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小乔
神里绫华1号
关注数: 31
粉丝数: 447
发帖数: 20,463
关注贴吧数: 37
17pro性能释放很保守,明明散热和promax差不多 苹果首发这个系统怕不是沿用16pro的调度17pro温度42度就不让跑了promax还可以跑到44度以上虽然promax也保守,但是pro这只有苹果能做到如此逆天之事。
这就是标准版和pro内外的区别 Soc功耗比普通版高,手机温度比普通版低。同功耗下会低很多哦
从手机soc能够看出5nm和3nm工艺的一些端倪。 不得不承认工艺已经到了极限了,硬件性能可能真的不会有3090到4090提升91%那么大的提升了,真的到头了。 amd那边9070xt用上等效于4nm密度的工艺,结合核心面积看起来提升也很一般。而老黄的50系列密度甚至比40系列稍微低了一丢丢,不进步反而退步了。 手机soc无论是高通还是苹果,看起来能效提升都不大,高通这边反而功耗一直在小幅度上涨换去更好看的跑分性能,实际体验提升很小。 目前爆料6090 2.8w+ cuda。而5090是2.1w+光看核心提升很少啊,而3nm工艺的频率提升也很少。在不换显存的情况下我预估6090光栅性能提升幅度为30%-40%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准的4090发布的时候我就预测5090只能提升30%-40%并不多。 至于amd那边天天吵着闹着要干爆6090,我只能说这是典型的apro思维
买不起pro和promax说性价比不行那我问你? 苹果256储存就需要2000,值吗256gb内存外面买也连100块都不到啊。然后+3000 处理器综合性能强强20%,散热强40%,多一颗长焦,内存+4gb。电池更大。跟我说不值3000。真的是蠢得无药可救。 处理器:cpu缓存大砍50%砍成残废。GPU直接少一颗核心5颗对比6颗,就是20%嗯差距。综合性能保守估计少20% 散热强40%:17标准版和16promax散热没啥区别,官方强调17pro和prmax因为散热持续性能强40%就是告诉你这就是标准版和pro的区别。 内存:+4gb,8gb卡着未来ai都吃不上热的,一年就报废。光是4gb内存那价格也跟256gb储存差不多价格了。 长焦:长焦对于苹果主打影视级录像是质的区别。 电池:更大不用多说。
这张图保真吗?17pro 三星屏占比85%,踩坑几率低。 我就是购买的17pro,我不想抽到京东方抹布屏,毕竟花同样的钱,我肯定还是想要屏幕更好点的三星屏。
不用去pdd领那个破劵抢了,必砍单的流量赚的满满的。 你要是不加价买他就不会发货还别说优惠900了。不信我亲自给你们做实验17pro 优惠券的已经砍了。我又拍了一单原价promax和一单减300的promax。明天或者后天就砍
艹,没抢到超大杯,时间一到京东给我强控15s进去屎都吃不上热的
放几张图展示一下显示器效果。 效果好到能治好电子养胃。
看了这张游戏实景亮度图G5把所有miniled爆了一遍。 除了全屏白,G5把rgbminiled的实景亮度都爆了,别说普通miniled,爆得渣都不剩,实际使用就是这样。参数有什么用?索尼9系电视亮度在G5面前也是个弟弟,图上G5还是65寸,75寸还会加个300-400nit。更别说oled可视角度超级广,实际感知亮度要在测试的基础上增加20%,想想就可怕。
苹果17标准版和pro差距有点大啊,持续性能估计得差个20% 标准版使用的是A19相比于A19pro,cpu缓存砍了50%。GPU少了一个核心,内存少4gb,没有均热板应该还是裸奔,少了长焦。而对于苹果最大的优势录制视频没有长焦有点emmm了。 Pro版本,采用铝合金中框一体化设计,也就是像安卓看齐不坚持夹汉堡设计了,这样均热板可以直接把soc热量导出到边框上进行散热。持续性能相比于16pro没有均热板强40%,有了均热板加铝合金边框设计游戏性能应该会很强值得期待,一颗长焦。另外就是12gb运行内存放在安卓里面都算比较大的水平了。虽然安卓主流是16gb。起步储存256gb不经常长时间录制视频完全足够了,不过储存依旧是金子+256gb加2000块钱显然不值,已经可以拿来搞个nas了,我的评价是💩。 标准版和pro相差3000,pro还是值的,性能运存全方位提升,A19pro游戏性能表现也会强很多。超大杯+1000,emmm……想买超大杯总体小孩说以往来说标准版,pro promax都有不错的性价比。对于性能足够不怎么打游戏的人来说标准版性价比很高,对于追求性能和散热经常打游戏的用户pro和promax这代应该是拉满了。
