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Q3KQP🐾 -
关注数: 9 粉丝数: 28 发帖数: 1,819 关注贴吧数: 11
黑子们,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喽~~ 敢问那些整天跑来贴吧叫骂的黑子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各位大人专程跑来这儿究竟是在叫嚣什么? 别再说什么新还珠玷污您眼球这样的话,新闻也好,视频也罢,它不会自个儿长了腿跑进您的视线,要说玷污也是您个人自甘被玷污,自个儿愿意享受这种玷污 其实,您若不待见新版,觉得那是山寨,是雷剧,你完全可以选择不看,没人拿刀架在您脖子上逼着你贡献收视!就像我曾经不认同“又见一帘幽梦”的翻拍质量,受不了男女一号的表演,我直接无视,我个人重温老版去! 在自个儿痛快之前各位大人应该先搞清楚:新版的拍摄,没让您投资半毛钱!新版出来之后,也没有谁规定说您就不准再看老版!新版的主创们,更从来不曾说过“新还珠将会超越老还珠”这样的话! 从主创到粉丝,大家都抱着向老板致敬的心态,抱着要传递快乐的想法 大家在自个儿地盘上谈论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要求谁一定要来参与来旁听,更没有说要把自己的观念喜好强加在别人头上 喜欢的欢迎,不喜欢的不勉强,要表达意见的本着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原则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礼貌发帖 请问,这样的要求很过分吗?请问,这样也能碍着各位大人? 我就搞不懂了,大家乐此不疲跑来这里叫嚣谩骂、侮辱攻击、肆意诋毁,究竟是出于什么心态?这部分人究竟是个什么素质?您的父母老师究竟是怎么教的? 真的很想骂人,但,还是忍忍,算了,淡定~~~~
【观感】铁杆琼瑶迷、老还珠迷来说说对新还珠一路追来的感受 作为一个13岁开始深度迷恋琼瑶小说,翻来覆去拜读过阿姨几乎所有原著,看过几乎所有琼瑶老电影、老电视剧的琼瑶迷;作为一个15岁开始深度痴迷还珠格格,从小燕子、五阿哥开始懂得偶像的含义,甚至因为喜欢赵薇、苏有朋有了学习动力,一路上高中上大学的还珠迷;偶今天就来说说看过新版剧照、片花、宣传片后对新还珠的感受。 虽说偶是铁杆琼瑶迷,但对阿姨的作品也并非无条件一味膜拜。凭心而论,偶认为《还珠三》和《又见一帘幽梦》是阿姨电视剧史的两次失败。就其失败原因,并不是说剧本的问题,而是演员的挑选上,偶认为,两部电视剧的男女一号(古、黄、方、张)都没能很好的挑起大梁,进而导致整部剧的可看性大打折扣(古黄方张迷勿拍,不过就事论事表明个人看剧的态度)。而这两部剧吧,偏偏又是阿姨最近期的作品。这势必引人臆测,是不是阿姨年纪大了,挑演员的眼光不如从前犀利了? 抱着半是期待半是怀疑的态度,开始关注新还珠的重拍。网络上的信息虚虚实实,神马快女阵容、高梓淇的五阿哥,杨蓉的小燕子,看得我内心忐忑、心脏抽搐,还为此专门撰文——“芒果,请将‘雷’打得更猛烈些吧”以发泄不满。 终于,看到一张外泄出来的小五与燕子的合影。咦,既不是快女,也不是杨蓉高梓淇黄明神马滴,并且小样儿长得比这群都亮眼哩!(话说在这之前偶是完全不知道李晟的,栀子花开也只听过歌,而没看过MV;张睿呢,偶然看过“快乐大本营中戏校草”那期,也没有太特别的印象) 永燕样儿过关,心里的大石稍稍落下一些,但对演技的疑虑却依然存在。毕竟,这一对太重要了!这两人的成功,预示整部剧就成功了一半;反之,这两人挑不起来,《新还珠》必然会步《还珠三》以及《又见》的后尘! 继续忐忐忑忑的关注、等待。阿姨开博,连发博文——新拍还珠的初衷、还珠选角、对演员的期许。