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野鹤💦 迎来春景
如云般朝出暮归,如鹤一般自由漫步于田野。
关注数: 1,095 粉丝数: 9,162 发帖数: 100,332 关注贴吧数: 48
玉树的叶子总是掉落,很可能是这些原因所引起,快来学习解决办法 盆栽荟 昨天(转发) 玉树是家庭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绿叶植物,当然,这种植物因为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功效,同时观赏度也很高,所以被人们广泛的种植在家里面。当然,人们喜欢种植它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它非常好养活,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让它长得苍翠嫩绿特别好看,可是也有的朋友反映,种植的玉树叶子总是会出现掉落的情形,其实叶子掉落的原因很可能是栽种的方法不太准确。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导致叶子掉落的因素还有一些更正办法,只要把这些掌握起来,就一定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存在。 1,水分给予的不均匀 植物生长期间,虽然是不能离开水的,可是每次我们在浇灌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植物的生长需求才行,同时还要在植株每一个生长期间了解它们对水量的要求,这样才能合理的给予,种植玉树也是如此。如果水分给予的不恰当,这种植物就会出现叶片掉落的情形,比方说,盆土部位形成了积水现象,那么根系部位就会腐烂,慢慢的也就导致了叶片出现掉落的情形,还有一个原因,缺水的情况下叶片也会因为水分的缺失而出现脱落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水分导致的叶片掉落一定要及时给水,但是千万不要浇水过多,不要让盆底湿度过强,如果一旦浇水太多的情况下就要及时通风排水,这样才能避免烂根现象的形成,当然一旦发现有了烂根就要赶紧剪掉,并更换盆土,这样才能有所补救。
盆景制作全过程 新手一定要看 盆景频道 5月17日(转发) 成才先成人,养桩先养命; 盆栽是基础,造型看修行; 先从浅入手,勤练手不停; 择取废树桩,劈干枯木形; 截干仿古木,蓄枝好结顶; 孤植冲霄汉,丛栽自成林; 扶疏山林意,纵横岩壑形。 观察村野树,峰壑涤胸襟; 临摹山水画,画论智结晶; 提高文修养,诗词时诵吟; 追求造园理,遍游古园林; 与人多交流,语谦人亦敬; 上网查文献,照片多赏品。 从中可以看出初学者学习盆景制作最重要的是要多看、多学、多练、多交流,由简单的养坯、盆栽入手,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第一、桩材选择。 初学者应选择本地常见的易栽易活易造型、枝密节短叶小、寿长形美、分蘖萌芽力强的树种。如六月雪、瓜子黄杨、雀梅、罗汉松、银杏、海棠、迎春花、火棘等。树种选好后,针对性地上网收集该树种的资料,如生长习性、栽培特点、常见造型样式等等。从春季在花卉市场上购买些新鲜健壮、未发芽、形状奇特、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中小型苗木来培养,不要贪大求奇、好高骛远。 第二、盆土配制。 土壤是盆景生长的基础,一般要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透气沥水,可用田园土、山泥、沙土配制。使用前需曝晒、熏蒸或用化学药剂消毒。有些树种对土壤酸碱度有偏好,如杜鹃喜酸、柽柳喜碱,在配土时注意调节。 第三、选盆。 选择盆景用盆排水性、透气性一定要好,盆的形状、大小、深浅、颜色、质地要合适所选苗木的生长与审美要求。对于初学者可先用大盆或地面栽植、养坯,待基本成型后再上盆造型养护。 第四、养坯。 首先要审桩,要细心观察,反复揣度,根据苗木根盘形态、树干的走向、枝叶的分布确定观赏面,把它最美、最与众不同之处展示出来,再依据树苗的自然形态去芜存菁、删繁就简地设计造型。