可以想象如果IG输了抗吧瞬间就像BLG夺冠了一样热闹。 而如果IG赢了抗吧瞬间变成图书馆,所以还是图书馆好一点,安静
现在N卡市占率94%,而A卡仅有6%,这是谁的错是老黄吗? 每次提到数据总有人说N卡垄断6060卖5000就开心了。这怪谁?老黄50系列没有一丁点工艺提升,挤牙膏已经是努力的在等AMD了?老黄有两代卡完全没有一点工艺提升的先例吗?就是明摆着等一等AMD。然后呢?然后amd市占率就从12%掉到6%了。还想怎么样?说明什么问题?说明A卡还是不够有性价比才会导致这样。懂吗?是老黄的问题吗?老黄还需要怎么挤牙膏还需要卖多贵amd才能支棱起来?老黄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有什么办法?毫无办法。
IG 3比0拿下了吧感觉,edg想莽,但是莽不赢有点难受。 EDG想莽,结果发现IG比他们还莽,而且他们还莽不赢。很绝望
IG的冠军皮肤卡莎 真不错啊
理性讨论,现在AMD显卡市占率以跌倒6%那么下一代会跌破5%吗 从12%-8%-6%,仅仅只用了一代卡。不知下一代是何盛况。
BLG永远学不会打团永远不会拿S冠军,是永远。 他们喜欢选前期对线强得英雄上嘴脸,突出自己的存在感,KDA也好看当然输出也低。这都不是问题本来英雄联盟就有速攻整容。但是不管选什么整容英雄联盟现在就这样。好的团战一定要有人牺牲给队友创造机会。但是他们四条区没有一个人会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也永远不会团战是永远。你永远想不到bin会为了给plk创造输出环境而牺牲自己。你永远也想不到隐身有一天能像鸡一样到处做事打团冲到最前面。你也永远想不到plk会像嘎子一样抓住队友给他创造的输出机会。当然他队友也不会给他创造。有些东西在BLG身上你都无法想象那种事情会出现。
英伟达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净利润超越了苹果和微软。 从现在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米国第一科技公司包括收入。目前来看苹果和微软均没有再增长的空间,基本维持每个季度5%-10%的涨幅。而英伟达每个季度依旧保持60%-80%的营收涨幅很快就会大幅度超越并倍杀苹果和微软。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英伟达: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18%。苹果为247.80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微软为:241.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23%。 由此可见英伟达的市值将会迎来一波大涨很有可能突破5万亿美元。第三季度英伟达按照以往平稳收入增长60 %的话,也就是会从264.22亿美元大幅增长至442亿美元的净利润,加上英伟达几乎没有实体方面的支出,服务器对接的企业和国家,游戏芯片也是直接包给aic自己没有任何售后等烦恼和支出。净利润非常之高。而由于苹果主要靠产品,虽然总收入很多,但是线下旗舰店开得也很多其支出非常巨大以及售后亲力亲为也是一笔巨大开支,最终的归母净利润并不会太高会一直维持到20%-30%这个区间,涨幅也会维持5%-10%这个区间。而微软主要还是靠ai服务器收入为大头占比40%-50%,微软是ai收益第二的公司和英伟达卖ai核心有区别,微软是靠ai服务赚钱,少部分靠卖软件和产品,实体支出相对较小净利润也要高苹果高不少,涨幅大概会是苹果涨幅的的两倍左右,这也是微软虽然收入不如苹果但是市值比苹果高的原因,潜力要比苹果高一点但是不多。 接下来英伟达的收入将会很快倍杀苹果和微软。恐怖如斯啊!