剧照一波接一波来袭。看到小燕子下巴有痣,内心深感遗憾,“唉,这个小燕子毕竟比当初的薇差了那么一点。”“五阿哥虽长相高贵、纯情,但是光头的扮相这脸也太长了吧。” “多个外国人介入永燕之间,这样好吗?”疑虑接二连三。 直到阿姨发布那篇《一颗让人惊喜的沧海遗珠——李晟》,看到那些“小燕子和羊”的剧照。说不出内心涌动的惊喜!“如此可爱的小燕子,这回靠谱了!” 等更博,等剧照。小燕子靠谱,五阿哥靠谱!到第三版片花“紫薇花伴紫薇郎”发布后,连我一向无感,甚至颇有微词的紫康也靠谱了!(紫康迷请见谅,老版还珠偶就是不掺一粒沙子的正宗永燕迷一枚,并且新版陆姐的长相又不是我的菜,所以之前对这对都比较无视~) 片花、宣传片、片头片尾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再一遍。“看乌拉乌拉老太太怎么收拾你!”“我就是要做皇阿玛说的开天辟地第一人!”“来了来了我来了,来骑大马来骑驴。”……晟这是被小燕子附身了么?不仅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抬足净是小燕子的范儿,连声音都是完完全全的小燕子特色。太好了,太好了!小燕子复活!13年前那个活泼可爱、豪情仗义的小燕子又飞回来啦! 再说小五。偷瞄燕子的那个小眼神儿,看到斑鸠抱着燕子时赌气的表现,叫四大才子开门时的阿哥气势……哇,这就是偶心中最爱的那个五皇子啊!温柔高贵,深情内敛,而又不失皇子霸气!甚至比老苏的小五更加立体丰满,不愧是弥补遗憾之作!哦,还有,睿的眼神儿实在好纯好萌~~~ 顺便说一下航哥、陆姐。紫薇花伴紫薇郎那段,好美的景,好深情的人儿。航哥的眼神真给力,直接秒杀!陆姐的演技也弥补了她外形所带给我的些微遗憾,好有气质的紫薇! 我想,经典翻拍势必面对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不管有多少批评甚至讨伐的声音,偶坚信,这是一部充满惊喜的诚意之作!剧中每一位主演,大多数演员的表现都已超出了我的期待! 那些不问是非黑白对经典翻拍以拍砖为le的人们,也请你们戒骄戒躁,ananjingjingzuoxia来kanyikan,看它究竟是不是如您想象,是一部shanzai剧、lei剧。不否认,一定会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不足,但是,如果十几年前的观众也像现在的观众眼光这么挑,嘴巴这么毒,谁又能拍胸担保老版还珠就是零缺陷的完美之作呢?所以,请大家抱着善意、宽容、平和的心态来看吧,只要瑕不掩瑜不就是新还珠最大的成功!
【晟夏光年】铁杆琼瑶迷、老还珠迷来说说对新还珠一路追来的感受 作为一个13岁开始深度迷恋琼瑶小说,翻来覆去拜读过阿姨几乎所有原著,看过几乎所有琼瑶老电影、老电视剧的琼瑶迷;作为一个15岁开始深度痴迷还珠格格,从小燕子、五阿哥开始懂得偶像的含义,甚至因为喜欢赵薇、苏有朋有了学习动力,一路上高中上大学的还珠迷;偶今天就来说说看过新版剧照、片花、宣传片后对新还珠的感受。 其实,虽说偶是铁杆琼瑶迷,但对阿姨的作品也并非无条件一味膜拜。凭心而论,偶认为《还珠三》和《又见一帘幽梦》是阿姨电视剧史的两次失败。就其失败原因,并不是说剧本的问题,而是演员的挑选上,偶认为,两部电视剧的男女一号(古、黄、方、张)都没能很好的挑起大梁,进而导致整部剧的可看性大打折扣(古黄方张迷勿拍,不过就事论事表明个人看剧的态度)。而这两部剧吧,偏偏又是阿姨最近期的作品。这势必引人臆测,是不是阿姨年纪大了,挑演员的眼光不如从前犀利了? 抱着半是期待半是怀疑的态度,开始关注新还珠的重拍。网络上的信息虚虚实实,神马快女阵容、高梓淇的五阿哥,杨蓉的小燕子,看得我内心忐忑、心脏抽搐,还为此专门撰文——“芒果,请将‘雷’打得更猛烈些吧”以发泄不满。
