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戏迷
皖北戏迷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0
发帖数: 211
关注贴吧数: 3
利辛五一广场10月11日大型古装豫剧演出 利辛祝皖豫豫剧团曾荣获安徽百佳剧团,在亳州市戏曲汇演中荣获一等奖,曾被中央电视台及多家媒体报道。10月11日,该团在利辛五一广场演出,北京电视台及几家媒体将来跟踪报道。
古韵亳州——精品剧目展演闭幕 2014年6月25日下午6:00,古韵亳州——精品剧目展演在亳州市药都银行剧场闭幕。来自三县一区14支代表队16个剧目参加展演,通过吴亚玲、蒋建国、李春荣等7位省城戏剧界资深专家评委认真评选,利辛县皖豫豫剧团选送的豫剧《卖苗郎》(86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玉生和祝贺主演)荣获一等奖。谯城区亳州市谯陵剧团选送的《大祭桩》、利辛县皖豫豫剧团选送的豫剧《穆桂英挂帅》(祝贺主演)、涡阳县栾东旭演艺有限公司选送的《打神告庙》获得二等奖。谯城区亳州市 “红脸王”孙涛豫剧团选送的《海青天》、谯城区文化馆选送的《清风亭》、利辛县兆丰豫剧团选送的《张禄离家》(毛子和红子主演)获得三等奖。 市文化旅游局艺术科科长黄伟,谯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岩和吴亚玲、蒋建国、李春荣等为获奖选手颁奖。
古韵亳州——精品剧目展演闭幕 2014年6月25日下午6:00,古韵亳州——精品剧目展演在亳州市药都银行剧场闭幕。来自三县一区14支代表队16个剧目参加展演,通过吴亚玲、蒋建国、李春荣等7位省城戏剧界资深专家评委认真评选,利辛县皖豫豫剧团选送的豫剧《卖苗郎》(86岁高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玉生和祝贺主演)荣获一等奖。谯城区亳州市谯陵剧团选送的《大祭桩》、利辛县皖豫豫剧团选送的豫剧《穆桂英挂帅》(祝贺主演)、涡阳县栾东旭演艺有限公司选送的《打神告庙》获得二等奖。谯城区亳州市 “红脸王”孙涛豫剧团选送的《海青天》、谯城区文化馆选送的《清风亭》、利辛县兆丰豫剧团选送的《张禄离家》(毛子和红子主演)获得三等奖。 市文化旅游局艺术科科长黄伟,谯城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岩和吴亚玲、蒋建国、李春荣等为获奖选手颁奖。
亳州市蒙城举办戏曲大赛 亳州市蒙城戏曲大赛经过初赛复赛,从一百多名选手中选拔了16名选手进入决赛,皖北著名豫剧红脸王群峰和卢汉庭还有董理参赛剧目《刘公案》,决赛他们参赛段子分别选取:“刘墉赔情”“刘三秀降罢香出庙走”“行路”。另还有豫剧旦角的演员选取了《打神告庙》《五世请缨》《对花枪》等剧目。蒙城电视台元月六号晚将对比赛实况现场直播。本次奖项设置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3000元,三等奖2000元,蒙城宣传部主办,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挖掘民间艺人,弘扬戏曲文化。古井酒业等企业对本次活动给予了赞助。
蒙城戏曲大赛元月六号晚电视台现场直播 蒙城戏曲大赛经过初赛复赛,从一百多名选手中选拔了16名选手进入决赛,皖北著名红脸王群峰和卢汉庭还有董理参赛剧目《刘公案》,决赛他们参赛段子分别选取:“刘墉赔情”“刘三秀降罢香出庙走”“行路”。另皖北著名旦角演员也进入了决赛。蒙城电视台元月六号晚将对比赛实况现场直播。古井酒业等企业赞助。
蒙城戏曲大赛元月六号晚电视台现场直播 蒙城戏曲大赛经过初赛复赛,从一百多名选手中选拔了16名选手进入决赛,皖北著名红脸王群峰和卢汉庭还有董理参赛剧目《刘公案》,决赛他们参赛段子分别选取:“刘墉赔情”“刘三秀降罢香出庙走”“行路”。另皖北著名旦角演员也进入了决赛。蒙城电视台元月六号晚将对比赛实况现场直播。
刘集古会 文艺演出 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九) 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九)(周一)刘集乡古会,届时特邀请河南商丘豫剧团前来演出,剧团演员有著名豫剧红脸司福金,刘殿备,张德民,盛敬福等,演出剧目有《刘墉铡西宫》《刘墉下南京》《刘墉私访》《清风亭》《寇准背靴》《韩吉虎搬兵》《三搜杜府》等剧目。周日(农历十月十八)开始演唱。另外还有歌舞团及店面开业庆典等文艺演出。
