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撕你别脱 我撕你别脱
关注数: 12 粉丝数: 0 发帖数: 273 关注贴吧数: 3
求是高复:“高复航母”让折戟学子鲤跃龙门 2009年是杭州求是高复喜获丰收的一年,楼淑颖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陈科良、姜中良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俞陌桑等14位同学被浙江大学录取,毛梦如、黄伟等一百多名同学被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的好消息。带着强烈的兴趣,记者采访了该校的陈继红校长,终于了解到杭州求是高复的科学发展轨迹。      愿做一支红烛,点亮莘莘学子      杭州求是专修学校,是由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于1982年创办的,从1996年起设制高复部,简称“杭州求是高复”,学校办学规模大、实力雄厚、优秀教师云集,是浙江“高复航母”。学校致力于为要求参加高考复习的学生服务,办学十多年来硕果累累。      求是教育集团的董事长沈法初,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曾荣获中学化学竞赛园丁奖、优秀教师、浙江省民办教育红烛奖、浙江省“参事咨询”协会副会长等荣誉称号。      说起当初办高复班的故事,董事长沈法初告诉记者:“有一年高考,班上一名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考试发挥失常了,他自己提出想再跟着我教的班级复习一年。我考虑到他家经济困难,就让他住在我家,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给他补课。第二年高考,这个学生顺利地考上了北大。那一年,高三年级又有十多名没考好的学生想再读一年,我联系了几名老师一起帮他们补课,结果有十个同学考上了浙大。这几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学生考上大学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且不少学生有高复的需要,而我也可以尽一已所能帮助他们。”于是,从1996年起,沈法初就正式投身到这个事业中。      办学10多年来,该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学生人数也从创办时的2个班70余人发展到2008年的64个班3600余人。该校以坚持规范、诚信办学为指导思想,坚持务实创新,积极探索科学办学新路子,切切实实地开展了争优创先活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校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培训学校、西湖区文明单位、“平安校园”,民盟浙江省优秀民办培训学校。2007年杭州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认定为“首批价格承诺信得过单位”。      一直以来,该校坚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以期提高高复教育教学的科研实践水平。学校教师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撰写多篇教学管理论文。2008年在由杭州市民办教育委员会主办、以该校校名冠名的“求是杯”科研论文评比中,《高复生不同阶段的心里问题及疏导》、《建构学生自勉自律自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等多篇论文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开办业余党校,从政治上、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与发展,2008年陈少勇同学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还有14位同学被光荣地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有近三百名学生积极申请入党。学校邀请了市教育局宣传处处长给1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2005年,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其中教师党员34名,学生党员24名。这几年,年年有不少学生在这所学校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不仅如此,该校还培养了大量的入党积极分子。      求是高复2004年、2005年已连续向淳安的王阜乡严家小学捐款5万元,又向浪川乡中心幼儿园捐赠人民币15万元,用于园舍建造。2007年向龙泉贫困山区捐款15万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灾害,该校师生情系灾区人民,慷慨解囊,共捐款人民币130392元。      打造高复航母,回报教育行业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竞争,应该说杭州高复的整体办学水平都有所提高。而求是高复的优势明显,主要是办学历史长、经验丰富、教学针对性强、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历年高复学生的认可;其次是规模大,讲究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现在慕名而来的特级、高级教师越来越多。他们还面向全国招聘
