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anluo51 duanluo51
关注数: 13 粉丝数: 131 发帖数: 15,566 关注贴吧数: 26
固态硬盘寿命问题 固态硬盘当然也有寿命问题。毕竟pe在那里摆着。这张是我的古董固态,通电时间可以看,累计通电超过1090天了。买来有8年多了吧好像。 pe到了240多次,之前一直当系统盘,加上容量很小,pe当然高一点。 良好率已然有96%,我估计再用8年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实际容量只有50G,有10G还是给你磨损的隐藏空间。 早期的固态都是mmc的,向我这样家用能把固态pe用到240多次pe的我估计也不多,当然你用来搞视频剪辑不算,我这个纯家用,看电影打游戏,这盘之前就是系统盘。 超长通电时间,非常多的pe次数。已然完好如初。 当然古董盘速度就不苛求了,再慢也是固态,仍然秒机械几条街。 个人感受是,大容量固态完全可以用很久,轮换两三台电脑不是什么问题,不是做视频剪辑等工作的话,固态的速度高低对实际使用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由于极快的小文件速度和寻址速度,就是古董级固态也是完全可以应付最新的游戏的读取要求。 最后是关于固态类型的,因为我电脑上3个固态,两个是古董级的,一个60G的一个240G的,这两个mlc颗粒,稍微新的512G的是tlc的。按照现在预估mlc3000次磨损应该用到60G浪费接口那天都用不完,更不用说240G的这个。 tlc的1000次pe我买了2年多才3pe的样子(当游戏盘,没啥pe),就算pe降低一半,也是用到浪费接口了当钥匙扣也用不完pe。 所以个人感觉tlc这个级别的寿命根本不用担心。mlc的完全可以当传家宝。而qlc据说最少也有100次pe,如果按照1T的qlc来算,我这个盘用了6年当系统盘,也就14T不到的写入,qlc也能用到电脑换两次都没问题。 所以不必纠结。 至于速度,我个人感觉除非是用来当工作站或者数据中心,不然3000mb每秒的高端固态和500mb每秒的sata3固态并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日常操作根本没有那么大的数据带宽需求,游戏也远远到不了这么高。
想谈一下魔兽剧情的事情 个人觉得大版本号1.0经典世界,2.0燃烧的远征,3.0巫妖王之怒可以称为魔兽三部曲 。 4.0大地裂变(大灾变),7.0军团再临。8.0争霸艾泽拉斯可以成为魔兽新三部曲。 至于中间的,5.0潘达利亚迷雾和6.0德拉诺之王完全只能算插曲。我来讲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剧情上魔兽世界是魔兽争霸3的后续,魔兽争霸3留了几个尾巴,一个是伊利丹被阿尔萨斯打败后到底怎么了,二是阿尔萨斯接下来怎么了,三是燃烧军团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会怎么样,还有那个变乌鸦的指引者到底是谁,后续怎么了? 世界三部曲基本就解析了如上的问题,并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首先1.0大版本绝了世界观的问题,对之前的剧情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推动,但通过1.0你彻底知道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里面的派系是怎么回事。但很多具体的细节并没有格勒出来,比如翡翠梦境是什么,不知道,元素到底怎么回事,不知道,燃烧军团在哪儿依然不知道,黑暗之门后面是什么?还是不知道。 于是2.0把剧情推向了外域,2.0讲述了兽人的故事,一个谜解开了。同时暴雪吃游戏,war3里面原始兽人是绿皮,喝了血的是红皮(我应该没记错),2.0让原始兽是红皮,喝了血的是绿皮。2.0彻底讲述了凯尔萨斯,伊利丹的后续,对伊利丹这根线划了个句号,算是对war3的交代。同时最后在太阳镜引出燃烧军团,剧情很有接续。 