旧城明天逢会邀请国家一级演员刘忠河演出 明天旧城会邀请著名豫剧红脸刘忠河刘殿备司福金张德民等红脸剧团演出。
热烈祝贺亳州演员王群峰和徐军环荣获殊荣 安徽涡阳县演员王群峰,利辛县演员徐军环,在2011年8月29日,在河南省艺术专家和商丘红脸协会组织下,由商丘市电视台,商丘市文化局,商丘艺术协会联合举办的豫鲁苏皖“木兰杯”豫剧红脸大赛中,王群峰演唱的《辕门斩子》,徐军环演唱的《刘墉下南京》,均获得了豫剧红脸“十大名将”称号,并获得了奖杯,证书和奖品。河南著名表演艺术家刘忠河,吴心平,张枝茂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出任了本次红脸大赛的评委。
给《相约花戏楼》的建议 我是皖北戏迷,前几天看到“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喜获中国电视戏曲最高奖”的消息很是高兴,首先感谢相约花戏楼栏目组,能够把戏曲栏目办得这么好,给戏迷带来了欢乐。尤其在皖北看到这几期的节目有特别受我们欢迎的黄梅戏,豫剧和曲剧,节目纷呈,确实不错。安徽南部黄梅戏和庐剧很受欢迎,在皖北,豫剧(或者说淮北梆子),曲剧,泗州戏,清音戏,琴书很受欢迎,安徽卫视《相约花戏楼》能够融合皖南皖北戏曲特色,这点很难得。就这点,河南《梨园春》栏目做不到的,他们的宣传有点偏颇,他们对豫剧豫东调(皖北戏迷爱听)和豫剧沙河调和豫剧祥符调都置之不理,在豫剧和梨园春贴吧里铺天盖地的怨声载道,我们看到的是他们栏目组面临的困境。而《相约花戏楼》栏目确实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我想说的是,皖北的豫剧(淮北梆子)名家还是很多的,如顾锡轩拍的老电影《寇准背靴》,被豫东皖北誉为“戏子状元”的刘传道,83岁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玉生今年还坚持演出,亳州的老艺人孟召等等,举不胜举。剧团也很多淮北梆剧团,利辛祝皖豫豫剧团,亳州梆剧团,等等,每个县都有好几个梆剧团,他们都常年演出,还有民间一些唢呐班演员也不错,都没能得到有力的宣传,还有利辛清音戏面临灭绝的危险,虽然2008年被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现在也得不到扶持和宣传,演员徐军环他们常年和唢呐班一起演出,我想节目组能不能对皖北的戏曲进行一下挖掘一下,宣传一下,让更多的戏迷了解安徽特色戏曲。当然,毕竟《相约花戏楼》只是个栏目,戏迷不能过高的奢望他能带来多大的神力,只求能多一点宣传,少一点遗憾,多呼吁挽救淮北梆子和利辛清音戏,泗州戏等这些濒临灭绝的艺术。以上言辞,不妥之处,恳请谅解。------一热心的皖北戏迷
商丘“红脸王”唱红省会郑州
商丘“红脸王”唱红省会郑州(近期在郑州电视台三套周末大戏院播出
商丘“红脸王”唱红省会郑州
商丘红脸王唱红郑州(近期郑州电视台三套周末大戏院播出
商丘“红脸王”唱红省会郑州(近期在郑州电视台三套周末大戏院播出
商丘“红脸王”唱红省会郑州(近期在郑州电视台3套周末大戏院播放) 继11月2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纪念巾帼英雄花木兰共和国将军书画展”和新编豫剧《花木兰》进京演出之后,11月30日夜,纪念“红脸王”唐玉成诞辰115年专场演唱会在郑州铁路文化宫举行,这次演唱会由虞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由郑州市电视台、商丘市豫东红脸戏剧艺术促进会、商丘市豫剧团承办。这次演唱会集唐派商丘“红脸”艺术精英于一场,50位唐派传人的精湛演出,着实让省会郑州的戏迷们过足了艺术瘾,用郑州市蔬菜公司退休干部李玉芝的话说:“近3个小时的演出,让俺饱了眼福,过足了戏瘾,比看《梨园春》还过瘾啊,'红脸王'真的红了俺郑州!” 唐派艺术的第二代传人大都在60岁以上,不少骨干演员听说赴郑演出,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不少老演员抱病前来登台演出,不要一分钱的报酬。今年已经是75岁高龄的虞城县豫剧团的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豫东调代表演员李国范,不仅做后台艺术指导,还登台献艺,一曲《黄鹤楼》的精彩唱段让舞台下喝彩不已,他激动地说:“我从艺60年了,时刻不忘唐老师的指导和教诲,不少唱段虽有段时间没有登台表演过,但是一上场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愿我们的唐派艺术永远年轻下去,永远红火下去!”