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沧 津沧
关注数: 38 粉丝数: 164 发帖数: 3,967 关注贴吧数: 5
沧州渤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成立 7月18日为打破深层次体制障碍,解决“多、慢、繁、累”的审批“长征”问题,从2015年10月底,经河北省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渤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 在河北省、市机构编制部门的指导下,渤海新区从审批权改革入手,将原属渤海新区11个部门的122项行政许可事项划归行政审批局,原部门不再负责以上事项的审批,实现了“一颗印章管审批”。同时,按照相关管理体制,在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设立政务服务分中心,集中受理所辖区域内审批事项,统一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报渤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审批,黄骅市行政审批局接受沧州渤海新区行政审批局的业务指导。 不仅如此,渤海新区进一步扩容审批事项。在归并自身负责的行政审批权的基础上,还协调国税、地税、气象、公安消防户籍等4个垂直管理部门,将其36项行政许可事项先归并整合到部门内部科室,再整建制进驻审批局的服务大厅,实现集中和现场审批。同时,将涉及社保、医保、公积金、税务等内容的56项公共服务事项,也全部纳入审批局的服务大厅实现现场和集中办理。 审批集中办理,真正实现了“群众少跑路,材料多跑路”。通过体制的创新,渤海新区的审批主体由分散变为集中,监管主体由业余变为专业,审批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图片]
沧州成为地级市,4次历史机遇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沧州地区是由天津府部分县和河间府及其部分县合并而成,1958年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 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 1983年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1993年7月,地、市合并,成立沧州市。 沧州市作为沧州地区的中心城市与沧州的四次历史机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设沧县码头,京杭运河成就了扬州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也成就了具有1700年历史的沧县小南门商业中心。据乾隆八年沧州志记载,小南门外,纵街一道(即钱铺街)南顶锅市街。又横街二道,一东顶纵街,西至倒座关帝庙,过书铺街曰鸡市街;一东顶文庙,西至河边,北转通缸市街,曰锅市街。学府前纵街一道,南穿牛市街,南由甬道通南川楼渡口。从这段描述看,小南门外商铺林立,居民集聚,一片繁华景象。就连现在的县里面大集市也是分初一初八才会出现,而当时的沧县小南门一带就号称天天有大集。 2、1909年沧州火车站建成,1912年穿过沧州的津浦铁路(现京沪铁路)通车。铁路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石家庄、郑州都因铁路而兴。就连泊镇也是因为有了铁路才打败的交河县成为县级市。京杭运河是解放后才逐渐失去的水运功能,在1912-1950年间,铁路和水运的双重带动下,沧州经济更上一层楼,民国时期沧州小南门出现了类似天津劝业场式的现代化商场。 3、清朝乾隆末年年间沧州有了第一所公立学校渤海书院(今实验小学)。 4、清朝末年沧县纳入天津版图。天津作为近代史上经济中心带动了沧州经济向前进一步发展。1898年光绪年间,沧州有了第一所现代化西医院——博施医院(今沧州市中心医院),由英国路博施家族为纪念路博施在津沧一带行医而建。1913年,沧州有了第一所现代化中学——天津市第二中学(今沧州一中),为沧州近代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沧州成为地级市,4次历史机遇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沧州地区是由天津府部分县和河间府及其部分县合并而成,1958年6月,天津市归属河北省后,沧县专区与天津专区合并,称天津专区,专署驻天津市,同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县级),随后撤消并入沧县。 1959年初撤天津专区并入天津市。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专区,并恢复沧州市(县级),专署驻沧州市。1967年12月,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 1983年12月,沧州市改为河北省直辖市,行署和市政府同驻沧州市。1993年7月,地、市合并,成立沧州市。 