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feifei1
antfeifei1
关注数: 71
粉丝数: 292
发帖数: 588
关注贴吧数: 28
怎么有人骂杨笑天???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人家主要是泡妞,随便踢踢就行了。
终于要输了 这球看的,多简单的事,俩毛四个二,第一轮就带下去了,你赢?见鬼了
首尔的那个尹日录去哪了?? 这个赛季转会了???
未来亚洲世预赛会改为这样的赛制 有没有人绝对亚洲足球未来最终会改为 32强赛,16只球队出线,分成两个小组,这样的话每四年,亚洲强队每个球队可以踢16场高质量比赛。 这么说的前提是: 1.亚洲杯预选赛合并了 2.未来亚洲分到6.5个名额。 如果改成这样的赛制,对亚洲足球是重大利好。
大家觉得中超联赛什么时候能变成中性名字? 如果中超长期目标是企业联赛,那无所谓的。如果真的是想做成职业联赛,名字早晚得改,什么时间开始改?怎么改?
张琳芃为什么不练传球啊 你倒是练啊
最后几分钟,交球权,赌外援 基本功差,不动脑子,就这点事
海宁皮草 真他妈坑人
脑洞大开 歪歪一下,如果中国各级国家队都有七八个任意球高手兼远射大牛,管他什么战术呢,亚洲无敌吧。。。。
七外援什么呀,咱们还是目光短浅 我本来还以为7外援是多好的政策,你看,假设扩军到20,每队有4个主力,80个人里组成18人大名单,实力肯定比现在强吧。 但我看了看英超,好像不是这么回事,我大致统计了一下,现在英超20强能打上主力的本土球员大致是50多个。不算多 ,各个位置都有,也算不上世界顶级球员,只能说实力不差,但是凑够23人大名单还是能够。 而且我有个疑问,如果英超限制每场比赛本土球员至少出场3人,那23人大名单应该不会变吧。但英超的竞争力会下降吗? 我的想法是如果可以上场7外援,那么不如全部放开,我是不是疯了??? 因为个人认为上场3外援,所有队都会上,上场5外援,所有队都会上。 上场7外援,甚至上场9外援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上场7外援跟全开放外援,国内牛的是那几十个,但质量可能略有不同。 另外,我说的全开放还是跟英超不一样,人家是8+17咱们14+11就可以了。 至于亚冠,就不用说了吧。 我只是感觉同样凑够23人大名单的话,充分竞争上岗的球员比本土保护上来的球员更有资格一点。
你预测哪年中超会上7外援 不要说永远不会,你信不信等中超一年卖50个亿的时候,附加条件就是上7外援。
这政策都有人喷 中国的球迷啊。。。 每天倒闭的企业很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俱乐部除了收支平衡,城市名片也是很重要的目标。 如果现在所有的球队都是中性名字,而且都十几年历史了,都至少换过两次东家了,然后足协突然出这么一条措施,你会喷吗? 我会骂足协,有病吧,这不是多此一举嘛。你就是鼓励球队经常换地,也没有俱乐部换的。它已经沉淀下来了,跟当地球迷,跟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了。 足协现在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只不过中性名还没敢出台,我觉得足协再果断一点,中乙报名必须弄成中性。中乙升甲的,中甲升超的强制中性。可以让那个美好时代早点到来。
相对来说能快速提升国足和中超的途径就是 绝对是干货啊 1.上7外援 2.取消预备队比赛 3.鼓励有条件球队二队打中甲中乙 当然,懂球的会说,要重视青训啊,要做全国性的青少年联赛啦,每个球队都得弄几个级别的梯队啦,多弄几个足校,多送青少年留洋啦 嗯,听起来挺好,可惜啊
说球员尽力了,我不太认同 国足的比赛,无论结果怎么样,都是挺拼的。该夸还是该骂? 一个高三学生高考前两个月,每天拼到1点,然后终于考了个三本。 大家夸,这孩子真刻苦。 而和他同样聪明的一直挺努力,正常考上重点。