求是高复:“高复航母”让折戟学子鲤跃龙门 2009年是杭州求是高复喜获丰收的一年,楼淑颖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陈科良、姜中良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俞陌桑等14位同学被浙江大学录取,毛梦如、黄伟等一百多名同学被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的好消息。带着强烈的兴趣,记者采访了该校的陈继红校长,终于了解到杭州求是高复的科学发展轨迹。      愿做一支红烛,点亮莘莘学子      杭州求是专修学校,是由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于1982年创办的,从1996年起设制高复部,简称“杭州求是高复”,学校办学规模大、实力雄厚、优秀教师云集,是浙江“高复航母”。学校致力于为要求参加高考复习的学生服务,办学十多年来硕果累累。      求是教育集团的董事长沈法初,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曾荣获中学化学竞赛园丁奖、优秀教师、浙江省民办教育红烛奖、浙江省“参事咨询”协会副会长等荣誉称号。      说起当初办高复班的故事,董事长沈法初告诉记者:“有一年高考,班上一名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考试发挥失常了,他自己提出想再跟着我教的班级复习一年。我考虑到他家经济困难,就让他住在我家,利用晚上和休息时间给他补课。第二年高考,这个学生顺利地考上了北大。那一年,高三年级又有十多名没考好的学生想再读一年,我联系了几名老师一起帮他们补课,结果有十个同学考上了浙大。这几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学生考上大学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且不少学生有高复的需要,而我也可以尽一已所能帮助他们。”于是,从1996年起,沈法初就正式投身到这个事业中。      办学10多年来,该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学生人数也从创办时的2个班70余人发展到2008年的64个班3600余人。该校以坚持规范、诚信办学为指导思想,坚持务实创新,积极探索科学办学新路子,切切实实地开展了争优创先活动。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该校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被评为杭州市优秀培训学校、西湖区文明单位、“平安校园”,民盟浙江省优秀民办培训学校。2007年杭州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认定为“首批价格承诺信得过单位”。      一直以来,该校坚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以期提高高复教育教学的科研实践水平。学校教师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撰写多篇教学管理论文。2008年在由杭州市民办教育委员会主办、以该校校名冠名的“求是杯”科研论文评比中,《高复生不同阶段的心里问题及疏导》、《建构学生自勉自律自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等多篇论文分别荣获二、三等奖。      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积极开办业余党校,从政治上、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与发展,2008年陈少勇同学被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还有14位同学被光荣地转为中共正式党员。有近三百名学生积极申请入党。学校邀请了市教育局宣传处处长给1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2005年,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共有党员58名,其中教师党员34名,学生党员24名。这几年,年年有不少学生在这所学校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不仅如此,该校还培养了大量的入党积极分子。      求是高复2004年、2005年已连续向淳安的王阜乡严家小学捐款5万元,又向浪川乡中心幼儿园捐赠人民币15万元,用于园舍建造。2007年向龙泉贫困山区捐款15万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灾害,该校师生情系灾区人民,慷慨解囊,共捐款人民币130392元。      打造高复航母,回报教育行业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竞争,应该说杭州高复的整体办学水平都有所提高。而求是高复的优势明显,主要是办学历史长、经验丰富、教学针对性强、管理制度健全,并得到历年高复学生的认可;其次是规模大,讲究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现在慕名而来的特级、高级教师越来越多。他们还面向全国招聘
高复从专科到本科艰辛的一年 花一年时间高复,有人说值,有人说不值。但对于这些从原来的专科提升到本科的孩子来说,答案是值。    求是高复的理科14班,共有40名学生,2008年高考没有一个上本科线,今年高考37人上了本科线,全班高考成绩平均增加了70分(不含IB模块)。在求是高复里,像理科14班的班级还有很多。    这样的华丽转身背后,学生们都经历了什么?    老师教给我们的不只是知识    还有对待问题的态度    何立明:绍兴人,理科男生,高考从411分提高到518分    求是的老师很特别。    班主任是不上课的,专门负责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关注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尤其是我们情绪波动的时候,班主任好像总能洞悉一切,用耐心和温柔,让我们的紧张与躁动瞬间平息。    任课老师也很神奇,总是把课上得那么有趣。那些知识都是老师们积累了多年的成果,他们一点一点地讲给我们听,让我们消化。    