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Q827SVG
壶之途
关注数: 45
粉丝数: 67
发帖数: 4,143
关注贴吧数: 23
这吧里真有能人。那号称杜康的,一个壶发贴吧,半手工紫泥的,有 这吧里真有能人。那号称杜康的,一个壶发贴吧,半手工紫泥的,有刻画和字,他说200不到一百多。吧友可以看看,我回复这样壶,一百多来一箩筐,我要。要他发商家链接,我说了,只要我交易确实100买到同等的,我掌嘴,全程公示,只要和他发的那个图一样的泥料做工。他要我身份证,要我录像,给他。我说我为什么不给你交易,你说这壶要多少都有,我嫌弃你不靠谱,因为我确信这不止一百这个价。要他给商家链接,我和商家谈有什么,网上不行都可以退货的,我付款也不怕被骗,只要是商家有备注。说了一个多小时没个链接来,也不见私信回复,尽见他和人家扯些没用的。哎费劲
回味的清水泥。清水泥,严格说不属于哪个单独泥种,是紫砂泥炼制 回味的清水泥。清水泥,严格说不属于哪个单独泥种,是紫砂泥炼制的一个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加清水以炼制。这类练泥方式炼制的泥料用现在话说就是原生态无添加,属于壶友心目中理想的紫砂壶泥料。在几十年前的宜兴,紫砂壶作为紫砂制品的一种存在着,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有限,紫砂壶只是一种有点闲钱的上层泡茶把玩之物,同时也有一种紫砂制品比壶更深入百姓人家~~~~紫砂花盆。而且花盆比壶的泥料耗费量更大。在原生态简单的生活中,深加工是一个高等事物,在物质相对匮乏时期。似乎简单的东西代表平庸。期间的花盆料都是原矿加清水炼制,是正宗的清水泥。就连底槽清也是作为清水泥料炼制而广泛用于花盆,水盂类制作。没有人会去把玩这些,养这类包浆,而且这类所谓清水泥物件出厂永远那样的洋溢着土灰之气。在紫砂壶进入文革后时代第一个高峰时期,宜兴紫砂料已经针对新品的水头品相一般,而相继投诉研发拼料,譬如一厂拼紫泥,一厂特拼泥料。这些料其实和清水泥炼制一样,都是以黄龙山本山优质泥料为前提,没有这个根本再怎么拼配也制不了这些经典泥种。当人们发现其实清水泥也和拼紫泥一样,拥有后期惊艳的表现时,宜兴本土的拼配泥市场已经变味了,着色化料的大肆广泛加入,早期出厂就颜色靓丽光鲜,五花八门的发色应有尽有。因为一厂这些拼紫泥,特拼系列的拼配泥有其特殊方法和泥料供给制度,所以人们期待紫砂越用越新,越用越美的愿望又回到了清水泥。当发现这些万紫千红的泥料后期一点不如以前清水泥耐养耐看时,清水泥仿佛回归了高大上,一些调配泥也用清水泥自居。清水泥永远不属于哪个单一泥矿泥种,转一大圈看看现在依旧养着花的花盆,才发现的简单平淡的才是经历长久的美。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紫砂调砂。紫砂调砂这个词在紫砂壶这个门道里面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紫砂调砂。紫砂调砂这个词在紫砂壶这个门道里面似乎扮演着人工添加非原矿的贬义,人们一说调砂就好像低原矿一等一样,甚至和化料垃圾类划上等号。但作为壶友,应该从另外角度看待这个现象,作为一个工艺,调砂存在也有数百年了,时大彬等开山鼻祖就是调泥调砂高手,有时候紫砂犹如玉器不琢不成器一样,不调不显其优。像朱泥类,本身收缩大,成品率低,不调砂烧制成品率低,还有另外一些料,本身属于低砂高泥型,低砂拿现在话说,就是透气性受影响,烧成后颗粒感不明显,甚至于有壶友认为无紫砂质感。故加以调砂配比能显优隐次,以更加发挥泥料优点。单一矿种的原矿,或多或少有其受制约之处,能调砂加以精制其实是好事,但是诸多泥商,壶人,用化料色料加调砂仿制成某泥,或者调些莫名的砂料臆造某些泥种,这类就要另外看待了,壶友们应该辩识后学会远离,比如大红袍,红泥或者朱泥加铁红粉调制就等同于制假,背离了作为一项工艺为了营造紫砂之美的宗旨。因此我们只要是那类调砂工艺不是为了伪造假冒什么泥料的,或者都没必要谈调砂色变,与其接收完美的假冒还不如接受不完美的真实。