进大名单必须至少满足两个条件 1.所在球队最新排名中超前8。 2.最近十轮中超比赛至少出场50%。 你不是按球员当前状态选人么,这两个算很基本的要求了吧。都没提出场时间80%
怎么到现在还有人不知道管办分离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管办分离是指 1.足协脱离体育总局,是一个独立民间团体。 2.中超联盟独立于足协,只负责把中超运营好,商业最大化。足协只是监督,足协负责各级国家队管理,需要把各级国家队弄好,把青训做好。足协可以建议并与中超联盟合作把青训落实好。
职业球员应该很少花时间练基本功的吧 嗯
有钱了,各俱乐部会改成中性名字吗? 以前的借口是,中超一点转播费都挣不到,企业冠名不得已,要不企业太亏了。以后保级队到可以拿一个亿的时候,会不会有球队主动改为中性名字? 个人观点:绝对不可能主动改,除非足协强制。
老是如果如果如果 某某球员意识一流,如果再练练射门就好了。某某天赋真不错,如果再练练体能就好了。某某还是年轻,多上上场就好了。
为什么大家就不能等真正实力出来了再冷静分析呢 你的实力怎么样,看对手。只有艰苦比赛表现出来的基本功才是真实基本功。无压力无对抗下的任何中超中甲球员基本功看上去都很美。哪怕是门将后卫几十米射门精度也很高的。
中超到底该增加外援吗 一个有意思的事 都是最新赛季 土超新赛季外援政策是:俱乐部的28名球员中最多可签14名外籍球员,可允许11名外籍球员进入每场比赛的18人大名单。 俄超新赛季外援政策是:每支球队允许注册25名球员,其中10名是外籍球员,场上最多可以有6名外援。 两者的目的居然都想提高国家队成绩??? 土超:增加竞争力,提高本土水平。 俄超:增加本土球员上场时间,提高国家队水平。 我的观点: 两者的联赛水平及国家队水平都会改变有限,夸张点说,一点都看不出来变化。因为他们已经够强了,却也就那样了。再开放外援,联赛水平也就67名转悠。再限制外援,国家队实力也就那样,改变及其有限。 至于中超,由于中超水平确实低,增加外援,毫无疑问提高联赛水平。如果确实能通过增加外援DIY成世界7、8名这种联赛水平,那么只要中超打主力的国内球员能勉强凑够18人大名单,再恶心点,能凑够首发11人好了吧,其他从中甲凑。比如说6大豪门,每个豪门贡献2人,其他10或12或14队凑够剩余6人,我提都不提23人大名单。绝对亚洲前三水平,12强赛随便进了,而且进世界杯是正常水平。 当然,各种观点 1.你信不信所有球队会上1个门将加3个后卫。 2.上这么多外援,有几个企业能玩得起? 3.虽然场上就一两个国内球员,其实提升很有限的。 4.日韩靠本土培养,才能留洋,所以国家队实力才强。越靠外援,青训越差,国足越烂,甚至比现在还差。 等等等等。 我相信,未来(10年之内)中超一定会至少将外援增加到7个,国足实力只强不弱。
有没有和我一样感觉的?? 现在恒大首发一个外援,没感觉,好像很正常。习惯还真是可怕的力量。。。。
有个关于年轻球员上位的问题请教下大家 1.5年后的中超,处于当打之年的球员是怎么上位的?他们21岁的时候踢了多少场中超了? 2.现在26岁左右的中超球员,21岁时踢中超了没?
我这么想是不是太邪恶了 希望所有升超的球队都是第一次打中超,直到中甲全部都是中超下来的。。。。
勤奋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同年龄天赋比c罗高的怎么得有十个八个的吧,为啥身价却差一多半???
大家信不信????????? 新人首次出现在顶级赛场,一小半是由于队友受伤,主教练没人用,不得不
今年中超转播水平高了??? 有没有人发现?
亚冠想真正被全亚洲重视只能小组赛就分组 现在这样,各玩各的,不如把决赛取消,东西亚各自组织,大家就当不认识好了。
紧急求助!!!人已到鲁能门口 大清早从北京过来的,来联系下业务的,保安不让进,吧里有认识鲁能工作人员吗?求吧里能帮助下吗?