我有一次模拟考没考好,任课老师来找我,我以为要挨批评了。可他几乎没提分数的事,只是问我哪些题是粗心做错的、哪些题不会做,帮我分析考砸的原因。这突然让我觉得,这次考砸很有意义,因为它起码让我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       我把篮球都戒了    换来浙大城院的录取通知书    张元:金华人,理科男生,高考从404分提高到545分    不少人问我,回想过去这一年是什么心情?老实说,这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形容的。高复,顶着多大的压力啊!    求是里很多学生都不是杭州人,大家都是为着同一个目标聚到这里,特别容易产生共鸣。    学校安排我们周四、周五休息,这是为了避免我们周末去和以前的同学玩,安心复习。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同学们一起,休息天都不回家,天天一起吃饭、洗澡、上网、看看《灌篮高手》……在学习之余,大家还互相调侃。这样的日子,真的是一段特殊的经历。    高复的学生,都是经历过挫折的,因此更坚强、更成熟。那段时间,我把篮球都戒了,虽说那段时间我失去了篮球场,但现在我拥有了浙大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
求是高复让这个夏天更美丽 花落花开,今夏,对于楼淑颖和陈科良这样的高复学生来说,特别美丽。    她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她拿到了求是高复的10万元奖学金,他拿到了5万,无论数字大小,这都是极大的荣誉。    奖学金的颁奖仪式在求是高复一间毫不起眼的小教室里举行,没有考究的灯光,没有夺目的舞台,颁奖台是几张桌子临时搭建而成的。然而,这个舞台对于楼淑颖和陈科良来说,已然华丽到极致。    这一年收获多少    每个高复生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    现在,楼淑颖和陈科良俨然成了求是高复新生的偶像。考得好,学校发奖学金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像求是高复那样,每年10万、5万重奖学生并不多见。台下几个新生比获奖学生还要激动,他们说现在少的就是信心,要是明年站在台上领奖的是自己那该多好。    除了楼淑颖、陈科良,考上人大艺术类的考生姜中良也拿到了5000元的奖励。另外,今年高考分数比较高的“求是之星”有70人,每人奖励在300元-2000元不等;进步比较大的“高复之星”有100人,每人奖励300元。    求是高复校长陈继红说,对于高复学校来说,重奖成绩好、进步大的学生是有一些意义的。这是对他们高复一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学弟学妹们的一种激励。    这一年收获到底有多少,只有高复生自己心里清楚:今年被东南大学录取的黄凯(化名),是“求是之星”二等奖获得者,奖金600元。虽然奖金不高,但她却比楼淑颖还要高兴。从去年的272分考到了今年的678分,进步400多分,这种喜悦真的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今年的高复新生特别强    求是高复刚刚结束了为期7天的暑期夏令营,从宁波来的龚敏敏说这个夏令营来得值得,几天来他们接受了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也听了省内很多特级教师的系统复习。有时候人就是需要一些点拨,想通了前面的路立即豁然明朗。对于龚敏敏和其他营员来说,现在的心理状况比之前好多了,虽然偶尔还会沮丧,但目标已经确定,就是上高复来年再考。    他们有这个资本。陈校长说今年的高复新生特别强,绝大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读理科的龚敏敏有609分。“夏令营时,心理老师提出了三部曲——‘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悦纳自己’。我知道老师的意思是,过去的就让它们过去,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今天。”现在,龚敏敏已经计划好了下半年要继续在求是高复读书,希望明年能考上上海财经大学。她觉得,只要苦读一年,进步80分应该没问题。    系统学习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高复学习科学着哩    在夏令营的学科指导讲座上,龚敏敏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以前只知道做习题、看书,不知道什么是重点,其实也没有时间去分析哪些是重点。”在求是高复这段时间里,龚敏敏觉得高复老师教会他们怎么把握高考方向。“历史老师会要求我们学会思考,看书要从目录看到标题,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地理老师会要求我们记住一些答题的套路,尤其是占总分56分的论述题。”    其实知识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知识点还是那知识点,高考也还是这高考。最后再来听听从专科升到本科的高复生的心声。    何立明,理科男生,高考从411分提高到518分。他说高复老师可以把课上得那么有趣。高复,明明都只是复习阶段的知识点的强化,但是他们上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而且他们心里有许多高考经验,他们会一点一点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一点点消化。    高复学校有很多模拟考,有时难免考砸,但老师不会仅仅计较考试分数,他们会很认真地问学生,哪些题是粗心做错的,哪些题是不会做,就这么一点点帮学生分析考砸的原因。“我觉得,这样做才是有意义的,起码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和老师一起对症下药。”何立明今年的成绩有了很大飞跃,批次从去年的专科升到本科,“我觉得,再来一次我还可以考得更好!”