【琼瑶寻梦山庄】爱有明天?(琼瑶小说及秦汉电影电视剧名串词~~)     爱有明天,谁说?总要待到近水楼台,方可辨清花非花。      几度夕阳红后,潮声依旧。昔日的欢喜冤家,曾几何时已飘然远去,在水一方空啭歌喉,唱响豪门惊梦。      又是黄昏。窗外,彩霞满天,渔帆点点。而你的心,仍旧烟雨蒙蒙,阴霾满布。我那远在天涯的美人阿,你眉头锁住的是剪不断的乡愁,或是如烟往事却上心头?      庭院深深深几许?多想为你拨开烟锁重楼,带你远离那失火的天堂,为你点燃昨夜之灯。多想送你一株幸运草,让那一颗红豆在碧云天里生根发芽。      然而,一帘幽梦谁与共,千千心结有谁知?纵使此情可问天,鸟月朦胧终不辨。痴情空惹闲愁恼,任凭他人嗤怪诞。      风铃风铃,悲歌可为我?问斜阳,可愿听我诉情浓?我与他之间,本是原乡人,却在水云间。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山水未相逢,已是魂梦牵。      灯尽歌慵,人静夜阑。六个梦里,遥望汪洋中的一条船。海鸥飞处,浪花击船舷。是谁在撩动琴弦,唱起秋歌?面具之下,原是心上人儿踏浪而来。执手凝眸,相看泪眼,万千柔情尽吐。愿化白狐一双,远离情爱红尘,情奔深山里,共谱云水瑶。山外烟水寒,尽在笑谈中。      只是,梦里相逢,梦外何处?月满西楼,孤影徘徊,仰望星河。山盟犹在,锦书难托。梦的衣裳,早已无踪。多希望,我是一片云,身随魂梦飞。真如此,许能听得一声“云且留住且珍重”。天啊,苍天有泪,也应怜我;天若有情,怎不解我?      时光匆匆太匆匆,滚滚红尘数十年,转眼春去又无踪。梅花烙印鲜可见,林梢雁儿自翩跹。叹只叹,火鸟燃烧有时尽;悲只悲,人生聚散两依依。到头来,终不敌那剪剪风吹恻恻寒。      蝴蝶谷里寒烟翠,望夫崖上草色青,花落花又开。纯纯爱恋既难守,倒不若,海鸥飞去永不归。山长水阔终有路,莫道佳人长与短,远山含笑彩云飞。      人生故事有穷尽,只有相似无尽处。望断天涯魂梦飞,休管梦里身是客。满池春水,一帘残梦,任它飘泊。      君不喜菟丝花儿女萝缠,我惟愿天上人间共情缘。纵是相逢不相识,既知君好也无憾,若能修得同船渡,望穿秋水又何怨?待到金盏花儿重开放,请把花好月圆谱成双,请把花好月圆谱成双!
《几度夕阳红》观后 十八年的时间,却成全不了一场刻骨铭心的苦恋。《几度夕阳红》是琼瑶悲情式小说一个无可复制的巅峰,也是秦迷心中一道永远不能结痂的疤。何慕天这一人物已经被无数秦迷奉为神祗,神祗高高在上无懈可击,是只可远观,只可仰望的。 在吧里看过太多“几度”的剧评,也看到了太多才情满溢的秦迷,而我,区区无名小辈,既没有博览古今,也无猎涉中外;既无熟读“楚辞”“离骚”,也无知晓诸子百家。因此,我不会引经据典,我的笔下也决计出不了什么有诗情、有见地的东西,我要写的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观众最质朴最本真的情怀。 说实话,“几度”电视只看过两遍,并且都是掐掉了结尾来看;很早之前书看过两三遍,不过细节已经忘得差不多。那么,观感要怎么来写,这的确是个问题。说到这里,一定有人要问,你既是将此剧捧到了如此高的位置,为何又仅看两遍还落下结局呢,那么我就先从原因说起吧。 我是个入戏很深的人,记忆最深刻的一回是许多年前曾为了《剪剪风》的结局哭了一两小时泪湿了枕头,之后好几天人都像被掏空的游魂。因此,大家应该可以了解我完全受不了那种沉重哀伤的基调,我喜爱大团圆结局,我所认定的人是必须要得到爱和祝福的,否则我宁愿自欺欺人将记忆停留在他们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所以诚实了讲,在秦雪五部曲中对“几度”我是最生分的,我必须小心翼翼保护着自己不被刺伤。 但即使这样,我仍感到抽痛。