AMD游戏GPU市占率以突破6%,无限接近于5%。 请继续努力,很快就会低于5%了,真好。
HDMI2.2 正式搭载以后HDMI能否统一显示接口。 目前游戏主机ps xbox电视 投影仪以及一些高端音频设备等都采用HDMI接口。只有显卡和显示器同时采用HDMI和DP接口,主要原因是HDMI2.1和dp2.1目前的带宽差距吧!而HDMI2.2拥有96gbs的带宽相比于dp2.1高了16gbs。那感觉显卡完全可以配备4个HDMI2.2接口了。
不要相信GPU模块化之路,GPU核心只能是一块。 GPU核心本体分开就和以前的590核战术显卡差不多,不支持双卡的游戏好毫无提升,支持双卡的提升30%,太少了。而所谓的GPU模块化应该是只将显存控制器这些不重要的模块化,独立于核心之外,有点像7900xtx。因为显存控制器面积其实很大。那么单纯的核心+缓存应该能做到500平方毫米左右,相比于700mm的大核心成本降低一倍不止。然后显存控制器封装在核心周围。
BIN职业生涯中最靓的操作,狼母对着自家小丑皇AD开大招。 并且成功的将小丑皇的闪现打出。小丑皇:我也有理由说的谁家狼母上单会对着自家AD开大招呢
IG现在这五个人鸡最不能不能换,换了就要出事。 IG这五个人一条心,要冲就五个人一起冲,要送一起送要赢一起赢。看到有人把鸡换成太守,我只能说你根本不会玩游戏。你把鸡换成太守。那其他四个人冲进去太守隐身了怎么办?然后就差太守那点伤害或许太守觉得会死所以开启隐身模式,本来可以赢的最后变成四个人送了。特别是马头,冲进去伤害往里面一灌。然后死了太守见状扭头就跑,然后马头又变成了及时雨,嘎啦见状和妹妹一起冲进去,最后对面打了个0换4,为什么不是0换5呢,因为打完对面发现太守不见了。然后你又说ig这四个人菜得流脓,太守跑了太守强。那就缺太守一波伤害就能赢的啊?而鸡则不同,他会跟着马头冲,打伤害可能会死但是对面会残,嘎啦才有机会收割。 会隐身,会抢嘎啦人头的,怂的都不适合现在的ig。你怂了可能数据好看,不会被扣薪,粉丝还夸你牛批kda好看。但是其他四个人会送然后输游戏。太守成为不了补强鸡那个人。没有人能在现在的ig补强鸡。
马头就是目前LPL第一上单没有之一。 选到优势线的兰博压48bin 30刀,没有拿人头,同样是完输出型上单,伤害是bin两倍。好几次团战死都要把对面两三个烤残为ad创造收割环境。这就是意识流上单。简单来说用脑子玩游戏和48bin无脑捡人头有用一百倍。48bin捡完人头是吃进去了不拉出来。跟饕餮一样真无语这种人还有人吹。
BLG又要换打野了吧?打野这笑容已经不健康了 LOL是恐怖游戏吗?
帅IG 2:0干爆了BLG,还玩了个铁男哈哈。 以后见BLG打一次,见一次打一次。此时此刻只有一个字:爽……
如何评价第一把shy哥对线把bin爆了,团战打出两倍伤害 Bin不是世界第一上单吗?
IG这团战看的人热血沸腾啊!我ad还没有死就一步不退 只能用热血沸腾+赏心悦目来形容,这就是英雄联盟真正的魅力。这样的队伍没人会不喜欢。
BLC真是可怜啊! 到处剥夺别人的冠军,是个队伍都欠BLG冠军,完事儿贷款未来的冠军,比BLG都还渴望冠军。一想到BLG不会拿冠军就好笑,来回忆一下去年塞拉斯两鞭子甩死BLG魔画面。
依稀还记得两鞭子抽死BLG的场景,太帅了,热血沸腾。 直接抽死
AI工业革命,看来已经触及到很多打工人的利益了。 游戏行业现在原画美术的工资比3D都低,不怎么需要了,以前他们可是拽得很啊。时代变了大人。 但是感觉3D有一天也会走上相同的结果。
Oled频闪,却没有人考虑过LCD的有害蓝光。 LCD并不存在真正的低蓝光面板,面板属性决定了蓝光是不可忽视的,而oled则完全不需要担心蓝光的问题。以我为例子,我用LCD的时候每年散光大概增长100度左右。而自从开始使用类DC调光oled以后度数就一直保持没再变过。而且即使我用ips显示器的时候也是找的拥有低蓝光认证的显示器。但是用起来明显感知眼睛疲劳速度都比oled快,并且晚上使用LCD显示器太久还会感觉兴奋睡不着等症状。我大概是四年前开始用的oled显示器。从那个时候我的眼睛散光到现在也就增长了50度左右。对比起以前几乎一年就会增长100度。差距也太大了,并不是所有人的眼睛都对频闪敏感,也并不是所有人的眼睛都是钛合金认证,能抵抗lcd面板的短波蓝光,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感受一下索尼9系miniled电视对比TLC电视光晕控制差距 感觉已经不是一个水平的东西了。
