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务纠察 军务纠察
关注数: 6 粉丝数: 308 发帖数: 1,381 关注贴吧数: 45
【01-25讨论】浅谈包浆 清末民初的流通银元,在百年沧桑中因保存条件、流通环境、使用用途的不同,表面会产生或沾染各种锈色,称为“包浆”。 银的化学性质虽较稳定,但年代久了也会氧化,由白变紫直至黑色,因而一般保存条件下银元表面常见黑紫锈色,称“老坑包浆”。埋于地下的银元会沾染容器或周边物体的锈色,如铁红、铜绿、铅黑等,呈现出斑斓色彩,称“生坑包浆”。未流通且保存在条件好的银库、钱庄等处的银元会留有出厂时的原始光泽,称“原光”,其中密封好的原光呈粉白光,略透气的原光泛金光。 包浆反映了老银元的年代、地域环境和保存方式。例如,银元带褐黑包浆表明是在一般居室中久存,带灰黑包浆则是在铅质容器中储存或埋藏。又如,生坑原光银元呈水石灰样表明是埋在湿地,闪鱼鳞光则在燥地。可见,包浆既是老银元百年印迹,更是鉴定依据,所以收藏者都很注重。 有人以为包浆陈旧、肮脏,会影响老银元的品相和价值,因而用酸洗、钢丝球擦,总想去除包浆,这是误区。老银元的品相等级是依据磨损度定的,清除包浆其实是在增加磨损,降低原有品相。漂亮包浆会提升老银元的价值,如乌黑泛金光的银元远比普通银元价值高,而酸洗或擦损的银元失去了考证依据,没了收藏趣味,反而没人要。 1、MS、BU级别(泛指未流通、保持出场状态银元) 什么是够得上收藏级的品相呢?我们今天就聊聊普通的大头,这种最接地气的大众化收藏。 袁大头的评分,谢尔登体系的65分,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低于这个分数的,尽管是未使用的品级,但是因为铸造,封装,运输环节的损耗,品相已经受到很大损失,从观感上来说,虽然不乏一些精品,但是缺憾通常是肉眼可见的。我们传统意义上称65分及以上的品级为GEM BU,这里面BU是英文缩写,意指灿烂的未使用,那么GEM就是宝石级。也就是说,这类品相给人的观感要达到宝石级的光彩夺目。这就把量化的评级用感性的方法来表达。审美是因人而异的,但是美是无法被忽视的。我们寻找好的钱币,不仅是在灯下找伤痕,更重要的是能得到美的享受。首先是这枚币要抓住你的眼球,它的身上具备美的基质,才能唤起你的共鸣,从而激发起占有的欲望。很可惜,在平时搜集藏品的时候,这样的银元太少了。我们更多时候是看到一个分数,然后分数下面是一枚洗的很白,光色很单调的银元。如今的行情不好,一枚65分的九年大头可能只要一万多不到两万,但是真正宝石级灿烂品相的,三万元恐怕也买不到。都是65分,难道价格会如此悬殊吗?是的,这并不奇怪。卖一万多的65分,是一枚划痕较少的钱币,而三万多的65分,是一件艺术品。其实这二者很好区别,假如都是裸币,前者你把玩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会儿,然后就放进匣子里束之高阁了。后者会让你爱不释手,揣在身上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番。所以说,不要只看分数,还要看让你真正花钱的币,是不是好玩儿。好玩儿,就值得,不好玩儿,那就当投资吧。 一枚MS66三角元大头:五彩天津版裸币:2、五彩银元。 五彩,相信每个玩钱币的朋友都非常喜欢,尤其是顶级的五彩,更是让人爱不释手,今天谈谈五彩包浆(原光五彩)。 一提到五彩包浆,现在很多朋友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确实它那变化多端色彩与魅力不得不叫人折服。恨的是五彩包浆现在后做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至于一些朋友看到颜色艳丽点的五彩就说是后上,很多朋友买五彩除非是那种原始老包浆带五彩的才敢下手。五彩鉴别首先要看边,一般的五彩包浆的形成都是从边上氧化逐步由银币的边缘向内圈延伸,真正老五彩的边“都是黑油边”。 五彩鉴别其次看的是“入骨”这里说的就是和个人的眼力和所见东西的质量有关了,通俗的说其实就是银币氧化的程度度如何?一般银币氧化都由边上向内延伸(银币一般放置或者叠落或者平置在带子里面接触空气最多的就是边),真正经过几十年氧化的银币的五彩会有一种非常舒服,币浆一体的感觉,如果尝试破坏性实验的话拿手指擦是擦不掉的。不会象后做五彩那样浮躁,火气非常重。 黑五彩XF45军政府一枚:XF45黑五彩北洋34:3、生坑包浆。因礼仪、战乱、藏匿而埋于地下的老银元会沾染容器或周边物体的锈色,如铁红色、铜绿色、铅黑色等,使其表面呈现出各种斑斓的色彩,称为“生坑包浆”。一般生坑带光的会洗的可以洗,尤为绿锈易处理。 深坑江南乙巳一枚:深坑江南戊戌一枚:4、熟坑。熟坑的钱币经过人们长期流传、抚摸,钱体表面自然生成了一层呈褐色或深褐色等色泽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俗称为“包浆”,虽是极薄的一层,但放在水中煮洗不会脱落。伪造的包浆一般是放在煤烟、油烟上熏黑,再上蜡打光,如用水冲刷,会基本消失。 熟坑江南癸卯一枚:熟坑江南己亥一枚:今天先写到这里。欢迎楼下兄弟补充、纠正。 感谢MS66大头的主人、感谢XF45北洋的主人、感谢江南散客的戊戌,其他均为鄙人旧藏。感谢大家。新年主各位吧友:新年快乐、大吉大利、一帆风顺、2017行大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