我忘不了沙坪坝的浊酒年华,忘不了夕阳下嘉陵江畔的携手并肩,忘不了十八年来窗前那一抹独对落霞的暗影,忘不了孤杯独盏中那一声声无言的呐喊……这只是虚构的故事么?还是现实的投影?十八年,多么巧合的数字!十八年前,他风流俊雅才情满腹,但他眉梢眼角却时常爬上无能为力的落寞,他很惶恐,他在逃避,因为他早有妻室;十八年后,他事业有成恂恂儒雅温润如玉,但夕阳下倾长挺拔的孤影却更见落寞,他很孤独,他在回忆,因为她早为人妇并与那段情一起早就甄没于人海。 她带着一生都无法弥补的误会与巨创,也带着他的孩子与另外一个深爱她的男人一起颠沛流离过起了柴米油盐的生活。残酷的现实迫使她必须对柴米油盐斤斤计较,日复一日的艰难拮据磨掉了她的诗情画意,也撵走了她的动人灵韵,梦竹她就是一个坠入凡间的精灵,精灵一天天憔悴,一天天老去,被岁月打磨成一个平凡的妇人。或许是他18年近乎自虐的痴狂和她18年日复一日的叹息惊动了上苍,才为他们安排了18年后的重逢,终于有机会将误会消融,是该欣喜吗? 完全不,一点儿也不,我甚至恨透了这样的重逢,因为它不过是另一场痛苦的轮回。既不能成全一对痴心人,却为何还要重逢?彻底打碎一个想盼的梦难道只是为了成全一个极致完美的悲剧?我没有那样的大境界,可以抱着相爱的誓言就像在品味一道隽永的风景,所以我这种人就算长伴青灯日日打坐到天明也成不了佛。其实又有几人真能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去下注脚?我怕秦观说这话也是求而不得的自欺之言。何慕天参透了财富,参透了名就,参透了生死,却独独冲不破情关,他耗尽了所有的力量来追求爱情,但终是满川烟雨叹平生,那么即使归隐山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也只是表象吧。 其实,对于梦竹的选择我们都很容易理解,18年的相濡以沫并不是一个短的时间,最重要的,她早就不是当初沙坪坝那只倔强追求爱情的小粉蝶儿,岁月不仅苍老了容颜,更淹没了战斗的勇气;她不再是一个母亲的女儿,而是一对儿女的母亲,她要对当初那个包容她接纳她搭救她的男人报恩,她要为她的家庭儿女负责,她小小的肩膀上有太多不可推卸的责任与道义要扛,爱情在这重重阻力面前份量竟是如此之轻……只是李梦竹何其有幸,能得到何慕天倾其一生的爱恋;李梦竹又何其不幸,她终是不属于何慕天。命运呵,多可怕的命运,人类永远只是它手中的一颗棋! 我看不惯那个永远窝窝囊囊永远又臭又硬的杨明远,连带他对梦竹不自量力的痴心。我恨不能将他践踏在脚下,我相信琼瑶在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时,对他就没有太多的怜惜,他最大的作用是陪衬一个极致的完美,成全一个极致的悲剧。光华内蕴的何慕天,谦谦君子何慕天,光芒万丈的何慕天,何慕天何其强大,18年前如是,18年后亦如此。强大到王孝成不战而退;强大到18年前的杨明远只能“趁虚而入”,18年来日日胆战心惊惧怕失去,18年后必须以自己的生命再假以儿女之力来捍卫家庭捍卫爱情。慕天一直说他无能为力,是的,他的确无能为力,人始终是不能与命运抗衡,即便慕天有能在弹指一挥间让千军万马溃不成军,却避不开命运之神那只淬毒的暗箭。 很多人把何慕天这一人物上升到了美学艺术的高度,有人将慕天的胸襟气度与大英雄乔峰并论,有人将他举手投足的神韵与小李飞刀李寻欢位列,有人将他对朋友的态度与“水浒”里宋江对朝廷的态度联想,总之,个人有个人的角度,何慕天只有一个,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分割的影子。我不具备那样深邃的思想,也没有那样深刻的体悟,我眼里的慕天,只是一个寂寞的孤影,把生活当艺术,用一生的时间将爱情与生命演绎成传奇。借用某位资深秦迷的话,他还会一个人在夕阳里寻找幻象,还会只依赖片段的回忆就能活下去。