鲁能俱乐部是个什么组织结构 有几个部门啊?想商务合作该联系谁?求大侠解答
贴一个上周五大联赛豪门出场 错了,是四大联赛豪门/劲旅的首发名单中本国球员情况 英超: 曼联 3名(中后卫+边后卫+前锋) 曼城 2名(门将+边前卫) 切尔西 1名 (中后卫) 阿森纳 1名(边前卫) 利物浦 3名(后腰+边前卫+边前卫) 德甲: 拜仁 4名(门将+中后卫+后腰+边前卫) 多特 6名(门将+中后卫+中后卫+后腰+前腰+边前卫) 沃尔夫斯堡 3名(中后卫+后腰+边前卫) 勒沃库森 7名(门将+中后卫+边后卫+后腰+后腰+边前卫+前锋) 门兴 5名(门将+边后卫+中后卫+边前卫+边前卫+前锋) 西甲: 巴萨 5名(中后卫+边后卫+后腰+前腰+边前卫) 皇马 5名(门将+边后卫+中后卫+后腰+前腰) 马竞 6名(门将+边后卫+后腰+后腰+前腰+边前卫) 塞维利亚 3名(边后卫+后腰+边前卫) 瓦伦西亚 5名(边后卫+边前卫+边前卫+前腰+前锋) 意甲: 尤文图斯 4名(门将+中后卫+中后卫+后腰) 国际米兰 1名(中后卫) AC米兰 4名(边后卫+边后卫+边前卫+前锋) 罗马 2名(门将+前腰) 那不勒斯 2名(边后卫+边前卫)
重庆力帆啊重庆力帆 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注册成个中性名字呢?让大家适应两三年这个中性名字,到时候再退出,名字很可能就保留下来了。
吐槽下40强赛 亚足联够奇葩的,40强赛想让大家都参与是好事,但是有个前提,别轮空啊。个人感觉,为了亚洲好,每组6个最好,想一个轮空都没有那就7个组好了,8个组也可以接受。但是别搞得每组5个啊,每组6个还是5个,轮次一样,但是有可能作弊啊
大家能讨论点细节上的吗 国足的这几场比赛,好赖不说,直塞和挑传很少用。 大家说说有什么方法可以在1年内让国足直塞挑传用的很好?
我对亚洲杯只有一个希望 伊拉克能多冠,这样,伊拉克就能挤掉阿曼成为种子队了,国足进12强又多了点希望
请问各位大侠 现在全国性的青少年足球赛,联赛,锦标赛,都有哪些啊????感觉现在好乱
请大家逆向思考一下试试 大家不是好多在吐槽外援导致锋无力吗,现在换个角度。如果足协规定,以后中超上场国内球员至少3个。那会是怎样????中超必须亚洲第一?国足呢????会不会造成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球员在踢欧洲二流联赛的错觉?
从孙可看一个理论 我个人观点,目前绝大多数中超球员都可以通过努力把自己身价练成300万欧元甚至更高这个级别。怎么练?勤!你肌肉不行,练肌肉,体能不行练体能,基本功不行,练基本功。从天赋来讲,孙可天赋一般,个人认为放到中超只能算中等甚至偏下,从未入选过国少国青国奥已经证明了。这哥们已经通过自己努力证明了他可以把自己练到很好,现在至少有150万欧身价了吧。如果他练点肌肉,加练下任意球,300万欧,妥妥的。
足协,尼玛敢不敢把球衣放开啊 让各队自己谈品牌,至少还能多收几百万赞助费啊。即便是拿不到赞助费,球衣设计也会用心很多的好吧。
原来去年12月份就爆出要买塔尔德利了 大家注意看价格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sports.163.com%2F14%2F1205%2F12%2FACMUUNPI00051C89.html&urlrefer=b756c59f500f75f9900d29da8c81f843
明年恒大赢球不赢球都是大好事 赢球,肯定流畅配合,球迷看着舒服。输球的话,你想想,国产防线可以挡住3亿半????画面太美。。。。。国足进12强妥妥的。
中国足协下的这步棋真妙啊 按早期规划,2015年2016年中中超中甲都该扩军的。足协偏偏在今年来了个严格准入制,搞成了缩军。我认为足协这招可以,以退为进,一旦把制度严格让大家习惯了,联赛的春天就来了,足协就可以明目张胆的说,只要严格按准入制来中超扩军都不是个事。果断预测,明年后年中超中甲应该至少都会扩军到18只。
说点看法大家拍拍 这场球真好,结果当然是好的,过程相当可以。 好的大家会不停夸,客观说点看法 1.战略战术没问题,后场慢慢到脚,前场尽量打的稳点快点。 2.基本功还是不够,跟佩兰没任何关系,体制的原因,悄悄说一句,我可以帮点忙。 3.这场比赛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中国抢分够了。。。。。。。。。。。。。。。。。。。。。。。。。。。。。。。。。。。。。。。。。。。。。。。。。。。。。。。。。。。。。。。。。。。。。。。。。。。。。。。。。。。。。。。。。。。。。。。。。。。。。。。。。。。。。。。。。。。。。。。。。。。