感受一下索尼9系电视和TLC电视的光晕控制差距。 TLC miniled光晕控制还是有点东西。
怎么会有人拿格斗游戏对比lol啊!这两个难度都不是一个级别。 格斗游戏单纯1V1无脑操作,几乎就是哪个手速快哪个赢。LOL是团体协同作战,控资源以及团战协同才是最重要的。对线现在打不过就跑路坚持三四波就换线,在游戏中起不了关键性作用。而且除了上单对线有难度,中下都是长手,你还能让我补不了兵?上单6级前几乎可以查无此人,6级后有作用的的也就那几个。说实话LOL单人对线几乎对比赛影响不会太大,说对线劣势拿不了资源也不一定,对线劣势控资源就拼打野,可以配合打野找机会搞一波再拿资源,而且只要脑子聪明还可以互换资源,用脑子发育比你拼对线玩手速更高级。格斗游戏可以完全看做LOL上单对线期一半难度,上单对线期除了打架还得想不漏刀防打野抓呢还得看着潮虫和先锋什么时候刷什么时候该参团呢?格斗游戏就只需要打架就行了就这么简单还需要思考什么?能量条都给你显示出来连对手技能CD你都不用算,太简单了吧。 所以我可以理解为那些用格斗游戏类比LOL的是不是平时就不带脑子玩游戏从来不思考,输了就怪队友自己有一两个头是一点错没有。地图也不看,有龙有虫有先锋通通不管,说实话匹配遇到的90%都是这种,队友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带线补刀?自己打自己的就算了少个人也不是不能玩,队友信号打爆了被抓了还是怪队友,这群人不就是那些吹小孩的?
早上起来打开贴吧,rtx6090又被A卡干翻了。 每天都有乐子看,要一直看到A卡发售的时刻,闹剧才会结束。别的不说我是真佩服apro的幻想能力,A卡的性能全靠幻想。
王者被大师单杀怎么说?王者也很一般啊 大师还没蓝的情况下单杀
BLG这个队伍是拿不了冠军的,别指望了。 上单和中单这两个两个国产最贵的选手,保KDA对完线就不知道干嘛了。上单天天想着装逼,天天都是世界第一。中单打起来就只会跑,明明中单有控制有爆发是那个最容易团战创造奇迹的位置,但是最贵的中单隐身中……。优势不敢操作,怕KDA不好看影响最高的工资。劣势干脆就一直站队友后面得了,死队友不死中单KDA就好看,隐身了锅就甩不到头上,就不会影响最高得工资。 下路那坨ADC就不想多评价了就是菜而已。没有哪个冠军是装逼+隐身拿到的。就去年把大飞打急了,把把冲前面操作。然后被冲烂,因为这边在隐身,上单在想着今天也是世界第一上单。
我发现无论是打游戏还是互联网上争吵,人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试图跟对方讲道理并且说服对方,这比BLG拿S赛冠军都难的东西。 人们从不在意你到底吃一碗粉还是两碗粉,重要的是过程。没有对与错,只有输出。所以互喷的时候不要看对方说什么,你只需要一直不停地输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一旦确定对方成分,根本不需要看他说的任何一句话,就知道他要说什么,然后你只需要一直不停的灌输你的观点,把怒火发泄在他身上,当对方处于弱势时就会急甚至拉黑。
LOL这游戏的纯对线没有太大的意义的。 对线优势除非是能够利用充分拿到所有的资源。但是这基本不可能,实战中哪会有这么顺。对线的过程中即使是优势很有可能对面来个人搞你一波把你搞回家然后去拿资源,那么对线弱势方拿到资源,对线强势方就毫无意义,因为LOL这个游戏,对线弱势的英雄大部分后期就很强,对线强势的英雄大部分后期就很废。所以对线强势的英雄也就是进攻方是有拿资源的压力的,指控资源的时候不被对面搞死或者抢掉。或者本对面运营轻松拿掉资源。资源指小龙,潮虫,先锋,大龙,远古龙。当然都到了远古龙阶段,那对线弱势方也到了后期,也就是打团强势期。很多人就不理解BLG怎么领先5000经济,一波团就没了。首先就是ig本身全是后期英雄就算是纳尔后期也比鳄鱼强啊,纳尔只是对线期打不过鳄鱼,卡莎不用说。