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asha66 natasha66
关注数: 12 粉丝数: 75 发帖数: 7,770 关注贴吧数: 11
【哀悼】祭奠你们,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儿女  就是这三分钟,我们真的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哭泣。  这泪水首先是为你,废墟下的人们,我们能感觉到你的身躯一点一滴在冰冷,我们能感觉到你的疼痛、呼号和恐惧。  这泪水也是为你,劫后余生的人们,你们在那余震不断、洪水与疫病威胁着的帐篷里可好?你们失去亲人的哀痛可稍有平复?你们被打断的人生憧憬可再度燃起?  这泪水压制已久,因为救人如救火,我们还来不及。我们还放不下手中的铁锹,我们还停不下飞奔的脚步,我们还摆不脱心中的焦急,我们还在心中祈祷,我们还想更加出力。  然而终于有了这三分钟,我们就不撑了吧,我们就不盼了吧,我们就哭了吧!  正在挖掘的救援者们,你们哭了吧;一线的医生护士们,你们哭了吧;飞奔而去的志愿者们,你们哭了吧;尽心尽瘁的领导者们,你们也哭了吧;所有在呐喊、在急切、在募捐、在援手的人们,你们都哭了吧。在五千年来第一个为普通人设立的国家哀悼日里,让我们的泪水奔涌而出,以国家的名义哭泣,更重要的,以“人”的名义哭泣。  空前的灾难击中了我们,在某些地方甚至击垮了我们,让我们看见自己的脆弱。然而空前的灾难更激发了我们,荡涤了我们,灾难之下,无数人自发奔赴灾区,无数人捐款捐物捐血,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每一个幸存生命,我们的情感从未如此炽烈,我们的人性也从未如此纯粹。  此次灾难中呈现出更可贵的是,公共管理方式的重大积极变化,更透明及时的信息,对外界和民间更开放包容的态度,而国家哀悼日的设立,则是顺应民意潮流的标志性举措。  祭奠你们,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儿女。你们身受的极致惨烈和巨大痛苦,都是我们必将牢牢记下的心灵之债。我们惟一能偿还的方式,就是将灾难当前的人性和制度刷新,固化为我们全社会的常态,成为我们迈向未来的新起点。  让我们一起来偿还吧,政府官员们,请将公共事务管理得更好更以人为本;企业主们,请更多投入公益回报社会,普通市民们,也请更多关爱你身边每一个不幸的弱者。让我们更善良起来、更单纯起来、更热爱起来。  我们不能不建设一块更美丽更安全更关怀每一个个体的土地,因为在这土地下,埋藏了那么多、那么多曾经纯洁、曾经无辜、曾经热望的眼睛。日期:[ 2008年5月19日 ] 版次:[ AA02 ] 版名:[ 重点 ] 稿源:[南方都市报]
【哀悼】安息吧,我们的兄弟姐妹 今天,举国哀悼,国旗降半,笛报嘶鸣。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级地震,我数万同胞不幸罹难,黄泉永隔。  每个人的心都被撕痛,泪雨纷飞,山河呜咽。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悲情,每天更新的遇难者统计数字下,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和我们一样,有名有姓,有家有口,过着简单却充满希望的生活。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今天,以一个国家的名义,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为你志哀,神情肃穆,站立静默。愿你安息,愿你的魂灵去往幸福的所在,不再承受苦难,不再为大地的震颤恐惧惊悸。你们的家人,我们为你供养,你们的家园,我们为你守望,你们不再感受的这片大地,我们会坚定地站立。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你们的苦难,你们的不幸。你们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曾经秀美醉人的家园;亲人失去了你们,面对断壁残垣的疮痍,要长久湎于噩梦和对你们的追思。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一场国难,是国家的不幸。举国上下全力以赴,想把你们每一个一息尚存的亲人从废墟中抱出,我们捐款捐物,要让你们的亲人身体得到疗救,家园得以重建。现在我们更加知道,一个国家的主体,是她的国民,我们爱这个国家,就是爱和你们一样的每一个国民。今天,整个国家为你们哀悼,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是一个国家对亡灵的最高祭奠,对生命的最高尊重,对灾难的最大铭记,对人性的最强坚守。我们相信,从此,我们的国民更懂得守望相助,我们对国家的爱更加具体而实在。  安息吧,兄弟姐妹。这是全人类的苦难。巨大的灾难,是对人类的撕裂,把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生生推向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仿佛人间与地狱的隔别。善良、同情、良知和爱,会把人类再次弥合。你们可曾看到,伟大的互爱潮水,如同曾经奔流于任何一次人类悲剧发生的时刻,汇聚成哀伤和坚韧的海洋。  愿你们安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为你们泪流不止,我们为你们点燃烛光。但我们不会变得软弱,不会屈服于灾难的无情。我们要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整个人类的力量,让经历了灾难折磨的人们,重获原来的生活。我们凝聚着爱,勇敢坚强而快乐地生活,我们知道,这样是对你们最好的祭奠,这同样是你们在另一个世界的期盼。  安息吧,兄弟姐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永远爱着你们。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历史】俄罗斯帝王列传 城邦时代:伊凡三世(2) 伊凡三世自幼饱经忧患,故而养成了凡事反复权衡、谨小慎微的性格。但同时由于瓦西里二世的多年培养,在即位时伊凡三世已经具有丰富的从政和外交经验。以伊凡三世为首的莫斯科大公国很快就制定出了夺取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的计划。因为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的领地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伏尔加河流域,控制着古罗斯诸城邦通往欧洲的交通要道,此外诺夫哥罗德一直控制着同欧洲的裘皮贸易。裘皮在当时属于重要的战略资源,地位类似今天的石油,被称作"软黄金",直至17-18 世纪,和欧洲的裘皮贸易一度占到俄罗斯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夺取诺夫哥罗德,无疑对莫斯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此外,诺夫哥罗德虽然同属罗斯城邦,但它一直依附于立陶宛大公国,在西北方对莫斯科大公国构成了潜在威胁。 在攻打诺夫哥罗德之前,伊凡三世认为必须首先剪除后患,首先应该解除喀山汗国这个后顾之忧。1467年,养精蓄锐多年的莫斯科大公国发兵喀山汗国。战争持续了三年,双方资源殆尽,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为了保存实力,完成占领诺夫哥罗德的战略目标,伊凡三世决定在莫斯科占领上风时撤军。对喀山汗国发动的战争虽然没能彻底征服喀山汗国,但是喀山汗国在长时间内丧失了侵袭莫斯科的能力,莫斯科大公国还在东部彻底确立了鞑靼人建立的卡西莫夫汗国的依附地位,作为莫斯科大公国和喀山汗国的战略缓冲地带,此外卡西莫夫汗国也成为莫斯科大公国最终征服喀山汗国的桥头堡。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