没想到张剑这小子够可以的啊 不声不响的,居然要做这么关键的事情。先说几句基本没人会反对的话,1.如果智商一般情商也一般的人想挣大钱,一定要非常努力,非常认真,即便是这样,运气不够,也很难成功。2.凡事,如果确定一定会那么样,忍痛早点做判断最好,越早越好。 如果足协真的能够坚持这些严格的措施,非常好,非常好。有人说,你这么搞,中超有几个能玩得起的???我说,哪怕中超裁军到6只,也得这么搞,而实际上不可能这么惨,裁军到12支都不可能的。
有没人感觉和我一样的 15中超冠军没悬念了
如果国足有个奥马尔这级别的。。。。 画面应该可以了
赞一下徐亮 基本没啥可黑的,就冲任意球,这得下多少功夫啊。他对队里小孩说,没事多练练基本功,这话一下就击中这十年中国足球的肺管子了。没啥高大上的,没啥可装的,多练练基本功,啥都解决了。
重庆力帆会改成什么名字呢? 我猜是重庆城或者重庆联。。。。。。。。。。。。。。
突然有点看好张剑了 本来以为这小子啥都不会干,混完几年就闪人。没想到这人多少有些魄力的。如果欠费,坚决不准注册,哪怕是中超缩军到几只,也绝对要这么坚持。 不如按照这个思路,凡是想升级的球队,必须改成中性名字,必须不能欠费。 这件事,只要足协下决心做,肯定能做到的
目前16家中超俱乐部的中性名字情况 严格来说,一个中性名字的也没有,申花的别骂我,严格看工商局注册的话,申花算半个中性。 另外还有鲁能应该算半个中性。假设鲁能易主,虽然没可能,他最有可能改成山东XX泰山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类似申花,如果申花继续易主,叫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的可能性不大,应该还是叫上海XX申花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 申鑫,不算中性,徐老板从南昌搬到上海之后,他的朋友申鑫集团赞助他了点钱,因此改为申鑫。 中国足球就是这样,恐怕不能赖足协,也不能赖俱乐部的老板们。
说个管办分离的事 说下赛季老大放权让老二可以独自做联赛规划了。 足协可是在中超公司占36%的股份啊,以后赚钱越来越多,足协不提出增加股份就算有良心了,还管办分离?有钱不赚,傻啊? 个人认为,唯一可能的管办分离就是,足协股份不变,办事谈判交给中超公司,大家重新签协议,该拿的钱足协一分不少拿,相当于只当股东不干活,具体干活全权交给中超公司,你们爱咋折腾咋折腾,有能耐比英超联盟都赚钱,反正作为足协,只拿钱,不办事,还没人骂。这也许是中国特色最有可能的管办分离,至于大家梦想中的英足总在英超联盟毫无股份似的绝对意义上的管办分离,你自己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放着那些钱不要吗?
我前段时间发帖子说了K联赛实行选秀制的弊端 没想到,今天一看,今年是最后一届选秀了。 他们实行抽签制,弊端是,结果烂队抽到好签,而好的苗子如果不能去K联赛豪门的话往往会选择去J联赛。 如果没猜错的话,以后K联赛再选秀应该是我希望的自由签约,就像一个普通应届生找工作那样。这对于K联赛绝对是个利好。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ucwap.ifeng.com%2Fsports%2Fguojizuqiu%2Fother%2Fnews%3Faid%3D93172368%26mid%3D5W3EuS%26p%3D1&urlrefer=d77a316da030ffc82c18c2525197811e 希望中国早点组建大学生足球联赛,赛区联赛制,是真正的联赛而不是杯赛。然后自由签约,让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只是一名优秀毕业生众多offer之一。
关于青少年培养补偿费的一点想法 现在国内球员身价偏高,不如把每次转会费5%提高到10%作为青少年培训的补偿,当然,仅限国内转会。这样是不是等于变相鼓励青训呢。
足协不如借着这个劲儿,把事情做彻底了 不如狠一点,为以后实现真正的职业联赛做准备 也别以后了,就明年,规定中超俱乐部必须弄成中性名字,不弄是吧,无所谓,谁弄谁升中超,大不了中超8支球队好了吧,不弄中性名字的都给我降中甲甚至中乙去。 大家不要小看中性名字,这点非常重要,可以保证球队年年换老板都无所谓。可以看现在的申花,哪怕绿地今天退出,明年的中超申花还叫申花,只是有钱和没钱的区别。
还是有点不太理解足协的25+5政策 如果俱乐部就是不想要外援,注册30名国内球员可以吗?