已经到了中期偏后期BLG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整容的缺陷,技能交得很随意,辅助和猪的两个大控就像交着玩一样,真有意思。鳄鱼更是搞笑去咬辅助,你看她吸不吸你就完事儿了,白给卡莎酝酿一下气势。鳄鱼白给以后飞机残血唯一有状态且有输出的蛇女转身头也不回的就跑,卡莎一个人飞脸上把飞机带走,蛇女继续头也不回的跑路,我计算了一下如果蛇女第一反应是打,那么就算不能石花卡莎直接开大,然后地上放一坨至少能集火秒掉卡莎,虽然团战依旧大败,但是没有卡莎最多也就是上高地,不会被一波,那后面还有机会,那肯定有人会吹一这波是因为蛇女才没能一波的,当然BLG也知道他们20分钟以后很抽象吧,所以蛇女美美隐身,我宁愿什么也不做,也不会犯错。隐身了就不会被开,不错请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我虽然是个钻石仔,也是从大学时期就开始玩中单,其他路都是偶尔玩玩,十多年如一日的玩中单,然后我的理解就是中单有控制,有爆发,无论是小爆发还是大爆发,中单就是为了团战而生的。带线差容易被逮捕,技能打一套要等CD。中路天生优势,可以帮打野帮上帮下。就是为了打团而生的英雄设计的路线设计,中单队友没有死完之前是不能跑路的甚至不能总站在队友后面,中单是需要不停的去抓机会的。这也是为啥喜欢肉鸡的原因,他的中单理解和我一样,我可以少吃线,可以对线劣势打不过,首先不能当伏地魔,其次必须不停的去找突破口。中单都跑了那其他人也有充分的理由跑路,当然除非让ad顶前面。
你敢相信一个天天都是世界第一上单的大鳄鱼15%的参团率吗? 还是优势局。鳄鱼的作用是什么?是单带吗?
不说了,开宫。 宫野行动开始。
有点想把5090D卖掉换5090D V2了 性能一样的,就显存少8gb。GDDR7太能超频了+3000hz后5090d v2的显存带宽完全足够用,毫无性能差距32gb不玩ai太浪费改相差5000块钱。
55寸Oled电视太爽了,买这台电视简直是做过最正确的选择。 爱不释手啊,甚至治好了电子养胃。仅仅7k
为啥最近apro的王,阿尔卑斯发言就像失了智一样。 以前虽然也是最离谱的但是还没有这么无下限,有一次突破了人类下限
怎么会有这种脸型,每次看到都好好笑啊 有点像CG里面的猿猴
感受一下索尼xr90 miniled电视的光晕 号称最强的miniled电视都这样,你们又能指望市面上的miniled显示器能怎样呢?
在游戏工业化生产中,成品+dlss Ai新增一些细节是好的 游戏美术生产过程可能和你们想象的不一样,其实真正参与美术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初级甚至是刚毕业的新人,一个美术组长也顶多有5-8个资深,而初级或和中级通常会有10-15个左右甚至更多。这个行业为啥要有资深存在,其目的是资深可以对新人进行一些制作上的指导。老人带新人的方式生产虽然效率和质量上比不上全资深,但是我们考虑经济支出等问题,最终管理上来说这样的搭配是最好的方式了。组长是负责管理,管理组员的升级情况,以及可能会关心到组员的心理状况和工作状态等,挖掘有潜力的组员等是日常任务。项目中则主要负责和策划,原画,特效,技术工程师,灯光等各个团队之间的沟通,还有就是美术细节上面的把控。美术总监比组长更高一级,他们会对,场景,角色,原画,特效,灯光乃至ui等一切美术相关的东西整体性进行控制。由此可见总监的任务量其实很大,所以他们通常不会管细节方面的东西了,美术细节理应到各个团队的美术组长这里就已经完成。比场景组长,需要负责关卡,建筑,物件等美术细节。原画组长,负责场景,物件等原画细节,当然还有灯光,特效等团队。因此可见,游戏团队很庞大支出很有限,制作人究竟能拿到多少预算支出决定着最终游戏质量,无论是玩法还有美术,毕竟玩法再丰富最终钱不够美术这边完不成也得砍掉。所以借助ai增加游戏美术上面的细节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比如现在很多公司的原画师的工资甚至是低于3D美术的,原因不多,就是ai太好用了,而3D因为需要优化,规范上的东西会非常多,这导致ai永远学不来,或者说ai只能做基础的工作。或者在贴图阶段增添一些细节。 因此可以说显卡的dlss功能,就算是为美术增添一些细节也是好的,毕竟作为行业内的美术管理层我很清楚,其实无论是美术再好的游戏,80%的情况下,美术都会因为预算而少画更多的细节,简单来说我们可能定义该美术达到预期的80%则能够通过,但可能因为该美术师已经超时,或者制作人预期没已经完不成该项目节点时。需要超额支出时,会同时统治总监以及组长等人是否应该降低美术要求,那么我们可能会定义达到65%的预期是否能通过。或许整体性达到要求而细节可以省略呢!等等。