沧州市作为沧州地区的中心城市与沧州的四次历史机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设沧县码头,京杭运河成就了扬州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也成就了具有1700年历史的沧县小南门商业中心。据乾隆八年沧州志记载,小南门外,纵街一道(即钱铺街)南顶锅市街。又横街二道,一东顶纵街,西至倒座关帝庙,过书铺街曰鸡市街;一东顶文庙,西至河边,北转通缸市街,曰锅市街。学府前纵街一道,南穿牛市街,南由甬道通南川楼渡口。从这段描述看,小南门外商铺林立,居民集聚,一片繁华景象。就连现在的县里面大集市也是分初一初八才会出现,而当时的沧县小南门一带就号称天天有大集。 2、1909年沧州火车站建成,1912年穿过沧州的津浦铁路(现京沪铁路)通车。铁路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石家庄、郑州都因铁路而兴。就连泊镇也是因为有了铁路才打败的交河县成为县级市。京杭运河是解放后才逐渐失去的水运功能,在1912-1950年间,铁路和水运的双重带动下,沧州经济更上一层楼,民国时期沧州小南门出现了类似天津劝业场式的现代化商场。 3、清朝乾隆末年年间沧州有了第一所公立学校渤海书院(今实验小学)。 4、清朝末年沧县纳入天津版图。天津作为近代史上经济中心带动了沧州经济向前进一步发展。1898年光绪年间,沧州有了第一所现代化西医院——博施医院(今沧州市中心医院),由英国路博施家族为纪念路博施在津沧一带行医而建。1913年,沧州有了第一所现代化中学——天津市第二中学(今沧州一中),为沧州近代思想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沧州有大四环了 沧州运河区大四环30个村庄进行环村林带建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ocus.cn2014&urlrefer=b7d76c56e2af506dc0c365cd65d5c31f年12月12日15:49 今年秋冬季,沧州运河区财政投入4200万元用于绿化造林。通过鼓励企业和群众自觉参与的中心城区绿化造林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1亿多元,新增绿地面积10355亩,完成种植任务的三倍。“我们承建了大运河森林公园石黄高速北侧部分的绿化造林工作,面积1100余亩,政府每亩投入土地流转资金2000元,我们公司每亩投入约6000元。过几年,苗木成材后,我们可以出售一部分苗木获得利益,最后,按照政府要求保留相应数量的苗木,形成森林公园。”丰银公司负责人一边带领记者参观新种植的国槐、白蜡、竹柳、法桐等树木,一边介绍森林公园的运作模式。仅此一个项目,运河区政府就用1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吸引了近3000万元的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 在绿化造林中,运河区政府先后出台了《运河区植树造林奖补办法》和《运河区土地流转奖补办法》,对群众规模造林给予每亩400元至每亩每年1200元奖励,补贴9年,树木归百姓自己所有。同时,政府出资流转土地,再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分包给专业绿化公司进行造林。目前,与运河区政府已合作的苗木、绿化公司达十多家。 与此同时,运河区大四环30个村庄进行环村林带建设,政府统一采购苗木,无偿提供给村庄,村、居委会自行种植,收益归村庄所有。目前,小狄庄、小孔、刘胖庄、西花园等11个村的环村林带已完成。
沧州有大四环了 沧州运河区大四环30个村庄进行环村林带建设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ocus.cn2014&urlrefer=b7d76c56e2af506dc0c365cd65d5c31f年12月12日15:49 今年秋冬季,沧州运河区财政投入4200万元用于绿化造林。通过鼓励企业和群众自觉参与的中心城区绿化造林等措施,吸引社会资金1亿多元,新增绿地面积10355亩,完成种植任务的三倍。“我们承建了大运河森林公园石黄高速北侧部分的绿化造林工作,面积1100余亩,政府每亩投入土地流转资金2000元,我们公司每亩投入约6000元。过几年,苗木成材后,我们可以出售一部分苗木获得利益,最后,按照政府要求保留相应数量的苗木,形成森林公园。”丰银公司负责人一边带领记者参观新种植的国槐、白蜡、竹柳、法桐等树木,一边介绍森林公园的运作模式。仅此一个项目,运河区政府就用1000万元的财政投入,吸引了近3000万元的社会资金投入造林绿化。 在绿化造林中,运河区政府先后出台了《运河区植树造林奖补办法》和《运河区土地流转奖补办法》,对群众规模造林给予每亩400元至每亩每年1200元奖励,补贴9年,树木归百姓自己所有。同时,政府出资流转土地,再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分包给专业绿化公司进行造林。目前,与运河区政府已合作的苗木、绿化公司达十多家。 与此同时,运河区大四环30个村庄进行环村林带建设,政府统一采购苗木,无偿提供给村庄,村、居委会自行种植,收益归村庄所有。目前,小狄庄、小孔、刘胖庄、西花园等11个村的环村林带已完成。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