只有限制名额,机会难得,中乙才有戏 其实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太容易得到,正常人都不会珍惜。 比如以前的中乙,谁想打就打,不想打随便退。足协终于有个明白人想通了,你给他限制名额,要求中乙必须先经过中丙这一关,那么凡是打中乙的就谨慎了,真想打中乙的话,还得好好踢中丙,中乙不想玩了,卖壳还值点钱。 可惜足协至今还没想通的是:严格规定中乙的球队必须是中性名,中甲升中超,在成绩的基础上,凡是愿意改成中性名字的,优先考虑。 反对的会说,本来老板弄中甲中乙就是图有个冠名权,就当是给自己企业做广告了,弄中性名字的话,谁都不会弄的。 我说,你是真的不懂,中国不患寡而患不均。
居然有人说足球运动员有没有腹肌无所谓 腹肌还真不是用来秀的
说个不可能实现的 各俱乐部又是找外援又是海外拉练的,费钱不费钱?只要能做到这一条,成绩绝对提高。 足协强制各球员必须体脂率比c罗低,8块大腹肌,体重身高比例接近c罗。只要做到这些,管你有没有天赋的,国足进10强赛跟玩似的。
中国足球唯一的绿色且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校园足球 校园足球一分为二: 1.小学初中高中,普及,兴趣,读书为主,足球只是个放松而已。 2.大学做成个造星平台,成为这条校园足球自动化生产线的最后一部分。然而,关键是,必须是A类城市打联赛,B类城市打杯赛,配成32只球队踢冠军杯。A类城市负责深入挖掘,B类城市次要点。同时,其他配套要跟上,比如给资金场地装备支持,俱乐部每年提供短期合同。 坦白说,K联赛的大学生足球联赛,造星不错,然而我认为只能打60分,因为他基本都是特招生,不怎么上学。而且K联赛的选秀大会是随机,其实很不职业,这本来应该是毕业生和就业单位的双向选择。J联赛稍微强点,也有特招生,优点是可以提供短期合同,不过跟K联赛相比,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选秀大会。 我希望未来中国的大学生足球联赛,拒绝特长生,要真正的大学生,不看天赋,看智商情商以及是否真正喜欢足球,天赋有没有无所谓。 任何一个没有天赋的大学生都可以通过努力练成身价500万欧的职业球员,只要把这个平台做好。
一线队注册,足协就是这么SB 2006年,中超一线队报名人数一度可以达到40人。中国足协的初衷是为了给更多年轻球员机会,然而事与愿违,庞大的一线队名单只是造成了某些球队阵容过于臃肿、个别俱乐部对国内优秀球员进行垄断的局面。2012年,中国足协将中超一线队报名人数缩减至35人。 在过去的一个赛季中,中国足协对各支中超球队的球员出场场次和时间进行了统计,发现整个赛季中出场球员人数最多的球队也只有23人。在征求了各家俱乐部意见后,中国足协决定在2015赛季将中超一线队的注册球员规定在30人,即25名本土球员与5名外援,以达到人才流动和减轻俱乐部负担的效果。目前来看,在此规定出台后,恒大和鲁能等球队有可能成为“球员超市”,一些成名已久但无法踢上主力甚至无法进入比赛大名单的球员都将另寻他家。 初衷是为了给更多年轻球员机会,那你应该这么做啊20+5,U21随便上。这才叫培养年轻人,而且U21以上国内球员越少,锻炼越多,但是,凡是有度,18人是个极限了。 在未来3年内,我将尽力要实现这个不太可能的事情,让足协把一线队减到18+5,U21随便上。立帖为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