只要是天晴的黄昏,他的夕阳敏感症就会发作,这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自虐的美。 晚唐有位诗人李商隐就说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光是“夕阳”的意向所指便知它已注定是个悲剧了吧,“一度”已是不支,何况还是“几度”,甚至一场生命轮回的时间。或者,我实在应该换个角度,超脱出物欲得失的层面看待这件事情,那么我就不会如此耿耿于怀,我甚至可以激昂高呼“爱情永生”!我必须去理解、接受并且欣赏琼瑶为全剧定下的基调——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保剑一出,谁与争锋】再致保保——爱上他,在这一瞬 从小酷爱电视,然后无可避免喜欢电视剧里的人物,最后喜欢人物幕后的演员。不过,回想起来,崇拜过的也就秦汉、刘德凯。许多年来,从未改变。也不知是否真如同学戏谑,有恋父情结抑或心理疾病。因为他们的年龄竟比我爸爸还大出不少呢,并且他们的作品也并非这个年代的主流,呵呵。大概只能算作自己心态未老先衰了吧,以至对于沉稳儒雅如此没有免疫。 没事的时候,就去名人博客溜达,只是从来都是悄然飘过,不曾留下只言片语。因为理智看来这毫无意义,再喜欢怎样?别人是名人,追捧的人太多太多,被鲜花和掌声所簇拥的人,又怎会在乎陌生人的几句“疯话”?况且,他们成天忙得昏天黑地累得头昏脑涨,再来面对一大堆无趣的“胡言乱语”,恐怕也只有心生厌烦的,谁还会真的来倾听粉丝们的“衷肠”? 只是,人始终是有丧失理智的时候,于我,便是从喜欢保剑锋开始。通过《又见一帘幽梦》,喜欢保剑锋——始终不曾忘记初看《一帘幽梦》时“楚濂”给我所带来的感动。想想大概是十年前吧,无巧不巧,当时脑子里赫然闪出的楚濂形象完全就是今日的保保——阳光帅气热情爽朗幽默洒脱又懂怜惜弱小的邻家大哥。加之,保保的表演竟是如此的清新自然、真实而不做作,与号称经典的95版楚濂相比不禁让人眼前一亮。就这样,喜欢上他从不可思议变得自然而然。 保保的博客,可谓人声鼎沸。他的博文,和他的为人一样幽默风趣平实自然——竟然又是自己偏爱的风格。嗯,管他俗与不俗,冤或不冤,一个“冲动”便学别人在名人博客里说起“疯话”来。说的是我对新版楚濂一角的感受,自然也包括我对保保同志的赞慕——绝对真心诚意,不参杂一粒沙子。其实,其实当时真的,真的是没有指望能得到回应,毕竟保保粉丝遍天下,留言把信箱都快撑爆了,我算什么呢,他能否看到都是未知数?然而,惊喜的是,实在是天大的superstar!他竟然看到了,不仅看到了,还在公告栏里及时作出回复。。。虽然只是短短的几行字,可这对于一个忙碌于聚光灯下的明星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对于一个喜欢他的普通影迷又是何其幸福美好。。。 读了又读,心像鼓动的风帆,被喜悦涨满。要知道,只言片语都是对影迷极大的鼓舞啊。这也是一种尊重,他做到了。喜欢他除了外形气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就是那份与众不同的幽默与爽朗、真诚与热情吗?!喜欢他,怎能不是保迷之幸?有了这样真诚又可爱的保保,保仔饭的爱又怎能不与之同在?爱上他,就在这一瞬。。。加油,我们的保保。加油,大家一起。。。