然后依据设计对苗木进行定型修剪,剪除无用、杂乱、过长、过多枝条。 剪除过长主根,多留须根、细根。栽植时,下层铺上粗粒沙土利用排水,上层铺上细沙或营养土,将苗木放入,或直栽成直干式、大树式,或斜栽成斜干式、临水式,横栽成卧干式、悬崖式,或合栽成双干式、丛林式等等。若干苗木过大、过粗,养坯期间,可对裸露的枝干缠上布条保湿。 第五、造型。 造型的方法很多,如修剪、攀扎、栽植、提根、雕干等等,其中用的最多的是修剪(冬季修剪和生长季修剪)和攀扎。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并勤于观察树木对造型(特别是修剪)的反应,不断摸索,才能很好的掌握这一技能。
(图文)杂木树桩的压条补根法 原创 aimu 盆景家园 昨天(转发) 作者:刘昌之 杂木盆景由于树种的多样性,在树木盆景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杂木桩坯一般由根基、树干、枝托三要素构成。根基是树木赖以生存的基础,能使观者感受到其顽强的生命力,并直接左右树桩的造型设计。树木盆景又是自然界中各种树相概括升华后的具体描写,服务于整体造型的根基的形象塑造自然十分重要。但具有与树形相配且十分完美根基的桩材毕竟是十分难得的,多数桩材由于自身生理、生存环境等诸方面条件的限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我们经常发现一些 桩材干身姿态极好,枝托分布合理,但根基往往不尽如人意,缺根就是一种常见的缺陷。我们就需利用它们自身的生理特点,对其进行弥补,达到和谐统一,成为一件盆景佳作。缺根可以改变树姿来弥补,也可以根据母本的需要,靠接另一株同种同属的小树,利用小树的根弥补,但前种方法改变了树木根部的原有生态,后一种方法总会留下明显的加工痕迹。鉴于多数杂木树种隐芽较多的特点,近几年来笔者尝试采用“压条补根”,即以枝代根的方法,用几种杂木树种作试验,取得了极佳的效果,现将一榆桩的培养方法及补根过程,配图略述,以飨同好。 该桩为榆树,生于一陡立土崖上,露出土面的阳根较多,主干曲屈多变,最大干径14cm,为农人砍伐只余80cm高,主干上部枯死,仅两片树皮相连,旋扭生长,藤蔓缠身,生机微弱,于1994年2月挖出。确定最佳观赏面和栽植角度,根据桩相短截根干。 图1为截后桩相,栽植角度基本尊重原有生长状态:①偏后右拖根,径7cm,向右偏下生长20cm,弯曲向下,分成数条分根向下生长。②为偏前右拖根,径4cm,生长状态同①.③为中间主根与视线同方向,宽且较深,是造成视觉效果差需补根的主要原因。④为左后根,径5cm,弯曲向下生长,分根较多,起视觉效果极佳的支撑作用,缺点是没有较粗的左前根和前根,上盆后基部前面略显窟缺虚弱。为恢复生机,地植养护,根部用土高埋成垄状,所发新芽留有用者任其疯长,为桩身积聚养分。一年后移出,缺根处没有生出新根,大家知道培养粗枝容易,培养粗根却非常困难,于是重剪。将基部露到设计位置,上较大泥盆继续养护,使桩身养分流向隐芽处。1995年4月,于缺根处成功地萌发了二眼新芽,着生部位位置极佳。通过修剪、抹芽控制干身其它枝 叶的生长,同时调整树桩采光方向,使此二芽多接受光照,同时加大肥水用量,到深秋落叶时,二芽已长至近1cm粗,70cm长的壮枝。1996年萌芽前将此二枝向下弯曲,弯曲方向使其一为左前根,一为前根,并把有碍此二枝弯曲的下方泥土挖去,不使泥土接触二枝(沾泥会生根,减缓二枝后部的增粗速度),然后用金属丝固定,使枝梢继续向上生长,同时开始培育桩身的其它枝条。二枝经三年的培养,已长至2cm粗,基本与树相匹配。