信心和坚持,求是高复给了我一对翅膀 昨天,求是高复暑期补课班第二期开班。    新同学来了,老校友也回来了。这些师兄师姐正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就读,对于高复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深刻体会,昨天来就是要把心得传授给新一届的高复生。    补课班有一个简单而温馨的迎接仪式。也就是这个仪式上,师兄师姐们集体亮相。    来自海宁的王卢嘉让人印象极深,现在就读于清华大学。他向今年的高复生们分析了复读一年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以及该用什么方式解决。王卢嘉说,即便是高复时期,成绩也会有上有下,如果成绩有所下降千万不要放弃,冷静面对是可以走出困境的。    王卢嘉是求是高复“励志教育”的受益者,也是传承者。就像今年,他一次次来到求是高复为新生加油鼓劲:“听说今年求是高复又有学生考上了清华,我一定在北京迎接他们。作为学长给予他们一些帮助。”    应该说,刚刚过去的浙江省新高考,对求是高复是一次考验,但这些孩子应付得很好。今年刚刚被浙江工业大学录取的汤耀鑫觉得,高复一年,学习心态有了很大转变,以前的浮躁没有了,心中只有坚定。他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新同学:“既然我们有高复的勇气,那就再没什么可惧怕的事了。”汤耀鑫很庆幸自己选择了高复,这一年里,他让自己重新扬帆起航。    学生能够考出高分,最欣慰的自然是老师。求是高复的韩老师想告诉新来的学生,“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地实现梦想。    高复,是给自己一次升学机会。    来自建德的方敏飞没有放弃机会。她参加完第一期补课班后,发现求是高复的老师很适合自己。方敏飞的物理成绩原本不是很理想,经过一个月补课班学习后,她感觉自己有了很大提高,所以还想继续参加第二期的补课。    昨天,求是高复的陈校长说,从这段时间的报名情况看,来参加补习班的学生急速增加,比第一期补习班时增加了120多名学生,远远超过了学校的预计。现在,学校新增了4个班级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求是高复考得好成为成功关键 今年的高考和原来的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报考一类院校的学生必须增加自选模块的考试。      之前,很多人认为,这将给当年的高复学生带来冲击。而且,高复生都是从老教材中走出来的,该如何应对模块的复习呢?      事实上,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后,求是高复的153名学生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新高考不是问题,模块也不是问题,通过一年刻苦学习,他们都被第一批录取。      按照老教材进行系统复习      理科总分702分的徐建,是求是高复2009届理科班的学生,满分60分的模块试卷,他考了56分,和今年浙江省理科状元水平相当。      徐建在高复的一年中,针对模块,他反而是按照老的教材进行系统复习。稳扎稳打的复习方式,让他的基础变得扎实。      “其实老教材和新教材比较,更加系统。这对于2009届的高复生而言,反而是一种优势。很重要的一点是,模块中的一些知识点老教材中都讲到了。”      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      张鹆是2009届求是高复文科班的学生,今年的模块考试,她得了52分。这个分数对于她而言,至关重要,模块的高分拉大了她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最后她以651分的总分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日语系。      文科的模块考试怎么复习,张鹆的经验是除了要夯实基础知识外,还要合理定位自身的学习情况。她说,之所以能在这次模块考试中取得高分,是因为她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题目。      比如,政史地的试题比较主观,拿高分相对较难,可以次考虑。而数学题和英语题比较客观,选择它们比较保险。张鹆说,数学和英语是她的强项。         循序渐进的模块训练      那么,如何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题目?求是高复张校长说,学校对此有专门的强化训练。“我们要求学生在拿到试题的时候,快速浏览所有题目,然后确定两到三题自己有把握的试题进行解答,慢慢地再发展到六题。”张校长认为,这对于学生的要求确实比较高,在高考考场上,考生很容易因紧张而选错题,提前训练很有必要。 (10)
潜伏求是高复,为一年后的胜利 第一年新课改高考之后,高复继续加温。求是高复刚刚开班的暑期高复培训班,学生多达400余人,报名情况和天气一样热。年轻人们说:给自己一年时间,为一辈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听个故事:      一只蛹子躺在那里晒着太阳,突然冥冥中有人喊:快变吧!它醒了,一看时机到了,一番挣扎后,化蛹成蝶,享受着自由飞舞,美丽自如的人生。如果它还在晒着太阳,那么它这一生就只是蛹子。      这虽是个故事,但说明了一个道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如果你的高考成绩不理想,看了这个故事,你也许应该明白,除了遗憾和叹息,自己应该踏踏实实做点什么了。      今晚,参加2009年第一批平行志愿录取的文理科院校将进行投档了。应该说,炎热的六七月,几乎所有的应届高三毕业生都在为升学忙碌或是焦虑着。成功、失败、蛰伏,好像高考就是命运的转盘,很少有人能够逃过。