爱有明天?——送给所有喜欢秦汉的朋友 爱有明天,谁说?总要待到近水楼台,方可辨清花非花。 几度夕阳红后,潮声依旧。昔日的欢喜冤家,曾几何时已飘然远去,在水一方空啭歌喉,唱响豪门惊梦。 又是黄昏。窗外,彩霞满天,渔帆点点。而你的心,仍旧烟雨蒙蒙,阴霾满布。我那远在天涯的美人阿,你眉头锁住的是剪不断的乡愁,或是如烟往事却上心头? 庭院深深深几许?多想为你拨开烟锁重楼,带你远离那失火的天堂,为你点燃昨夜之灯。多想送你一株幸运草,让那一颗红豆在碧云天里生根发芽。 然而,一帘幽梦谁与共,千千心结有谁知?纵使此情可问天,鸟月朦胧终不辨。痴情空惹闲愁恼,任凭他人嗤怪诞。 风铃风铃,悲歌可为我?问斜阳,可愿听我诉情浓?我与他之间,本是原乡人,却在水云间。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山水未相逢,已是魂梦牵。 灯尽歌慵,人静夜阑。六个梦里,遥望汪洋中的一条船。海鸥飞处,浪花击船舷。是谁在撩动琴弦,唱起秋歌?面具之下,原是心上人儿踏浪而来。执手凝眸,相看泪眼,万千柔情尽吐。愿化白狐一双,远离情爱红尘,情奔深山里,共谱云水瑶。山外烟水寒,尽在笑谈中。 只是,梦里相逢,梦外何处?月满西楼,孤影徘徊,仰望星河。山盟犹在,锦书难托。梦的衣裳,早已无踪。多希望,我是一片云,身随魂梦飞。真如此,许能听得一声“云且留住且珍重”。天啊,苍天有泪,也应怜我;天若有情,怎不解我? 时光匆匆太匆匆,滚滚红尘数十年,转眼春去又无踪。梅花烙印鲜可见,林梢雁儿自翩跹。叹只叹,火鸟燃烧有时尽;悲只悲,人生聚散两依依。到头来,终不敌那剪剪风吹恻恻寒。 蝴蝶谷里寒烟翠,望夫崖上草色青,花落花又开。纯纯爱恋既难守,倒不若,海鸥飞去永不归。山长水阔终有路,莫道佳人长与短,远山含笑彩云飞。 人生故事有穷尽,只有相似无尽处。望断天涯魂梦飞,休管梦里身是客。满池春水,一帘残梦,任它飘泊。 君不喜菟丝花儿女萝缠,我惟愿天上人间共情缘。纵是相逢不相识,既知君好也无憾,若能修得同船渡,望穿秋水又何怨?待到金盏花儿重开放,请把花好月圆谱成双,请把花好月圆谱成双!
大家都来谈谈“秦吧”对我们的赠予吧! 先说说我的体会吧(不全面不详尽的地方希望大家踊跃参与补充讨论) 一、家的归属感。到秦吧之前便已爱秦,由于时代的隔阂,年龄的差距,常被朋友视作“异类”,甚至招来善意的取笑,大家多对我的“审美”表示困惑并不予理解。初来秦吧,便有幸结识这么一群与自己同样“痴傻”的女子(不排除有男子,呵呵),大家争相表达各自不同却有着惊人相似的“恋秦”情结。于是,我们的喜好得到认同,热情得以共鸣;我们一些关于秦的幸福得到分享,忧伤得以分担。从此,我们天涯咫尺,爱的路上不再孤独。秦吧也便成了秦迷们共同享有的精神乐土。 二、纯粹的为爱而爱的能力。这种不求回报的热情并非人人具备,但又恰巧是我们丢失不得的。在这样一个钢筋水泥、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外力的侵蚀正不自觉的走向纷杂与疏远。在秦吧,我们不仅对秦的热爱简单纯粹,我们更由于爱秦而友善的爱着我们彼此。制图、写字、做网站,没有一样不是费时又费力的免费劳动(本来对设计兴趣不大,但为了能自制一些关于秦的漂亮图图,也开始更认真的学习photoshop、Illustrator等绘图软件),可是我们全心全意、争相献策、乐此不疲。不为别的,只为那份纯纯的由衷的爱。我们爱秦,希望他的作品伴着他本人最大范围的得以传播;我们爱每一个秦迷,希望资源信息最大程度的得以共享。 三、积极的生活态度。来到秦吧的,可谓都是一群才女,虽说不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至少也都略晓一二,这一点从秦迷们发的帖子便可窥见端倪(不好意思,竟在不自觉间大言不惭的将自己一并囊括,那么只好沾沾列位姐姐的光啰,呵呵)。大家心心相通、遥相呼应,绝不单纯是在“八卦”、“追星”,而是在表明一种志趣的投向、一种感情的态度、一种生活的信仰。我们热爱秦汉,爱他的简单随性,爱他的真诚善良,爱他的沉稳持重,爱他的谦谦君子之风、儒雅文人之气……我们热爱秦汉,我们崇尚真善美。 最后,希望我们所有秦迷能够喜欢秦吧、共筑秦吧,同心协力、各显神通,把秦吧建成最温暖、最具人情味、最有凝聚力、最出类拔萃的“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