如果以后退休年龄增长到75岁,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我只想要我自己交那部分直接发给我。我现在工资是2w,我已经交了10年了,我算了算我们这代人大部分应该是领不到养老金,现在男职工是60岁退休吧!2025年开始每四个月延长一个月退休。不清楚上限是多少,或许等我们到了退休那时候,多半退休年龄会增长到70-75岁。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活这么长啊!反正我是没自信能活那么久。目前强制交养老金都知道因为现在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金入不敷出了。其实没关系的,因为以后会更严重,现在结婚率,生育率如此低下未来还会越来越低,以后牛马更少,更会入不敷出,以后的政策会怎么样都有可能,哪怕是有一天突然告诉你75岁才能退休我觉得也正常。到时不知各位有何感想,现在没有家底的年轻人婚结不起,房买不起,日常住宿吃喝都成问题,你别看我一个成都这种地方2w一个月,扣掉税收五险一金等,其实一个月到手1.4w-1.5w,家里一分钱都不给我的情况下仅仅只能买房,然后啥也干不了,然后背着房贷。平时要生活吧各方面都要花钱呀,可是在这些地方80%以上的人连我四分之一的工资都不到就算在我们公司这样的人也占比60%以上。就算资本家真的干点人干的事儿,只让他的员工出自己那一份,公司该出两倍的就公司出,我看也已经很难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了。我自己就是当的管理,我清楚很多人,并且我就是从那种3000块钱一个月爬上来的,租个稍微大点的单间就要1000。上班早下班晚,中午吃顿面,晚上下班十一点了,只能点个外卖。吃完游戏都打不了一把就睡觉了,这就是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很辛苦吧!,没关系的感觉以后会更辛苦,有钱的还是少数的。
今天给大家看个大家伙。飞利浦oled 910 55寸电视 这个东西全新只需要7000块钱,比LG G5二手都要便宜2000块。缺点只提供一年质保 虽然是欧版,但是其实是从国内工厂直接出货然后发过来,欧版也是从国内工厂出口的。 和LG G5同一款面板,但是峰值亮度官方参数只有3700nit,没有4000nit不过实际表现应该差不多,全屏白点350nit。到手第一感觉太亮了1.5m以内的距离只能调根据环境光调节亮度过后手动调低亮度不然亮瞎眼。 支持原生4k 10bit 144hz和12bit 120hz不支持dsc压缩到165hz。应该没有dsc功能,因为这块面板原生支持10bit 165hz的。G5就支持非DSC 120hz和DSC 165hz,不过少了原生144hz选项。就很抽象。 背后的RGB灯很亮很好看。官方称流光溢彩,就是屏幕哪儿显示什么颜色背后就显示什么颜色的光,这要是放ROG上又多值5000RMB,但是需要注意这玩意儿很亮,不能关闭,不能调节亮度,但是联网可以选择不同模式,我蚌住了。但是想想7000块钱也就现在32寸 oled显示器的价格,好像也没啥好喷的。