进入3.0后剧情推向了阿尔萨斯,魔兽三最大的反派,也标志着魔兽3剧情延续的终结,3.0完美的解释了上古之神和终结了阿尔萨斯,同时将故事带入龙的线路(龙眠神殿和2.4晶红圣殿)。三部曲结束后,war3的剧情延续就终结了。 三部曲可以说是非常棒的三部曲,剧情连续饱满,解决了之前的遗留问题。大部分事情都花了句号。这时候晚间的感觉是。***下个版本要进入燃烧军团的剧情了吧? 随后的4.0进入了龙的剧情,当然也非常不错,因为大裂变其实是通过龙的剧情,开展了新的三部曲,在游戏本身,新三部曲标志着无论画风,界面,天赋都和老三部曲完全不同。 在剧情上,大灾变的出现其实是因为war3带来的冲突和矛盾已经全数消灭,后续要发展,需要引入新的矛盾。这个矛盾需要通过一个时间展开,当然,这个时间就是黑龙王疯了。4.0给我们展现了龙的世界,元素的世界,原本不清楚的地方都逐一展开。同时新的冲突出现,这个冲突实际上应该将剧情引入上古之神或者燃烧军团。 结果万众期待的5.0居然是熊猫人?和主线剧情毛关系都没有。当然,解释了老陈是从哪儿来的,但这个我觉得用一个小资料片就能解决的问题,出了个大资料片,真的见到鬼了。 6.0呢?6.0更扯淡。直接回溯时间,来了个德拉诺之王。整个剧情呼呼往脸上招呼。这两个剧情让你觉得完全不需要存在。我只想说CNM。 到7.0终于回归正业了,BLZ终于开始主线后续,进攻燃烧军团。结果来得又TM太快了,一个大版本干掉了整个燃烧军团。NMMB之前干个巫妖王从war3干到3.0,你一个7.0直接干死萨格拉斯,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之前两个没用的版本把战线拖得太长,主线不得不急急匆匆赶进度。但客观的说,7.0版本出了剧情太快以外,版本本身和剧情走线还是很不错的,解决了燃烧军团的遗留问题,把主线剧情推向高潮。 现在进入了8.0,7.0之后要解决的其实还有一些问题,一个是部分角色的走向,他们会走向何方,比如伏笔从war3埋到现在的艾萨拉女王,比如害死亲爹的吉安娜,联盟和部落之间到底会走向何方。其次就是虚空大君,这个是个大BOSS,大过燃烧军团。7.0大版本能先解决艾萨拉女王和其他主角的各自走向我觉得就不错了,不要着急忙慌的赶着解决虚空大君。虚空大军和剩余的问题应该留到9.0。 8.0大版本在解决各个主角的问题上我个人认为是做的不错的,一个是各个动画的推出,一个是终于想起来吉安娜。至于又去把世界撒找出来,这点我比较反感,因为世界撒的剧情实际上算是终结了,好好终结不好么,非要找出来。又挖坑。8.0大版本的结束会预示着我们熟悉的整个故事的首位。 熟悉人物的收尾,熟悉敌人的收尾或者清晰化。剩下的9.0就只是去解决掉熟悉的敌人。 8.0结束后,整个魔兽的世界就基本收官了,也差不多该收官了,如果有9.0希望不要再学5.0,6.0没故事找故事。 8.0的立意也是不错的,只能通过联盟和部落的再次对立,来阐述和解决吉安娜,希尔瓦娜斯,老女人和睡梦男之间的各种故事,最后才能画上结局。 但是有一点,还是不知道暴雪打的什么算盘,那就是麦迪文没了,从WAR3以后,没有任何剧情交代麦迪文到底去哪儿了。所以如果有9.0,应该会出现麦迪文。 魔兽世界故事线实在非常庞大,到8.0为止,所有的坑基本都填上了,不得不佩服BLZ的细致缜密,一条线没落下,唯独麦迪文这条。 最后要说的就是如果没有5.0,6.0,而是直接1.0,2.0,3.0前三步曲,接上4.0,7.0,8.0后三部曲,整个剧情连贯性会更好,主线也不用赶得这么着急,整体而言,会是个更好得魔兽世界。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建议一个结合GKP和DKP的新制度,来讨论下? DKP的好处是对出勤高的人员有保障,利于团队稳定,缺点是很多情况之下,会出现暗箱操作等情况,这样以来其他人员的利益就会受到伤害。 GKP的好处每次打完所有人都能分到G,这样即便没拿到装备,也拿到了G的补偿,利于当此或近期团队活动的开展,缺点是GKP不鼓励稳定,有钱买G的即便不稳定,只要有钱也能上来就包场,对于整个团队的建设和进度的推进其实是有害的,最不好的一点是对团队稳定不好,有的人买了装配就跑了。 总体而言两个制度都有好有坏。所以我建议采取两种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D&G 制度设计如下: 1.