泥料之惑。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壶友入门紫砂壶门道,其最初欲望就 泥料之惑。包括自己在内的众多壶友入门紫砂壶门道,其最初欲望就是拥有一把实在的黄龙山本山泥料壶。禁采限采,加人为囤积炒作,本山泥价比房子价格上涨还快几倍。以至于外山泥充当本山,拼配本山大行其道。有的壶友包括我一度想,就算两三万一吨的绝对好本山料,用到一把壶上面也就1.20的泥料钱,何至于好像三五百的半手不可能有本山泥,当初五六年前,一两百就能买到黄龙料的商品壶,那时候据说泥料价格只有现在七八分之一。早两周一个陶瓷界朋友一息话说到点上,人家做壶尤其实用类的商品壶,不是按一把贵一二十泥料钱这样算,不是本山泥都是精品,本山泥也分个三六九等,等级高的精品料确实难购,顶级的甚至有价无市,人家捂盘惜售,其他一般般的本山泥,泥料特征没那么明显,完全可以用好原矿外山料替代,或者混搭。人家商品壶制作,常年用料大,累积算泥料支付这块就多了。最主要是本山原矿泥受制于泥商,泥商受制于做矿的,何况经过练泥技术飞跃,好的外山泥不比次等本山料差,混拼替代甚至制壶者都未必精晓。有时候唯有自我安慰,幸好有外山料,否则将更加洛阳纸贵,所谓成为萧何败也萧何
紫砂的回归,现在收藏在博物馆的大师壶如果换个底款,放在吧里来 紫砂的回归,现在收藏在博物馆的大师壶如果换个底款,放在吧里来,壶友来品鉴,能值四五位数的恐怕不多。这不是危言耸听,制作技术的进步,紫砂的渐回理性,殿堂大师的作品天价是因为他们首创某种壶型或开创某个时代,紫砂仍旧五色土,人间难有顾景舟。
真的对紫砂有喜好应有这些特征,你有吗?1对紫砂壶包容性,不管 真的对紫砂有喜好应有这些特征,你有吗?1对紫砂壶包容性,不管自己拥有多么高贵的壶,对一件紫砂作品,哪怕一个普通工手的壶也不排斥,愿意端详。2对各类紫砂壶哪怕已经拥有,只要看见心动价格合适的,会毫不犹豫入之,虽然家有壶已经多到影响摆放。3,没事喜欢欣赏把玩壶,并做到有事无事用壶泡茶,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用壶泡茶,而是泡茶为了玩壶。4.对一把壶的磕碰损伤或丢失损坏,会犹如和一个挚友分别般伤感,后悔自己没把弄好而损坏,哪怕壶本身并不名贵,尤以时间伴随久远之壶更尤之。5.遇见各类店铺,展会,甚至旧物市场,只要有壶,总要驻足停留,哪怕是看看........呵呵,还有更多,请补充
我是一个上贴吧不久的小白,对壶的认知缘于几年前,最近我对紫砂 我是一个上贴吧不久的小白,对壶的认知缘于几年前,最近我对紫砂泥料这些东西看了很多帖子,感觉能不添加化料敢于明确以原料明示的妙道表示认同,很多壶友应该也对料很痴迷热爱,但是有时候可能手中壶不少,短时间不可能重复购入,我建议吧主妙道能不能制作类似像玉牌一样的原矿紫砂,甚至加刻简单竹字,典句,甚至无图的,但必须是原矿无添加的,料以稀少经典的为佳,因为妙道紫砂重视原料,我相信这类饰品开发对妙道紫砂鉴别和原矿紫砂推广有好处
紫砂泥料分本山,外山,外山料我见过江西和东北料制作的紫砂制品 紫砂泥料分本山,外山,外山料我见过江西和东北料制作的紫砂制品,大家手中有无长兴料,安徽料,河南宝丰泥料做得壶,如果有拜请上个图,我百度只知道这些地方有产泥料,找遍万能的某宝,确找不到一张这样图片
前山东省粮食局副局长王传民,各位吧友可以百度搜索下以上标题, 前山东省粮食局副局长王传民,各位吧友可以百度搜索下以上标题,看看奇葩的收藏者,收藏千万没有一把是真正艺术品,值得反思的紫砂收藏市场混乱,安心学习,有个适合自己的紫砂实用壶,美美的欣赏它和茶叶和岁月的结合,才是真
2007年儿时朋友去广东出差看望当时在广东普宁生活的我,见我用盖碗不是很熟练,送我我一把手拉壶,当时我说这个紫砂壶好小巧。当时他告诉我这个叫手拉壶,就是产自附近潮州的,由此把我领入壶途,时间飞逝,这把陪伴我十二年的壶,见证我结婚,离婚,即将再婚得子,能陪伴我的最后离我而去,唯有它带着默默的瑕疵(把,嘴,盖仔细看不在一条线),孜孜不倦的进水吐纳着,由当初枣红变为啞光红,记得当时壶盖磕了一粒米的口子,我想再帮它物色个一样血统的兄弟,在万能的网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