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吴新平善演包公戏,有“活包公”之美誉,演唱完一段《包青天》之后,下面掌声不断,无法谢台,只好再唱一段。压轴戏是著名“红脸王”刘忠河的《辕门斩子》,已是66岁的刘忠河,坐唱念打,功力不减当年,唱腔古朴、豪迈、大方独特,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河南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研究会副会长荆华观看了演出,他激动地说,唐派艺术具有传承不衰的代表剧目,其唱法有鲜明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其唱腔独特而不绝于耳……这些就完全可以确立唐派艺术成为一流派的条件。“唐派艺术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株艳丽的花朵”,通过挖掘与推广,“将形成又一个文化品牌”。
商丘红脸王唱红省会郑州 继11月2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纪念巾帼英雄花木兰共和国将军书画展”和新编豫剧《花木兰》进京演出之后,11月30日夜,纪念“红脸王”唐玉成诞辰115年专场演唱会在郑州铁路文化宫举行,这次演唱会由虞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由郑州市电视台、商丘市豫东红脸戏剧艺术促进会、商丘市豫剧团承办。这次演唱会集唐派商丘“红脸”艺术精英于一场,50位唐派传人的精湛演出,着实让省会郑州的戏迷们过足了艺术瘾,用郑州市蔬菜公司退休干部李玉芝的话说:“近3个小时的演出,让俺饱了眼福,过足了戏瘾,比看《梨园春》还过瘾啊,'红脸王'真的红了俺郑州!”
利辛教育群(欢迎中小学教师加入) 利辛教育群:121626687。欢迎利辛中小学教师加入,资源共享,互相交流
利辛县各乡镇上半年与下半年庙会具体时间 有谁知道利辛县各乡镇庙会具体时间请告知一下。
利辛教育群(欢迎中小学教师加入) 利辛教育群,面向中小学教师创办的一个群:群号:121626687,申请加入请注明工作单位。欢迎加入。
利辛教育群(欢迎中小学教师加入) 利辛教育群,面向中小学教师创办的一个群:群号:121626687,申请加入请注明工作单位。欢迎加入。
利辛祝皖豫豫剧团
利辛清音戏 利辛清音 08年清音戏被省政府确认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渊源于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曲艺“清音”,解放后发展成舞台剧。唱腔为“四句腔”,吸收《夜落金钱》、《太平年》等小调。乐器除一般弦乐外,尚有古筝伴奏。传统剧目有《陈潘词》、《琵琶词》、《谋馆》、《赏雪》等二十多出。 据《利辛志苑》第六期2版介绍 清音起源于寺庙。僧人出家后朝夕青灯相伴,常以抓筝弹琴,自娱自乐。因所弹之曲清雅,所吟之调柔和,遂名“清音”。后传入民间,形成戏曲。清音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使人的精神境界受到陶冶和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 据利辛县文化馆馆长赵西玉介绍,利辛清音起源于1910年前后,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利辛、阜阳、颍上、凤台、寿县、怀远等地。当时,山东一位刘姓的山东柳琴民间艺人到利辛县的阚疃行艺。这位民间艺人根据“清音戏”、“花鼓戏”、“四句推子”等民间小调,结合山东柳琴的腔韵,独创出可以表演三小戏的几个调式,自成一家,形成今天的“利辛清音”的雏形。后来,阚疃花鼓戏班民间艺人谷保宽与这位民间艺人结成艺友,一起把这种艺术推广开来。 利辛清音的几个调式包括:大非板、小非板、慢板、快板、二八板、花腔、剁子等板式,而且其伴奏器乐主弦是板胡、二胡、三弦、坠胡,还有硬场敲打器乐大小锣、鼓、板鼓、梆子、钗。表演全部是戏剧服装,和很多大剧种一样也分成老旦、花旦、青衣、小生、老生、须生、丑旦等行道。 利辛清音戏著名演员徐军环,陆彩霞,朱岳芳等演员近几年整理录制了一批光盘,让我们有幸感受到这弥足珍贵的艺术魅力。下面是皖北著名演员徐军环,陆彩霞,朱岳芳等演员主演的《乾隆私访》第一集。第二,三,四集搜百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