每次参加活动的加1分DKP,全程打完的再加1分DKP。 2.装备定个起始价格,比如起拍价50G。坦克装备不竞拍,直接强X,但坦克需要交出50G基础费用。 3.其余装备采用优先权竞拍方式。DKP分数最高的有限竞拍,最高分有数人时,这几个人同时竞拍,低分的在高分人员不竞拍时才能顺位跌落进行竞拍。但!但!但!如果分数差异在5分内,每分可以设定一个价格,比如100G,作为分数补偿,让低分人员也参与竞拍。超过5分分差则有钱也不允许竞拍。 比如ABC是10分,D是5分,装备50G起,最终装备喊价为200G成交,如果成交者是ABC,则ABC交200G,如果成交者是D,则D交700G。 4.获得装备者,DKP扣除一定值,比如扣除5或者10,这个由工会自己定,只扣定额,DKP不参与竞拍。目的是DKP作为出勤数据的保证,并不作为竞拍的价格。同时扣除一定数量,也便于其他分稍低的拿装备,不清零是为了避免分超低的优先拿装备。 5.所得G全员分G。 综述:这样,保证了参与人员人人有G分;也保证了人员的稳定和一定的公平。
还是综合阐述下最近关于治疗和T之间的矛盾问题 1.首先是装备。 现阶段纯粹的T装只有项链,戒指,披风和饰品。只有这几个部位会出现额外护甲属性,SP会出现纯耐力属性。 其余部位只有武器和盾牌会出现额外护甲,但是现在这个版本至少没有。 招架躲闪取消了,所以除了这几个部位,其他部位的输出装就是防御装。 2.T属性选择。 现在的各个T属性选择都不太一样,但无论哪种T,都需要急速暴击溅射等输出属性,这些属性会根据被动技能转化外各种不同免伤效果,这些输出属性越高,T反而越硬。 而额外护甲这个属性虽说是纯防御属性,但对于各个T的重要性却不同,至少现阶段ZS和FQ从额外护甲的收益是不如其他T高的。而DK现阶段会选择力量,所以可能也不会选择额外护甲。所以如果你看到T带着暴击或者急速,或者力量的饰品,并不意味着就肯定不如带耐力额外护甲的T。 3.手法问题。 不是说有T天赋加T装备就是T了。免伤覆盖的经验和临机处理能力才是现阶段T最重要的。 很多治疗现阶段刷不上T,不是因为T不躲技能,而是因为很多T根本就不开技能,更不要说免伤覆盖了。 我遇到很多T全程不用防御技能的,只有皮血了才放一个大免伤,这种T很坑,大多是100级才半路出家的水T。 4.关于各T职业硬度对比问题和开荒团队T选择的问题。 现阶段5人本刷起来相对容易的是FQ和DK,最脆的是XD,WST及其稀有,暂不作评价,后面会阐述。根据我长时间观察,FQ和DK硬大概并不是因为游戏就把这两个T设计得比其他T硬,而是因为这两个T的攻击技能就是防御技能,DK灵打就是重要免伤技能,FQ盾猛也是免伤技能,对于大量的水T而言,他们是不愿意开防御技能的,在他们的心目中,防御技能是要临死才开的,但输出技能会使劲用。 这就导致了我见了大量全程满怒气的XD和ZS,基本的覆盖性的防御技能比如盾牌格挡都不开,或者ZS不看情况全程开盾牌屏障的,这种T非常之脆,而且很多,基本刷不上来,对于同样不开防御技能的FQ和DK相比,ZS和XD就要脆的多。 当然我也遇到一些会玩的ZS和XD,那就非常之硬,给你的感觉是全程基本不太需要治疗,同理FQ和DK。 最后是WST,遇见过几个,其中大部分都是很脆皮超级脆皮,但有一个很硬,我影响很深。ODD到三波怪,这WS一人扛完了没挂,掉血全程平稳平时基本不需要治疗,最后一个BOSS还没打一半我就挂了,这WS无奶情况下把BOSS扛过了。 所以对于开荒团队而言,选择T真的还是要看人,不要看职业。找一找那些那些老T,手法意识比较好的,至少有一个版本的当T经验的,如果有多个版本T经验,或者参加过几个版本开荒的老T,赶紧收了吧,职业根本无所谓,遇到水货T,什么职业也难刷。 以上。
