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乐冬冬 神乐冬冬
关注数: 107 粉丝数: 405 发帖数: 20,284 关注贴吧数: 14
老打法真的过时了么???从两点攻的轮次的卡轮谈起 个人是七仙女的忠实fans 超级喜欢04年陈忠和的体系 全面快变多点开花 打起来很有观赏性。但从05年开始以意大利为首 全世界的排球队伍都开始了发球找周苏红,并以此称为打败中国的方法。确实这种战术有一定的效果,现在想起来周苏红其实从01年出道以来基本上包办了一大半的一传任务,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接完一传后紧接着参与第二点跑动,为什么仍然可以得分呢。而且当时有刘亚男和张娜 杨昊也具备接三轮一传的能力。即使周苏红到了前排后排的保障能力也是可以的,为什么中国队还是不能渡轮。 我觉得不是一个周苏红的问题 一个体制的问题 而是从05年逐渐开始的老队员状态低迷 片面强调高大化导致新队员基本功不扎实 进而导致的进攻节奏不顺畅 多点开花逐渐变为一两门重炮压阵 先说一下中国的的主要进攻套路。 站位:   王丽娜    冯坤   赵蕊蕊          刘亚男    周苏红 杨昊 国队在当时有着很先进的技战术:两翼始终保持火力点   始终保持每轮都有4号位平拉开和2号位的背飞背快。副攻代替接应负责二号位的进攻(当时的中国队是平拉开掩护下的背飞,背飞掩护下的平拉开),这样就能决定了两个位置中必定有一个是一对一,而当时中国队如果拼实力打一对一的话并不吃亏。冯坤的传球速度以及大局观也是很棒的 就在对方来不及布防的时候 球已经送到了 形成一对一然后得分。当时王丽娜 杨昊负责4号位 平拉开速度快且势大力沉 ,如果形成一对一 小斜线 直线 打手出界都是可以得分的。亚男速度快   总能晃开对方的拦网队员 而赵蕊蕊点高出手快 由他们主要负责2号位右翼的进攻。而三号位的进攻则主要由周苏红和副攻合作的战术球。 但在这里我们着重要说的是在进攻上的重要作用。 冯坤只所以被称为进攻性二传 一方面是其出色的二次球技术   出其不意而且命中率高 另外在出现乱球 当副攻传球时   冯坤则可以二号位定点强攻   始终保持中国队两翼都有火力点   而大大减小了哪一端被对方直接三人封死的情况出现。 由于冯坤在前排呆三轮   因此中国队两点攻主要由以下三种情况(以换完位后的站位表示) 1)    杨昊   冯坤   赵蕊蕊     王丽娜(张娜) 刘亚男   周苏红 在这种站位下 通常换上张娜 由铁三角保障一传保证一攻的速度和命中率。 杨昊的平拉开和赵蕊蕊的高点背飞相互牵制 使得对方不敢轻易放过哪一点   而这时冯坤则可以看准时机进行战术球。当对方两人盯防赵时则由杨昊打平拉开 或冲进打短球。假如对方防起   我方的防守也是相当稳固的     而且冯坤的二次球始终压制着三号位   你要是没人看我我就吊你   你要是防我我就传快攻   打你一对一或直接打空门。 另外一旦一传不到位   王丽娜的单人突破   赵蕊蕊的高点快球都是对方难以招架的 另外如果乱球到了周苏红这里   周苏红的后攻能力也不是吃素的哦。 2)王丽娜    冯坤   赵蕊蕊      刘亚男    周苏红 杨昊 这时   中国队的 的前排依旧有2.5个火力点   王丽娜准备平拉开 赵蕊蕊准备高点背飞 冯坤跳传随时准备二次球,而这三者都是有一对一下球能力的。而且当赵蕊蕊改打三号位战术球的话   留下右翼一大片位置给杨昊 准备打后排攻。如果速度够快足够给一个位置晃出空门   让其直接下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