都能接受。」他接受正统音乐训练,但又在学了五年钢琴之后毅然放弃。「我很不喜欢玩古典音乐,很多制肘,所以我选择自修及与人夹band,想证明不是一定要有正统音乐训练才能做音乐。」更厉害的是,他在大学时竟是修读「国际政治及文化」。盼两年一碟 「没选择读音乐是因为不想我的兴趣变成负累,读政治可以扩阔我的世界观,教我从不同角度看事物。」这个特殊背景,令他惯于先想好自己对每件事的立场才开始写歌,而且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他笑说,他的理想是两年做一只碟,但现实并不允许,公司更坚持要他独力包办整张专辑;现在回想起来,他很感谢公司让他的定位更清晰。他谦称自己以前并不懂唱歌,所以从大学起便苦练自弹自唱,三年前更开始跟老师学唱歌。 曾几何时,蓝奕邦每个周末在商场弹钢琴,当日的「钢琴王子」已经吸引了不少fans停驻。「很多fans都说想起『Raidas』的《别人的歌》,但其实我当时只当是磨练,能成功令一个不认识你的陌生人停下来听你弹琴唱歌,是一件很有满足感的事。」他又说,以前做的事都是为了有机会出自己的唱片,所以他很珍惜现在所有,但同时又相信,在细场表演或者唱live(现场)都可以融入主流歌手的工作,以往的表演模式不一定要放弃。后记 《无非想快乐》是蓝奕邦刚推出的第二张唱碟,一如他所说,里面的歌都不是很商业化的K歌,这是用来定位的一只「很蓝奕邦」的碟。无可否认,仍是乐坛新丁的他,歌声还是稍为幼嫩,但由他一人包办全碟曲词及编曲,本身就是一种感动。听这只碟,人会有一种久违了的清新感觉,没有刻意修饰的华丽歌词,叙事式的唱法也是口味清淡不浓,但就包含了年轻人看世界的真摰感觉,里面相当多的钢琴solo(独奏)亦十分精彩。 蓝奕邦的歌都有立场,《忧郁小生》说的是艺人(或者他自己?)对群众的态度,《快乐颂》谈的是他如何看宗教,《世界这样大》则说世上还有很多事比失恋可怕。这张碟也是他的一本「自白书」,他每页都密麻麻手写了很多个人观感,希望乐迷了解他的音乐。文:小 ?摄影:杜汉生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