我基本负责任的向大家解释一下这周为啥卡 首先是要大家明确一个概念,现在大多数服务器都是刀片阵列的,一个大机柜,插上一片刀片,性能就提升,插多少,提升多少。插刀片会有大量的维护工作,例如数据的拷贝维护等,时间比较长。 这个概念清楚以后,就要说到另一个方面了。 我们假设一下:在一个游戏里面,服务商提供了一个计算力是5的刀片阵列,每个刀片计算力是1,而每100个玩家需求的计算力是1,游戏支持了500个玩家。游戏运营了1年后,玩家下降到200个。这时候服务商自然会从服务器中取下3片刀片,用到其他游戏的机组里面,毕竟人家是做生意的,用不上的东西不会白放着浪费,剩余的2个刀片满足了剩下的200个玩家。游戏也不卡。 这时候突然开了新版本,开新版本之前服务商就要对未来的游戏玩家数量进行预计。由于并没有真正开放游戏,服务商只能从市场反馈是经验来预计新版本开了以后,玩家数量是对邵,来对新的服务器算力进行预计。服务商预计未来玩家数量是400个。 所以服务商增加了2片刀片,让算力达到4。 结果游戏开了以后,玩家大量涌入,达到了1000人,需求10的算力。这时候服务商只预备了4的算力的服务器。 现在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服务商只能增加刀片,提升算力,但增加刀片意味着可能16-24小时的维护,玩家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服务商通常会选择在每周定时维护的时候来做这个工作。 现在网易面临的就是这个情况,并非是不地道,而是对玩家数量的预计不足,现阶段未进入每周维护的时间,又不可能大面积长时间的来维护,等这一周的数据出来了,到底有多少活跃玩家清楚以后,这周维护后自然会相应的增加服务器配置。 这也是为啥美服也遇见卡的情况了。
为何我不希望国行PS4价格低于全球售价 稍微有点统计学的常识都知道,一份调查的可信度取决于其所取的样本,和其调查对象对调查的负责度。 在美国有个关于枪支管控的调查,最后调查结果是不建议管控的人占大多数,结果有调查者对其持怀疑态度,上街随机寻访取样,结果和调查报告正好相反,大多数人都建议管控,但为何调查报告正好相反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普通人虽然对枪支管控很支持,但并不重视,他们懒得参与相关的网络调查,而那帮枪械狂很重视,所有这种网络调查都集中起来有组织的投票。很简单的来说,这个投标贴吧各位有参加吗?反正我连知道都不知道,而比我们这种玩家还关心游戏的人有多少?如果核心人群都没去投票,甚至不知道,这调查有可信度? 所以网络调查并不靠谱,再加上非实名制,不用负责,和个人倾向性,关于《你能接受游戏多少钱》的调查最后得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客观的,得出的内容往往是“我希望游戏多少钱”而不是“我能接受多少钱”。再加上各方水军的操控,国内的网络调查没有任何可信度。如果真有可信度,那国行XBOX也不会定出愚蠢的4299的首发价(从现在某宝国行价格来看,当初真实价格应该在3699附近)。 其次不得不说的就是锁区,如果游戏价格定价比全球定价低太多,那么窜货无可避免,至少在华人区内窜货无可避免,为了避免窜货,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锁区。只有让非国行机器无法运行国行游戏,基于现在的硬件设计已定型,那么只能从语言包这个来软锁。这样的结果最后导致的就是双锁,非国行机器不含国行语言包,无法运行国行游戏,国行不含其它语言包,无法运行其他国家地区游戏。 最后就是游戏生态,一份游戏,通常开发商只能分到10-40%的售价,有一部分售价份额属于发行商,一部分份额属于销售商,一部分份额属于游戏机版权费。如果定价太低,那么诸多3A大作根本无法从国行分到一杯足够的羹。没有利益的市场,只能是浅尝而止,最后只能进入游戏越便宜,好游戏越少,好游戏越少,买游戏机的越少,买游戏机的越少,游戏约便宜的死循环。 基于游戏便宜,买游戏的人就会越多这点根本就是伪命题,现在市场上XO就上了10款游戏,问题根本就出在游戏不够好所以卖不掉,而不在于游戏太贵卖不掉。而游戏机则正好相反,游戏机作为吸引玩家进入整个生态的入门产品,则必须越便宜越好,因为相比游戏,游戏机价单次支出的心理消费更高。而只要入了游戏机的人,则根本不可能不买游戏,只要游戏不要比全球价格高,买的人就不会少。 游戏机这个产业的销售是低门槛,高台阶;低价卖游戏机让你进来,进来以后你会发现你出不去了,不然买游戏机的钱白瞎了,之后的游戏销售都是顺理成章。而现在国内现在正好相反,给游戏机设置高门槛,低台阶,80%的人都被门槛(4299感人价格)挡在外面,还妄想通过低价游戏吸引玩家,正所谓本末倒置。从PS算起,到现在也20年了,整个行业在全球都采用低价甚至贴钱卖游戏机,通过游戏赚钱的方式让这个行业蓬勃发展到今天,为何国内的几个营销老总反而觉得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呢?这几位老爷你们不去当平井一夫不去当鲍威尔都是苍天无眼。 最后希望国行能在正常的竞争下蓬勃发展,游戏产业不同于制造业,今天几位老总急功近利玩死了PS4和XO国行,那么国内在可见的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游戏业都不会有长足的进步。
