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3114800 CC3114800
关注数: 6 粉丝数: 114 发帖数: 1,787 关注贴吧数: 4
不要迷恋“好专业” CC经验贴(第三弹) 我今天又收到很多问题,在这里再次统一吐槽一下。 很多人问我说学长啊我XXXX名报国贸还是会计还是金融。我先反问你们一句,你们知道国贸财政金融会计经济这些专业到底区别在哪里吗?我个人是强烈不推荐你们一厢情愿地去往所谓的“好专业”和“热门专业”挤的,一方面风险很大,很可能被调剂,另一方面就算进了你们也不一定会过得好。 举例说明,我今年有一个转系的朋友,她是学生命科学的,她和我说她对生物一直很感兴趣,上大学就选了个生物,然后期待着天天做实验野外采集标本什么的,但后来发现事与愿违,生科要学物理化学高数,而且非常难,她觉得很枯燥,就转到中文系去了。 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很多考生在报专业的时候太功利化了,老想着进“最好”的专业,就业最理想的专业。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就业和专业的联系现在已经弱化了,就拿我们系来说,英语专业每年也有很多在银行保险外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你如果觉得你学金融才能赚钱这就大错特错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地去选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你一向很不喜欢数学,对数字很无爱,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会计了,会计是一个和数字打交道的专业,高数也会学得比较难,你如果热爱文字,去人文学院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上会计系呢。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选一个专业的时候,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是跟风还是真正热爱这个专业,毕竟用四年时间来学一个专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在选择之前,先把这个专业是什么,需要上哪些课程彻底搞清楚,不要再一股脑填金融经济财政国贸,然后一头雾水地甚至分辨不清这些专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CC平行志愿经验贴(第二弹)     刚才很多人在我的帖子里问报志愿的问题 我在这里重新开个帖子统一说一下     首先是关于学校的问题 网络上盛传的所谓“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我感觉是过于消极的报志愿方式 毕竟你都稳了干嘛还保和垫啊 还怕侧漏不成 我建议可以冲两个学校 然后第三个是最符合你当前分数的 最后一个可以选稍微低于你分数的     如果你的排名比较靠前 可以建议你采取计算人数的方法 举例来说 我当时350名 我第一次把人大厦大中山武汉都给填了 因为它们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我的排名 根据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 也就是说我至少可以上里面的一所大学 毫无悬念 这就不必再保啊垫啊什么的了     同样的思路适用于专业的选择 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分数和排名 而是这所学校在你们那里到底招几个人 刚才很多人说自己的排名啊什么的 问我会计金融财政怎么选 我的建议是 如果厦大在你们省 这些专业只收一两个人 那你就要非常谨慎了 千万不要连续报两三个这种热门专业 如果你是福建省内的 一个专业收十几二十几个 那如果你的排名又比较好 压力就相对小一些     不要忘记报志愿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你要想:别人跟你一样想去好学校好专业 不要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 所以务必谨慎 考虑好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给报厦大的考生一点建议 过来人的辛酸史(经验贴)     我是09年高考的 当时的一本线是582 我的分数是632 省排名350 我放弃了中山武汉 把厦大放在第二志愿 想报一个比较好的专业 但我很蛋疼地把会计系放在了第一个 然后后面填了各种金融财政国贸之类的专业 再把英语扔在了最后 结果可想而知 我进了英语系     后来我去查录取线 发现除了会计系我是可以进厦大所有的专业的 但我因为报专业的失误 进了我报的最后一个志愿 如果我没有填英语在最后 我不知道我会被调剂到哪里去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极差 因为在平行志愿以后 一两分的极差还是非常要命的 我就因为自己的盲目自信 和喜欢的专业擦身而过了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的分数真的很高 才去报会计金融这样很热门的专业 因为这两年很多省排名100名左右的考生都放弃更好的学校来这些专业 如果你要冲一下的话 第二个专业就要报稍微冷门一点 但一定是减去极差自己依然有把握的 最后一个专业千万记得填一个最冷门 但是自己依然可以接受的专业 比如你很怕学人类学 对于哲学还是可以接受的 那就把哲学放在最后面(不是鄙视这俩专业 这俩专业分数比较低 = =) 这样会稳妥一点 至少你进了也不会后悔 马上想转系什么的 因为我经常会遇到很多同学抱怨自己的专业 然后天天都想着转系 每年转系的名额是有不少 但是毕竟还是很麻烦的 所以大家在一开始报志愿的时候就要留意 不要犯我这样的低级失误     祝大家都能报上自己喜欢的专业 BTW...欢迎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上了两年我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嘛 啊哈哈