然而,就在这焦躁的日子里,有些学生提前决定了自己的命运——高复。      第一年的新课改高考终于尘埃落定,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高复班报名又开始火热起来。去年这个时候,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高三学子正处在新旧教材交替的十字路口,高复还是不高复,成了一道难以抉择的选择题。      但是今年,考生们至少没有了教材方面的顾虑。昨天,记者从求是高复教导处了解到,目前学校已经接受了几百名应届高三毕业生的报名。前不久刚刚开班的暑期高复培训班,学生多达400余人。看来,高温并没有击退学生高复的热情,很多人期望着自己来年高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今年高复“重出江湖”报名火热      没有新旧教材衔接是很重要的原因      求是高复的老师说,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他们,正是看中了今年“求是”的高考成绩还不错:“一本”人数从去年原始报名的27人递增到如今的153人。      这些高复生既学过旧教材,又使用过新教材,考得好实属难能可贵。对于今年报名参加高复的学生而言,他们都是从新课程教材模式下走出来的。相比去年的高复生,他们少了一分犹豫,多了一分把握。      除了教材原因,应届高三毕业生选择高复还有几方面的理由:      精英情结:这是很多高分考生选择高复的主要原因,他们没有考出自己理想的分数或者不能够上自己理想中的学校。不管怎么说,这些学生成绩不错。      家庭经济情况影响:这是针对没有上公办本科、专科院校分数线的学生而言的。面对民办院校巨额的学费,很多家庭宁愿选择高复,希望孩子蛰伏一年,能考上学费相对便宜,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高校。      就业形势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好的学校、好的专业也越来越热门,越来越难考。因此,很多考生和家长希望通过高复,为今后就业创造良好的原始条件,那就是再复习一年考取高分,相对自由地选择好专业。      暑假高复强化班学生爆满      今年的复习重点和去年略有不同
潜伏求是高复,为一年后的胜利      第一年新课改高考之后,高复继续加温。求是高复刚刚开班的暑期高复培训班,学生多达400余人,报名情况和天气一样热。年轻人们说:给自己一年时间,为一辈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听个故事:      一只蛹子躺在那里晒着太阳,突然冥冥中有人喊:快变吧!它醒了,一看时机到了,一番挣扎后,化蛹成蝶,享受着自由飞舞,美丽自如的人生。如果它还在晒着太阳,那么它这一生就只是蛹子。      这虽是个故事,但说明了一个道理: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如果你的高考成绩不理想,看了这个故事,你也许应该明白,除了遗憾和叹息,自己应该踏踏实实做点什么了。      今晚,参加2009年第一批平行志愿录取的文理科院校将进行投档了。应该说,炎热的六七月,几乎所有的应届高三毕业生都在为升学忙碌或是焦虑着。成功、失败、蛰伏,好像高考就是命运的转盘,很少有人能够逃过。然而,就在这焦躁的日子里,有些学生提前决定了自己的命运——高复。      第一年的新课改高考终于尘埃落定,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高复班报名又开始火热起来。去年这个时候,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高三学子正处在新旧教材交替的十字路口,高复还是不高复,成了一道难以抉择的选择题。      但是今年,考生们至少没有了教材方面的顾虑。昨天,记者从求是高复教导处了解到,目前学校已经接受了几百名应届高三毕业生的报名。前不久刚刚开班的暑期高复培训班,学生多达400余人。看来,高温并没有击退学生高复的热情,很多人期望着自己来年高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今年高复“重出江湖”报名火热      没有新旧教材衔接是很重要的原因      求是高复的老师说,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他们,正是看中了今年“求是”的高考成绩还不错:“一本”人数从去年原始报名的27人递增到如今的153人。      这些高复生既学过旧教材,又使用过新教材,考得好实属难能可贵。对于今年报名参加高复的学生而言,他们都是从新课程教材模式下走出来的。相比去年的高复生,他们少了一分犹豫,多了一分把握。      除了教材原因,应届高三毕业生选择高复还有几方面的理由:      精英情结:这是很多高分考生选择高复的主要原因,他们没有考出自己理想的分数或者不能够上自己理想中的学校。不管怎么说,这些学生成绩不错。      家庭经济情况影响:这是针对没有上公办本科、专科院校分数线的学生而言的。面对民办院校巨额的学费,很多家庭宁愿选择高复,希望孩子蛰伏一年,能考上学费相对便宜,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高校。      就业形势影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好的学校、好的专业也越来越热门,越来越难考。因此,很多考生和家长希望通过高复,为今后就业创造良好的原始条件,那就是再复习一年考取高分,相对自由地选择好专业。      暑假高复强化班学生爆满      今年的复习重点和去年略有不同      流火七月,求是高复的课堂里已经坐满了400余名学生。据教导处韩老师介绍,这400多名学生根据文理科,已经编排在多个平行班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辅导。