虚幻5.6版本过后显存占用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了。 你一定想不到虚幻5.6版本以后每一根草每一片树叶都是模型,Nanite减少了太多的贴图数量了,而且禁止采用mesh贴花或者投射贴花等落后的技术,因为性能消耗实在比模型大太多,直接做模型好了,从贴图游戏变为模型游戏了,省了太多的贴图资产。以后得3A游戏哪怕出现4k只占用4-5gb的显存都很有可能。贴图的精度也发展到了瓶颈了,目前的游戏基本都是512x512像素每平方米或者1024x1024像素每平方米。精度继续提高对制作要求太高成本顶不住,并且即使全扫描也并不能完全达不到更高的精度要求,如果贴图精度做很大但是并没有高质量的制作贴图流程,会导致肉眼看收益很小。
虚幻5.6版本过后显存占用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了。 你一定想不到虚幻5.6版本以后每一根草每一片树叶都是模型,Nanite减少了太多的贴图数量了,而且禁止采用mesh贴花或者投射贴花等落后的技术,因为性能消耗实在比模型大太多,直接做模型好了,从贴图游戏变为模型游戏了,省了太多的贴图资产。以后得3A游戏哪怕出现4k只占用4-5gb的显存都很有可能。贴图的精度也发展到了瓶颈了,目前的游戏基本都是512x512像素每平方米或者1024x1024像素每平方米。精度继续提高对制作要求太高成本顶不住,并且即使全扫描也并不能完全达不到更高的精度要求,如果贴图精度做很大但是并没有高质量的制作贴图流程,会导致肉眼看收益很小。
第四代woled面板真的是牙膏挤爆,感觉第五代要优化过度了。 从原来的3层增加到4层,功耗降低20%,亮度大幅度提升,寿命大幅度增加。BT 2020色域从原来的73%提升到83%提升10%。p3色域提升到99.5%,srgb色域覆盖率提升至150%。全屏白点亮度提升至350nit,由于oled可视角度太大了,实际亮度超越400nit的LCD面板。注意是全屏白点,如果是带颜色的全屏亮度会超过450nit,第四代woled面板显示器峰值亮度在1500nit左右,可能是考虑到显示器坐太近了亮度降低了。电视目前评测3000nit以上,标称4000nit全勤亮度差不多都是350nit以及450nit。高亮度容易激发,用第四代woled面板看闪电是真闪电啊!很值得入手的一代,我正在入手55寸电视用来当大屏显示器,不过还没到手。
最近想买飞利浦oled 910欧版,结果大家都没货。 想买55寸拿来做显示器LG G5同款面板的,其实我早在2022年就开始用48寸oled显示器,我对烧屏没什么焦虑因为我一般用不过三年就会卖出。我之前用的kTC G48P5用了两年就换G48P5S,用了oled用啥miniled都感觉很差,miniled我也换过很多台都打不到oled的效果。比如早期的三星G8 还有KTC M32P10 ips的,还有之前hdr1400认真的雷鸟都感觉很差,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这次想体验一下第四代woled面板那种逆天亮度,如果作为显示器来用,那就是绝对显示器中亮度第一名,峰值4000nit虽然实际使用基本只能激发3000nit。
水柱开斑纹拥有压制鸡窝座的实力但是没有速杀的实力。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说鸡窝座在玩得人,强行拉低水柱实力,在他们心里有多麽看不起水柱啊! 柱开斑纹虽然进入爆发状态但是根据肉体的不同,坚持的时间也不同,虽然好像没有明确说过开了斑纹会加入消耗体力,但是表现上来说确实坚持的时间不是很久。 如果水柱开斑纹能杀鸡窝座,那水柱的实力必须远高于鸡窝座才行。需要在消耗完体力之前砍下鸡窝座的头,水柱还没有那么强,他开斑纹只能在体力没有消耗殆尽之前压制住鸡窝座给主角争取时间。但是这不代表鸡窝座在玩,他也在用全力,后面之所以能一招击败水柱,是因为水柱此时差不多已经空蓝状态了,体力下降呼吸法也使用完了。但是鬼有没有体力限制,至少短时间战斗来看是完全没有的。可能换血战那种超长时间或者大规模破坏再生的情况下会有吧! 鸡窝座看来和上一上二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至少是单柱开斑纹能压制的,而且水柱也只能排目前柱第三。
这下不得不信了,他都精确到小数点了。 RTX6080:你打6090了,那我打谁?