不要迷恋“好专业” CC经验贴(第三弹) 我今天又收到很多问题,在这里再次统一吐槽一下。 很多人问我说学长啊我XXXX名报国贸还是会计还是金融。我先反问你们一句,你们知道国贸财政金融会计经济这些专业到底区别在哪里吗?我个人是强烈不推荐你们一厢情愿地去往所谓的“好专业”和“热门专业”挤的,一方面风险很大,很可能被调剂,另一方面就算进了你们也不一定会过得好。 举例说明,我今年有一个转系的朋友,她是学生命科学的,她和我说她对生物一直很感兴趣,上大学就选了个生物,然后期待着天天做实验野外采集标本什么的,但后来发现事与愿违,生科要学物理化学高数,而且非常难,她觉得很枯燥,就转到中文系去了。 我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很多考生在报专业的时候太功利化了,老想着进“最好”的专业,就业最理想的专业。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就业和专业的联系现在已经弱化了,就拿我们系来说,英语专业每年也有很多在银行保险外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你如果觉得你学金融才能赚钱这就大错特错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们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要盲目地去选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比如你一向很不喜欢数学,对数字很无爱,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会计了,会计是一个和数字打交道的专业,高数也会学得比较难,你如果热爱文字,去人文学院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上会计系呢。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选一个专业的时候,先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是跟风还是真正热爱这个专业,毕竟用四年时间来学一个专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至少在选择之前,先把这个专业是什么,需要上哪些课程彻底搞清楚,不要再一股脑填金融经济财政国贸,然后一头雾水地甚至分辨不清这些专业到底有什么区别。
CC平行志愿经验贴(第二弹)     刚才很多人在我的帖子里问报志愿的问题 我在这里重新开个帖子统一说一下     首先是关于学校的问题 网络上盛传的所谓“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我感觉是过于消极的报志愿方式 毕竟你都稳了干嘛还保和垫啊 还怕侧漏不成 我建议可以冲两个学校 然后第三个是最符合你当前分数的 最后一个可以选稍微低于你分数的     如果你的排名比较靠前 可以建议你采取计算人数的方法 举例来说 我当时350名 我第一次把人大厦大中山武汉都给填了 因为它们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我的排名 根据平行志愿的录取方式 也就是说我至少可以上里面的一所大学 毫无悬念 这就不必再保啊垫啊什么的了     同样的思路适用于专业的选择 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分数和排名 而是这所学校在你们那里到底招几个人 刚才很多人说自己的排名啊什么的 问我会计金融财政怎么选 我的建议是 如果厦大在你们省 这些专业只收一两个人 那你就要非常谨慎了 千万不要连续报两三个这种热门专业 如果你是福建省内的 一个专业收十几二十几个 那如果你的排名又比较好 压力就相对小一些     不要忘记报志愿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你要想:别人跟你一样想去好学校好专业 不要低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 所以务必谨慎 考虑好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给报厦大的考生一点建议 过来人的辛酸史(经验贴)     我是09年高考的 当时的一本线是582 我的分数是632 省排名350 我放弃了中山武汉 把厦大放在第二志愿 想报一个比较好的专业 但我很蛋疼地把会计系放在了第一个 然后后面填了各种金融财政国贸之类的专业 再把英语扔在了最后 结果可想而知 我进了英语系     后来我去查录取线 发现除了会计系我是可以进厦大所有的专业的 但我因为报专业的失误 进了我报的最后一个志愿 如果我没有填英语在最后 我不知道我会被调剂到哪里去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极差 因为在平行志愿以后 一两分的极差还是非常要命的 我就因为自己的盲目自信 和喜欢的专业擦身而过了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的分数真的很高 才去报会计金融这样很热门的专业 因为这两年很多省排名100名左右的考生都放弃更好的学校来这些专业 如果你要冲一下的话 第二个专业就要报稍微冷门一点 但一定是减去极差自己依然有把握的 最后一个专业千万记得填一个最冷门 但是自己依然可以接受的专业 比如你很怕学人类学 对于哲学还是可以接受的 那就把哲学放在最后面(不是鄙视这俩专业 这俩专业分数比较低 = =) 这样会稳妥一点 至少你进了也不会后悔 马上想转系什么的 因为我经常会遇到很多同学抱怨自己的专业 然后天天都想着转系 每年转系的名额是有不少 但是毕竟还是很麻烦的 所以大家在一开始报志愿的时候就要留意 不要犯我这样的低级失误     祝大家都能报上自己喜欢的专业 BTW...欢迎来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上了两年我感觉还是蛮不错的嘛 啊哈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