前天人民网有一则消息你们没看到吗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game.people.com.cn%2Fn%2F2014%2F0805%2Fc40130-25407659.html&urlrefer=35d178df40112301e5af49afd26b90c7。 消息如下: 微软xbox one下月全面开售 索尼ps紧随其后   chinajoy2014大展,微软xbox和索尼ps展台紧挨一起,火药味十足。双方都放出多台游戏设备,供中国玩家试玩,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已经入华的xbox满满当当摆放了20多台,而索尼虽然只有不到10台,但每台设备的摆放都盈造出客厅的感觉,玩家只能排队等待体验。   就在前一晚,微软和smg百视通刚刚宣布,xboxone将于9月23日在中国上市,“今天拿到了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批文,还是热烫烫的!”smg副总裁、百家合董事长张大钟表现得很兴奋。smg百视通帮助微软将xboxone在中国落地,与微软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合资公司百家合。   政策在2014年1月6日松绑,国务院当日废除执行14年之久的《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意见的通知》(俗称“游戏机禁令”),国内主机游戏破冰迈出一大步。xboxone成为首款获批在中国销售的游戏和娱乐主机,而索尼也确定将携手东方明珠公司将ps引进中国,两大it巨头的客厅战略携手入华。   xbox国行版全面“汉化”   国行版xboxone,拥有一系列“汉化”过的热门游戏和娱乐内容。   “ilovethisgame(我爱这款游戏)!”7月30日,微软xbox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谢恩伟两次在游戏宣传片后大吼道。令他如此疯狂的原因是,游戏作为xboxone的看家本领,其国行版能引进多少游戏、能有多少中国本土开发的优质游戏,显得尤为重要。   当天公布的数据是,超过25家游戏开发商带来70余款为国行版度身定制的游戏。ea、ubisoft、2k等国外厂商和完美世界、蜗牛游戏、腾讯等国内厂商的相关负责人当天都来为xbox站台。   之前有国内玩家担心车枪类游戏无法通过审查,但记者观看现场游戏介绍短片发现,其中不乏《泰坦陨落》《全球使命》这样的战争类题材。   “每一个引进中国的游戏都经过汉化翻译,”微软中国零售部一名工作人员向《it时报》记者介绍,汉化由微软工作室来进行。这符合《自贸区文化市场开放项目细则》中的明确规定:游戏设备的外观、游戏内容、方法必须使用简体中文,同时须通过上海市文广影视局的审批。 至于用户关心的“国行版是否锁区(无法玩国外应用商店购买的游戏)”的问题,微软工作人员含糊其辞,表示目前没有明确答复。不过其对《it时报》记者透露,如果是插入美国游戏的光盘,在国行版上也是能玩的。   3699元定价被指太贵   价格方面,国行普通版xboxone售价3699元,包含主机、耳机、手柄,不含kinect2.0,赠送《明星高尔夫球》和《无冬》两款游戏。特别发售的国内首日特别豪华版售价4299元,包含kinect2.0,在普通版基础上再赠送两款游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