“让我们吃惊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苦’而临阵脱逃,大家都在一种紧张有序的氛围里复习。”韩老师说,越早进入状态对备战高考是非常有好处的。      “今年的复习重点和去年略有不同”,韩老师提到,去年求是高复将暑期高复的重点放在新旧教材的衔接教学上。教师们拿着《新课改高考总复习导引》,将事先研究好的新教学体系和必修知识点作为重点内容强化学生记忆。事实证明,这种复习方法作用于旧教材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效果是良好的。      今年的暑期培训,求是高复将复习重点调整到“查漏补缺”上。根据历年来高复生的复习、考试情况以及今年新高考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趋向,教师们制定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案,并为暑期来此复习的考生特制一组讲义,进行基础知识强化复习。      白天是集体授课,到了晚自习老师就进行答疑,为学生做个别辅导。9月份开学之后,学校就要开始正式的高复系统学习了,到时候在保留新课改框架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老师们将会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值得一说的是,对于原本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暑期高复培训班的效果是显著的。在开始系统的高复学习之后,那些参加过暑期培训班的高复生学起来明显就要轻松许多了。
求是高复可以帮你补补文化知识      考上大学,这不仅是普通高中生的梦,也是中专生、职高生的梦。虽然在学校里学了很多实用技术,但中专、职高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一度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而各种高复学校,历来也都没有招中专、职高学生的传统。      但是,本周六,求是高复将在本部(文一路翠苑三区庆隆路9号)召开咨询会,各类职高生(含单考单招的学生)、中专生(含各类艺术生)都可以通过13735522811电话预约。      目前,求是高复已有18个班开课了。求是高复校长陈继红说,“只要中专、职高生想圆大学梦的,来多少我们招多少。”      新高考为往届中专、职高生提供了机会      3天前,浙江省2008年高职单考单招录取结束。今年浙江有3.4万人报名单考单招,而招生的计划人数仅为1.2万。这意味着还有2.2万名学生将无缘高职院校。      以前,中专、职高生如果想上大学,一般的做法就是参加全省的高职单考单招。关键是,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就没有机会参加考试了。因为这个考试只针对应届生,这样的考试把许多职高、中专的学生挡在了大学门外。      “而2009年实行的新高考方案,为这些职高和中专的优秀学生提供了考大学的机会。他们既可以选第二类高考(语数外+综合),也可以选第三类高考(语数外+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通过一年学习,这些学生完全可以考上大专院校。”求是高复校长陈继红如是说。      职高生单学来就是通过高复考上大学      有一名职高生喝了“高复”的头口水,这个人就是今年考上了第四批的职高生单学来。和他的很多同学一样,在去年的高职单考单招考试面前,他选择了退缩。原因很简单,上不了组档线的事实就摆在眼前。      “职高生考高职,要考‘语数外’加职高专业综合,但我数学很差,顶多能拿50分。更重要的是,我的专业综合需要背大量东西,根本不够时间复习其他科目。”      走上了社会的单学来, 在尝到没文凭的苦头后,去年冬天正式进入求是高复复读。结果高复前总成绩不会超过260分的他,今年高考他考出了文科432分的好成绩。现在他填的志愿是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我现在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了,今后我肯定还要继续专升本。”      课程压缩了一半,他们能考好      对于职高、中专生薄弱的文化基础,求是高复校长陈继红认为没问题,因为他们去年曾经和一个职高学校合作,为学生补习文化课。“可能是他们平时的文化课内容都偏浅,但是语文、英语统属语言类,我相信只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考试是不成问题的。最重要的是,平时要多花一些时间到数学上。”      而在明年新高考的形势下,打算参加第三类高考的职高、中专的学生就更没问题了。因为他们比普通高中的学生少考文综或者理综这门课,事实上减少的是政史地或者物化生3门课,相当于少了一半的课程。      而他们的专业课——信息技术或者通用技术的考试,被排在了4月、10月。这样到高考的时候,就能在文化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高复7个月、成绩提高了近200分的单学来说,刚进求是高复的时候,也是发现八成以上的知识都没碰过。比如在职高,英语单词3年只要学400个左右,但参加高复才知道识记3500个单词是必需的。因此整个“高四”,他每天都要多花点时间做作业。      单学来介绍,求是高复的复习很系统,而且分好几轮。学校还有两本自编教材,深浅不一,因此大家都能选适合自己的教材。“我觉得高复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老师,因为只有他们负责任地教学生系统地复习,才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有奔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