视树桩个性造型 aimu 爱木盆景世界 今天(转发)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树桩造型千姿百态,但大都以大自然的树木形态为创作依据。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以自然景物为依据、广开思路、因材立意进行创作的最好写照。 树木有个性,也就是拟就的人性。“立如松”就是要有松的坚强不屈、庄严正直的品格;千丝摇曳、水面轻拂为柽柳独特的魅力;疏影横斜、铁骨铮铮是梅的写照;龙蛇翻滚、能屈能伸是柏的特征。盆景造型就是要依其树性桩形,展其长抑其短。前人的一些法规禁忌只是创作时的基本规律,是对初入门者的提示、指导。对于从事盆景创作有一定时日的作者来说,就不要为法规所限制,要以自然为法,进一步开拓造型区域,突破前人的禁忌,才是最好的创作方法。一些能充分展现其个性的怪异桩就是对作者的最大挑战。须知前辈有共识:看起来舒服就是好的作品。如果树树遵守基本 造型,有如模型般千树一面,失去树木天然意味,就会变成死的艺术品。一些有争议的作品,抱着明天会更好的希望,比一些似乎十全十美的规律性的作品更有活力、更为人们喜爱,这是创新求变化的结果。事事循规蹈矩,对规矩这也不敢触及那也不敢违禁,只能抹杀树桩本身的个性,对盆景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纵观现今世上的名木,大都是充分利用树桩的个性,展现新的技艺、新的追求、新的意境,突出个人品味、风格的作品,这值得我们研究、参考。现就手上二桩进行造型分析。 图一是今年购进的热带罗汉松原桩相。热带罗汉松是岭南盆树种,其生长速度快、叶色好;干身千奇百态、可赏性高;寿命长、耐久养。此桩的最大特点是犯忌:根干间成三个直角死曲,有硬直、少变化、不自然的缺陷,为选桩大忌。纵观此桩,原本应是紧贴石壁而生,侧枝裸露劲健、紧贴主根直线下伸、深扎大地,给人顶天立地、风雨不动的感觉。第一个死曲在干身90cm高处右向分出,曲处直径12cm,根干部8cm,衔接悬殊,又犯选桩之忌。第二个死曲在横干20cm处分出,第三个死曲在横干30cm处分出。A、B、C三干相互平行,桩相十分怪异。如何型,将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根据死曲补救在于短的法则,故截去C干所形成的第三死曲。
【盆景课堂】盆景养护之翻盆 盆景奇石 3月25日(转发) 要避免树木受花盆限制,最终缺乏营养而死亡,定期翻盆是非常重要的。为盆景植物更换花盆,并不会令植物保持细小,而会为树木提供生长所需的新养份。 翻盆频率?这取决于树种、树龄及花盆尺寸。生长较快的树木,每两年需翻盆一次(有时甚至需每年一次),而较老、较成熟的树木需每三到五年翻盆一次。不要定期翻盆;宜于每年初春时分把树木小心从花盆取出,以作检查。若有树根环绕整个根部,就需要为盆景树木翻盆。若根部还在泥土中,留待明年再检查。 什么时候翻盆?翻盆工作需在初春进行,那时树木还在睡眠状态。这样,翻盆工作带来的破坏就能减至最低,因为树木并不需要支持已长成的叶子。在初春进行翻盆工作,也能保证对根部的破坏能在树木开始生长时尽快修复。 土壤混合物。选择合适的土壤混合物,对树木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土壤要能够充分去水,以免根部腐烂,又要能够吸收足够水份,以供应树木所需。虽然若干树种需配合特殊的土壤混合物,但以下混合配方适合大部分树木: 把赤玉土、砾石及堆肥以2:1:1的比例混合。赤玉土可在(网上)盆景商店购得,砾石及堆肥则可在园艺商店购得。 若没有时间定期为树木浇水,应选用吸收水份能力较高的土壤混合物(堆肥含量更高);若居于潮湿气候,则应选择能够更有效去水的混合物(赤玉中及砾石含量更高)。 怎样翻盆?为盆景树木翻盆的步骤: 1. 小心翼翼地把树木从盆内取出。若树木卡着,可使用切割根部的专用小刀(见图1)。 2. 根据上文「翻盆频率」一段,检查树木是否需要翻盆。 3. 使用根部专用的钩或筷子小心移除泥土及解开缠绕的根部(见图2)。为松木翻盆时不要移除泥土,因为这会移除对树木维生非常重要的菌根。 4.修剪较长根部。这会令树木根部生长得更密集,令树木更适合置于较细小的花盆内。移除枯死或垂直生长的树根。修剪根部,最多剪去1/4。 5. 把金属网放在排水孔上,用铜线系紧,并在盆底放置一层沙砾,以达到更佳排水效果。 6. 然后,把备妥的土壤混合物用作第二层,并放上树木,树木需稍微偏离花盆中心 (见图3)。 7. 填上土壤混合物,直至盆边1厘米处(0.4寸)。确保土壤完全填满花盆,土壤中没有剩下任何空气泡(见图4)。 8. 为树木彻底地浇水。这会使泥土凝聚,并填满所有剩下的气泡。 然后怎样? 保护树木在头两个月内免受强风吹袭、免受阳光照射。一个月后可开始施肥。
首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