OLED大战Miniled和彩监,消费级能买到最强电视啊 OLED和miniled的本质区别就是高亮边缘特别清晰,G5色彩还原和层次感和索尼彩监差不多,要知道这是20w的用于专业领域的东西,层次感甚至已经快超越彩监了。miniled就不行层次感弱,1%窗口星星点点的亮度亮不起来,高亮周围或者太阳周围有点糊糊的感觉拉低了层次感。第4代woled面板两层蓝光层,功耗降低20%。寿命高达3w-10w小时,就算你每天高强度8小时,也要用10多年啊。
小雪人评测LG G5 oled显示器,亮度逆天。 如果少侠用过这台G5,亮度还是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你直视太阳。全屏白点都高达350nit。这玩意儿你别看峰值亮度才3220nit,但是oled显示器的调教相比miniled是小窗口亮度越高,就是实际使用非常容易就激活这种亮度,实际比什么四五千nit的miniled要亮很多的。
英伟达要倒闭了,我有足够证据。 英伟达ceo说的,他感觉他们公司快倒闭了
小白不懂为什么9070xt用比5080更好的工艺打不过5080 明明9070xt用着密度比5080高25%的工艺,晶体管数量也比5080多20%。为啥差5080 20%性能啊!那如果60系N卡和A卡用同一代工艺,应该会像40系对7000系那样吧。
再次强调miniled电视以及显示器峰值亮度比oled低的原因 云玩家太多了,这次我就连带电视一起说了,不然又要有云玩家跟我讲电视怎么怎么样了。 Miniled为啥峰值亮度55寸以及以下的无论是电视还是显示器峰值亮度都比最新一代woled低。这是有原因的,当然miniled的参数电视已经高达4000nit甚至7000nit。而LG G5也仅仅只有3500nit。但是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55寸以及以下的电视,我们没有说65寸以及以上的电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般买55寸以下的电视或者显示器是拿来当显示屏用的,也就是使用距离在2m以内,桌深大概1.5M,超过55寸就无法使用,没有参考价值了,那就是一台放在客厅的电视已经脱离了显示器范畴了,而且miniled技术缺陷导致做大尺寸高亮度很容易,但是小尺就很难。 而贴吧总有一些云玩家,当一个人买了oled显示器55寸以下的发贴吧分享时,总会冒出一句话,什么HDR峰值亮度达不到1000nit就灰灰的。我不想一一反驳你们,因为你说的对,55寸以下的miniledHDR总是灰灰的就是你说的这种原因。而没有一台oled会灰灰的,因为他们的小窗口亮度就不会低于1000nit。我们就拿目前国内头部品牌TLC以及海信,这两家都有中高端55寸的电视,目前还有其他较好的品牌也没有55寸旗舰电视,原因就是miniled要做大很简单,要做小就很难。难在光晕的控制,有些人觉得是不是有一点miniled达到像素级别的分区是不是就解决光晕问题。答案是no,只要是LCD背光拥有漏光的特性就避免不了光晕。光晕是中心点太亮,而因为LCD面板存在漏光的特性而扩散到边上导致的,OLED是像素点自发光,哪怕是一个像素点达到10000nit,也不会影响到旁边不发光的像素点。 那么小于55寸的miniled电视或者显示器是怎么控制漏光的呢?就很简单我们拿放烟花的场景来说,基本全是低于1%窗口亮度的小亮点。这时候miniled电视或者显示器最高亮度就只有400-500nit了,既然控制不了光晕就不让他那么亮,不管你是电视还是显示器,就不要说什么显示器调教不好,电视也这样啊?大家都这样。所以这样的调教有什么错?不管你miniled标的是5000nit还是10000nit哪怕是10w nit也没用啊,他就只有400-500nit。55寸电视也一样啊你以为电视就会很亮吗?我这里就有一台TLC Q7L pro电视,虽然达不到75寸以上7000nit的宣传亮度,这个宣传也有3000-4000nit不低了吧?你不信来我这里看嘛。但是oled这种场景峰值亮度就轻松超过1000nit,你怎么比400nit比人家1000nit吗?所以谁显示效果会灰灰的呢?会是oled吗?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把显示器背景调成黑色,看鼠标的亮度就知道1%窗口亮度会有多少,就是这么极端的场景,没有一台miniled能超过目前最新一代oled产品。你会觉得我上面说的例子太过于极端,而我想说的是mimiled不管是电视还是显示器,他们的调教是70%以下的窗口亮度开始逐渐递减,而70%能达到最高亮度。而大部分游戏场景或者电影场景1%-10%窗口亮度占比起码达到80%以上,而这个区间就是oled的亮度优势,就是比mimiled亮。 然后有人就要说了,你怎么不买索尼9系啊!原因很简单嘛最小尺寸都是65寸。买来用不了啊上面我都说了miniled做大尺寸提高亮度很简单65寸以上oled确实没啥亮度优势,所谓一大遮百丑也不是没道理。你猜所以为啥不出42寸48寸的miniled 9系的电视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